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23

第23章 玄奘 西天取经

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唐·玄奘)

玄奘出身儒学世家。他的曾祖、祖父都曾在朝为官,他的父亲却潜心儒学不再做官。由于家境困难,玄奘少时就跟着他两个兄长在洛阳净土寺寄居并学习佛经。由于他酷爱佛学,十三岁时洛阳度僧,他就破格入选。以后他遍访名师,造诣日深。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感到各派学说存在许多分歧,难得定论,于是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教。

贞观元年(627,也有记载说是贞观三年,即629),玄奘上奏朝廷希望获得允许西行求法,但未获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就“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

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正在与西北突厥人打仗,禁止民众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

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死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密市)十余趟的老瘦赤马,由新收的徒弟石盘陀陪同,于夜间上路了。慧琳、道整二人不堪远行,遂回凉州。如此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天竺,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半夜,他们偷度玉门关成功。

后来,石盘陀表示再走是死路一条,不愿同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玄奘只身一人穿过沙漠,到达伊吾,随后到达高昌。高昌王笃信佛法,他热情款待了玄奘,希望他留下来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就用绝食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三天滴水不沾。高昌王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就答应放他西行,但是要求玄奘在高昌讲经一个月。玄奘答应了他的要求。一个月后,高昌王给玄奘剃度了四个徒弟,送给他三十匹马、二十五个随从,并写了二十四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请求他们关照。

临行时,高昌城僧侣、大臣以及百姓倾城夹道相送,高昌王抱着玄奘大声恸哭,相送数十里才回城。后来玄奘一行人途经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终于到达天竺。到那以后,玄奘遍访高僧,到各处的寺院学习佛法。后来,他到了那烂陀寺(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受学于戒贤法师。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了五年,他不仅备受优遇,还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

其后玄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次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僧人尊称为“大乘天”。

贞观十九年(645),经历了十余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三百多部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让梁国公房玄龄带领文武百官隆重迎接。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修建了五层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从天竺带回来的经像。

在朝廷的支持下,玄奘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翻译经文。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将一千三百多卷经书译成汉文。这些佛经之后传往韩国和日本,对当地的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微阅读

玄奘(602—664),唐朝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遍访名师,精通经论。二十多岁游学天竺各地,四十多岁才回到长安,翻译经书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