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表达不同意见
生活中,不乏其人、不乏其书劝诫人们不要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不同意见。这种见解、这种行动,其实是十分片面、非常肤浅的,而且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与此截然相反,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差不多成了习惯,事事要与别人作对,无论别人谈论何事,即使他毫无此方面的成熟意见,也要照例加以反驳。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你说“否”时,他又一定要说“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陋习,而且有此陋习的人还很多,他们往往因为喜欢表示和人意见不同而得罪了许多同事或朋友,而且自己还一无所知察觉不到。
为什么有的人爱与人作对呢?因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他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另外,这种人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有这种习惯者常常被同事和朋友所孤立。没有人愿意为他贡献一点有益的意见,更没有人敢向他提出缺点、进一点忠告。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真有比别人高明的见识,也不能故作卖弄、哗众取宠;即使是他人有误,而我们却一点也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人窘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那也是一种极不好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和人执拗的脾气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我们应该明白,在我们日常谈论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标准的、非绝对的,我们所发表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认真这样反复想一想,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事事反驳他人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反对以与人意见不同来表现自己,而就不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人云亦云。如果我们与人交谈,对他人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也许初次相交能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但久而久之,不免会被人认为是滑头。那种到处随声附和而无主见者,也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那么,怎样才能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又不得罪人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得罪人的不一定是我们的意见本身,而可能是我们对别人提出意见的态度。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就会发现只要我们的方法得体,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但不会得罪他人,而且还有可能大受欢迎,使人有“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之感。相反,如果我们在表示不同意见时,把自己的意见看做绝对正确的,而把别人的意见视为愚蠢幼稚、荒诞无稽的,那就很严重地中伤了别人。
其次,我们在表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要承认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我们不能强迫别人立刻接受和相信我们的意见,而是要允许别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我们的意见,而且还要提供给别人考虑我们意见的根据。若要别人也像我们自己一样地相信我们的意见,我们就必须给对方充分的资料,使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武断。
再次,我们还要表示出愿意考虑别人和我们不同的意见,请对方拿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明。假使别人能够使我们相信他的意见,那么我们就表示立即抛弃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思考能力,这才是最理想的相互交换不同意见的方式。
利用身体语言塑造说话个性
人的表情十分丰富,会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的女人远比只靠语言干巴巴地讲话的女人能够吸引听者。作为女人,在讲话之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体格、身长,要考虑适合自己的说话方式。
“身体语言”在交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你应该细心地观察他人,然后慢慢地在交谈中培养自己利用“身体语言”的能力。
说话时自然地做出的手势可以使说话绘声绘色。凡是想使人理解的时候,都将发生摆姿势和打手势的情形。不过打手势一定要让听者看到。
为了使用语言以外的表情、手势、姿势来表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
在开始说话之前,不能忽略听者将从说者的状态来判断说话水平。只注意说话的内容而不注意姿态的人,他是说不好话的。
台上的说话者要在地板上站稳,双臂要沿着身体两侧下垂,然后双手轻搭在体前,双眼要像直视前方的样子,脊背挺直,这是讲话时的基本姿势,坐着讲话时,除采取前述姿势外,还要把脚轻轻落下。这样才能使对方感到这个人各方面都是“很稳重的”。
在人前讲话时,即使是提心吊胆,心扑通扑通地跳,但外表也要看着像是挺镇静。一定要采取这样的基本姿势。这样,就能具有说话流畅的气概。这是经验之谈,不会有错。
有人认为,动作好像是跟着感觉的。但实际上动作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人们直接用意志去纠正动作。如果这种办法还不奏效,那便不会再有别的方法了。所以,当一个人感到勇敢时,他会真的变得很勇敢。
一个人面对听众,要提高勇气,要挺直胸膛,目光要直接望着你的听众,很自然地开始讲话,好像听众都欠了你的情,现在聚集着请你再多放一些债,这种心理上的锻炼,是很有益的。
另外对讲话者来说,看着听者的头,可以了解对自己讲话的反应。头整齐地朝着自己时,表明人们在听自己说话;脑袋不住地前后左右摆动或者产生一阵嘈杂声,这是对自己讲话听厌烦了的反应。
习惯于看听众的头之后,还要寻找点头的人。听众之中必有善意的听者,对你每说一句话会点头称“真对”,这种人是你的话的拥护者,所以要把视线投向这种人,产生“在听着自己的呐喊”的勇气,话语会进一步流畅。
人的眼睛能够表现他的心理活动。清楚的视线能察觉到自己的话在多大程度上被听取、被理解。如果能注意到听众心情的变化,配以必要的姿势,所说的话也就有了生气。
正如有人所说的:“要让眼睛和嘴都讲话”。在很多情况下,用嘴说话不如用眼睛“说话”。
如果你是发表演说,还要注意光线的效果。一般地说,必须使室内的光线充足,而且,还须使光线照在你的脸上,因为大家都想看清你的表情。你脸上因讲话而随时表现出来的微妙表情,有时候会比你的说话更有意义。但是你不要站在光线最下方,因为这样将使你的脸上现出模糊的阴影,也不要让光线从后面过来,免得把光线完全遮住。
在讲台上,不要有不自然的动作,如用手不停地摆弄衣服角。因为这样做不但十分分散人的注意力,并且还表明你有缺乏自制的弱点。在讲台上,无论什么动作,如果不能增加听众的注意,便会分散人家的注意,决没有不起任何作用的道理。所以,你必须站稳脚跟,并表明你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举动,也就是表明你能够在精神上自制。
当你站起来准备对听众讲话的时候,不要忙于立刻开始,因为,这会使别人以为你是个外行。你应该深深的吸上一口气,然后举目向台下的听众看一会儿。如果在听众中有着杂乱不静的情形,你得多等一会儿让大家安静下来。
把你的胸部挺起来,这是在平时你就应该天天练习做的。那么一旦站到听众的前面,便会不自觉地这样做了。
没有手势帮助的演说会使听众感到呆板。必要的手势会增强演说的效果,会引起听众对你所说的词句的重视,帮助他们找到你说话的重点,运用手势,还可使演说者自己更加振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手势的运用要符合你的演说内容,符合你的个性,符合演说场地气氛等环境的要求。特别要提醒的是,手势不是演说,也不能代替演说,不能让手势把听众的注意力都吸引去。
总之,不要把任何一种姿态一再重复而令人感到乏味,不要把手势只从肘部做起,显得局促而不自然,最好使手势从肩部开始,这样要显得大方好看得多,注意不要把任何姿态结束得太快。比方当你伸直食指,帮助你发挥某一段的思想时,最好保持住这种姿势,一直到你说完这句话,否则这一点看似极小的错误,往往会造成极严重的不好效果。因为它可以使你原来的要点被人误会,把小的地方看做你的要点。一切按最自然的姿势来做就可以了。
口才的锻炼是一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是练习。第一要练习,第二要练习,第三还要练习,否则便不会成功。
人们常说要学习游泳就要跳进水里去,否则,你就永远是在渴望期待之中。如果你渴望提高口才,那么现在你就要去做一些实际的锻炼。
需要记住的是:一定要树立起坚强的信念,提高勇气,放开胆子,这是练习最重要的。这样,你完全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