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18368300000021

第21章 没有外力能让你“不是爸爸的女儿”

有一天,美儿以极其罕见的严肃表情问我:爸爸,如果我不会背唐诗,你会不会不要我当女儿了?

这句话问得极其突兀,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她。此后的半个小时,我和她一边喂珍珠熊、一边聊天,看似漫不经心,但话题始终指向我想要的那个答案:小家伙怎么会把唐诗和当女儿联系起来呢?

几经周折,终于知道答案。原来,在女儿学前班的同学中有一个男生叫二胖,小家伙时常背不清老师教的唐诗,他的妈妈就常对他说:“你连唐诗都背不倒,不配做我们的儿子,我们不要你了!”为此,二胖很恐慌,也很郁闷。

作为家长,我知道,二胖的妈妈说的绝对是一句执行不了的戏言,或甚至有可能是因为儿子不会背别的孩子都会背的唐诗,担心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而说的气话。这和别的爸爸妈妈说“不会背字宝宝,我不要你了!”“跳不好舞就别回来!”甚至他们长大之后对他们说的“高考考不好,你就去死吧!”

这些话本意是一种激将法,家长们通过反方向激励,以图刺激孩子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行进。我记得当年升学考试时,我母亲对我反方向激励的语言,大意有几层意思:A、升不了学,就别回来;B、送你一根绳子,想吊哪,吊哪!C、出5元钱给你买一个小筛子,上街卖油糕去。

以上三点,其实都不是母亲的真实诉求,她的真实愿望,是希望我能顺利升级考上新学校,去为自己寻找一个比卖油糕光明得多的前程。但她当时的反向激励,在很长时间里让我郁闷、焦虑,其情状,颇有几分像二胖“当不了儿子”的恐慌。

我相信美儿是受了二胖恐慌的传染的,为了给她消毒,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妈妈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她:您是不是为这个当首相的儿子感到骄傲?老妈妈说:是的,我为他骄傲。但我也为我的另一个儿子骄傲,他是个农夫,在乡下快活地种了大半辈子地……

我想告诉美儿的是,没有什么外部理由,可以改变他作为我的女儿这个事实,这是与生俱来不容更改的,与她的功课好坏,前途好坏,以及取得的成就与功名利禄无关,无论她未来是银行家还是乞丐,无论是健康的天使还是卧床的小病号,无论是背得了唐诗还是背不了,都没法改变!

只是,作为爸爸,内心真实的期待,还是在力所能主的范围内,你会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