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话好办事
18319600000030

第30章 为人处世,能说会道(3)

卡耐基接着讲道:“美国南北战争时有一个战士名叫莱特,他不过是数百万北方军队中普通的一名士兵。他作战勇敢,每次冲锋都跑在最前面,他说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解放南方黑奴,让自由和民主回到人民手中,他的勇敢受到了无数次的嘉奖。在刚刚接受一枚英雄勋章后,莱特,亲爱的莱特,却遇到了不幸!在一场遭遇战中,他倒下了。临死之际,他手握着那枚英雄勋章说:‘把它送给我的母亲。’人们照着他的话做了,却发现他是母亲惟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宁愿自己忍受孤苦寂寞的晚年生活,也要把儿子送到前线……如今,这位伟大的母亲和他的儿子都已死去,但这枚勋章却保留了下来,它永远鼓励着我们为大众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看,它就在这儿!”说完,在全场听众的注目下,卡耐基揭开方巾,露出了一个盒子,他打开盒子,一枚金黄色的勋章躺在红色的绒布之上。所有的听众在那一刻静默无声,有的人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人们不仅为英雄的伟大而感动,而且在积极地思考着人生应当如何过才有意义。

成功的演说。不是卖弄华丽的语言,它必须凝聚演讲者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联系演说者和听众心灵的纽带。

一个人如能将自己的丰富情感如实地表达出来,那么听众一定会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人的感情是由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事件引起的,用叙述方法把事件介绍出来,又把情感抒发出来,这种叙述因事而动情,寄事而含情,不仅说者动情,而且听者动容,效果甚佳。

7.唤起同情,以悲情的话语打动人心

说悲情的话能够引起他人的同情,从而也能够打动人心。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

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法庭开庭,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被告反而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说:

“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他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巧用悲切的语言,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产生“同命人”之感,从而唤起对方的同情,也不失为解难的一个好办法。

说悲情的话,也是有技巧的,你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看能否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1)把不幸形象化、具体化

避免直接、抽象地陈述不幸者所承受的痛苦,而将这些痛苦形象化,使之成为人们可感可触的东西。

因为抽象的表述再详实也无法充分调动人复杂丰富的感受,而只有当这些不幸和痛苦凸显化、立体化,成为可感可触的东西时,人们才会产生联想,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内心的同情与感动才会被激发出来。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着牌子上他写的句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为什么“自幼失明”四个字换成了“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乞丐就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施舍了呢?这正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形象,不但暗含了“失明”这一不幸事实,而且表达了乞丐渴望像街上行人一样亲眼看到春天的心理感受。人们看到这句发自内心的独白,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幸运,从而对乞丐的不幸寄予深深的同情。

(2)强调信任与背叛的反差

细致描述不幸者对害人者毫无保留19信任和关爱,以此来突出害人者背叛行径的可恨可耻,激发人们对不幸者的同情。

每个人恐个白都有过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19挫折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让我们对背叛者深感痛恨,而且内心里会产生说不出的委屈与酸楚,我们对背叛者付出的信任和关爱越多,这种委屈与酸楚就会越强烈。针对人们的这一心理,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语句来描述不幸者对害人者的信任与关爱,强调害人者的背叛不仅仅给爱他的人带来了利益上的损失或肉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令爱他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痛苦。相似的体验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心灵共鸣,使他们无法不动情动容。

恺撤遇刺后,在安葬恺撒时他的旧部安东尼发表了极为打动人心的演讲。在演讲的高潮部分,安东尼走下讲台,站在恺撒尸体旁,对着听众们说:“你们要有眼泪,现在就尽情地掉吧。恺撒穿的这件大袍,你们大家是熟悉的。我还记得,恺撒第一次穿上这件大袍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晚上,那天正是征服爱威领地的光辉日子。现在你看:卡西乌斯的刀子是

从这里刺进去的;你看加斯加在这里捅了一刀;你看,这个地方,正是恺撒最宠爱的布鲁图斯刺穿的。你看,刀子抽出来时,恺撒的鲜血淋漓,好像已跑出门来问:‘恺撒是那样爱布鲁图斯呀,难道布鲁图斯也忍心下此毒手吗?’啊!天知地知,恺撒是何等爱布鲁图斯,这一刀,是无情无义的一刀。恺撒看见他们都来杀他,‘无情’两字所造成的伤痛会比刀伤厉害得多,简直气得心碎胆裂,鲜血长流,扑倒在罗马将军庞培的雕像后面,脸都藏在大袍下面。哎,各位,请想一想,这是怎样一个大冤劫啊!照这样凶残下去,你我不都是在劫难逃吗?你们怎么也哭起来了?我发现你们也是讲天良的人啊,大家都在同洒伤心之泪,你们这些善良的人,才看见恺撒的一件衣裳就如此悲痛,你们还没有看见他的尸体呢,他的尸体在这里,你们看,被这些大逆不道的叛徒弄成这个样子了!”

在这段演讲中,安东尼没有过多地强调背叛者的刀刃给恺撤带来的肉体痛楚,而是用更多的语句来强调恺撤对仇敌们糊涂的信任与爱,强调这场背叛给恺撤带来多么大的心灵痛苦。人们看到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竞因为对部下的宠信而遭到如此不幸的结局,这种“善有恶报”的冷酷现实无法不令他们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

(3)细述不幸,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

细述自己或他人的不幸感受,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和情感的刻画来引发人们对于类似体验的心灵共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的渲染来制造强烈的现场感,使人们如同身临其境,无法不被当时的情景和人物所感染。

在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舞台生涯五十周年庆祝会”上,电影艺术家谢添一把拉过素有“三句话叫人落泪”本领的作家李准说:“李准,让我当众试试你,你说三句话,能让常香玉哭一场,我才服你!”

李准皱皱眉,摊摊手,为难地对常香玉说:“香玉,你看看老谢,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他偏要让你哭,这不是难为人吗?”

常香玉却不以为然,说:“你今天能让我哭,算你有真本事!”

只见李准对常香玉慢慢道来:“香玉,咱们能有今天,老不容易啊!论起来,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哩!我10来岁那年,跟着逃荒的难民群到了西安,眼看人们都要饿死了。忽然有人喊:‘常香玉放饭了!河南人都去吃吧!’哗——人们一下子都涌去了!我捧着粥泪往心里流。想日后见了这个救命恩人,我得给她叩个头!哪里想到,文化大革命中,你被押在大卡车上游街,让你坐‘飞机’,我站在一边,心里又在落泪——我真想喊一句:‘让我替替她吧,她是俺的救命恩人哪!’”

“老李,你……别说了!”常香玉猛然打断李准的话,捂住脸,转过身,满眼泪水滚了下来,已泣不成声了。

整个大厅没有一点声息,人们都沉浸在李准的故事之中,就连谢添也轻轻地抽了抽鼻子。

李准之所以几句话就把常香玉和众人说哭了。就是因为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受到常香玉救济时的感恩之情,以及在常香玉遭受不幸时自己的内心痛苦,细致生动,富于现场感,一下子把常香玉拉回到那些浸满血与泪的岁月中去了。

说悲情的话,唤起人们的同情心,最能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

8.善用安慰,巧妙使用语言技巧

(1)从反面鼓励。

说也奇怪,人常常有一种潜在的反抗意识,有时你说:“不要做。”对方愈是要做;你说:“不要看。”他愈是想看。就以目前的交通秩序来说吧!虽然政府一再规定:骑摩托车要戴安全帽,不可抢越平交道……但是违规事件仍屡见不鲜,这些皆是人类的反抗心所造成的。

以前有位名导演,眼见演艺圈内弥漫着萎靡不振的风气,想方设法加以改善,于是他利用人性所具的反判性,以“反面的鼓励”的手法,改善影剧圈内的不良风尚。

一次,这位导演说:“你们演员闹花边新闻,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偶尔闹闹丑闻也是情非得已,但既然同样是随便闹闹,又为何不闹得高尚些呢?”我们知道,丑闻终究是低俗的,即使加了油,添了醋,仍谈不上高尚与否。既无法使之高尚,当然就必须谨言慎行,以免破坏自己美好的形象。听说许多演员在听了导演的一番话后,果真洁身自爱,不再随便制造花边新闻了。从这里可知,若想防止不良习惯或风俗,因为人性的反抗心,与其正面严格禁止,不如从反面稍微“蛊惑”,自然能使人知难而退。

(2)委婉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情、特殊的兴趣与不同的生活态度,因此在与人沟通上,常常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所以如何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不否定他人的见解,实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课题。

曾经有位青年,一天,与心中憧憬已久的女子相约看电影。电影的剧情及演员的演技皆令女孩子十分欣赏,但就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却不解风情地说:“好没趣的电影!”惹得女孩儿只好说:“我们彼此似乎志趣不投。”两人也就不欢而散了。大部分的读者一定会为这青年感到惋惜——倘若他能在说话前事先询问女孩儿:“你觉得如何?”征得她的意见,就不会自说自话,以自己为中心;更不致破坏原有甜蜜的气氛。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在谄媚逢迎?”其实不然。所谓“谄媚逢迎”,乃是一味地迎合他人,对于别人的意见不加可否,说东就东,说西是西,毫无主见。而我们的态度却不是这样。当我们的意见和观念与他人相左时,首先,在态度上,应先给予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也要表明我们已接受了他的观点。而后再委婉地述说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和谐地交换彼此的意见。比如,当对方表达了他的观念,而我们无法赞同时,我们可说:“不错,你的看法细密周到;极富法律精神……但我认为……”不但能表现自己风度,又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凡此种种,皆是我们立身处世所不可忽视的地方。

(3)把别人所自卑的“缺点”说成“优点”。

人非十全十美,难免有些小缺点。一旦发现行为上有缺点,只要能立刻改正,就能日趋完美;但有些缺点,并不是改正就能消除,比如天生肢体方面的缺陷或心智上的障碍等,这些无法矫正的缺陷,只有仰赖旁人的协助了。

C小姐在年轻时代,总觉得自己的腿不够标致,烦恼极了,且常常向母亲抱怨:“为何将我生得如此难看?”聪明的母亲为了安慰她,总是说:“虽然你认为自己的两条腿不好看,但我却认为那是你最美的地方;你以坚实稳定的步伐,脚踏实地地往前迈进,远胜过那些华而不实、好高骛远的人。”因母亲的一番话,她不但不再自卑,且增强了自信心。

记得在一次舞蹈表演中,C小姐穿着一套轻盈秀丽的芭蕾舞装,因为她对自己满怀信心,整支舞曲由她跳来,显得格外的活泼而柔美,一再博得观众的好评,大家称赞道:“你看!她的一双腿多么灵活,多么美妙啊!”我想,这都是她母亲的功劳,要不是母亲的一席话,哪有今日的成就?如果当初因为自卑,没有自信心,在舞台上畏首畏尾、惶恐不已、错误百出,今日所得到的可能就是满堂的嘘声了。

若在我们的周围,也有朋友因为某方面的缺陷而沮丧自卑时,不妨告诉他们:“在你认为是缺点,但我认为那正是你的优点……”或说:“不要担心惶恐,这正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以正面积极的鼓励来消除他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为自己塑造新的形象。

(4)交换立场。

安慰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容易流于无病呻吟,对遭遇不幸的人来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使人更加悲痛。怎样做才能减轻遭遇不幸的人的痛苦呢?

有个人正值日正当中之际,突然接到公司上级主管的派令,要把他调到乡间服务。对此人来说,必是十分难过,有被打入冷宫之感;这样一来,任何言语的安慰,对他都成为心理上的负担。邻座的同事F君看到这情况,便对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我哪有今日的成就,现在你要走了,今后我该怎么办呢?”这人原本是眉头深锁,郁郁寡欢。听了F君的话。为了安慰F君,立刻收起悲伤的心情,对他说:“不!你已能独当一面了,公司派我到乡间,是为了拓展业务,今后希望你能好好地发挥所长……”由于F君的机智,无形中缓和了沉闷的气氛。

当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多半是以幸运者的态度安慰别人;若是我们试着换个角度,使自己成为被安慰的对象,如同F君的方法一样,使对方奋发振作,也不失为安慰人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