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18326600000079

第79章 单亲母亲(父亲)的自白(2)

在我和儿子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慢慢领略到所谓“单亲家庭”生活的艰难。8年间,生活教会了我不少东西,也改变了我不少原有的习性。看来当初我拿上山下乡8年当老本的想法是错的。我不是说离婚后的8年比上山下乡的8年要难,而是前后两个8年有许多不同,也没有可比性。是呀,生活什么时候有过一模一样的重复呢?

先不用说别的,就做饭、收拾房间、买衣服这类生活琐事,不仅要做好,还要认识清楚,在我来说就不那么容易。先要申明一点,离婚前,在正常家庭生活的那18年中我可不是那种不干家务活的男人。那时,逢年过节或有朋友来家中用餐,多是我下厨房,不光是炒菜手艺还说得过去,速度还快。那时,家里收拾房间,我从来也没有袖手旁观过。再往早点说,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洗个“大件”还是我干得多呢。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离婚前后,干家务也不一样了。因为一个家庭中,男女有别有个大致分工是正常的。我不敢贬女性说她们才更适合做家务,而是一般家庭都把家务事划归女性主管。男人即使出力干活也是在“主管”领导下的行为。问题是这种习惯性的分工一旦时间长到像我们这样的18年,就够得上是“可怕的习惯势力”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做做不难,难就难在全面接过来自己做“主管”。要是还想比前任做得更好,就更加不容易了。对这种“工作内容”的变化,我采取的做法是:“内外有别”。所谓“外”,指的是在亲朋好友面前,我从不顾忌我在家务事上的长进,别让人家说咱离婚后的日子过得丢盔弃甲的。而“内”,是指在儿子面前我不想做更明显的改观。我不想让儿子看到他老爸忽然变得“女性化”地熟练家政。这不是我在儿子面前的一种面子问题,也不是什么形象问题,在我看是影响儿子成长的事儿。这么一“内外有别”,我的这份“主管工作”

就成了半地下工作。其结果是,家务活做得水平是一般化的,做家务的时间选择及速度可是十分讲究的。别人不说,儿子对这个家还满意,时常带同事朋友来家中玩,没听人家说我们家有多乱。

离婚了,还要把日子过得平稳,自然要多一点儿付出。仅此而言苦,未免夸张了。我倒觉得能说“苦”的,是在对待儿子的教育培养方面,有个“角色异位调换”,实非易事。

何谓“角色异位调换”,听起来挺玄,其实浅显得很。成长中的孩子,不管是8岁的,还是18岁的,在家里通常是接受着来自父母双方不同的影响。就是教育方法再一致的家庭,父母也会因性别、气质、方式的不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而在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两个角色不论优劣,都是需要的。依我看,离异后单亲家庭中,孩子心灵伤害莫过于双亲应给的营养上的失偏了。这里说的营养当然指教育、影响而言。说白了,应该在四周浇水的小树苗,若遇上个懒汉只管在一边泼水,时间长了,小树有个偏倚,您可不能不罚懒汉只骂树呀。这个道理,我想不少单亲家庭的家长都明白。为了孩子,单亲家庭的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改变角色,调换位置去亲近孩子。做个勤快人,围着小树转着浇水。明明我只是父亲,我会想:“他的妈妈会怎样对待他。”这就是我说的“角色异位调换”了。别在乎用词是否生硬,我想单亲家庭的家长自会明白其中滋味。

要以父亲严明、大度的角色特点出现在孩子面前;还要像母亲一样用精细、体谅的目光审视孩子身上的变化。谁能说“一主二仆”不难、不苦呢?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替代另一个人,更不用说有着性别上的差异。可是,当你发现孩子心灵上有这种需求与渴望时,就是再难再苦,你也会试着去做的。

我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从不爱运动的单亲家庭的母亲,在小儿子第二年要求学游泳的夏天,陪儿子在游泳池泡了一个夏天。事后她告诉我:儿子学出来了,她也“喝”出来了。

离婚时,我的儿子已经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他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提什么要求了,他很体谅我这个父亲。但这并不说明他就没有对家庭中另一个家长角色的要求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身上的性格特点是粗旷有余而细腻、细致不足。这在男孩子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我视为是他成长中某种养分不足。

我还真是想了半个月,才拿出个方案。我对他说,我在晚上很希望他陪我看看电视剧,要不然自己太闷。

儿子顺从了。我们在电视剧里大量地抛洒着情感,我是一边看一边评说。看得出儿子是在硬着头皮听。

不光如此,我还一改十年不看小说的习惯,逛书店、串书摊,抱回来几本书。看上一本,就向儿子评说一番。几个月过去了,还真有点变化,儿子也开始对我评说电视剧了,而不是像以前除了足球什么都不看了。对我床头的书他有时也拣二本去看了。一年后,我自认为儿子有了些变化。到今天,他还在嘲笑我:“那阵子,你也不知是怎么了,非拉着人家陪你看电视剧,还婆婆妈妈的爱往剧情里钻。”是呀,谁知道我是怎么了。

离婚后的8年生活,我想不出能用怎样一句话来概括。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凡夫俗子,谁又能说得清生活呢?要说,也只能说与那些正常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人们一样:八面临风,七情具有,五味俱全,非苦乐一字了的。在大讲多元化的今天,夫妻生活,离婚生活,单亲家庭,一般双亲家庭,各有运行轨道,还是不比为好。

当我要离家外出时,不管是下新疆,还是赴西藏,说走就走,倒也多了一分爽快;自然在归家时,也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来自远方的牵挂。工作顺利,小有成绩时,难免有种无人分享成就感的凄凉;可是在遇到困难时,没有谁理解与支持,全凭一股犟劲向前,又使我有了一种自豪与孤傲。

但愿我没有把离婚后的生活说成是别有洞天,又何必,还是祝更多的人“千里共蝉娟”的好。可是我也不会把离婚生活说得多么苦不堪言的,因为离婚是无奈的,而离婚后的生活却不能是无奈的。只不过是换了个活法而已。

说实话,我的心里觉得沉甸甸的!没有亲经历那样的生活,是很难真正理解其中酸甜苦辣滋味的。

很多人说离异的家庭中最不幸的是孩子,对此我始终持反对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异的家庭恰恰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机会——尽管得到这样机会的代价太大了。最不幸的还应该是离异的夫妻当事人!

前面讲的两个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正常地成长着,我们看到后很欣慰。说自己心里沉甸甸的,是为他们的单身妈妈、爸爸——不容易啊!

不妨“假设”一下:我们的家庭破裂了怎么办?我们的孩子会如何成长?这样的问题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去好好想一想,让他们在这样假设的情景中找找自己的位置。

过去的事情毕竟过去了,是不能再挽回来的。智者总是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念念不忘旧怨只能使人枉费心力。

——_培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