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上坐着一对南方的母子。小男孩只有四岁,看起来非常活跃,一刻也不肯停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他就安静下来,扑在他妈妈的怀里,有些羞怯地说着耳语。他妈妈听了儿子的耳语,有些乐不可吱的样子。她推开儿子,响亮地对儿子说:“你去跟那个阿姨说:‘你真漂亮。’”小男孩听了母亲的话,更加羞怯了,又钻到母亲的怀里。他的母亲就再次把他推开:“来,拿个香口胶,过去给阿姨。你跟阿姨说:‘阿姨你好漂亮啊!送你一个香口胶。’”过一会儿,小男孩终于鼓起勇气,走到红衣少女跟前:“阿姨,给你吃香口胶。”红衣少女接过来之后,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阿姨,你好漂亮哦!”说完,飞快地跑回到妈妈身边。车厢里不由响起了一片愉快的笑声。
孩子的母亲说,孩子跟她说的耳语就是“那个阿姨好漂亮”。他妈妈让他亲口对阿姨说,是为了鼓励他勇敢地同别人交往,鼓励他大胆地表达。她说:“我们那儿的人都是这样教育小孩子的。要让他勇敢、胆大、不要怕事。”
这小小的一件事,却会给小男孩取之不尽的勇气和信心。以后当他想做什么事而不敢的时候,或许就会听到他母亲的声音:“过去啊!说出来!”他母亲在这件小事上鲜明的态度,体现了轻松、愉快的自然教育方法,在无形中奠定了孩子勇敢、善良的品质。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手捉住一只大公鸡硬逼着它吃米,它怎么也不吃,把手放开它倒吃起来了。公鸡吃米尚且不能硬灌,人的认识、行为的养成也是如此,强迫教育不如自然教育。
二、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顽皮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新买的汽车又弄坏了?”……批评、责骂,那一定是成人在训斥比较顽皮的孩子。而结果呢,成人是满脸的无奈与愤怒,而孩子则满脸恐惧,不知所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国自己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科学家奖”。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成年后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却是一个顽童。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人们说:“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他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由于他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乖巧听话,聪明伶俐”,喜欢用成人的计划去“塑造”孩子。其实,顽皮的孩子之所以顽皮,淘气,破坏纪律,与成人逆向而行,是因为他们活泼,不爱生搬硬套,不爱机械重复,不爱长时间进行某一活动,喜欢别出心裁,这其中常常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选择,“援助幼小心灵的发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有的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孩子要求什么,只要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但当做错事时一味的责骂,这不可取。作为父母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去分析他们“顽劣”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将孩子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平时也注意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有难度,有变化的活动,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做到。
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而孩子则通过自己的“顽劣”行为来表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的需要。父母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自由地进行探索。探索时会伴有“破坏性”,如当孩子把家中的闹钟拆掉时,这并非“破坏”,而是他想看看其中的构造,这时,父母就应正确引导,讲解“闹钟”的奥秘。说不定,他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爱迪生”。
得当的自然教育方法,是正确看待“顽皮”的孩子,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在强调“乖巧听话”的时候扼杀他们的个性特长,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允许孩子“离经叛道”
20世纪40年代初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在加拿大最大城市蒙特利尔的一户普通人家的院子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从家中的地下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不知名的粉末。男孩把纸盒放在草地上,又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小心翼翼地划着了一根火柴,投到纸盒里。还没等他的手远离纸盒,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纸盒里的粉末爆炸了。烟雾散去,只见被惊呆了的男孩坐在地上,手和脸都被熏黑了。
当他缓过神来,首先看了看自己的手:还好,手没有受伤。这时,男孩的父母从家中跑出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惊魂未定的男孩知道自己闯了祸,结结巴巴地向父母解释所发生的一切。
这个男孩子就是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休伯尔。他刚刚在家中的地下室里用砂糖和其他化学药品造了一个“炸弹”。虽然他估计这个“炸弹”威力不大,但为了不把地下室里的瓶瓶罐罐崩飞,特意来到了院子里进行试验。然而,爆炸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结果发生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父母还没来得及对孩子进行指责,只听得一阵刺耳的警笛声,一辆警车开到了门前。原来是被巨大的爆炸声惊动的邻居以为有坏人扔了炸弹,打电话报了警。休伯尔的父母急忙向警察和邻居又是解释又是道歉。
当警察和邻居走了以后,休伯尔以为父母这下该狠狠地责骂自己了。他耷拉着头,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在等着自己,或许再也不让自己做心爱的化学实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比挨一顿打还要糟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父母并没有处罚和责骂自己,更没有因此而禁止他做化学实验,只是告诉他:既然是做科学实验,就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鲁莽,更不能想当然。
这次“爆炸”事件给休伯尔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他们观点值得深思。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父母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那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父母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起点和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即使是出点小毛病、捅点小娄子、制造点小麻烦,也不必看得那样严重,在批评和处罚时不可过于严厉,不可将他们身上闪耀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欲,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砍伐殆尽。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他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