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18368300000054

第54章 一场病就是一所学校

所有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家伙突然一改平日翻箱倒柜上天入地的常态,而变得很沉静,小脸红红大眼楚楚可怜地望着你,平时爱吃的炸鸡巧克力或冰淇凌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激动或雀跃,嘴里只念叨平常最依赖的那个人的名字,其余亲人接近时,又抵触又反抗甚至有些冷漠。以上情况一出现,不用说,有经验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小家伙一定是病了。

没有父母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从孩子几十天大小时的仓皇夜奔医院,到孩子渐长时育儿经验也渐长的从容,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一见小毛头发烧就手足无措喊爹叫娘的慌乱小父母,到一看娃娃的表情,就知道该用什么表给他量体温给他擦什么药到医院挂哪科的老练父母,我们的学习,就是在这一场一场的病中完成的。

有人说:一场病就是一所学校。这话从人生哲理上讲,是有意义的,许多人,一辈子改不掉的坏毛病,一辈子都搞不清的迷思,一场大病,全改过来了,也悟开了。但孩子的病,与老烟鬼或老顽固的病给人的启迪和教益是不同的。成年人受“病老师”的教益,多来自它对外因恐吓之下内心的感悟。比如医生说某人再抽烟就会死,对方立马就戒掉了戒了一辈子都没有戒掉的烟。一说血脂高要死,马上就大念佛号一星点儿肉都不吃了。

而“病老师”对娃娃和家长们的教益,更多的是启迪。其实,在许多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生活态度和生存质量的监测仪,他们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显示器,直接显示出我们的生活方式,健康常识和生存观念的质量。少锻炼的娃娃必娇弱易感(冒),贪吃的娃娃必然虚胖,滥用抗生素的娃娃或过度玩游戏的娃娃,必是身心都会出现杂乱的症状。这些现象,其实所指的,便是当下中国成人世界并不健康的生命观支配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资料显示,国外八成都以上的老人,是老死的,无疾而终。而中国人,却有九成老人是病死的,而且一辈子的医疗费,都集中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这不能不说不是一种悲哀——一种健康观念缺失的悲哀。而自幼儿开始,我们的这一课,是缺失的。

正是基于此,我们——家长们,在孩子们生病时,好好利用孩子的症状以及难得的这段安静时光,给孩子们讲讲健康的常识,让他们明白多吃什么会肚子不舒服,不吃什么会导致营养缺失。往往,在这种时候,小家伙们是最能接受这些知识,并与病痛的经历一道,深刻记入心中。

当然,前提是,在此之前,许多健康知识,我们应该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