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18363400000031

第31章 铁嘴铜牙,智勇兼备得先机(2)

(5)提出已有答案的问题。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一个已经发生,并且答案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提出来,验证一下对方的诚实程度及其处理事物的态度。同时,这样做也可给对方一个暗示,即我们对整个交易的行情是了解的,有关对方的信息我们也是掌握很充分的。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合作决策。

(6)适可而止。

不要以法官的态度来询问对方,也不要问起问题来接连不断。

如果像法官一样询问谈判对方,会造成对方的敌对与防范的心理和情绪。因为双方谈判绝不等同于法庭上的审问,需要双方心平气和地提出和回答问题,另外,重复连续地发问往往会导致对方的厌倦、乏味而不愿回答,有时即使回答也是马马虎虎,甚至答非所问。

(7)耐心等待回答。

当我们提出问题后,应闭口不言,专心致志地等待对方做出回答。如果这时对方也是沉默不语,则无形中给对方施加了一种压力。这时,我们应保持沉默,因为问题是由我们提出的,对方就必须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打破沉默,或者说打破沉默的责任将由对方来承担。

(8)态度要诚恳。

如果我们提出某一问题而对方不感兴趣,或是态度谨慎而不愿展开回答时,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并且用十分诚恳的态度来问对方,以此来激发对方回答的兴趣。这样做会使对方乐于回答,也有利于谈判者彼此感情上沟通,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9)问题要简短。

在谈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越短越好,而由问句引出的回答则是越长越好。因此,我们应尽量用简短的句式来向对方提问。因为当我们提问的话比对方回答的话还长时,我们就将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提问是失败的。

提出问题是很有力量的谈判工具,因此在应用时必须审慎明确。问题决定讨论或辩论的方向,适当的发问常能指导谈判的结果。

4.掌握好“答”的技巧

在谈判中,正确的答复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答复。答复的艺术在于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谈判,就其基本构成来说,是由一系列的问和答所构成的,有问必有答,“问”有问的艺术,“答”也要有答的技巧。如果答的不好,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使自己陷入被动。

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先思考。

在谈判过程中,提问者提出问题,请求对方给予回答,自然会给回答者带来一定的压力,似乎必须马上回答。在回答问题之前,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谈判中对提问回答的好坏,并不是看你回答的速度,特别是面对一些涉及重要既得利益的问题,必须三思而答。此时可以借点支香烟、喝水、调整一下自己坐的姿势,整理一下桌子上的资料,翻一翻笔记本等动作来延长时间,做出经过思考的回答。

(2)回答不应太随便。

谈判者在谈判桌上的提问动机复杂、目的多样,谈判者往往没有了解问话动机,按常规回答,结果反受其害,而一个高明的回答,都是建立在准确判断对方用意的基础之上,并独辟蹊径,富有新意的。

(3)不该回答的决不回答。

在谈判中,回答问题越明确、全面就越显得愚笨。回答关键在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如果什么问题都全盘托出,就难免暴露自己的底细了,以至于给自己带来被动。

(4)答非所问。

从谈判技巧角度看,对不能不回答的问题采用答非所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时,对方提出的问题己方很难直接从正面回答,但又不能用拒绝回答的方式来逃避问题,这时就只能应付对方,讲一些与此问题既有关又无关的问题,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看上去回答了问题,其实没有实质性内容。

在《新约翰福音》中有一个故事:

犹太人的教师和法利赛人带来了一个在通奸时被抓到的女人,当众问耶稣:“按摩西的法律,这犯奸淫罪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说怎么办?”这是法利赛人设下的圈套。耶稣如果不同意,那就违反了摩西的法令;假若同意,声称为“救世主”的耶稣就要对打死人负责。耶稣回答说:“你们中谁没有犯过错误,谁就拿石头砸死她吧!”众人反躬自问,都觉得自己并不干净,一个个走开了,那个女人由此得救。

(5)道听途说回答法。

有些谈判者面对毫无准备的提问,往往不知所措,或者即使能够回答,但鉴于某些原因而不便回答的时候,通常就可采用诸如“对于这个问题,我虽没有调查过,但我曾经听说过…”或“贵方的问题,提得很好,我不知曾经在哪一份资料上看到过有关这一问题的记载,就记忆所及,大概是……”等找借口推卸责任的回答法。这些回答中,即使答案是胡说八道带有故意欺骗的性质,回答者也可以不负责任,因为答案不但没加肯定,而且是道听途说的。这种回答法对于那些为了满足虚荣心的提问者以及自己不明确提问的目的和目标的提问者,往往能收到较好效果。

(6)安慰回答方法。

当问题属于公认的复杂性问题或短时间内无法回答清楚的问题或技术性很强,非专家讨论无法明了的问题时,有些回答往往采用安慰式。即首先肯定和赞扬提问者提问的重要性、正确性和适时性,然后话锋一转,合情合理地强调提问所涉及的问题的复杂性以及马上回答的困难程度,还可以答应以后找个专门的时间对提问进行专门的讨论等,以此换取包括提问者在内的在座者的理解与同情。

(7)将错就错。

当谈判对手对你的答复作了错误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有利于你时,你不必去更正对方的理解,而应该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谈判中,由于双方在表达与理解上的不一致,错误理解对方讲话意思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一般情况下,这会增加谈判双方信息交流与沟通上的困难,因而有必要予以更正、解释。但是,在特定情况下,这种错误理解能够为谈判中的某一方带来好处,就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

5.调整好心态,成为最后的赢家

“法无定法”,谈判中心理战术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的,这需要运用者的随机应变。

谈判是一场持久战,谁拥有好的心理状态,谁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1946年1月21日,贺龙以中共山西区代表的身份,在塞外边城丰镇参加了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大同执行小组举行的停战谈判。因为丰镇是国共双方军队相对峙的边缘,所以双方决定把谈判的地点选在了这里。

美方代表霍雷在谈判一宣布开始,气焰就很快嚣张了起来。他根本就没有把穿粗布衣、吸旱烟叶的贺龙将军放在眼里。双方代表刚一落座,他就叽里呱啦地说开了,说什么要恢复交通啦,要自由贸易啦,用的完全是一副教训人的口气,但他就是闭口不谈国民党军队违反停战协定的责任。

贺龙听着霍雷盛气凌人的话,火气一下上了脑门,还没有等霍雷说完,就劈头打断了他的话,厉声问道:“你的权力有多大?!”

没有等到霍雷开口回答,贺龙就用自己那两道逼人的目光紧紧盯着他,冷冷地说:“我只知道你的权力是监督停战,并没有什么侈谈恢复交通、自由贸易的权力!”霍雷被贺龙这个当头炮一下打闷了,他耸耸肩不知说什么好,而在场的中外记者们则立刻抢拍下了这个尴尬的镜头。

霍雷在受挫后还不服气,他翻了翻眼珠,又说开了:“共产党的军队违反了停战协定,侵犯了‘国军’的防地。”他还特意举出了集宁的例子,说集宁是“共军”占了“国军”的地盘。

贺龙冷笑了一声,说:“集宁是我们军队从日本人手里收复的,上空一直飘扬的是红旗。‘国军’为偷袭它,已经丢下了几百具尸体,这一事实你恐怕应该知道吧。”接着贺龙又揭露了国民党军队攻夺中共各战略要点,屠杀无辜人民的事实,并出示了种种证据,然后,贺龙用严厉的口气质问:“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国民党政府的代表温天和,这时候装出一副似乎很公正的样子说:“这是阎长官(阎锡山)的责任。”

贺龙便立刻指示记录员把这句话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