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是因为关闭了自己心灵的门窗,只要勇敢坚定地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和春风照拂着自己的心胸,青年朋友是不难摆脱孤独感的。因为,生活永远不会拒绝任何一个热切地爱慕着她、追求着她的人。
四、使对方信任你的技巧
(一)怎样让对方说心里话
人们每做一件事情,每提一个问题,每说一句话,都希望让对方接受,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事情往往不这么简单。有的人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致使一些本来能说服对方的事也流产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说服他人的技巧,这里我们将一些心理学家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劝说秘诀介绍给你,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曼曾与学生辩论“应不应该废除死刑”。学生主张“死刑完全应该废止”,埃克曼则自始至终只是重复“很好”这句话,可到头来却使学生自动地改变了自己的意见。埃克曼的高明之处在于,开始完全接受对方,使对方消除了戒意,因势利导,使对方改变了观点。如果他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王牌,对方就会坚决抵抗,那样做是愚蠢的。
边微笑、边点头、边和对方交换意见,这些小动作,也表示自己对对方有好感。这样,对方就会感到,这些小事何必跟他争论得那么激烈?这简单的一招效果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是,如果认真倾听,对方仍无动于衷,又该怎么办呢?没有关系。这时候,你可以巧妙而自然地用对方携带的一些物品或他的穿着作话题,来引发对方的谈话。
一般来说,当人们被问及自己随身的物品或自己的衣着时,再不想说话的人,也要说上几句。有时候,也可以拿对方漫不经心的动作作话题。例如,见他不断地用手指轻弹桌面,就问他:“你好像也会弹琴?”他写字的时候如果翘起手指,可以对他说:“瞧你,写字的时候小指翘得那么高,真有意思。”他的这些不经心的动作,经你这么一说,便会“嫣然一笑”的,于是气氛便佳。这有助于消除对方的戒心。
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也是消除对方戒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列的方法也许有助于你迅速地做到这一点:把自己的某些小秘密泄露给对方;谈话中经常亲切地提到对方的姓名;故意使用对方爱听、爱讲的言辞或用语;询问对方的籍贯、出身、学校、居住地等;拿双方都认识的人作话题,并顺着对方的心理趋势进行深入交谈,以消除对方的抗拒心理。
人们行为的特点启发我们:只要能吸引被劝说者,打动被劝说者,使他对你产生好感,就可以使被劝说者按照你的思想去思考,心悦诚服地去接受你的建议,改变自己本来的态度。
在改变对方态度之始,必须赢得对方的好感,以此成功地改变对方的态度,“推销”你的观点。假如人心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也难使人对你信服。我们应该清楚,人人都有健全的头脑,不会轻而易举地被说服。虽然我们不能从思想上强迫人家同意我们的见解,但是,有可能引导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
那么,怎样让人家对你“言听计从”呢?首先就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即友好地对待他们,引起他们的好感。
一位外国心理学家说:“对于公司内的不满分子,仅靠言语来说服他,是很难奏效的,应和他联合起来塑造一个共同的假设敌人,培养‘协调意识’。”比如,有一本幻想小说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自俄美两国开战以来,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就在要摁下原子弹按钮时,传来外星人进攻的情报,于是战火中的美俄停止了作战,团结起来组成地球联合军,共同对付外星人。这个例子道理很简单,但它说明一个问题:塑造好一个共同的敌人,“协调意识”就容易培养起来,这样“说服”也就不难了。这一心理学原理,运用也很简单。比方说,你的部属整天牢骚满腹,这也不愿干,那也不愿干,你可这样对他说:“如果你再不好好干,工作成绩再不提高,我们只好一块喝西北风去。”以此制造假想中的敌人,使“协调心理”起作用。那始终不满的部属,也就慢慢会和你和睦相处了。这比用简单的批评和大道理来说服人更有力。
有些人认为,对于那些与自己友好、熟悉的人,没有必要再去问候他;对于那些被公认为有成就的人,不需要再当面评价他的成就;没有必要向一个商人表示我们对他的商品满意;也没有必要向一个怀疑我们感情的人表示我们对他的热爱。这些想法似乎有其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行不通。
因为人人都有让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哪怕是一句问候的话也会令人兴奋不已。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某人关心了我们,我们就会对他产生感激之情。尤其是当我们的领导向我们问寒问暖,了解工作,询问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时,我们心里就会感到热呼呼的,觉得他是一个好领导,不自觉地产生听从他指挥的愿望。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不关心我,我也不关心你。这是生活的常理。
关心别人,就满足了人们需要人关心的欲望。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感恩之情;可不关心别人,就先天剥夺了别人的这一需要,把别人置于孤独之中,当然也不会使别人对你产生好感。
改变人的态度也需要关心。关心和体贴被劝说者,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的心,换取他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吸引力的人比不具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使别人敞开心扉。一位相貌漂亮、举止有风度、让人一看就具有魅力的人作报告或发表演说,会对听众产生较大的影响,听众也乐意接受他的观点和意见。而一个衣冠不整、畏首畏尾、目光闪烁不定、四处飘荡、让人一看就不具有魅力的人作报告或发表演讲,就不易打动听众,甚至引起听众的厌恶和反感。
另外,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审度对方的观点如何,我们对付别人,应常常提出“对方何以如此?”的问题,或反躬自问“我如果处于对方地位,将会如何?”这样,在人生大道上将方便得多,可以消除许多无谓的误会,获得许多真挚的好友。有人说:“每次拜访别人,我愿在登门之前,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研究对方的性情,准备交际的言辞,一定要达到胸有成竹时,才去登门求见。否则宁可临时返回,不愿冒昧晋见。”这的确是深于阅历的人的一种经验之谈。
(二)赞赏的好处
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他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于是当这位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衷心地赞道:“先生,你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谢后哼着歌走开了。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一位专家在一次心理咨询中碰到一位女大学生,她因为宿舍中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在宿舍里同学们互不来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似乎相互都有戒心,很难知心交谈,宿舍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专家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试着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今天气色很好!”“你的眼睛真亮!”“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等等。不久以后,她来告诉专家,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彼此关心,在一起时有说有笑,下课后都愿意回宿舍,好像宿舍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善于赞赏别人常会使一个领导者具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对下属说:“大家知道,你很能干,最近单位人力紧张,有件事我们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这样一来,你的下属一定会为你分忧,即使一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儿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赞美尤其重要。人们常常婚前甜言蜜语,婚后批评抱怨,以为结了婚就如进了爱情的保险箱,用不着挖空心思讨好、夸奖对方,难怪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其实,婚后妻子更需要丈夫的欣赏,丈夫更渴望妻子的鼓励,批评挑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一则故事叫“王大姐训夫记”。王大姐之夫平日懒惰,从来不理家务,王大姐唠叨指责毫无效果,无奈之下求教于心理医生。得到心理医生的指点后,王大姐一反常态,再不唠叨抱怨,代之以刻意观察寻找丈夫偶尔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某日,其夫无意中洗了一次自己用过的碗,于是王大姐大加赞赏,并承诺做几道好菜予以鼓励,其夫心里颇为受用。再一次,其夫又无意中顺手洗了自己的袜子,王大姐马上如法炮制,大做文章。渐渐地,其夫感到家庭颇为温暖,一回家即主动寻找家务活,并逐渐乐在其中。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和赞扬更是不可缺少。“小宝真乖,快把苹果分给小弟弟”之类的话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儿子真棒,爸爸为你而自豪。”“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与同学的矛盾。”这些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非常重要。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当然,夸奖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
(三)善于倾听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正常的交往,能够鼓舞人的精神,培养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交谈,是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交谈中,既要适时适度地开启心扉,也要随时随地接纳对方。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他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地在聆听。而只有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的自信才能建立。因此,学会倾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不仅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文明礼貌行为,也是表达对他人的欣赏和帮助他人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将有助于使自己能取得信赖,赢得友谊。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应当掌握的三个要点是:注意、接受和引申话题。
1.注意。倾听时,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给予对方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不抢话题,表现出一种认真、耐心、虚心的态度。
2.接受。交谈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谈话对方的接纳与尊重。
3.深入话题。通过对某些谈话内容的重复和对谈话对方情感的重述,或通过提出某些恰当的问题,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同时帮助对方完成叙述,从而使话题进一步深入。
五、社交中最易出现的问题
(一)让人讨厌的八项行为
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心理学家米哈里博士曾进行过一项调查:什么样的行为最令人厌烦。以下是问卷答案显示出的八项最不受欢迎的行为:
1.经常向别人诉苦,包括个人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工作情况等,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感兴趣,不予关注。其实,交谈中,有一个基本而显见的原则,就是要谈双方都感兴趣的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谁也不会以听你的诉苦为乐事。
2.经常唠唠叨叨,只谈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或者不断地重复一些肤浅的笑话和一无是处的见解。墨子曾教诲弟子不要说话太多,否则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却从不为人注意。
3.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对任何事都漠然,不做出情绪上的反应。
4.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一派道貌岸然的态度。有些人认为:“宁可让你的嘴闭着而被人认为是个傻瓜,也不要开口而让别人看出你的底细。”这未免自欺欺人,应该记住:真诚自然地表现你的本色,要比掩饰、伪装高明得多。
5.缺乏投入感,在任何社交场合中,悄然独立,既不参与别人的活动,也不主动与别人沟通。
6.反应过激,语气浮夸粗俗,满口俚语粗言。
7.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生活琐事,从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
8.过度热衷于取悦别人,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二)不要浪费对方的时间
有些人总是喜欢在约会的时候迟到,而且他总是有很多的理由来自我解释:“对不起!我实在太忙了。”
这种解释真是一点也不合情理,既然忙就不要和他人约定,即使是临时有事也要事先联络。
首先以忙为理由就是不合理。你这么忙既不是对方的责任,也不是对方要求你要这么忙,而你却完全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只想到自己的方便与否,却没有为对方着想。像这样任意妄为全然不顾对方的立场,让对方等待数十分钟就等于是使对方在无形之间蒙受了损失,这简直是侵占对方的时间。不论你侵占的是对方的物品或是金钱、时间,对方都同样是受到了损失。
尤其是现代社会也可说是契约社会,而约定也是一种契约。身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若不能遵守这契约精神,如何能够与人交往呢?
对基督教教徒而言,契约就如同是对神许下的承诺,无论如何都非得遵守不可。所以他们重视约定,甚至将之当作行动准则,违背约定就如同背叛神一样。
然而,有些人就没有这种想法。不只是一般人不重视与他人约定的时间,就是有些各行各业的官员也没有这个习惯。这从宴客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邀请函明明印了6时入席,一般能在7时开始就不错了。再者,把汽车送进车厂修理,讲好三天后取车,届时对方可能会说:“这两天太忙了,明天才开始修理。”类似这种空头支票,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早已经演变成一种风俗文化,太信守承诺的人反而会让人大吃一惊。
然而,不能信守约定却是生意人的一大忌讳。不论这个人多么有才能,但却老是若无其事地赴约迟到,久而久之大家就都知道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自己说的话都做不到,拜托他的事就更别提了。何况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不,应该说时间就是生命。侵占他人的时间简直就是谋杀的行为。所以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务必不要侵占他人的时间,这样才称得上尊重他人的表现。千万别以为迟到这种小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结果却落得因小失大的下场。
(三)避免口无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