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8347700000081

第81章 小国寡民

原典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使国家小一点,让人口少一点。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们爱惜生命而不往远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乘坐;虽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机会陈列。使人们重新以结绳来记事。使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相互听得到,但人们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名家注解河上公: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小,不敢劳之也。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夺人良好也。君能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政令不烦,则安其业,故不远迁徙,离其常处。

王弼: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

朱元璋:间有能治国者,绝奢去玩,务道恤民,天乃佑,四时序,风雨调,民遂耕营,仓廪实而衣被充,乐其乐而人善终,封疆虽无守而自坚,关键不闭而难入,虽有巨舟革乘,力士千钧,皆无所施,而无所陈。

经典解读这一章,老子为他理想中的“国家”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欢乐图。他用淡然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老子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感到一种失落,便开始怀念远古蒙昧时代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这是一种抵触情绪的发泄。

那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那里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勾心斗角,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徙谋生。很明显,这只是老子美丽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归到原始社会的状态。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那里的人民单纯而质朴,过着理想化的平淡、安宁的生活。

我们要真正认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因素,及其想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而言的。老子认为,广土众民政策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做到小国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战争,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便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资料而扰乱社会,“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取消使民难治的智慧,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来代替;便可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侈过度的嗜欲所诱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不远徙,以至于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弃用。

晋朝的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桃花源记》。那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显然是受了本章内容的影响。但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就这一点上来说,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智慧典例

快乐和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吃着粗糙的饭菜,却觉得味道甘美;穿着兽皮树叶做的衣服,却觉得式样好看;住在简陋的茅屋洞穴里,却觉得安全舒适;保持古老的风俗,却觉得陶然自乐。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冒着炎炎烈日劳作口渴时,妻子给他送上一碗茶,他舒服地喝下去,这是一种幸福。在沙漠里饥渴难耐,好心的人递上一杯凉水,这也是一种幸福……

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关键在于他是否无欲无求,能否知足常乐。住什么不重要,能遮风挡雨就行;吃什么不重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穿什么也不重要,能御寒就行……无论生活给我们琼浆还是苦酒,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个快乐之人。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没有一颗豁达、开朗和平常的心,就很可能被横流的物欲所诱惑,就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平衡心,失去做人的原则,终究害己。

多年前,一辆荷兰货车载着60名偷渡者,准备偷渡到英国。当该车被英国海关截获时,藏在密封的后车厢里的58名偷渡者已窒息而死,只有1名男子得以幸免。这就是曾经震惊世界的“多佛惨案”。

他们不明白幸福就在自己身边,所以才为了寻找幸福,不择手段漂洋过海,却最终丧命。其实,对有些东西,孜孜苦求只会徒添烦恼;而拥有知足之心,则能看淡人生的成败得失。

从前,有个男孩住在山脚下的一幢大房子里,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有很多爱好,他喜欢动物、跑车、篮球,还喜欢漂亮的女孩子。

一天,男孩对上帝许愿说:“长大了,我要住一幢大房子,门前有两尊石狮子,要有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要娶一位性情温和、长发乌黑、眼睛像蓝宝石且会弹琴唱歌的美女为妻。我要有三个男孩,他们一个当科学家,一个做政治家,一个是篮球队的前锋。”“听起来真是个美妙的梦想,”上帝竟然对他说了话,“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他后来果真娶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有着乌黑的长发,但她的眼睛却是褐色的。她也不会弹钢琴,歌也唱得不好,但能做一手好菜。

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意,他住在城里的高楼大厦中。他的大门前没有石狮子,也没有开满鲜花的花园。但他可以从自己的窗口,看到波光粼粼的大海,以及城市夜晚闪烁的灯光。

他一个儿子也没有,却有三个美丽又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非常爱他,她们会和他一起去公园玩飞盘,而小女儿就坐在旁边的大树底下弹吉他,唱动听的歌曲。

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突然记起了多年前的梦想。他觉得很遗憾,并开始不停地抱怨起来,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劝说。

他终于抑郁成病。一天夜里,他躺在病床上对上帝说:“还记得我是个小男孩时,对你讲述过我的梦想吗?”“那是个可爱的梦想。”上帝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他问道。“你已经实现了。”上帝说,“只是我想让你惊喜一下,给了你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他在黑暗中静想了一夜。他觉得自己超额完成了梦想任务,因为他已拥有了许多不曾梦想过的东西: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处舒适的住所,三个可爱的女儿。

一位哲人说得好:“只要你愿意享受快乐,快乐就会粘上你。”乐观者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现实,而悲观者则会把手中的幸福和快乐随意抛弃,而后满世界寻找幸福和快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一种释然的情怀。“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升斗。”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生时拥有再多,死时也带不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宁静悠然的心态,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最高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