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有时像“匕首”或“投枪”,其锋芒不可太露,否则便会伤及人心,令对方嫉恨。当然语言的锋芒也不可藏得太深,否则言浅意微,不痛不痒,无人在意,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语言表达只有做到不深不浅,才能达到既激励人又不伤害人的目的。
1.深话浅说的表达技巧
语言有时像“匕首”或“投枪”,其锋芒不可太露,否则便会伤及人心,令对方嫉恨。当然语言的锋芒也不可藏得太深,否则言浅意微,不痛不痒,无人在意,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语言表达只有做到不深不浅,才能达到既激励人又不伤害人的目的。
话说得太深,大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晦涩难懂,不便交流;二是触到了别人的神经敏感处,揭开了某些人的疮疤或某些事的底秘。这两种情况,都是交往的大忌,那么,应该怎样把握说话“深”的艺术与分寸呢?
(1)己话他说:
把别人的嘴巴利用起来。有一些特殊情况,由于碍于情面,有些话自己难以启齿,有时同一句话,虽然己方说出来可以自然而然,但对方听罢,也可能会产生误解,引起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却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又时不我待。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就这样,王某循循诱导,把自己要说的话让对方自己说了出来,心里的一块重石头被自己轻飘飘的几句话卸在了地上。
(2)庄话谐说:
让严肃的事情诙谐起来。诙谐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对方感情上的愉悦轻松;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十分庄重严肃的场合,最好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在笑声中可能更容易接受。
在当今,谁都希望自己有个高工资、高职务。可如果向老板公开提出加薪或升职要求,是不是有点太尴尬?一个青年打工者因为话说得好听而成功地获得了加薪奖励,他的说法值得一学。
他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洋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理由若干条,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由此看来,庄话谐说,笑着说话,真是妙不可言。
(3)明话暗说:
有时候,有的话说得太明了、太深了可能触及到对方的尴尬处,所以,为避免难堪,保持对方面子,有些明话可以暗示表示。
基辛格的北京之行取得圆满成功,周总理去为他送行。基辛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诚恳地向周恩来担保:回去后一定多方奔走,早日争取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基辛格越说越高兴,竟不顾外交辞令,开出了时间表:“大约一年。”周恩来始终微笑着,传达出内心的赞赏和谢意。
就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基辛格在飞机上收到了发自美国的电报。原来,就在前一天的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席位的提案已经通过!这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基辛格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在议案通过的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就已经知道了。作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也肯定早已知道了。可是,自己却拍着胸脯说“大约一年”真是荒唐。周恩来当时完全可以说:“事已办妥,不劳大驾。”但他为了给自己一个面子。始终微笑着,一言不发。想到这里,基辛格不由得对周恩来竖起了大拇指。
(4)深话浅说:
话说的深处总要牵涉到本质上,就本质问题争执不下,容易构成僵局,问题搞僵了,不但关系到彼此的厉害,也关系到彼此的面子和尊严。这时就应该从深的问题中走出来,绕过本质,在浅明的问题上导引变通。这样就可以使深的问题被掩盖起来,让对方产生积极的行动。
我党早期领导人王若飞同志被捕入狱后,积极宣传革命道理,使很多人觉悟了。国民党为了防止“赤化”,就弄来一个在旧军队中当过排长的抢劫犯,和王若飞关在一个囚室。这个“结伙抢劫,杀人越货”的犯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是条汉子。敌人洋洋得意,心想:看你怎么把这个抢劫犯赤化?
这天,这名姓张的排长一进入大门。便拱起手对王若飞说:“黄先生(指王若飞),他们要兄弟来给你做伴了,一只铁笼里关进两只老虎,该不会嫌弃吧?”王若飞一听这口气,看看他壮实的身材,黑黝黝的胸毛,便谦让道:
“哪里,哪里,我怎么敢称老虎,要比嘛,顶多只能算头牛,已经不错了。”王若飞不愿与他争辩,有意退让。张排长连忙说:“过谦了,过谦了。”
“不,不”,王若飞摇头道,“还是让我做头牛吧!”
张排长发愣了:“你们共产党人都是好样的,听朋友说打仗冲锋个个都像小老虎,你怎么把自己比做牛呢?”
王若飞解释道:“对敌人,我们的确是猛虎。可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来说我们就是一头牛,像牛一样驯服地为人民工作,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不讲价钱,不使脾气。这样说当头牛有什么不好呢?总比欺压百姓强吧?”
张排长说:“黄先生,你说的在理,兄弟不才,也是照你们的道理办事。可他们说我打家劫舍,其实我是杀富济贫。这和你们打土豪、分田地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不,不一样。”王若飞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几户、几十户穷人,而是要把这个欺压人的社会整个连根拔掉,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我们也不是为了眼前的一两顿饱饭,而是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着想。”
张排长恍然大悟,他拱着手,虔诚地说:“黄先生,闻名不如见面,我算真心服你了。如果你们将来用得着我,我愿为你效劳,只要打个招呼,我给你做打手。”
王若飞笑道:“共产党不需要打手,但我们很欢迎给人民办事的朋友。”至此,这个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完全被王若飞征服了。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假使他们一见面,王若飞便直截了当地指出张排长“打家劫舍”有什么不足的话,自傲的张排长恐怕是不会服气的,王若飞并不急于指出问题,而是顺其心理,先让着他。把自己比做牛,而把他称为虎,当张排长大惑不解时,再给他解释清楚,最终把他说服。
(5)实话虚说:
做人的准则应该是以诚实为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但并不是说凡事、凡话都实打实凿,不讲技巧。说话直,嘴巴像炮筒子未必处处受欢迎,未必能把事情办好,那该怎么办呢?实话虚说,以虚探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某刚刚托好友张局长为自己办件事,忽然听说他被捕“进去了”的传闻,又不知真假,就到张家探望。确实只有局长夫人在家,满脸愁容。李某开口道:“老张出差了?”张夫人长叹一声:“唉!没出差。胃病又犯了,昨天送医院去了……”
原来如此!如果李某实话询问张局长是否真的被捕了,那场面将会如何?李某是这样设想的:如果张局长真的被捕了,其夫人自然会实情相告;如果张局长一切平安,她会莫名其妙地反问:“怎么回事?”他则可转而掩饰:“听说他想调动?干得好好的,又何必……”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
2.轻话重说的表达窍门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把话说重的,以免伤及对方的自尊或感情。但有些时候有的人偏偏不识抬举,你赏他脸,他非要踩着脸上天;也有的人顽冥不化,或悟性太低,对某个事理说千道万他就是不开窍;也有的人不通情理,看问题偏颇短见,你不用尖刻有力的话点明事理,他就是不认账。在以上这些情况下,你就应该把话说重些才好。那么怎样把话说重些呢?
(1)一针见血:扎到痛处方知悔。对一些执迷不悟,麻木不仁者,一针见血指出其错误,促其猛醒觉悟。有一位中学生,自以为看破红尘,认为世人都是虚伪的,并多次在作文与言行中流露出走的想法。有次不顾劝阻,真的出走了。班主任知道后,立即骑车追寻,好不容易找到他。回校后,班主任针对这位学生存在的糊涂认识,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你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实,可是,你临走时给我写信,这说明你对老师的爱是真实的;你信中说要我多送几个同学升学,这也说明你对我们班的爱是真实的;你对父母、姐姐的爱也是真实的。在你身上存在着这么多真实的成分,难道别人就会是虚伪的吗?”老师的话直接刺痛了他的错误,在他心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他悔悟地垂下了头。一针见血,直来直去,弄不好会伤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使用时要分析情况,看准场合,争取做得恰到好处。
(2)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占主动。先发制人是指在对方尚未取得主动之前发起攻势抢先在对方心理上占据优势地位的言语制胜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没有听从共产党劝告,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张学良部下将士错怪共产党,杀气腾腾地闯到周恩来同志临时住所。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同志霍地站起,猛地一拍桌子,先发制人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所欢迎的!这恰恰害了张副司令!你们是在犯罪!”周恩来的一番言辞字字铿锵,句句有声,情、理、威一并出击,煞住了这几个狂徒的威风,打下了他们的气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针锋相对:不保面子就撕破。如果在与人交谈或谈判时,对方比较刁钻,提出的问题既尖刻又有分量,这时,你给予对方的回应也应该是有分量的。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面对这种挑衅的无稽之谈,我方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这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对方迅即狡猾地把话题一转,又说:“阁下这次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我国代表淡然一笑,揶揄道:“我是在西方受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比你少不了多少,遗憾的倒是您对东方的了解可真是太差了。”对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4)反唇相讥:
以牙还牙。人们有时会在某些交际场合受到某种侮辱,侮辱的语言对被侮辱者来说,自然是沉甸甸的。在这种时候,你也必须用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话义正辞严地进行反击。切不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做应声对答,那样,别人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无能或者理屈。如果把反击的话说重些,别人不但会理解你,也会把你做人和做事的形象看得更直。在巴黎的一次联合国大会上,菲律宾著名外交家罗慕洛,同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发生了激辩。由于罗慕洛在发言中讽刺维辛斯基的建议是“开玩笑”,于是惹恼了维辛斯基,他非常轻蔑地对罗慕洛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罗慕洛的确是个矮个子,穿起鞋来也只有1.63米。但正是这个矮个子,做了许多高个子都无可企及、更具有轰动效应的事情。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国格人格受到污辱,就决定同前苏联外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维辛斯基刚把话讲完,他就站起来告诉联大代表说:“维辛斯基对我的形容是正确的。”接着话锋一转:“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的行为检点些,是矮子的责任!”在庄重的国际会议上,利用别人的生理条件构成的缺陷进行人身攻击,是十分不理智的,既无理,又失礼。义正辞严,有理有节的回击是十分必要的。
(5)深中肯綮:
把话说到点子上。所谓深中肯綮法,就是要把话说到关键处,说到点子上。要知道击中要害的话,总是动人心弦的,只有说到点子上,击中要害,对方才会感受到说话的分量,才会对你说的话有所警醒。说话如果不说到要害就无法拨动对方内心深处最关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就无法使其动心、动容,改变主意,幡然醒悟。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开口言商,闭口言商,“利”则成为经商的核心的核心。所有的商场竞争,无非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只要你在推销时,恰到好处地在这个“利”字上把握分寸,重点突出,相信话不需多,也会卓有成效。比如,“张厂长,如果你们厂的每条生产线都安装上我公司高精密度自动控制系统,那你们厂产品的一等品率将由现在的85%上升到98%以上,每天可增加经济效益13万元,所以你晚一天购买,就意味着你每天都要白白地扔掉13万元钱。张厂长,早买早受益呀!”如此以“利”动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见,春色不需多,但见一杏出墙,便知天下皆春了。话语虽短,但一个“利”字,却这么了得!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必须少说次要话和废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蛇不要添足。话要说得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千万不要长篇宏论,越描越黑,那可是商家大忌!
古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话不在多,点到就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没有人会有闲心去听你的滔滔宏论。这就要求你随时提醒自己,随时做到——把话说到点子上,有道理,有情味,有逻辑性,这样才算掌握了说话的分寸。
3.该直言时无须遮掩
世上的人千奇百怪,谁也无法用一种办法对付每一个人。说话之所以有许多技巧,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合。有些人用委婉的话对他表达不起作用,或者说起不到应该起的作用,这时适度地说些用意明确、直截了当的话就很有必要。
(1)理直气壮:
说直话最好能先充分把握对方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及其面临的行为选择,做到对症下药。针对其思想行为倾向说理,陈述利害得失,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辩证分析,既能为对方提供全面的、充分的证据或理由,又注意加强证据的严密逻辑性,从而引导对方作出与说理目的相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