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女人的66条经验
18321400000029

第29章 成功女性的恋爱与婚姻(1)

爱情也要划清界限。真实的爱情,是需要分清你我的,你的时间、你的事业、你的隐私,我的想法、我的空间……女人常常在爱情中倾其所有,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维系于爱情之上,但这几乎窒息似的恋爱方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自然,兼具包容性与专一性的好男人实实在在如买彩票中头彩一样难得。

爱情是一种感受,产生爱情没有固定的模式,留住爱情却有许多规律可循,适时划清界限是爱情和婚姻的保湿因子。爱情就是要不分彼此,爱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还要划清界限?而恋爱和婚姻学专家最新研究表明:在意自己婚前财产,并执意坚持自己想法的女性,比那些把一切都交给他的女性要具有神秘感和距离感,容易让男人保持一种征服欲,并为眼前女人的所作所为着迷。

要知道,女人的独立并不是女人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你不争取,界限还是明确不起来。正如行为学家里尔言道:一个人明确的行为导向,就说明一个人思想的理解程度。有时可以不用语言,但不能不用举止,你们的婚姻也许根本不用你们费尽口舌,告诉别人好与不好,一个有意思的行为就能明了一切。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划清界限,是保鲜爱情的一大绝招。有爱情测验结果显示,不少男人更喜欢与自己职业、性格爱好不同的女人,他们说,与其找一个什么事情都由我作主、没有自己主见的妻子,倒还不如独身的好。在爱情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的确不很容易。不妨给自己定个约法三章,提醒你凡事不能过;热恋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朋友。其实,这不是很难,你坚持这么去做,你的男友或先生反倒对你刮目相看,学会在爱情中划清界限,这是另一种幸福的经营。

一、爱情需要细细品读

(一)无瑕的美丽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这样说过:“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始终能够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我们相信真正的爱就是意味着付出和奉献,一种不求索取和回报的付出和奉献。

但这种爱却非常的轻柔,以至于常常为接受的一方所忽视。我们日常中忽视的亲情就是最好的例子。父母的爱是一种最博大的爱。如果,你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属于爱,我虽然有些失望,却不想反驳。

1.爱需要原因吗?喜欢上一个人是因为什么?因为他的地位,财富,容貌,学识,贤慧……所有的这些都是出于同样的一种考虑,那就是你的所爱能够给你带来什么,而不是你能为你的所爱带来些什么。

当你爱上一个人,而且你只是希望去为对方做些什么,给他快乐和幸福,给他足够的自由的空间,让他健康地成长。如果,你的爱中没有希望获得的因素,也没有想过回报,那么你就真正体会到了爱情。

2.爱不是一种交换,爱只是一种单方面的付出。但是社会和婚姻的存在却给爱情中增添了一些非自然的成分。所以真正的爱有时可以在人和自然之间看到。养花的人们并不是希望得到果实,但他们不会忘记按时地浇水和松土,他们可以冒着雨在暴雨的深夜把花搬到室内,他们的快乐来自花的健康成长。

3.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而且,当一个人充满了天真、自然和浑身散发出爱时,你才会觉得他(她)的可爱。

(二)爱情理论

在心理学家的眼中对爱情的研究主要分成两类,一是社会心理学范畴,有关爱情的理论;另一个是人格心理学范畴。谈到个人生命成长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也会提到,这里归为人格心理学,是因为更重视人格所蕴含的稳定、不变的意涵,也就是强调个人生命线的持久、稳定的方向,而不着重在强调这理论的普遍性发展过程。这里先介绍在社会心理学家眼中如何去定义爱情。

1.爱情态度理论。鲁宾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去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3种成分:亲和和依赖需求;欲帮助对方的倾向;排他性与独占性。

2.爱情观类型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乔恩?阿莱恩?李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依附之爱;现实之爱及利他之爱。

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游戏之爱:视爱情为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依附之爱: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现实之爱: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利他之爱: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鲁宾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阿莱恩?李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阿莱恩?李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后,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3.爱情成分理论:斯蒂姆博吉的爱情三角理论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及承诺。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分。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分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据斯蒂姆博吉的说法:“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他还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成分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喜欢:只包括亲密部分;迷恋:只存在激情成分;空爱:只有承诺的成分;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愚爱:激情加上承诺;无爱:三种成分俱无;完整的爱:三种成分共存。

4.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此类的研究取向也没有脱离将爱情分类的模式,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连结,这些研究者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会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候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形态对后来的爱情互动形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附风格理论。

三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安全依附: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逃避依附: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矛盾依附: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四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安全依附:由正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焦虑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5.SVR理论。这个理论与下一个要介绍的理论一样,主要是探讨亲密关系如何发展,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属于阶段论,后者则属于社会交换论。SVR理论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刺激阶段:通常双方第一次的接触即属于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双方彼此间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价值阶段:一般而言,双方大约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触,便属于价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后的接触,便开始属于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虽然亲密关系包含刺激、价值和角色三阶段,但其实在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中,这三种因素对关系都有影响;只是在每个阶段中,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整个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刺激因素一开始占较高的比重,之后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后会趋于一个平稳的水准;至于价值因素虽然一开始时的比重较低,但关系发展至价值阶段的时候,这个因素的比重会迅速提高,不过在角色阶段时,其比重也会趋于平稳,且最后平稳的水准所占的比重,也比稳定后刺激因素所占的比重高;同样的,角色因素一开始最低,到角色阶段则会超越其他两个因素,且随着关系的继续发展,其比重也会不断地往上提升。

6.投资模式理论。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再以此评估为基准,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在这类理论中投资模式理论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

该理论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是由满意度、替代性及投资量等因素所共同决定的。根据投资模式的预测,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品质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也就是较不易离开此关系。简单来看,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满意度-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满意度: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于他在此关系中所得到报酬及所付出的成本,会评估相互抵消后的实际结果;随着关系的长期发展,彼此的相互依赖性会随着提高,而开始将伴侣的结果和整个关系的结果也并入实际结果的计算中,例如和伴侣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担他的痛苦。此外,个体也会依据过去曾有的亲密关系及有关的经验(例如与家人和朋友所讨论、比较的结果),形成一个自己对目前关系所应得结果的预期水准。最后个体会将在关系中获得的实际结果,与此预期水准相比较,而产生对此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当实际结果愈好,预期水准愈低,则满意度愈高。

替代性:指的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或是选择保持没有任何亲密关系的单身状态等。个体对于此关系外可替代关系内伴侣的可能对象,其考虑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欢对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对象,以及个体对自己能否离开此关系的能力的主观知觉与客观评估。此外,个体的内在倾向与价值观也会影响替代性的主观知觉:例如当个体觉得有自信、有价值、有高自尊,以及有强烈的自主性需求时,通常会知觉自己有较佳的替代性品质,而较容易离开此亲密关系。

投资量:投资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加结束关系的成本,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的投入、情绪能量的释放、个人隐私的想法与幻想的揭露以及为伴侣所作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源,如双方彼此的朋友、两人共同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物等。此外,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的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愈广、重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对此关系的承诺也愈强。承诺: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分: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

当个体对一份亲密关系做出承诺后,不仅代表他想维持这份关系并依附在此关系下,也会促使个体做出种种有助于维持此关系的行为:例如与他人做一些适应性的社会比较,并选择性地加以解释,以便得到此关系是很好的知觉;对于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坏现有关系的替代对象,尽量拒绝与其接触或相处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有关忌妒与第三者介入的问题;自愿为此关系做一些付出与牺牲,以及当伴侣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时,采取顺应而非报复的方式解决。

心理学家的理论可能过于枯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情的现象可以去理解、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事实上,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你永远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除非你也曾深深体会过。

(三)理想爱情

从一个个神话爱情里我们见识了爱情,并渴望爱情,如果我们矢志不渝要拿那些爱情范本作为我们爱的参照的话,随即就会被真实的爱情撞个鼻青脸肿。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对这些传世的经典爱情进行一番解析,你就自然会明白了。

1.白朗宁与巴莱特:爱情功能。爱情如月,当我们迷恋它在草叶间的影子,它却行在天上;当我们仰望星空,黎明却已到来。如果恰好我们的视线,能与皎洁的月华相对,我们将此归功于命运。并称之为幸福。白朗宁与巴莱特是幸福的。爱情按其功用如果要评出一个起死回生奖,则非白朗宁夫妇莫属了,因为据说他们的爱情竟然能导致医学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