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提高手册
18366300000007

第7章  左右影响力的N个法则

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想这句话,世界上有多少人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翻阅了无数成功学的书籍,寻遍了各种扩大影响力的道路,却找不到方向。于是,他们由激情变得盲目,由盲目变得迷失,又由迷失变得消沉……

你会重蹈覆辙吗?如果你不想的话,仔细品读下文,你将不用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你将不会在无聊麻木中迷失了自己,你将拥有智者的眼光和深度,你将了解支配影响力的法则,你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第一章蝴蝶效应:把你的影响力传染给别人一个人如果是以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或真诚的服务,都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而是会给他带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生。

龙卷风的影响力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他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这说明,“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基于这个发现和广泛的研究,洛伦兹1972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演说的大意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用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做出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力,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应做到防微杜渐。

微不足道的动作,影响你的一生

(一)微不足道的暴露是给人好感的前提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他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一个有影响力而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对方:首先信任你,其次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她)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总能有人来帮助他(她),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情感上多少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总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对于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有影响力的人会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要想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二)煽动命运的翅膀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据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

那时候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只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是你。”而在这次与总经理见面之前,他已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都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于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的积极态度。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不妨从这个小小动作开始,或许这个动作就是一个转折点。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的这些理论,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个人如果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而是足以给他带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生。

堵住微小的漏洞

一个坏的微小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杜撰新闻的稿纸,看来就像那蝴蝶的翅膀样,它掀起的风暴使得《纽约时报》辙乱旗靡,成为新闻史上重大丑闻的主角。

杰森·布莱尔于1999年6月进入《纽约时报》,因“工作勤奋”而一路获得提拔,2002年10月升任国内新闻记者,被同事称为“多产记者”。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在其星期天版以醒目位置刊登长篇文章,披露了杰森·布莱尔任国内新闻记者后,其至少一半的新闻报道均以虚构的笔法杜撰而成。

杰森·布莱尔发表的许多文章,根本就没有经过他本人的独立采访,而是靠他坐在家中,根据一点线索凭想像加工而成。杰森·布莱尔经常在移动电话和手提电脑上做手脚,假装从各地发稿,并向报社报销采访费用。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后,他从一名自由记者那里购买了一张照片,然后根据照片以访谈的形式杜撰了一篇《一名老人听到儿子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后的感受》,其大胆和想像力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该报社早就有编辑发现杰森·布莱尔有杜撰新闻嫌疑,但未能引起新闻主管的重视,杰森·布莱尔反而被委以更重要的采访任务。

《纽约时报》多年来以维护新闻工作的传统准则、追求公信力而著称;该报内部要求每一篇署名该报的报道,均须经过独立采访调查。因此,虽然不时遭到外界批评,但该报还是被看作美国最享盛誉的报纸,去年它还夺得了七项“普利策新闻奖”。

杰森·布莱尔丑闻的发现,暴露了该报内部管理机制的漏洞,给《纽约时报》的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

就像百年老店“童叟无欺”的招牌,《纽约时报》的报头上天天都印着一句话:“此报所有新闻宜于印行”。然而,杰森·布莱尔丑闻却使这句招牌话成了莫大的讽刺,该报也自称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黑暗时期”。

没想到《纽约时报》一百五十二年的声誉就这样毁于一旦!许多在这家世界级大报里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居然栽在一个二十七岁、初出茅庐的行骗者手里,不禁令全球传媒大跌影响力。

同时,由于《纽约时报》的丑闻,两个与新闻业本身一样古老的准则,即新闻真实性和新闻工作者操守,在互联网和电讯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新提到全球新闻工作者的面前。《纽约时报》的丑闻为国际新闻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新闻主管能防微杜渐,在得知杰森·布莱尔有杜撰嫌疑时采取果断措施,情形何至于此呢?

因此,《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就被一个记者毁于一时。所以,一个企业或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影响力,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如果其中一个细节出现了问题,给影响力带来的损失都是无法预算的。第二章互惠效应:一个古老的原理,

给予、索取……索取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回报。如果人家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应该以另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的恩惠,而不能对此无动于衷,更不能以怨报德。于是,我们身边这一最有效的影响力的武器,就被某些人利用来谋取利益了。

中国有句俗话: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任何人都不希望背后被同事或者朋友说成是小气鬼,一旦被朋友请了一次客,就要牢牢地记住对方请客用了多少钱,并努力争取尽快回请这个朋友,并计划支出相应的金额。这其实就是回报的心理作用。

在这一章中将透彻地分析这个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个原理应用到你的商业交往中,不仅做到请客户吃饭,而且还要特意精心安排那种可以让对方牢记我们创造出来的氛围,以便日后可以对这种记忆进行扩大和发挥,从而得到商业上的合作合同。

互惠原理具有压倒性的力量

互惠原理之所以可以成为如此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蕴藏的巨大力量。为了了解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是如何被那些熟悉它的人所利用的,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康奈尔大学丹尼斯·雷根教授所做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个实验对象被邀请参加一次所谓的“艺术欣赏”,也就是与另一个实验对象一起给一些画评分。另一个实验对象(让我们叫他乔吧),其实是假扮的,他的真实身份是雷根教授的助手。为达到目标,实验在两种情况下进行。在第一种情况下,乔主动给那个真正的实验对象送了一个小小的人情:在评分中间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他出去了几分钟,然后带回来两瓶可乐。他一瓶递给了实验对象,另一瓶留给了自己,并对实验对象说,“我问他(主持实验的人)能否买瓶可乐回来,他说没问题,所以我也给你带了一瓶。”在另一种情况下,乔没有给实验对象任何小恩小惠。两分钟的休息过后,他两手空空地从外面走进来。而其他的所有方面,乔的表现都一模一样。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会轻易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感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即使是一些平时颇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它一比也都相形见绌,实验得出的第二个结果为此提供了充分的证据。除了对互惠原理的说服效果感兴趣之外,雷根教授对个人好恶是怎样影响人们的顺从行为这一点也很感兴趣。为比较实验对象对乔的喜爱对购买彩票数量的影响,雷根叫他们填了几份能够表明他们对乔的喜爱程度的表格,然后开始分析喜爱程度与购买的彩票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即实验对象越是喜欢乔,他们从乔那里购买彩票就越多。这个发现一点也不让人惊讶。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这一点每一个人都猜得到。

然而,雷根的实验中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实验对象接受了乔的可乐以后,这种喜好和顺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就完全消失了。对那些欠了乔人情的人来说,他们喜不喜欢乔都没有关系,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来报答他,而且他们确实也这么做了。这样一来,那些表示不喜欢乔、但欠了乔人情的人与喜欢乔的人所买的彩票一样多。也就是说,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把另外一种能够影响人们顺从性的因素——对请求者的喜爱程度完全压制住了。

这里对于读者的挑战是,如何在你的生活、工作中应用这个原理。如何主动给予别人一些好处,一些对他们说来是意外的好处。有一年夏天,我们赠送给隔壁一家公司一个大蛋糕,后来,当他们知道是隔壁的人赠送的蛋糕之后,内部通报要关照我们,并保护我们,从此以后,就很少在隔壁的办公室门前抽烟了,而且门口也开始变得整洁和卫生。

想想这个结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对那些平常我们不喜欢的人,像不请自来的推销员、令人讨厌的点头之交,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组织的代表,只要他们在提出请求之前送我们一个小小的人情,我们就极有可能答应他们。让我们来看一个大多数人都碰到过的例子吧。黑尔·克里希纳会社(印度教里膜拜毗湿奴神的教派的尊主)是一个发源于印度加尔各答、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东方宗教团体。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团体突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不仅追随者数量大增,而且其拥有的财富和房地产数目也急剧增长。该团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得益于一系列的活动,而其会社成员在公共场所发起的募捐活动是迄今为止最主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美国,很多人至今对这个会社早期的募捐活动记忆犹新:一群献身克里希纳的人,他们通常都剃着光头、穿着不合身的袍子、打着绑腿、手拿念珠和铃铛,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他们一边齐声唱着圣歌,一边请人们为他们捐款。

这种募捐的方式虽然非常引人注目,但却不是很有效。一般的美国民众觉得克里希纳信徒很古怪,因此不太情愿把钱捐给他们。克里希纳会社很快就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公共关系问题,因为那些可能捐款的人不喜欢克里希纳会社成员的外表、穿着和行为。如果这个会社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组织,那问题很好解决,改变那些公众不喜欢的东西就是了。可是克里希纳会社是个宗教团体,其成员的外表、穿着和行为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众所周知,不论在哪个教派中,宗教因素通常都不会因世俗的原因而改变。因此,克里希纳会社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办法,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募捐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互惠原理来提出募捐请求的,不需要募捐对象对募捐者有好感。正如雷根的研究所证明的,这种方法的作用强大到足以克服人们对募捐者的厌恶感。新的方法还是在行人集中的公共场所(机场是他们的最爱)向人们募捐。但在提出募捐请求之前,他们会先给募捐对象送上一份小礼物,一本书(通常是《薄伽梵歌》)、一本由会社主办的名为《回归神性》的杂志,或者是采用最经济的方式送一朵花。毫不留意的过路人会突然发现一朵花被塞进了自己的手里或是别到了衣服上,而且就再也脱不了手了。即使他明确地表示不想要这朵花,募捐者也会拒绝拿回去,并坚持说:“不,这是我们给你的礼物。”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当互惠原理已经被悄悄地启动之后,克里希纳会社的成员才会提出捐款的请求。这个“先施舍后乞讨”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后来,他们凭借着这种方式所募得的巨额捐款,克里希纳会社在美国及海外的中心区拥有321处庙宇、商店、住宅房地产等。

尊重他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不要伤害他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第12节上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它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

拿破仑·希尔曾给他的学生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纽约广告巨头智威汤逊公司董事长曼宁先生不久前向一群年轻的广告撰稿人作了一次演讲。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女在这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广告业中都是刚刚起步,每个人都渴望向广告界传奇人物——曼宁先生多学几招,曼宁先生位居广告界领袖人物的时间简直跟他们的年龄差不多长了。曼宁那天向这群才智不凡的听众说道:“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智能、才气与精力都只是这场竞赛的入场券。没有这些条件,你根本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格。”

曼宁又说:“但是,要想赢得比赛,你还需要具备更多的条件。你必须懂得成功的诀窍,并把它贯穿到你整个人生之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诀窍呢?那就是:尊重他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可真是一条金科玉律,就连在“人吃人”的纽约麦迪逊大道上也管用。它可以说是超越了宗教、伦理、自我实现,甚至是非对错之上。正如曼宁先生所说的那样:金科玉律是永远不负众望的。

这位广告界老兵又说:“就算你是’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人,就算你真的只对自己的名利仕途感兴趣,这条金科玉律仍旧是有用的。它是你取得任何成功的前提。”举凡公司总裁、学校教师、超市职员各色人等,只要遵循这条简单的、千古不变的真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先怎样对人”,就一定能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大的发展,更高的成就,甚至更大的影响力。你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别人也像你一样,是个会呼吸、会生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家庭的压力,有成功的渴望;他们也像你一样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与理解。

在生活中,如果与其他人有什么冲突或者矛盾时,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会坦然地向后退一步,心平气和地向他人解释,做到让人尊敬,在他人心中产生影响力。

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卡内基曾说起他经历过的一件事。他回忆说:“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极想早日出名。我写了一封信给作家理查哈丁·戴维斯,他一度在美国文坛上红得发紫。我当时正着手写一篇有关作家的评论,我请戴维斯先生告诉我他的写作方式。

在这之前几星期,卡内基曾收到一封来信,信中写着:’口述信,未读过。‘卡内基觉得写那封信的人,一定很了不起、很忙碌、很重要。虽然他一点儿也不忙碌,但是他急于向理察哈丁·戴维斯表现一番,因此他就在短笺的结尾,以这些字句作为结语:’口述信,未读过。‘

谁知,理查哈丁·戴维斯根本就不看他的信,只把信退还给他,并在尾端草草地写下:’你真是没有礼貌。‘

当时他真是羞愧万分。没错,他是做错了,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作为一个平常人,他没法不感到怨恨,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理查哈丁·戴维斯似乎没有必要做得这么客气。他心中怨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当他在10年之后得知理查哈丁·戴维斯的死时,他的心中仍然想着他那次对自己的伤害。”

卡内基这种具有影响力的人的胸怀,尚且难以抹平年轻时所曾经受过的伤害,可见人的自尊心是万万伤不得的,尊重他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二)尊重是影响力之源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在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美国《哈佛商业周刊》前任主编R·坎特预言:“最善于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企业,将能吸引并留住最有影响力的员工。”

贝尔实验室之所以影响力卓著,硕果累累,是因为贝尔实验室十分注重人们的创新精神。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这里创造出了许多变革电信世界的发明,先后有11位科学家在这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还有9位科学家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7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技术奖章,有12人获得日本计算机与通信奖,有4人获得图灵奖……

无可置疑,这里成了科学领域的权威。所有这些成绩和影响力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创新精神。许多人都会不解地问:“这种创新精神来自哪里呢?”

简单的答案就是:尊重。贝尔实验室十分重视个人的兴趣。贝尔实验室的总裁艾闰博士说:“在贝尔实验室,个人的特长、兴趣与研究方向都得到了鼓励与尊重,科学家不会被强迫做某一项,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同时,宽松的研究环境有助于科学家的工作。由于这里科研经费充足,实验室并不要求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立即投放市场,以实现它们的价值。艾闰博士认为,成功应该是多样的,市场的成功可以称为成功,而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即使未能形成产品,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功。

对于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真正地做到尊重员工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坎特认为,一般情况下,领导者以下三种行为对员工产生的影响最大。

1.让员工感到被尊重

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要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就要对员工以礼相待,真诚地聆听员工的心声;要对员工少一些说教、嘲讽,多一些理解与开导。一个在平日生活中不会得到别人尊重的领导,往往在工作中也不会尊重自己的员工,甚至,他们在许多时候会变得武断、不理智。言谈举止中,他们对员工恶意的中伤与贬低,都会极大地挫伤员工创造非凡业绩的热情。

2.真实无欺

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只有当他的外在言行与内在的感受相吻合时,他的行为才是具有影响力的。作为领导者,你的言行不和谐,留给员工的第一印象便是:怀疑你的别有用心。进而在本应卖力地工作中会有所顾及,有所保留。这也是经常引起一些企业高层困惑的原因。如果他们能与员工开诚布公地交流,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员工又怎么会怀疑领导的用心,怀疑自己的工作呢?

3.真诚地为员工着想

在一个企业中,没有一种激励比真诚地为员工着想更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员工。他们可能会因为你真诚的关怀而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业绩。正如同加州塔斯公司的执行总裁罗伯特·鲍尔博士所说:“要真正地与员工为善,因为你所遇到的每个员工都善于打硬仗。”

所以坎特强调,礼遇你的员工、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器重他们的才干、推崇他们高效的工作方法、鼓舞他们的工作热情等,不但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而且尊重别人本身就是获得影响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更加可贵之处在于,尊重会激发出员工满腔的工作热情,是一个企业赢得影响力的保障。

换位思考带来的影响力

(一)设身处地理解别人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据说,也是有某些神力的传奇君主。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以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

所罗门王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所罗门王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像成对方,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维,这就是所谓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影响力的人所共同具备的素质。

因为所谓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能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你的影响力才会得到提升。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菲逊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样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对于一个想要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他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倩倩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的训诲。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造成重大的伤害。后来她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人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个要提升影响力的人,必须懂得,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圈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二)友善地对待别人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并不显得比别人更具有影响力,政治手腕也不够高明,后来却成为美国驻法大使。他提升影响力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我不说任何人的坏话,我只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的一切长处。”

所以,你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与同行、下属相处的时候,你一定记住,与你来往的人是充满感情的人物,是充满“骄傲”、“偏见”与“虚伪”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一切有影响力的管理者、领导者,大都因善待别人而凸现他们的伟大胸襟。

1865年4月15日,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戏院对面的一家旅馆的卧室里。有人枪杀了他,林肯瘦长的身体躺在一张对他来说有些稍短的床上。在床的上方挂着一张罗莎波南的名画“马市”的复制品,旁边是一盏亮着昏黄光晕的煤气灯。就在林肯静静地躺着的时候,战争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间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生前一度曾是一位争强好斗的人,因此也为自己树过许多敌人。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的美誉呢?因为他从一次次批评、取笑别人的经历中,在做人的艺术方面学到了许多无价的教诲——始终要与人为善。

一次,林肯取笑了一位争胜好强的爱尔兰人。林肯在《春田时报》上刊登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讥讽了对方一番,让所有的读者都大笑不止。这位爱尔兰人非常敏感,他得知此事后恼羞成怒——他要查出写信的人到底是谁。当他得知这封信的作者就是林肯时,便骑上马找到林肯,要求与他进行决斗,并给林肯选择武器的自由。因为林肯的双臂很长,所以就选择了一把长剑,并与一名西点军校的学生学习剑法。决斗的那天,他们相约来到一个沙滩上,准备在此决出胜负,但是在最后一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最让他感到恐怖的事件。从那次痛苦的经历中,他得知任何尖刻的批评与斥责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他决定从此不再写一些讽刺他人的信件,也不再取笑任何人了。

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任命的几位将军都在战场一次次失利。那时,全国有一半的人都是斥责那些将军的无能,但是林肯却一声不吭,他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当身边的一些人开始对南方的敌人有所非议时,林肯则会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们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

在提奥多·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时,每当他遇到令他不愉快的人际问题,就会向椅背一靠,抬头望着挂在办公室墙上林肯的画像,并问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会怎么做呢?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想做一位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并不一定要软弱,你要与下属互相沟通,而且需要友善。曾经有一位老板告诉富兰克林;“我的管理方式是极为放任的,我让员工做自己的事,从不强迫他们做什么,但问题是我的工作效率很低,所以我决定用与我平日风格相反的方法来做一些事。上次,我指示一些员工去完成一件事情,这时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都喝彩般地回答:’好的,老板!‘这是我们公司里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一天。”这位老板之所以会欣喜不已,是因为他从员工那里体验到了友善待人的力量。

富兰克林说,对人友善远比你所受的教育、你的信誉、金钱更重要。友善地待人,好的修养与温顺的性格比聪明伶俐更有益。

刻薄的批评曾经使得英国诗人汤玛斯·查特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使得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汤玛斯·哈代永远放弃了写小说……任何对人嫉恨与不友善都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沉重的打击。如果想表现你的影响力,你的风度,你就必须要学会与人为善,学会了解、谅解别人,学会改变自己纯粹自私的观点。

回报对方是最好的礼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而降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个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的左右。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定律”,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啊!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这个实验虽小,却证明了互惠定律的作用。当然,一个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的人,也可以使用这个原理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品,我们对他也会这么做。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定律的表现。这似乎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现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的继续交往。

而且如果不及时回报,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一直欠着这个情,如果对方突然有一件事反过来求你,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就很难拒绝了。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以说,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当然,在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只是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或赶到机会再回报。

一个想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必须明白,朋友间维护友谊也要遵循着互惠定律,爱情之间也是如此。其实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互惠互利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才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他迟早要被别人讨厌和疏远。所以,回报对方才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第三章社会认同原理:从成功走向

成功的捷径社会认同原理认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我们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中国社会每个城市、每个居民都熟悉一种现象,那就是儿童学钢琴热,或者学外语热,或者健身热,或者就是超级女声热。总之,社会中总是会有大规模的从众行为,似乎每个人都要参考周围的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似乎没有人自己可以确定自己的主见。然而,像这种现象,例如超级女声,湖南卫视作为主办方,它通过《超级女声》这个栏目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从《超级女声》中走出的歌手,例如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她们都从一个平凡的女孩走向全中国人民的心中,一夜成名。社会认同从周围的人的行为开始逐渐影响着你。

成功是成功之母

一个人要到国外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5000,一个给了2000,一个给了1000,然后他就往国外去了。那领5000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5000;那领2000的也照样另赚了2000;但那领1000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主人回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5000银子的又带着另外的5000来,说:“主啊,你交给我5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5000.”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一些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来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2000的也来了,说:“主啊,你交给我2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2000.”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一些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来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1000的也来了,说:“主啊,我知道你是贪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1000银子埋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1000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夜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这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通俗地解释,“马太效应”就是“赢家通吃”——“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

马太效应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影响力,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马太效应”给人们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是影响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则。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偏爱重点校,善待高分生;放弃薄弱校,制造学困生”,形成“显人才”和“潜人才”的分化与对应,制造“精神贵族”和“精神乞丐”。“精神贵族”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视为掌上明珠,放在鲜花、笑脸、赞美和掌声之中。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认为学校和教师不公,使他们经常受冷落。这些“精神乞丐”一开始就伴随着淘汰教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人给他们起了一个“差生”的名字,于是很多“潜人才”就理所当然地充当了“陪衬品”的角色,结果他们成了牺牲品。

应用在市场经济中,就是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调节,使资源向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和商品倾斜。也就是说,越有声誉的企业和商品,越能获得效益,而这些效益反过来又能维持和促进企业及商品获得更多的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成名”已经是“成功”的最快捷方式。影响力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传媒更愿意采访、报道他,商家更愿意邀请他做广告,他也会因此而更加具有影响力。

有影响力的人制定游戏规则,社会学家罗伯特·法兰克教授对社会中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赢家通吃”的社会,游戏规则往往都是有影响力的人所制定的。而“规则的制定者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原理。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地位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这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这个原理,赢家就是你。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你的影响力,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你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成为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利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或项目,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从成功走向成功,成功有倍增效应。影响力也是一样,你越具有影响力,你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提升影响力。例如,通过体验成功,一名学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会取得更多的成功。名人的社会影响力要超乎常人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有影响力的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有影响力的人。

人们不仅对权威,对名人也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定律。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到吗?

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达到较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遵从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把名人神化。

中国自南唐李煜起欣赏女人的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这种影响力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影响巨大,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在心情悲观的时候模仿主人公而导致的。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影响力,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而且可以看出对名人的追捧是古已有之。

有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利用名人的影响力为自己服务。比如明朝年间,江西吉州地方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借名人影响力的现象在今天也绝不少见。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就是因为名人更容易被人们买账。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之类,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都是想“狐假虎威”,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取好处。

其实作为名人,如果只因为自己有点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拥有特权者,是高于公众的人物,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狂妄自大,只能为人所不齿。如我国某著名影星,走路却要别人让道,只因为她是明星;或者有的名人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人家如果不知道他是谁,他还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则表现出了谦逊的、平民化的风范。希拉里和朋友在一家酒吧喝酒,到打烊的时候,兴致正浓,但是酒吧服务人员不管你是谁,到点了都得走人。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这就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夫人的表现。

实际上,世间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的影响力,都不可能纯粹是自己的影响力,背后都凝结着许多其他人的劳动,只不过名声碰巧成为你的而已。而且名声也不一定是永久的。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人,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迟早要栽跟头。

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美国,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在职业经理人中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它来自名为《飞向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为了像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学生中有小鸡、小鸭、小鸟、小兔、小山羊、小松鼠等,学校为它们开设了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5门课程。第一天上跑步课,小兔兴奋地在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看看其他小动物,有撅着嘴的,有沉着脸的。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蹦蹦跳跳来到学校,上课时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只见小鸭兴奋地跳进了水里,而天生恐水、不会游泳的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都懂得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截至目前,人类共有400多种优势。一个人拥有优势的种类和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在正确发挥自己的优势之前,需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成功心理学创始人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还说,有影响力的人一般都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很难把握自己的优势是哪种类型。成功心理学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优势何在的基本规律。

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你心里是否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你完成某件事时,你心里是否会有一种愉快的欣慰感——我还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你在做某类事情时几乎是自发地、无师自通地就将其完成得很好;你在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信号,它诠释了你的优势所在。

(二)发挥你的优点,为你的人生积累第一桶金

这一原理的重要表现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人大都记得一句格言:人类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因为第一桶金是创业成功的标志,是积累财富的开始,是通往提升自己影响力之路的起点与转折。所以你需要发挥你的优点,早日掘到第一桶金。

加拿大多伦多一家玩具公司的老板哈拉里创业的第一桶金只有5美元,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他的5美元就变成了几百万美元。1991年,哈拉里和拉比这对恋人在西安大略大学读绘画艺术,并沉浸在招贴画的艺术灵感之中。有一天拉比突发奇想,这么精美的艺术作品,何不将它拿出去卖钱?两人一拍即合。没想到,一张招贴画竟卖了5美元!5美元不多,但意义非同小可。从卖出第一幅校园招贴画开始,他们就确信,未来的唯一选择就是做一个创业者了,因为他们从5美元的交易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发现自己除具有技术能力外,还具有非凡的商业能力!于是,他们从5美元开始起步,经过3年的经商积累,于1994年创立了一家玩具公司,1999年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500万美元,他们几年时间便跃居百万富翁的行列。

当然,哈拉里最初赚取的5美元创业成功来自于他的灵感,以及自己的唯一选择就是一个创业者的自信,而5美元却是他起步创业的原始积累,也就是说这微薄的“第一桶金”为他们提升影响力打下了基础。原始积累是白手起家者必然经历的创业阶段,这往往是创业者最艰难的岁月。所以,如何用好手里的第一桶金,要想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中国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邓建国在创业征程上可谓信心坚定、耐心十足。他高中毕业后。因为考不上大学,便到农场为场领导打水扫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邓建国在县城看到一张报纸,上面有一则关于科技信息方面的消息,说是可以利用科技信息在全国建立信息网致富。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人心思富,却苦于信息闭塞,科技匮乏。他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开始着手准备利用信息网络发财。他先后在江西临川和九江等地开办了科技培训班,并和南京、北京的公司、信息报社合作搞项目开发。在“科技致富”的口号下,邓建国在短短时间里就赚到了20多万元,在他眼里,这可算是一笔巨款,也是他掘到的第一桶金。

后来,邓建国将自己的“第一桶金”投入到影视业的开发中去。他在广州闯荡时,通过对市场独特的炒作方式,引起广泛的争议,提高其影片在观众中的注意率,从而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因此,2000年,邓建国,被媒体评为“中国影视十大风云人物”之首。仅仅10年时间,邓建国从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成长为中国最具知名度和最具影响力的影坛大亨之一。邓建国的身价,早已过亿。由此可见,邓建国是个奇迹,他的影响力的提升在于深刻的市场感觉和充满智慧地找到了创业的突破口。最初,他抓住机会,挖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又把握住时代脉搏,将原始积累投入到刚刚兴起的文化产业中去。邓建国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人的一生中,第一桶金不仅仅是自己最初获得财富的结果,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自己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示范,一种激励。世界各国许多有影响力的创业成功者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靠最初掘到的第一桶金作为激励自己的资本,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能闯入创业的突破口,然后迅速提升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影响力。

(三)放大你的优点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个人的影响力需要强化优势,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提升影响力的优势,并努力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一个青年到巴黎找工作,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工作。

父亲的朋友问:“数学精通吗?”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的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困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从来就一无长处,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到。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青年羞涩地写下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有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一个要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许多人的影响力,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地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果断地经营自己长处的人,而今他早已成为世界IT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提升影响力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远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伟大的影响力超过伟大的产品

宝洁公司推出新品牌时,非常善于利用“光环效应”。他们在初始阶段十分注意突出公司的影响力,以此带动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后再逐渐过渡到以传播品牌的影响力为主。而各个品牌的成功推出,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影响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效应叠加,共同提升。

无论是生物演化,还是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都可以利用“光环效应”为自己加分。事实上,企业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体现着这种效应。

企业的某一品牌影响力一经确立,其产品的价值和知名度也就随之飙升。独具吸引力的、被公认为高质量的品牌占据着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在众多商品中,用户或消费者无疑会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光环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生活中我们经常有类似的经历。假如你准备购买一台新电脑,正在一家电脑专卖店选购,你已将自己的选择范围缩小到了两种各方面类似的电脑,两台电脑表面上横看竖看都看不出毛病,标价相差不多,而价格高的那台是你经常在各种广告里看到的知名品牌,而后者则是从未听说过的品牌。你是否会决定省下一点钱,冒险去买那台“杂牌”电脑呢?答案多数是否定的。因为尽管大多数人喜欢买便宜货,但是在价格相差不大时,还是会购买名牌产品。这就是品牌影响力的优势。

再如,当你驾车经过路边两家从没到过的饭店,打算选一家进餐时,你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店门前停车最多的那家。理由很简单,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也是一种品牌的影响力。

消费者在实施购买行为时,总是先入为主,购买众人知情的名牌商品,认为名牌产品一定会比那些不知名的产品质量好。而且有些人还固执己见,不愿尝试使用不知名的产品,唯恐上当。

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竞争力。掌握运用好品牌的光环效应,才能掌握主动权,最终赢得竞争。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营销手段不断发展。其中借助企业的影响力、品牌的影响力、产品的影响力等为核心组成的影响力来展开的营销活动——“形象营销”——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

有效的影响力营销建立在准确的影响力定位的基础之上,而准确的影响力定位又是以准确的战略定位为前提的。

在确立企业的“光环”时,必须避开多元化的陷阱。这些年国内有一种倾向,即企业越大越好,跨的行业、地区越多越好。殊不知,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不仅无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从影响力营销的角度来看,它还会使企业影响力模糊不清。

企业必须清楚要把自己的主力用在哪里,需要专注、有焦点,应把资源集中放在培养核心竞争力、开发核心产品上,发展出自己的流程和技术,并且把品质标准提升到世界水准,到国际上参与竞争。只有企业的自我认知清楚、战略定位明晰,才能确立准确的影响力定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光环”。

“变革大师”佐治亚州大学教授罗伯特·戈连比耶夫斯基说:“企业革新关键在于价值观重塑。”因此,要想成功打造影响力,必先从革新意识做起。

要输入新的竞争意识。企业靠什么竞争,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竞争的手段和形式是不同的。在买方市场下,仅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形象营销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为产品打造影响力,来提高产品及企业的竞争力。这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说明:竞争力=产品+影响力。

使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成功者

在当今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成功,包括金钱、特权、荣誉、地位、影响力、人际关系等,这就是有影响力人士的马太效应。但是这个效应却不是有影响力的人自己制造的,而是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给他们加上去的。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很羡慕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有时甚至崇拜他们,这种崇拜会使我们更加接受他(她),以致爱屋及乌,喜欢他(他)的喜欢,悲哀他(她)的悲哀。诸多羡慕和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成功者给人一种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力量,他们的行为具有感召作用,也可能成为我们走向成功和有影响力所效仿的楷模,而且当我们与有影响力的人在一起时自己也会有信心。此外,有影响力的人能在很多方面给朋友以帮助,因此谁都愿意与成功者做朋友。在有影响力的人遇到困难时,也同样能得到很多人的援助之手。

正因为有影响力的人有如此的效应,所以对一个想要有影响力的人来说,不妨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的形象,使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更有实力,更值得信赖,以获得更多有影响力的可能。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是由两方面的素质组成的,一是内在精神力量,气质修养;二是外在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这两个方面的素质缺一不可。无论缺少哪一方面,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半圆。

没有内在精神力量,根本不可能有影响力。只有那种精力充沛,奋发向上,勤奋努力,在事业上奋斗不息,不怕困难的人,才会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一个成功者外表应该显得格外利索、精干、举止大方、洒脱。尤其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如果很拖沓,衣饰不洁不整,是不可能给人能干的印象的。对于一个社会工作者来说,要注意在衣着服饰上下些功夫。穿一套好的服装,会使你显得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一种干练的印象。第四章破窗效应:诱导的连锁反应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所以,影响力也是如此。

不要让自己失去影响力

(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居民楼的一扇玻璃窗被打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理,就是一个信号:没有人关心玻璃是否完好。于是,“破窗效应”开始发生作用,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扇被砸的玻璃窗可能是产品质量出现了新问题;日益扩张的销售渠道难以得到控制与管理;流动资金大都压在进料、生产上,企业面临现金流缺口等等。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如何高度警觉最先破碎或可能破碎的玻璃窗,从而将一系列不利影响的事情“察于未萌、止于未发”呢?

如果把“危机”定义为“干扰自然流程的任何事件”,那么“危机管理”便是防止破窗效应发生的最理想手段。

没有哪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能够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因为不断变化的外部力量才是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最佳的防御措施就是苦练内功、做好准备,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危机发生时,集中力量控制局面。

那么,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又该如何苦练内功、做好准备呢?

1.预防危机

第一步,平时除了严格注重生产质量,加强产品配套服务,维护产品价值之外,企业管理者尚需对“可能破碎的玻璃窗”有着清楚的预见。

这一点可通过相关指标获得。

可量化的预警指标:任何企业的运作都可以通过对一些“关键值”的测量来反映其是否可以安全运行或是否有潜伏的危机,例如宾馆的入住率,成长阶段企业的净现金与总资产之比(现金加上有价证券减去应付票据和契约规定的义务除以总资产)。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的量化预警指标也有较大的区别,如对小型零售企业来说,“单位面积销售量”与“单位员工销售量”是关键值,而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其“资金周转速度”、“现金流”等一系列指标才是关键值。

第二步,建立分析检查的制度。

针对各种量化、非量化的信号,了解最新情况,使危机在发生之前得以解决,避免产生对企业业务与利润的不良影响。

分析检查小组需要由来自企业生产、维修、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以使他们及时了解各自领域内存在的风险隐患,分析问题并分配资源来解决问题,将危机解决在发生前。

2.正确、恰当地解决危机

当危机发生以后,对危机的有效管理有助于企业在行业内,客户、员工面前树立稳定、可信、可依赖的重要形象。

危机发生后,企业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做出有效反应,将决定危机处理的成败与否。如果企业对于危机的认识不足或反应太慢,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处于被动局面。

危机发生后,不同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时刻,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管理者要仔细分析。冷静处理,不要让自己和企业失去影响力。

(二)不要让自己成为“破窗”

美国有一家以极少辞退员工著称的公司。一天,资深熟手车工戴维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安放收取起加工零件来更方便更快捷一点。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戴维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除了目视着戴维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外,又站在那里控制不住地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戴维一整天的工作量。

事到此时,戴维以为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有人通知戴维去见老板。在那间戴维受过好多次鼓励和表彰的不规则形状的总裁室,戴维听到了要将他辞退的处罚通知。总裁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戴维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戴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戴维知道,他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这个小小的故事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警告:一些影响深远的“小过错”通常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没能及时修好自己“打碎的窗户玻璃”也许能毁了自己的职业成果。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作为公司的一员,为了避免如此“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

1.不要做“破窗”的第一人。“破窗”第一人者,打破有序,制造无序之人也。

2.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程序办事,不做“旁路”程序的事。因为工作程序的制定一般都反映了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考虑了成本效益因素。违反程序,其结果往往是造成无序,破坏约束机制,增加成本,有害于公司,也有害于自己。

3.养成遵守工作程序的习惯,并使其成为个人的道德水平的体现。同时,不以“别人不按程序,我为什么不能”为理由放纵自己,而是坚定立场,反对违反公司规定、浪费公司资源、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

以上三点给了人们一些启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就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出现,不要让自己成为“破窗”的第一人。

别等窗破了再去补

(一)小的破坏没有制止和修补,就容易遭到更大的破坏

在北京,甚至在全国各地行人交通违章都是普遍现象,也因此出了许多的交通事故。明明知道违章,为什么还有人一干再干呢?对此,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定律”对此专门作了解释。什么是破窗定律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定律”。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吐痰、打闹、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又例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这就是影响力的作用。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就能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是很重要的。对于看起来很小的过错,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影响深远,呈蔓延之势。

这个定律启示我们,越是无秩序的东西越容易侵犯。因为第一扇窗户打碎了、秩序被破坏,后面的侵害就会接踵而至。一个团体,如果处于混乱之中,就很容易被外来力量侵扰甚至被吞并。

例如某杂志社产权纠纷延续数年,人心不齐,矛盾错综复杂,于是不仅有人想侵吞这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广告商、发行商也乘机拒付广告、发行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杂志社,那里管理严密,制度规范,不仅外人无法插手,就是广告商、发行商如果费用不到位,也绝对上不了广告,拿不到发行权。

中国有句俗话:“家不和,外人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内部矛盾重重,纪律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就容易被人坑骗、欺负。而针对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团体的内部凝聚力,内部井然有序,才能无懈可击。

因此,影响力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影响力从一开始还不错,在社会的反响很好,这样他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这个人的影响力很大,由于一件小事破坏了他的影响力,但又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会成为了一种负面的影响力,导致后来越来越大。

(二)别等窗户破了再去补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更应如此。既然有些“破窗”不可避免,企业就应时时绷紧“破窗”这根弦。只有防范“破窗”于未雨绸缪,才能修补“破窗”于旦夕之间。平时多一些“破窗”意识,多制定几套对付各种可能出现的“破窗”之策略,“破窗”来临时就会镇定从容得多,相对于没有“破窗”意识和未制定“破窗”策略的企业而言,本身就已经赢得了时间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的每一个漏洞都会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也会成为自己前进的“瓶颈”,这意味着企业一旦遇到“破窗”,就必须争取在第一时间进行修补,不然连锁反应带来危害可以令企业元气大伤。

别以为企业的规模大、实力强平时就可以不进行“破窗”预防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企业和著名企业更易招致“破窗”风险。美国管理学家JeffreyRCaponigro在其最新的企业管理著作中指出,处于市场“第一品牌”的企业、迅速成长的企业和连锁企业等10类企业,是当今社会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企业。可见,越是知名度高的企业越要有“破窗”意识,“破窗”出现时能够掌握主动,抓住机遇,及时修补。

2000年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A的感冒药剂,其中包括中美史克公司在华的当家药品“康泰克”和“康得”。尽管该公司实力雄厚,但此“破窗”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对其整体声誉和本公司其他知名品牌(如“芬必得”、“肠虫清”等)的经营无疑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好在中美史克平时比较注重售后服务,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加上“破窗”出现后,该企业及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关工作,他们一方面迅速行动,宣布暂停生产和销售“康泰克”和“康得”,另一方面召开新闻恳谈会,向媒介通报最新消息,同时抓紧时间研制推出了新的不含PPA的“康泰克”,企业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而且还争取到了消费者更大的信任。

人在病重之时,往往不惜千金求良方,但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生病的概率要小得多。在平时的企业管理中,如果我们做一个细心的企业“修理工”,那么“破窗”出现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即使破了,还没有等别人把石头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将“破窗”修好了。

个人影响力也是这样,不要等自己的负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了,你再来弥补,一切都已经晚了。

(三)小破坏带来大灾难

纽约市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人们在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纽约的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凌乱,到处涂满了污言秽语,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了他的研究生涯。这一切都使得外地人对纽约谈虎色变,不敢只身去纽约。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局长布拉顿在给《法律与政策》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

“地铁无序和地铁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蔓延。那些长期逃票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无家可归骂街的、站台上非法推销的、墙壁上涂鸦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铁里弥漫着一种无序的空气。我相信,这种无序就是不断上升的抢劫犯罪率的一个关键动因。因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动的青少年,已经把地铁完全看成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了。”

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警察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1994年1月,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的警察局局长,升为警察局局长以后,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认为,这些“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针对这些看来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的大力整顿,已经带来很好的效果。

“警局的最高领导居然要关心街头那些’毛毛雨‘犯罪,这在纽约市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在整个美国绝大多数警察局也是史无前例的”,马里兰大学政策研究专家沙尔曼感慨地说。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可以看出,就是因为像破窗这样的小破坏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影响力也是如此,一个企业或个人良好的影响不要因为一个细节的破坏导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力,这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可以让它一夜间倒闭或关门;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让他一夜间名誉扫地,成为人见人厌的人。

做一个第一时间的修理工

(一)你应该住在这里

如果你住的地方卫生干净,没有人会忍心来污染它;如果你住的地方污染严重,那么谁都想来污染它——这就是生活环境的“破窗理论”。

有一个高污染项目需要在美国某市兴建,市政局同时报了该市的两个街区(A与B)以备选择。A街区,片区绿化好、环境优美、卫生干净、规划层次高,相当于那辆没有被破坏窗户的汽车,自然而然地,市民到了该地以后行为都会变得文明一些,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环境里吐痰总归是不自在的。

而所报的另一个地方B街区呢,虽然环境也很优美,但因为已经有了电厂、污水处理厂、高压线,相当于那辆已经被打破了玻璃的汽车。

在最终表决的时候,所有的项目组成员和市政局官员无一例外地选择了B街区,因为他们都想:既然已经如此了,多一个污染源也没什么。

可见,不要轻易去打破任何一扇窗户,一旦一个缺口被打开,后面的结局似乎可以预料。如果一不小心“打烂第一块玻璃”,也必须及时修补,防微杜渐。其实影响力也是一样的,不要轻易地让自己的影响力被细节所破坏。

(二)做第一时间的修理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破窗”,如不及时处理,不但会引发“砸窗”的连锁反应,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危害,还会在社会中产生负面的影响力,一些言过其词的评论对企业的声誉可能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出现“破窗”后,最好以快刀斩乱麻的凌厉手段尽快将矛盾消化,别让公众热辣的目光聚焦在你的痛处,再把手中的石头扔过来,砸得你遍体鳞伤,甚至是无法修补的地步。

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数以亿计的大企业,宁可“蚀小财”也不能耽误处理“破窗”的时间,因为“破窗”带来的损失远远不是几个小钱所能修补的。而且“破窗”久拖不决,无形中也给竞争者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即便“破窗”的危害不是很大,遭遇“破窗”的企业也会频频成为媒体热炒的目标,不管是客观评论还是歪批反说,终归是揭短者居多,企业信誉受损在所难免,市场份额失不再来。

所以,一旦“破窗”出现了,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就是做一个第一赶到“破窗”现场的修理工,然后再在第一时间将“破窗”修理好!第五章木桶定律:团队影响力的软肋

一个组织,不是单靠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一个团体,是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

引申到企业管理中来,制约企业发展的往往是少数的,一、两个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如管理能力、资金、技术、人才问题等。如果我们把企业当成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与要素比喻成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例如资金、技术、人才、产品、营销、管理等等,那么一个企业取得业绩的大小,则取决于企业资源中最短缺的资源和要素。

用人需要短里取长

(一)重用才华出众的员工

许多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在任用员工时会非常慎重,并且在处理一些重要的事务时,喜欢亲力亲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钱伯斯认为,这些管理者总是在工作中想方设法减少员工的短处,而忽略了员工的长处。

对于一位有影响力的员工,管理者更应看重他的长处,并且要学会因势利导,让他的影响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钱伯斯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用有影响力的员工,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

亨利·福特善于利用人才,在必要的时候,他总是重用有影响力的员工,让他们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真正的体现。曾经,福特公司在准备生产新型的T型汽车时,却被底特律的韦恩公司意外地挖了墙脚,他最出色的两名助手被对方抢了过去——法兰德斯与伍德林格。福特非常生气,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去寻找同样优秀的人才,而是大胆地提升了一些年轻的员工,最终公司还是如期生产出了T型汽车。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就是阿尔巴顿·康。同时,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在福特的重用下,还帮助福特顺利实现了93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世界纪录。

为了实现93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一次,阿尔巴顿·康问福特:“是否可以将工厂设计成长260米、宽75米的四方形的4层楼结构?”

福特对阿尔巴顿·康相当信任,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提议。

“玻璃要占总建筑面积的七成。”阿尔巴顿·康说。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但是福特在稍加思索后,便称赞他的创意很独特。他说:“机械厂设在另一边,是一栋玻璃屋顶的一层建筑。此外,总厂与这栋玻璃屋顶的机械房在天井中有钢梁相通,上有吊车。这样,制造完成的引擎或变速器就可以利用吊车搬到总厂了。”

接着他又说:“总厂四楼全楼面的天井也要加装吊车。法兰德斯先前所说的重力倾斜方式的生产流水作业台是一定要建成的。”

阿尔巴顿·康回答说:“是的,这样成品就可以由高处向下自然滑动,人则可以不动,只要产品移动就可以了。”

很快,福特93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秘诀就诞生了。

福特公司的影响力,不只要归功于员工的优秀与他们的敬业精神,更要归功于福特的知人善任,让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钱伯斯法则阐明了这样一种事实:如果管理者不能够认识员工的能力,并量才使用,不只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还会引起员工的许多牢骚。因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希望获得自己的影响力,希望比别人表现得更优秀。

(二)要用人之长,不弃人于短

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是众人的集合,有才华出众者,有泛泛平平者,有八面玲珑者,有谨小慎微者……真可谓各色人等长短不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用人之长,不弃人于短,这是企业领导用人的眼光和魅力所在。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领导理念是:一个人的短处是相对存在的,只要善于激活他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修正自我,爆发出惊人的工作潜能。

事实上,世界上既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才,也没有完全一无是处的庸才!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伯特·卡里亚斯在《企业人才的革命作用》一书第三章《怎样学会辨别下属之’短‘》中指出:“如果一个企业力图保持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或者说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者如何组织人才网络结构。在高度发挥那些具备创造能力的职员的作用时,切忌忽视那些在此时此刻尚有缺陷的职员的潜在作用,因为他们在彼时彼刻就会转化成一种新的创造力,只不过是外部机遇和个人潜质在现阶段尚不成熟。因此,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主管并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指挥家,而是善于容纳百川的大海。他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变旧为新?”

世界是自相矛盾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而且常常自始至终地存在。所以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但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侧面又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知道,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在一起的两个人,其性格必然会存在差异,但这并非坏事,只要合理地搭配好人才的类型,就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和谐的搭配才是促进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人才有几百种长处,但他也还会有短处存在,关键是你怎样看待他的短处。如果你只看到他的短处而看不见他的长处,就有可能把人轻而易举地放走。这样,你就会给自己增加一个对手或敌人。所以,自古以来历朝振兴,在衡量人才时都是不拘一格的,只评论他做事的本领而不苛求细节末梢。“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网以失巨鳞。”意即不可因为有一寸的朽处就扔掉一棵成人也合抱不住的巨木,也不可因为贪求有限的小鱼虾而放走罕见的大鱼。

所以说,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就必须明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有短,不同的人相比较也有长短之分,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要做的,不是削峰补谷,而是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长处,给员工最合适的位置。每个人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就如同全部是“长木板”,以此成“桶”,何愁不能多盛水?相反,如果用人之短或把人才放错了地方,则如同将之变成了“短木板”,又能盛多少水呢?

揭短,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该做的事

任何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短处”,例如产品质量会有小问题,企业管理会存在漏洞等等。对于这些“短处”,有些领导往往不屑一顾,甚至误以为“自我揭短”是丢人现眼,于是将其捂在内部,藏起来,冷处理,如此下去,“短处”势必会掩盖住“长处”,成为危及企业的“炸弹”,最终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美国亨利食品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有一天突然从化验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的毒性虽然不大,但长期服用却对身体有害,倘若悄悄从配方中删除添加剂,又会影响产品的鲜度。如果公布于众,则会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反对。经过再三思虑,他毅然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亨利·霍金士先生的话一出口,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便立刻召集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迅速联合起来共同抵制亨利公司产品,亨利公司一度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这场争论持续了整整4年!出人意料的是,亨利公司在近乎倾家荡产时,影响力却家喻户晓,不但得到了政府支持,产品也成了人们放心的热门货!原因似乎很简单——亨利公司是第一个坦诚为顾客着想的公司,是第一个像朋友一样把自己的“短处”晾出来的公司!

此后,亨利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元气,规模也扩大了两倍,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第一把交椅!

世界500强的企业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管理就是完美无缺的,只要企业在向前不断发展着,谁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它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某些“短处”,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发现自己负责管理的系统中的“短木板”,敢于揭短,善于补短,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企业的揭短行为能激发、鞭策员工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增加责任感,再辅之以有力的整改措施,又会使“短处”越变越小,甚至消失,使得自身在本行业中不断进步并取得长足发展,从而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缩小木板缝隙,提高团队影响力

(一)不让任何一个队员落后

从这个定律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借用这种推论,我们可以联想到企业团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组建企业团队,发扬团队精神,不仅能使团队的目标实现得更快更好,也能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不让一个队员落后”的原则真正体现了团队文化中“共同进步”的目标。

说到“团队精神”,有的人容易将其与“团结”精神混淆,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所谓“团队精神”,并不等同于“团结”精神,可以说“团队”比“团结”的含义丰富得多。“团队精神”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并非某一种具体的精神,而“团结”则是指一种具体精神。团结是点,而团队是面,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

“团队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英雄集体主义,其目标结果是:共同进步;其目标实现方式为:集合众智、相互协作、共同奋斗。而“团结”意为“联合”,仅有其中“共同”的含义。当然,“团结”精神是“团队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团结”也是一个有影响力团队之所以称之为团队的必然基础。

秋去春归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一会儿又呈“V”字,大雁为什么要编队飞行呢?

原来,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节能效应。一群由25只编成“V”字队形飞行的鸟团队,要比具有同样能量但单独飞行的鸟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鸟能飞得更远。

当飞鸟向下扑翅膀时,在它的翼尖附近就产生了一种上升流,每一只在编队中飞行的鸟都能利用到邻近它的另一只鸟所产生的这股上升流,因此飞鸟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飞翔。鸟类的这种行为并不出于它们对这种上升流的理解,而是感觉到这样飞行时不太费力,只需要调整他们的飞行姿势就行了。

以水平线形飞行的鸟也可获得这种邻近升力,但以这种方式飞行时,中间的那只鸟要比排列在任何一侧飞行的鸟获得更大的上升助力。而在“V”字形编队中,这种升力的分布几乎相当均匀,虽然领头的鸟所受到的空气摩擦力要比后面的那些鸟来得大,但这一点由排在两侧飞行的鸟所产生的上升流弥补。那么排在“V”字形队末飞行的鸟只能从一侧获得这种上升流,它消耗的能量是否多些?并不。因为其他的鸟都在它的前面飞行,所以这种来自一侧的上升流是相当强的,而且飞鸟的这种“V”字形编队不需要绝对的对称也能具有这种升力特性,即排列在一侧的鸟可以比另一侧多一些。

鸟团队给企业的管理启示和木桶定律同样深刻:一盘散沙难成大业,握紧拳头出击才能有力量。任何一支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向心力”和“内部团结”两层含义。当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强度,而且团队队员资格对成员个人和对团队都具有一定价值时,我们就说这是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团队。

影响力大的团队具有以下特征:团队成员归属感强,愿意参加团队活动并承担团队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团队利益和荣誉;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快,互相了解比较深刻,关系和谐,具有民主气氛。

凝聚力是维持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组织丧失凝聚力,组织就像一盘散沙,这个组织就难以维持下去,并呈现出低效率状态,而影响力较强的团队,其成员工作热情高,做事认真,并有不断的创新行为。因此,团队凝聚力也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条件。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诸多有影响力的企业巨头的竞争力源泉进行深入研究后,清楚地认识到: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依靠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仅指望领导的殚精竭虑,而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或只是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而无有效的团队协作,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中已没有生命力。要想取得持续的影响力,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特别是要尽力使团队协作默契,从而形成强大影响力的团队。

鸟儿编队远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选择,而人作为一种有意识、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团队搭配与组合,比鸟儿做得更精彩。

(二)不可忽视的缝隙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也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因此,华盛顿定律笑言: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板中最短的一块,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如果公司是一只木桶,那么这个理论还可以再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是否找到了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它们是否紧密团结成一体。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也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一个有影响力的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是不容忽视的,没有一个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盘散沙,个个都去单打独斗。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才固然很好,但重要的是各个部门要有良好的协作,这些有影响力的人才要精诚团结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才能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尽管都很优秀和有影响力,但一个公司的经营,仅仅靠某个人的能力是不会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做事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均衡,企业才能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仅仅拉长一只木桶的短木板还不够,因为一个由平齐的木板箍紧的木桶,如果有漏缝,所有的木板再齐、再长也不可能装很多的水,只有找到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一个团队也是一样,只有精诚合作,紧密团结,才能创造出影响力。

(三)注重整体利益,才能凝聚整体力量

有影响力的管理者都清楚,数学中的加法运算,在企业管理中往往是不成立的——一个团队的能力并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累加。南非管理学家史洛伊特认为,一个拥有二流员工的企业完全可以做出一流的成绩;一个拥有一流员工的企业并不能保证始终做出一流的成绩,因为这要取决于员工之间的组合与协作程度。说到底,还要归结为管理者的一种协调艺术。

在足球比赛中,容易取胜的球队往往不是个人技术出众的球队,因为技术出众的球员总是会伺机自我表现,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将球传给自己的同伴。许多时候他们不能正确地贯彻主教练的战术意图,而让整个球队的能力大打折扣。

这只是一种通俗的比喻。企业中拥有一流业务技术的员工比比皆是,但是,许多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在他们身上:为了一个项目,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上会经常发生碰车、突出表现自我,最终让老板无所适从。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如果想制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又不想伤害员工的自尊,就应该学会把足球场上发生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其实又何止足球场上需要协作呢?善于掌控大局的有影响力的管理者,一定不缺少这样的素材。关键是如何像一位高明的足球教练那样,让员工为整个团队的利益去拼搏。

为此,史洛伊特不止一次忠告人们:只有上下全力以赴,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以致它成为一条影响并改变了许多人工作状态的黄金法则。当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在具备了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后,依然不能使公司的业绩得到提升,就不应该在人员配备方面吹毛求疵,也不应该在强劲对手面前喋喋不休,而应该从提升自身大局意识做起,从加强内部员工协作精神做起,从追求公司各部门整体利益做起。这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管理与协作能力。

一家经营最成功的公司,未必拥有的都是高素质员工,但是绝对拥有一套完备的协调机制、最合理的操作系统与最和谐的工作氛围。

松下电器公司总裁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是有限的,无论多么执著,多么努力,他可以发挥出来的永远只是一个人的力量,只能完成一件小事,而永远也不足以成就伟大的事业。”他认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只有注重整体利益,才能凝聚整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团队的整体能力大于所有个体的能力之和。

史洛伊特强调,不注重整体协调,就不会让员工产生“向心力”,不会用目标统一他们的思想,而只会使员工在既定的工作中各自为战,最终损害的不只是员工的影响力、部门的影响力,而且也是整体的影响力。

(四)精选组员

托尼·卡内韦尔是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的总经济师。他曾指出:我们将每年雇佣一百多万毫无基本技能的新工人,而他们并不符合我们目前的招工要求。而要使他们的基本技能达到要求并恢复原有的生产力,每年工业的培训费就将增加250亿美元。

组建有影响力团队的最初步骤就是挑选每一位置的最佳人选。重要的是能将不会有良好表现的人置于组外。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人即使达到他们本人的最佳状态,也会被证明不那么好。我们一直所处的竞争市场逐渐地要由全球市场——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所替代,那里的赌注要大得多。

一个有影响力的团队建设就如同一个体育组织,要让一个有获胜把握的团队去参与竞争。你不应该盲目地将一些人随便安在某个岗位上,然后对他说:“这是你的工作,无论如何,一定要取得好成绩。”

这样一来,一些能力欠缺的人是注定不会取得满意成绩的,在专业体育比赛中不能这样做,在公司和其他组织中同样也不能这样做。在体育比赛中,如果他们不会赢,在公司中,他们也不可能去努力竞争。

如何招聘最优秀的员工为你工作,是一个企业预防短板出现的最重要手段。微软公司就是这方面的是最具影响力的典范,那么它又是如何发现和选聘杰出员工的呢?

负责招聘者每年要访问130多所大学。申请者在汇集到西雅图郊外的公司总部前,可能已在校园内接受了多次考察。到总部后,他们要花1天时间与公司中从各部门来的至少4位考官进行面谈。面谈的问题侧重于应聘者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程序编制知识。

就是通过这种严格的选人方式,微软公司才得以保证其团队工作的高效性和影响力,保证了其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影响力。

超级团队的影响力

(一)雇比自己更强的人,成为巨人公司

美国奥格尔维一马瑟公司总裁——广告业的创始人奥格尔维在一次董事会上,事先在每位董事的桌前放了一个玩具娃娃。“这就代表你们自己,”他说:“请打开看看。”当董事们打开玩具娃娃时,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一号的玩具娃娃;打开它,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最后一个娃娃上放着奥格尔维写的字条:“如果你永远都只启用比你水平低的人,我们的公司将沦为侏儒公司。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任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古人说:“下君之策尽己之力,中君之策尽人之力,上君之策尽人之智。”在成功学上,奥格尔维法则可进一步引申为“借力法则”。“借力使力不费力”,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完全在于会运用“借力使力”的本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其他对象的力量来完成想要的目标。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沙箱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结果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翻过沙箱的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着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落了,重新掉进沙箱。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在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他面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对,儿子”父亲温和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还没有请求我的帮助。”父亲弯下腰,轻松地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善借外力就是提升影响力的表现。立足自我但不排斥外力,这是成功思维不可缺少的一种境界。

影响力提升往往是多因素的组合,也是多环节的链接,还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是有限的,有时不可能做到万事俱备,所以获取别人的帮助是必需的,例如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善借外力包括能不能找到外力、能不能借到外力、能不能跟外力建立长久的关系,大多数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一点。同样,你还没有成功,也与没能很好地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有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凡是善于借助别人力量的,均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达到提升影响力的目的。

(二)塑造团队精神

传统的管理,更为注重监制、监控、命令与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员工的创造才能。一个有影响力的团队必须要顺应社会经济自然法则,塑造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组织机制,从而使企业可以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

美国复印机市场的巨人——施乐公司创建于1906年,其产品销往世界130多个国家与地区。1991年,施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80多亿美元,利润近5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中排名66位。20世纪70年代,施乐开始陷入困境,1980年,施乐新总裁大卫·柯思斯提出“塑造团队精神”的目标,1989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培养有影响力的团队精神中有一种重要的法则,就是鼓励员工之间相互“管闲事”,即把每个人之间的墙都推倒,让相互帮助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合作从相互支持开始。对于其他员工在业务方面的困难,不但不能等闲视之,而且应全力帮助。柯思斯认为,这种合作精神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在让他们学会制造合作的机会。所以,公司经常会指派一些销售业绩良好的员工去帮助那些销售能力欠缺的员工。

公司还非常注重强调员工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有一位员工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赞扬他管理效绩的文章后,就将它复印下来,然后寄给自己管理的部门,结果员工大受鼓舞。后来,这种方法被推广为:公司经常会将一些用施乐复印机复印的资料免费寄送给潜在的顾客,结果得到了许多客户的青睐。

施乐的工作会议也是别具一格的。在参加一些会议时,员工可以自由发挥,随意交流,并允许发牢骚,甚至一些会议像是宴会一样热闹。同时,施乐公司也不排除相互之间的竞争,但是竞争是有原则的,即不要相互之间伤了和气,不要败坏公司影响力。例如,比拉普销售区各小组之间开展的竞争显得温和而诙谐:每个月底,累计营业额最低的小组将得到特殊的奖品——一个模样滑稽、会旋转的玩具。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这个玩具必须要放在办公桌上作为展示品,直到下个月其他业绩不佳的小组将它“夺走”。各个小组都将玩具称为“绝望者”,所以没有人想得到这个玩具,因此,所有的小组都会争先恐后送走它,竞争场面很激烈。

柯思斯认为,施乐公司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公司的团队建设始终是有影响力的。一个庞大的团队,如果像一盘散沙,发挥不出团体的力量,那么,企业将永远无法获得影响力,实现卓越。第六章墨菲定律:一切皆有可能

墨菲定律给我们带来终生受益的启示,我们必须保持谦恭敬畏的态度。因为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让你承受失败之痛;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些来提升你的影响力。

“永远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幸好它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可怕,更不可能使人裹足不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并不是什么坏事,在对自然法则有个全面的了解后,这将有助于指导人类一切正常的日常生活行为,或者及时纠正错误。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一)坦然面对错误

为了消灭错误,人们最常犯的一个新的错误是:寄希望于某种“正确的”模式,这几乎成为新的迷信。这种迷信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正确的”的模式也不是通用的,在某个时候,某个地点,某种因素,我们需要根据当时的需要来更好地调整行动方式。这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保证我们完全不犯错,我们要做的只能将犯错的几率降到最小。

将犯错的几率降到最小,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愿望,也是我们犯错的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道理:

1.犯错固然是坏事,可是最大的错误是不去尝试

错误并不一样,有些可能毁了你,但大多数错误不致如此严重。相反,过于相信“犯错是坏事”,会导致你孕育新创见的机会大为减少。如果你只是对“正确答案”感兴趣,那么你可能会误用取得正确答案的法则、方法和过程,而忽视了创造性,并且错过向规则挑战的机会。

这是一个有用的教训:我们一直在犯错误,做错的几率比做对的要大得多。有许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错过了许多学习机会。因此,对于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而言,不可能不犯错误,其实错误对于一个人而言,并不是全是坏事,或许给自己提升影响力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2.可以犯错,但是要快点犯完错误

我们可以把“犯错误”看成“获得成功”的成本,它们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但最好小一些。这并非是说我们应该缩手缩脚,而是应该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爱迪生经过上万次“错误”,发现了制造电灯的正确方法,相反那个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人却是真正的傻瓜。

3.把握真正的问题

当错误发生时,人们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真正的问题却可能被掩饰。坦白说,决定的准确性是没有标准的。因为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旁生出许多令人料想不到的枝节。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把握可知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因素和可能性做出理性的评估和选择。

4.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一个简单的计划或制度不一定是好的,但一个复杂的计划一定是坏的。因为“犯错误”的可能性无处不在,环节越多,危险性就越大。这一点可以在军事史上得到最好的注解。一支军队的指挥系统越复杂,层次越多,机动性和战斗力越差。叠床架屋,相互牵制的系统之间的争吵和扯皮,阻断了信息的传递,并制造大量垃圾信息,是错误和灾难的温床。记住哲学家的忠告:“简洁即是美”。

自然法则神秘莫测,其实,提升影响力也一样,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必须保持谦恭的态度。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好些。

(二)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有位企业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蒙受了一笔巨大的损失。

在这之后,他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误,拒绝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并想去反抗它。结果,他失眠了好几夜,痛苦不堪,但问题一点儿也没解决。

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还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细小的挫败,他在灰心失望中折磨着自己。

这种自虐的情形竟然持续了一年,直到他向一位心理专家求救后,才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那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或政治家,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否则,他们立刻就会被巨大的压力压垮。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麦可密克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去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

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去创造新的生活,谁都没有这样的情感和精力。你只能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可以选择接受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失败,并抛下它们往前走,也可以选择抗拒它们,变得更加苦恼。

如果我们不接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挫败,而是去反抗它们的话,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非常简单,它会产生一连串的焦虑、矛盾、痛苦、急躁、紧张等,我们会因此整天神经兮兮、不知所终。

“对必然之事,轻快地加以接受。”这是一句古老的犹太格言。在今天这个充满紧张、忧虑的世界,有影响力的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

既然如此,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那就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保持乐观的态度,轻松地生活下去吧。

(三)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中国有一句话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人们在比较困苦的环境中因为容易催发奋斗的力量,反而能更好地生存,而在相对安乐的环境中,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反而会为自己带来危难。这一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们如果时刻都有忧患意识,在完成事情过程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那么便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如果安于享受,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生活,那么就有可能真的会招来失败了。

对于成功与失败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成功过后也许就是失败,而失败过后也会迎来成功。所以,有影响力的人要对二者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即使成功了,也不骄傲;相反,就是失败了,也不气馁。

不管将上面的那句话做何解释,它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人要有忧患的危机感,不管是有影响力的人还是没有影响力的人。借用现代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有生存的危机意识。因为,你自认为自己的命好,但是运气并不一定就好,就是运气好,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要灭亡;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关门;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遇到不可预测的失败。

也许你会说,你命好运气又好,根本不必担心明天会如何,也不必担心有什么顺境与逆境之分,因为你自以为能够“逢凶化吉”。你如果真能够这样的话,那可真是令人难以想像,但问题的关键是,你真的能用命好运气好解决一切难题吗?

也许你会说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如此,何妨一切都随缘,又为什么要有危机意识呢?

没错,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时时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心理及实际行为上都要有所准备,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打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彻底消灭,但却可以把损失降低,为自己留得退路。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野猪在树干上磨它的牙齿,一只狐狸见到了,问他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也没有看到猎人和猎狗。野猪回答道:“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齿,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显然,这只野猪就是具有危机意识。

那么,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呢?这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应该落实在心理上,也就是心理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建设。心理有所准备,在遇到挫折时便不会慌了手脚。

其次,要在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际关系方面有以下的认识和准备: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情况的发生,要想到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要如何才能解决困难?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事情,万一失手了怎么办?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亲戚突然之间变心了,该如何办?万一自己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办呢?

其实,你所想到的“万一”并不仅仅只是所列的这几方面,所有的事情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并且要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关乎前程与一家人生活的事业,更应该有危机意识,随时把“万一”握在手心里。只要心理有所准备了,你自然就不会太高枕无忧了。人最怕的就是过上安逸的日子,那样很容易让人变得毫无斗志。曾有这样一个人,整整10年都在过着平静无澜的生活,如今工作无影响,前进或后退都没选择,更让人痛心的是他已经不再年轻,可他又不情愿这样沦为被别人瞧不起的小角色。后来呢?他还是只能扮演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这正是“死于安乐”的最好例子。所以,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做最好的准备,以防担心的“万一”真的会如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不知你现在所处的状况如何,是忧患呢?还是安乐呢?忧患不足以让人畏惧,倒是安乐才是有影响力的人的人生的大敌!

犯错误一定是坏事吗

(一)任何完美的模型也避免不了人们犯错误的天性

人们为了避免错误,绞尽了脑汁地设计了许多“完美模型”,但任何完美的模型也避免不了人们犯错误的天性。

事实上,人们已经吃过无数次迷信“完美模型”的大方:“泰坦尼克”曾被认为是“不可沉没”的;马其诺防线也被称作“不可逾越”的;在发生核泄漏之前,每个核电站都声称自己的安全系统是“万无一失”的……

虽然错误是我们的影子,但它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可怕。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并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我们要尊重它,而不是企图掩盖它。这一点对于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必须明白。

1929年夏天,波士顿红袜队垒手——卡尔·耶垂斯基成为棒球史上第15个击出3000次本垒打的人。

传媒对他十分注意,数百名记者在破纪录的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报道他的一举一动。

有一位记者问他:“耶垂斯基,难道你不怕这些注意力会使你发挥失常?”

耶垂斯基回答:“我的看法是,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的打击数超出一万次,也就是说我有七千多次未能成功地击出本垒打。仅是这件事实就能使我不致失常。”

许多人认为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一体的两面。以耶垂斯基为例,击打有打中与打不中两种情形,这同样适用于创造性思考:它能孕育出新创意,也会产生错误。

然而,仍有许多人不喜欢犯错。我们的教育制度采用寻找“正确答案”的观点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使我们的思考更加保守。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教导要寻找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好的,不正确答案是坏的。

这种价值观深植于学校的奖惩制度中,如:

90分以上:优;

80分以上:良;

60分以上:及格;

低于60分:不及格;

这种制度,让我们从小学会要尽可能答对,最好不要答错。换句话说,这种制度教会了我们“犯错是坏事”的观念。

假使你知道一点微小的错误也会对你不利时,你会牢记不可犯错。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不要置自己于失败之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的思维模式,害怕成为一个“失败者”。

有一个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之后,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一份工作。

后来,他到心理诊所咨询,专家发现他的问题就在于不懂得接受失败。

他在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各项大小考试从未不及格过,这使他不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招致失败的工作。他的思维已经被塑造成这样一种模式:失败是坏事,而不是产生新机遇的潜在垫脚石。

瞧瞧周围的人,有多少中级管理人员、家庭主妇、老师和其他无数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任何新事物?

想要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必须懂得,就现实而言,“犯错是坏事”是有点道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在做成百上千个工作时不可犯错。想想看,假如你站在马路快车道上或把手放到开水壶里,一定会大吃苦头。此外,工程师设计的桥梁倒塌,股票经纪人让客户血本无归,以及设计广告的人打出的广告反使销售量减少,那么他们的工作都不可能维持太久。

然而,过于相信“犯错是坏事”,会使你孕育提升影响力的机会大大减少。如果你只在意获得正确答案,而不在意能否激发自己的创意,那么你可能会误用取得正确答案的法则、方法和过程。

你还可能忽视提升影响力过程的萌芽阶段,仅花少许时间去证实假设、向规则挑战、提出“假如”问题,你也可能仅注意难题而不去深入思考。

如此,所有的思考都会产生不正确的答案,从而把你引入歧途。

(二)与错误共生的智慧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但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可是,我们生活中依旧不乏像墨菲同事那样的“倒霉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经历了某种失败,甚至是很多失败,转而失败成了他(她)的潜意识,在未做事情之前就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会失败。

那么,应该怎么办?怎样去避免这种定律?怎样跳出这个怪圈呢?

要提升影响力的人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是垫脚石,是提升影响力的阶梯;错误是“负反馈”,多犯错才能促进影响力的提升。

因此,当出现错误时,我们不应该有这种反应:真是的,又犯错了!应该像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一样了解错误的潜在价值,并说:看这个!它能使我们想到什么?然后把这个错误当作垫脚石,从而产生新的创意。事实上,人类的发明史、发现史到处充满了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开普勒偶然间得到行星间引力的概念,他这个正确假设正是从错误中得到的;再说爱迪生还知道上万种不能制造电灯泡的方法呢。

错误还有一个好用途,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转变方向。比如你现在可能不会想到你的膝盖,因为你的膝盖是好的;假如你折断一条腿,你就会立刻注意到你以前能做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现在都没法做了。假如我们每次都对,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改变方向,只要继续进行目前的方向,直到结束。

任何行动的错误与你对此行动的熟悉程度有关。假如你做的是例行的工作,那么正确性会很高;而当你做的是一件新的工作时,就可能因为你对它不熟悉而犯错。当你犯几次或多次错误后,那么你的新工作就会变成了一种例行的工作,就不再犯错,这种不犯错恰恰是建立在以前常犯错的基础上的。

但是,要提升影响力的人在做事过程中,还是要尽力去避免犯错。那么怎样才能尽力避免呢?

在可能犯错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多收集情报,分辨情报的价值;多想几种解决方案,从中挑出最好的来,立刻去行动。

在看到上面一些文字后,你有何感想?就是要在心中将墨菲定律彻底抹掉!在潜意识中认为能够将事情做成功。就像一位有影响力的哲人曾经说过:任何事情都看似很难,实质并不难;任何事情都比你预期的更令人满意;任何事情都能办好,而且是在最佳的时刻办好。让它成为你的潜意识,那么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有影响力的!

(三)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自古就有名言:失败为成功之源,失败乃成功之母。意思是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反省已经发生的失败,修正错误和缺陷,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也就是说,如果能客观冷静地对待失败,社会上各行各业中被认为是负面的失败,都能为提升自己影响力提供宝贵的经验。

心理学家对失败做出比较恰当的定义:与人相关的某个行为,最终没有达到其开始预定的目的,都可称作失败。换句话说,是指人们参与行使一个具体行为之后,出现了本来不希望的,没有预期的结果。

我们通过此概念不难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美好的愿望是一码事儿,最后结果又是一码事,所以,暂时出现失败与挫折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实际经历的失败,大大小小,多种多样,例如设计人员的能力不足和粗枝大叶,使设计的机械产品达不到当初的目的;一旦说话不小心惹怒了对方,使一场商业谈判告吹;产品设计和销售计划不合理,导致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大街小巷里到处充斥着诸如此类的失败故事。

有时候,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重复,今天重复着昨天,新的失败重复着旧的失败,大的失败重复着小的失败。实际上,小失败会牵引出大的失败,甚至会引起死亡之事故,导致更大的惨剧发生。很多使人们陷入恐怖之中的灾难和事故,都是从诸如不小心之类微不足道的小失败开始的。

对于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对自己身边重复着的失败,不要持否定的态度去看待它们,而应着眼于其正面因素并有效地利用它们,这正是掌握墨菲法则的基本姿态。

也就是说,墨菲法则的宗旨在于理解失败的可能性和特征,防止重复不必要的失败,从失败中学习使人成长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这不是一种忌讳,而是直视具有负面印象的失败,活用并促使它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使之为新的创造服务,这样的精神是值得积极倡导的。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就会发现有些失败确实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有些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的发生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外,将是一无是处的。

失败里面有积极的失败与消极的失败。尽管有些失败导致了巨大的损失,我们还是要把它划分在“积极的失败”里,因为这些失败发生了以后,人们通过学习并运用这些经验,成功地开拓了未知的认识领域,这个功绩和以后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说,虽然失败产生的损失应该避免,但是从产生新知识和新经验这一点来看,却是应该大大地给予肯定的。

在“积极的失败”里还包括另外一种失败,即由于个人的无知或失误而造成的,当然引起失误的个人因此会受到某种惩罚,但光批评是不对的,还应该认识到对于这个人的成长,这些失败是无法避免的,这将有助于个人的人生经验积累。

人的成长离不开失败,成长的背后一定有小小的失败经验。反反复复的小失败,使一个个经验都变成了知识,成为自己的财富。另外,从小小的失败中得到的知识,有助于修正人生的轨迹,从而避免发生更大的失败,并且还能进一步向着成功转化。

比如说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来就是公司老板的接班人,可这并不意味着他生来就具备领导者的资质和影响力。要成为一个真正统领大局的公司领导者,需要从一般雇员到组长、到主任、到部长、历经所有的职位,从而打下一个比较牢固的基础。这也是不断重复小的失败体验才能够获得的,没有这些知识就去做领导,对下属指手画脚,那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

与“积极的失败”截然相反,还有一种没必要经历的“消极的失败”。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失败呢?极端地说,可以把积极的失败里没有包括的失败,都统归为坏的失败。从中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的失败,仅仅因为不细心和判断失误而重复造成的失败,即使是只影响到个人的小失败,也是不值得倡导的,重复对当事人来说毫无意义的经验,使自己染上屡教不改的不良习惯。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对于提升影响力的人必须清楚的,对个人来说也许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利的,但给周围的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是应该避免的。假如为了某一个人的成长,而使周围更多的人受害,这就不太合理了。

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一)紧紧抓住机会不放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机会的产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可抓。而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千万别犹豫,抓住它,你就是成功者和有影响力的人。

耐心等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许多美国企业家都深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他们知道,等待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影响力。

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成功和后来的影响力。

1859年8月27日,星期六,泰塔斯维钻到了石油,这是这里首次以工业或商业性质钻到石油矿脉。

没过多长时间,镇上新建起了高楼大厦,日产石油量高达3000桶。由于南北战争要爆发,铁路机车需要大量原油润滑剂,柴油引擎也取代了用木柴发动的机车,所以石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洛克菲勒开始勘察油田,他敏感地预测到石油的行情将会下跌。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虽然油市已不再暴跌,但稍一回升就会再跌。泰塔斯维的油价大跌了,3万桶原油在产地滞销。泰塔斯维的人们当初对钻油的前景估计太乐观,在茂油区的油井里玩命地钻油,可到头来只落得纽约市场上的油价跌至0.13美元1加仑。

这还不是最惨的,没过多久,油价又跌到1桶0.35美元,1加仑连10美分都卖不到,简直同水一样贱。

一桶油才卖0.35美元,而运费却要花3美元,实在是亏本,虽然有了“产地卡特尔”,但是每桶4美元还是赚钱不多。

这时输往欧洲的食品和北军的军需品猛增,联邦政府狂印钞票,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洛克菲勒赚了不少钱。他打算拿来投资原油。

但尽管洛克菲勒磨破了嘴皮,他的合伙人克拉克仍旧不为所动,认为他疯了。

于是,洛克菲勒开始单独行动,他和安德鲁斯一起发展炼油事业,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但他并未加入,也许这是他另一种独特的“等待”方式。

但是,洛克菲勒不久就“等待”不下去了,他独家包揽了石油的精炼和销售过程,这真是比“卡特尔”还要“卡特尔”的方式。1865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共缴纳税金3.18万美元。克利夫兰的大小炼油厂共有50多家,唯独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的规模最大,它仅雇用了37人,1865年销售总额却达120万美元之巨。

洛克菲勒用他的耐心去等待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他又毫不犹豫,迅速抓住它,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作为总经理,耐心的等待是必要的,记住:打先锋的并不一定赚得到钱。

(二)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从墨菲定律中我们知道,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它总会发生。那么对于好事情呢?是不是也是这样?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对于有影响力的人也是一样的,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上帝高深莫测,但他并无恶意。”所以,任何一件好事、坏事发生的几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好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也是会发生的。

从这个推论中,我们可以得知,成功有时来自于很小的机会,当这种机会来临的时候,关键是你是否能够发觉并抓住它。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这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这时刚好是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买到。

甘布士夫人打电话到车站询问,答复是全部车票已经卖完,不过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车站还特别强调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等待。就在火车还有5分钟就要开时,一个女人匆忙来退票,因为她家里有急事,只得改期。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给夫人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着不放弃万分之一机会的执著,终于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成为拥有5家百货商店的老板,然后又成为企业界有影响力的人物。

追寻甘布士的成功经历,的确让人获益匪浅。在通往提升影响力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因此我们要像甘布士那样,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机会,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能放弃,并且努力去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走出阴霾见蓝天

(一)阴霾过后的蓝天更亮更蓝

有时,一些错误可能会使我们的事业和生活面临危机。这是最能考验一个人品质、胆识和能力的时候。别忘了,“危机”是由“危险”和“机遇”构成的。

如果你知道怎样利用危机的话,它将是你最大的盟友。假如你希望利用危机,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随时准备冒险去达到它。

在一片危机和无序中行动的好处,就是别人还处在没有组织、困惑或混乱的状况中的时候,你却一直看着危机的发展,你了解事情的因果始末,这对你做判断、做领导大有益处。

如果你是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同时你又表现得很冷静,对于所有的困惑都有清晰的认识,那么你就会比那些深陷在混乱中的人更强大,更能有逻辑地思考——这会造就你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和成功者的气质。

陷入危机的人会发生什么事?

在危机当中,人们会害怕失去他们的安全、工作、婚姻、尊重、爱或控制,他们害怕别人会注意到自己的无能,他们害怕失去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有拯救他们的人出现,他们就会支持这个人。

在危机中,人们也会觉得无能为力,他们需要有人指引方向,经常只为了有目标而做选择,陷入危机的人会靠近看似最有自信或明确知道该怎么做的领导人物。

混乱和危机会带给你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机会。因为此时正是别人的领导权面临最低潮的时候,也正是你表现出影响力,在危难的形势中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在提升影响力的过程真正地走过了危机,走过了苦难,你会发现,阴霾过后的蓝天更亮更蓝,你也会有足够的信心迎接一个全新的明天。

(二)乐观是道加法题

只要心存希望,总会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呆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他沉重地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价值,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只有具备热情乐观心理的人,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和不可战胜的勇气;才能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前进路上所遇到的困难,进而从容不迫地开展工作。许多人事业不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才能,而是缺乏执著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缺乏必要的梦想和信心,一旦遇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困难就心灰意冷,碰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热情乐观的心理能使每个人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保持广泛的兴趣和敏感,凭借热情乐观的心理与各种人打交道,用真诚的热情和乐观的精神去帮助对方,影响对方。

所以,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无论身居何种紧张的境遇,都应学会使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以肯定代替否定,以建设性的帮助代替没有帮助的批评。或采用深呼吸,保持心境平和的方法使自己安静、平稳。保持心灵乐观的最直接的方法是与成功者和乐观主义者密切交往,这样做能使你在现实和乐观的场合中去观察研究,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乐观态度。

第七章瞬间效应:影响力的辐射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曾提出:21世纪的生存法则就是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方面,人生的其他方面也离不开影响力,把握影响力的辐射作用,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美妙与和谐。

在生活中,电视上经常由名人打的一些广告,人们会根据名人的这种瞬间效应立刻做出反应,去相关的场所去购买这种物品。因此,商家都盯上了名人的这种影响力的辐射作用。

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一样重要

美国著名家电公司惠尔普执行总裁惠特克说:“如果我们拥有客户忠诚的品牌,那么这就是其他竞争厂家无法复制的一个优势。”

可口可乐的老板也说:“如果一天早上醒来,可口可乐公司被大火烧了个干净,但仅凭’可口可乐‘这四个字一切就可以马上重新开始。”

他们讲的都是品牌的影响力。

对于一个人而言,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同企业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一样重要。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影响力,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那么,个人品牌影响力的含义是什么?

具体而言,个人品牌影响力有几个特征:

第一,个人品牌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品质保障。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也就是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个人,仅仅工作能力强,而道德水平不高是不可能建立个人品牌的影响力的。

第二,个人品牌的影响力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影响力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较大的价值。这样的人是让人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影响力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任何产品或企业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经过各方检验、认可才能形成。对个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第四,个人一旦形成品牌影响力后,他跟职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像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有了品牌影响力,它做任何事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对个人来讲,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是职业生涯上的一次科学规划,在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个人品牌不是十项全能,要了解自己的局限与弱点。很多人以为要装得什么都懂,才容易建立个人品牌。其实一个品牌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品牌,个人品牌一定要专注于某一领域。一个经常变换工作的人是不会形成个人品牌的。

其次,品牌影响力往往跟忠诚连在一起,个人要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个人可以换工作但不能经常换职业,那样成不了专家,也建立不了个人品牌。

最后,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一致,才会形成良好的品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然工作中会有失误,但在个人品质上一定要注意,一旦有了任何闪失就会造成终身污点,对建立个人品牌非常不利。

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我们还必须要阐明一个观念,那就是绝非如某些人所讲是宣扬个人主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80%的创业企业的寿命不超过5年。如此看来,在企业里谋生的人才的工作年限相对要比企业的寿命长,大部分人必然面临n次选择企业的问题,而有了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就会有工作的保障。因为,个人品牌的特点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呈现,其传达以及效应与一个人才的厚积薄发密不可分,在职场中是具有识别性和稀缺性的。人才有了品牌的影响力,就如同老虎长出了翅膀,所以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不是一个人简简单单的姓名,而是在职场中的信赖标志。

让别人看见自己身上的光芒

如何引起公司上层人物的注意,在他们中间建立声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瞬间效应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利用身上的优点形成影响力,将缺点和劣势退隐到自己身后,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领导者感受到瞬间效应所发出的光芒。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现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拥有这两个数据的主人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

而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刚出校门几年、毫无家族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就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速食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事与愿违,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懒,尽弃前功了。然而,藤田田却偏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的决定。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

听完他的讲述之后,送走了藤田田,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总裁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哪。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深深地被他影响了!”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要决定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分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论年龄,我是你的2倍;论收入,我是你的2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是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将会创造出一番有影响力的事业。年轻人,好好干吧!”

这就是藤田田的传奇前奏,他的执著、坚毅向人们昭示了一个道理:人格的影响力不只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影响力,更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影响力。在一定条件下,人格的影响力可以转换成一种突破困境的生产经营要素,这也是瞬间效应的一种表现:为你的品牌附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你的影响足以让别人肯定,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

透过影响力识人

(一)虚幻的美

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工作方面,人生的其他方面也一样离不开影响力,否则人生就会失去美妙与和谐。

现实中的人,谁会完美无缺?人与人之间,谁能事事处处分得那么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挑剔。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用感情润泽,而润泽就需要有影响力的帮助。

一个人过于冷、过于清、过于察,这个人多半感情枯燥,缺少人情味。他看人,总是看到缺陷部分,总是看到毛病。他不能从对方身上发现亮点、美点,并从这亮点、美点的润泽出发,去感受对方其他方面的美和整体的美。他面前的人和事形不成光环,对方的缺点在他眼里一览无余、暴露无遗,他眼中的人和事总那么残缺。因此,影响力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影响力是一种主观现象,它在认识活动中伴随我们,或近或远。在感情参与下,影响力很容易让我们失去正确判断,越强烈的感情折射,产生的影响力就越明显,越容易让人感情用事。

你对一个人的进一步认识,能与以前对他的认识无关吗?第一印象令你摆脱不开,原因就在这里。第一印象的好或者坏会影响你对对方很多方面的认识,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要消除这种影响,也需要双方长时间的接触。

影响力在人们交往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导向。感情导向指引你去着重认识一个人的某个侧面,这认识往往只具有印证性,即印证那些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方面,其他方面则是不管不顾。

——放大。在某种感情作用下,放大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东西。

——回避。个人感情的偏好,引你去回避某些与自己既定感情不相符合的方面,把认识局限于某一方面。

——虚化。感情的主观性导致你把某些缺点和缺陷虚化。

因此,一叶可以障目,一好可以遮百丑。影响力实际上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活动中的一种负面效应,它会使你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会以丑为美。

从实质上讲,影响力是人们对事物的某种虚幻认识。虚幻很美,虚幻必然,虚幻不可少,但虚幻毕竟是虚幻,有时会使人一脚踩空跌落深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在爱情方面,既不可过于挑剔,也应增强理性的作用,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不要被影响力所蒙蔽。

(二)透过光环去看人

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层往往来自“五湖四海”,相互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彼此情况,力求尽快“知己知彼”,有利于工作的展开和更好地合作。倘若对这种了解把握不当,极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区,形成偏见,以至直接影响到团队合作和团队的成长。光环效应便是认识误区的一种。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作了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其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对其则冷淡回避。同一个人作同样的演讲,为何效果会如此不同?原来演讲前凯利曾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可亲,而对乙班学生则说,演讲者是如何不易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学生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期望看到的。这就是光环效应影响力的表现。

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不利于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他人。这就提醒我们,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切不可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可凭一时的感觉。

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对待身边的团队人员,首先应以喜悦的心情接纳他们,保持平常心,胸襟坦荡,把握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尺度”,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一个好的定位,真诚地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朋友,从而切实防止思维误区的出现。其次,对事前得到的各种信息,需作理性分析,不可偏听偏信,不可轻易下结论,对于同事的工作水平和人品,需要在相处中慢慢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当学会多看人的长处,少些挑剔,多些宽容,一定会带来好的工作效果。再次,一个团队要真正搞好合作,在于讲原则、讲风格,在于多学习、多通气、多沟通、多协调、多讨论、多理解,从而在思想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三)不要被影响力所蒙蔽

有时候,有影响力的人说的话并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按他们说的去做。

当然,这种尴尬的局面对每一种重要的影响力的武器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认识到服从权威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我们会很容易对权威人士产生自动的顺从。这种盲目顺从同时带来好处和坏处的特点,也正是它的机械特点。由于在权威面前思考似乎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就不再思考。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因为我们只是在机械地做出反应,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它来自权威压力很强大也很明显的领域——医学界。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因此,那些在健康问题上有着丰富知识和强大影响力的医生,便成了极受尊敬的权威人士。更何况医学界本来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每一个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而且他们都知道,医学博士是金字塔尖上的人物。除非是一位级别更高的医生,否则没有人可以否决一位医生对一个病人做出的诊断。因此,在医疗系统里,自动地顺从医生的命令已成为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传统。

这样,当一个医生犯错误时,就会出现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那些在等级制度中位置较低的人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对此提出质疑,因为一旦一个合法的权威发出了命令,下属们就停止了思考并开始对他的命令做出反应。如果以这样一种“咔嗒,哗”的方式在复杂的医院环境里工作,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实际上,美国健康保健财政管理局在1980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仅仅在给病人开药方这一项上,每一天的出错率就达到了12%。10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好转。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医院中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有10%是因为开错了药方。病人拿到错误的药方的原因多种多样。然而,在坦普尔大学药物学教授迈克尔·科恩(MichaelCohen)和尼尔·戴维斯(NeilDavis)合著的《用药错误:原因和预防》(MedicationErrors:CausesandPrevention)一书中却指出,大部分的用药错误都是由于盲目服从病例的“主人”——主治医生而引起的。根据科恩的说法,“在一个又一个的病例中,病人、护士、药剂师以及其他的医生,都没有对药方提出任何疑问。”比如说,科恩和戴维斯所举的“肛门耳痛”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有一位医生要一个病人将药水滴入疼痛发炎的右耳,但他没有在处方上将“右耳”写完整,而是缩写成了“滴入Rear”。拿到这个处方以后,值班护士马上就把规定剂量的滴到耳朵里的药水滴入了病人的肛门。

显然,在肛门处治疗耳朵痛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不管是病人还是护士都没有对此提出任何异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开口之后,本来很有意义的一切便突然变得无关紧要起来。这时候,我们不会考虑整个的情形,而只关注其中的某一方面并对它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