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孩子的十大方法
18322200000034

第34章 个性教育法(3)

婷婷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是中学校长,妈妈是医生,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婷婷,爷爷奶奶更是视婷婷为掌上明珠。她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只要是婷婷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尽量地去满足她。

当然婷婷也是很争气的,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奖状,亲戚朋友无不夸婷婷是个好孩子,同班的同学无形中也愿意和婷婷来往。婷婷是个不甘示弱的孩子,只要考试,就想争第一。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婷婷由于身体不太好,结果考了第五名,谁也没有想到,拿到成绩单以后的婷婷就大哭了一场。小学毕业考试,她的成绩很理想,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

这所中学就是婷婷理想中的学校。入学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同学们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时,婷婷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有了,身边的同学都是那样优秀。课堂上,婷婷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总有那么多的同学似乎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答案;老师的目光在婷婷身上停留的时间也少了;开学不到一个月要确定班干部,结果名单里也没有婷婷;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听写几个单词,婷婷只对了一半;语文课上,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竟然说错了……

这一切都让婷婷不断地怀疑自己,责备自己。她甚至感到自己再没有脸面见父母了,放学路过小河边的时候,婷婷就……

幸亏过路人发现并及时地救了婷婷。

婷婷的事例不能不让我们认真思考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好几代人的希望,受到好多人的关注,有些父母甚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很容易就得到了很多物质享受,不懂得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其实,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面对生活。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应该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向困难挑战的个性。

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心态的人,都离不开父母对他们有意识地从小开始的磨炼和培养。在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夺得三个第一的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的父亲就是这样做的。

宋晓波的父亲是个篮球健将,他期望女儿成为坚强的人,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方面费了不少心计。晓波6岁时考取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小学,从家里到学校要换两次公共汽车,穿越几百米的小胡同和大马路。祖母很不放心,埋怨晓波爸妈太狠心。可是晓波爸爸安慰道:“我们选中这所学校,也是为了锻炼晓波独立生活的闯劲和能力。一个人从小窝囊,长大了就很难有出息。”说罢,就去买了一张月票,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父母开始也不放心,爸爸看着女儿上了汽车,便骑着自行车偷偷跟在汽车后面,看着女儿走进学校大门,才放心离开。

当晓波迈出了坚强的第一步,父母又给她提出了新的锻炼任务,要她单独去把幼儿园的妹妹接回家,这也要换两次车。当时晓波刚上一年级,妹妹只有4岁。那天正值隆冬,大雪纷飞,路滑车挤。晓波知道爸妈是在考验自己,勇敢地答应了。去了一个多小时晓波还没回来,妈妈着急了,骑车到幼儿园去询问,阿姨说:“早走了!”她随即又奔回家。快到家门口时,看见两个雪团似的小人,她连忙赶上去。晓波解释说:“汽车太挤,到站时下不来,我们就多坐了一站路,下车后往回跑的。”妈妈听了暗暗高兴,夸奖了她们。以后,晓波在学习和锻炼中更加努力,更加刻苦。

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父母要鼓励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的心态。成功的果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克服困难的心态,不断地吸取教训,才能获得。

坚强持久的毅力,是形成良好的心态的主要因素,从小重视孩子良好心态的锻炼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心态不是生来就有,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个性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经过锻炼与培养,逐渐养成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养成,培养良好心态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个性的过程。

对于父母来说,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良好心态的养成须在父母的指导下,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并根据孩子心理特点进行培养,其具体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如果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孩子就没有机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家庭中应适当地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照料一盆植物,每天给它浇水,定期施肥,常常观察它生长变化的情况。当植物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开出鲜艳而美丽的花朵时,会使孩子从中体会到,做一件事必须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

二、鼓励孩子做好每件事。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很强,常常做事会有头无尾,半途而废。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始至终做好每一件事情。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后,就丢下手中的事去干别的了,有的父母就跟在后面收拾孩子丢下的“尾巴”。其实,对待这种情况,父母一定不要迁就。孩子年龄小,做事如果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原始目的。要克服这种缺乏良好心态的行为,成人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孩子克服行动的困难,鼓励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如果做事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良好心态,那么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心态。反之,父母如果做事拖拖拉拉,遇到困难绕道走,工作、生活缺乏勤奋精神,那么他们的孩子决不会成为一个心理坚强的人。

四、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如“这次虽然我没得到第一名,但比在中班有进步了”;“我跳舞不行,可画画不错,要努力画,争取参加书画比赛”。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成人应鼓励、肯定。如此,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成人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五、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心态的锻炼也有促进作用。如带孩子登山游玩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有的孩子走累了,缠着要爸爸妈妈抱。这时,父母可以跟孩子说:“咱们来当解放军吧,看看谁先到目的地。”孩子会一边学着解放军的样子,一边继续往前走。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关良好心态培养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斯宾塞说:“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优秀的,健康的‘好胜’和‘竞争’的性格可以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使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是,这种自信心需要父母们的培养,才能更有效地使孩子全面发展。”这种性格往往决定孩子的个性,又决定孩子的信心。

性格,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许多父母并不太注意,总觉得孩子还小,性格好坏,无碍大局,及至孩子渐渐长大,不良性格已经形成,又觉得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了。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小孩子的性格品质和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

少年大学生几乎都具有自信、坚强、乐观、百折不挠的个性。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曾对少年班学生作过心理测试。测试题目中有一条:“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认为这一条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性格的占76.2%,可见强烈进取、持之以恒是少年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教授和他的学生柯克斯博士曾对1450~1850年四百年间出现的301位伟大人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在青少年时代,都具有坚强自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自信向上的个性特征。自信向上的个性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这种个性,甚至已经有了自卑、孤僻、懦弱或冲动的不良个性,怎么办呢?

有个女孩子叫李婷婷,长得很漂亮,又弹得一手好琵琶,15岁那年从外校转到市二中。刚转学那阵子,行动极为孤僻,班上组织到郊区劳动也不愿去,同学们说她太娇气,不理她,这使她更孤僻悲观。班主任老师和父母一起找她谈心,才明白,她刚转学时有两次课堂提问没答对,产生了自卑感;又由于患有夜尿症,怕出去劳动时和同学住在一起,被人发现自己尿床,所以不愿去农村劳动。

班主任知道情况,不仅替她保密,而且一边督促父母带孩子去就诊,治好了夜尿症;一边在公开场合表扬她是个不怕苦的学生,学琵琶时手指磨破了都不叫痛。终于使这个孤僻、自卑的姑娘成了活泼、自信的好学生。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个性的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优良的性格可以通过个性教育逐步培养,不良的性格也可以在个性教育中改造。

不过,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一用就灵”的办法。但有几条方法可供父母们塑造孩子性格时参考。

一、改塑孩子的性格要有信心。孩子现有的性格是否属于自卑性格,父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双方认识应该一致。既然都认为已有的性格不好,应当改塑,就不必灰心丧气,更不能破罐子破摔,明白“性格是可以重塑的”道理,确立起建立自信向上性格的信心。

二、帮助孩子正确地自我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我分析也就随之产生。但是,孩子年龄毕竟还小,自我分析能力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点困难,又会垂头丧气。沾沾自喜一多,容易产生高傲的性格;垂头丧气一多,又会养成自卑的性格。

三、指导孩子在认同中重塑自己的性格。所谓“认同”,是指认定自己和某一对象具有或可以具有相同特征的心理过程。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给孩子讲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优秀学生的故事,可以讲述孩子身边的优秀中小学生的故事,还可以将孩子和具有自信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读书、画画、弹琴等,激发孩子向自信性格认同,达到改塑性格的目的。

四、指导孩子排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父母促使孩子摆脱自卑情绪、不良情感,使其心理障碍及时得到化解,也就不会导致自卑性格的形成。例如,孩子有了苦闷,要让他尽量诉说,发散其情绪,不要让他的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还可以回避孩子敏感、忌讳的话题;或者转移孩子的思路,减轻心理负担,如此等等。因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自信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斯宾塞说:“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就可以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斯宾塞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成功的体验,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积极培养了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所以说,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