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话好办事
18319600000020

第20章 办事有规则,关键怎么说(3)

台下立刻有人问:“蒋介石丧权辱国,罪大恶极,为什么不杀他?”“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又要捉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蒋介石,后患无穷”“……”直到大家把话几乎说尽时,周恩来才大声说:“要杀,这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出乎意料的回答,一下子就把全场的人都怔住了。然后,周恩来给他们简要分析了西安事变以后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接着就谈为什么不主张杀蒋的问题,周恩来说:“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呢,还是不杀好呢?这要看杀他划算不划算,用你们东北的话说叫做够搂不够搂。够搂我们当然要杀,假如不够搂的话我们杀他干啥呢?比如我们今天杀蒋介石,就会冒出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而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与日本人勾结在一起,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但若不杀呢,蒋介石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可以逼他抗日。前一回何应钦不是派飞机轰炸西安吗?我们逼蒋介石写个条子,这几天不是很安宁吗?看来蒋介石多少还有点用处,所以杀他不如不杀的够搂!”“哗”地一下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但还有少数人没有解开心中的疑团,那位邀请周副主席的青年军官问道:“你们共产党一向是主张反蒋抗日的现在为什么又变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了10年仗,势不两立,现在为什么不趁机报仇杀了他是吗?”周副主席温和地说:“对,是这个意思。”那位军官回答。周副主席用深沉的语调说:“我们红军有位将军叫徐海东。他全家360多人,除了他,350多人叫蒋介石杀害了,很惨哪!这个仇够大吧,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人来说,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时全场的军人都感动了,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周副主席的话之所以能说服那些义愤填膺的青年军人,关键的一条就是以理服人,而以理服人的关键点就是不管什么事都要看够搂不够搂,划算不划算。人生在世没有几个只图痛快不计其余的冤家,所以在事实面前,每个人又不能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精心核计。

比如,村民张小秋的父亲进城卖菜,不慎被本村运输专业户的拖拉机撞成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小张的母亲悲痛欲绝,趴在遗体上哭得死去活来,乡民们无不洒下同情的眼泪,无不对司机严厉指责。张小秋更是悲愤交加,一怒之下从家里拿把菜刀,要杀司机为父报仇,大家见他急红了眼,没人敢拦,司机也吓得直打哆嗦。就在这要出人命的紧急关头,民调员赶来了,只见他往张小秋面前一横,威严地喝了一声:“有理说理,不准动手!把刀放下!”小张不依,还往前扑,并声称:“杀了他,我也不活了!”民调员厉声喝道:“你爸刚死,你也不活了!你死了,剩下你娘谁来养活?再说,你忍心叫你老婆年轻轻的守寡?孩子没爹啊!”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上去一把抓住小张的手腕。民调员的话声色俱厉,震耳、钻心,直说得小张猛一愣怔,菜刀当啷一声落了地,抱头大哭起来。

其实,这位调解员的话一句句无不告诉小张要权衡利弊,哪头划算的问题,所以在经过一番反复的核计,在认为害大于利的前提下,小张才不得不放下了菜刀,一场即将发生的人命案就这样平息了。所以关键时刻,话不在多,要说在节骨眼上,这才是最有效的。

7.善用幽默,平息争论

幽默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欢乐,而且能使我们摆脱尴尬。化险为夷。

在现代人际沟通中,幽默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幽默甚至被誉为“无国籍的亲善大使”。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幽默都能使你顺利地改善困难的处境,在社交场合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你成为一个能克服障碍、能得到别人喜欢和信任的乐观之人。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恰当地运用幽默,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镇上一家酒馆老板脾气暴躁,听不得半句坏话。有一次,一个过路人在此喝酒,刚喝一口,就忍不住叫了出来:“酒好酸。”老板听后大怒,吩咐伙计拿起棍子打人。这时又进来一位顾客,他问:“老板为什么打人?”老板说:“我卖的酒远近驰名,这人偏说我的酒是酸的,你说他该不该打?”这个人说:“让我尝尝。”刚尝一口,那人眼睛和眉毛都挤在一起,脱口说道:“你还是把他放了,打我两棍子吧。”大家哄堂大笑,一句诙谐的话语平息了一场纠纷。

幽默用生动形象、鲜明活泼、委婉、含蓄、风趣、机敏、确切的语言,友善地提出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见解,能使对方在愉快的情境中,欢乐的笑声中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生物学家格瓦列夫在讲课时,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学鸡叫,课堂里顿时一片哄笑。这时,格瓦列夫却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挂表,不紧小慢地说:“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这种幽默的批评对学生起了警告作用。

幽默有时是文雅的,有时是具有暗示作用的,有时是高级的,有时是低级趣味的。切忌在沟通中开低级趣味的玩笑并自以为幽默。低级趣味的幽默一般形如讥笑,而一句普通的讥讽言语会让人当场丢

脸,以致双方反目成仇。因此,在人际沟通中,一定要注意幽默的品位与格调。

使用幽默的谈话方式,应当因地、因时、恰如其分地使用。例如,如果大家正聚精会神地研究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而你突然在这时插进了一句全无关系的笑话,不但不会令人发笑,反而让人觉得无趣。

如果一味地说俏皮话,无限制地幽默,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譬如你把一个笑话反复讲了三五遍,起初人家还以为你很风趣,到后来听厌了之后,会让人感觉呆板、无聊。

如果你的幽默带着恶意的攻击,以挖苦别人为目的,还是不说为妙。再好的糖衣,如果里面包的是毒药,也会致人于死地。

任何人都喜欢聆听生动、形象、幽默、活泼的话语,因为它们总是那么有趣,通俗易懂,听着轻松、愉快。但是谈话生动、妙语连珠,有一副伶牙俐齿的人毕竟不多。因为要能说好听的话,必须花相当大的工夫去积累语言的素材,去训练表达的技巧,下面是使你的语言幽默的常用方法:

1.恰当运用熟语

所谓熟语,是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及成语等,交谈或辩论中巧妙运用这些熟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自嘲

麦克?斯威尔说:“在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嘲笑你自己。”把自己当做嘲笑的对象,不但可以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可以提升自我的修养。

3.推陈出新

有时候由于重复多次使用某些词句,别人听久了会厌烦的。这时适当在旧词上稍稍变通或改变一下说法,就能推陈出新。

4。扩大知识面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

5.培养深刻的洞察力及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

6.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

学会宽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可以克服困难,成为一个乐观者。

8.虚心请教,少走弯路

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唯有虚心请教才能使人进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进入陌生的工作环境,肯定会有很多不懂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虚心请教,问问题前先多观察身边的现象,多动脑子。在请教别人时,应当带着谦虚的态度。因为你在询问的同时也是在和同事沟通,增进情谊,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获取答案的过程。

当上司取得了丰功伟绩的时候,他周围有的是赞美声和一张张笑脸。作为下属的你如果也去这么做,就不会引起上司的特别注意。因此,明智的做法是虚心请教,你可以恭恭敬敬地掏出笔记本和钢笔,真心诚意地请他指出你应该如何努力,也可以谈论上司值得骄傲的东西,向他取经。这样做会引起他的好感,使他认为你是一个对他真心钦佩、虚心学习、很有发展前途的人。

对于初创企业来讲,只有加强与同类企业的沟通,注意吸收他们在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往往有些问题对于经历过的企业来说非常简单、非常明白,但对于初次遇到的企业可能就不知所措。只要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虚心请教,可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问一句、多学一点,可能比你整天冥思苦想省事、省力得多。

时刻保持一种虚心求教的态度,才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虚心清教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大幅度地减少犯错几率,缩短摸索时间,使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来到了小河边,看到三个年老的长者在河边垂钓。过了一会儿,一个老者起身,说:“我要到对岸去。”于是,老者蜻蜓点水般在水面上飞快地点了几下,就过去了,年轻人很惊讶。过了一会儿,又有个老者也像第一个老者一样过去了,年轻人看呆了。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老者也起身从水面过去了。这下,年轻人认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蜻蜒点水而过,谁知“扑腾”掉到了水里。三个老者把年轻人救起,问他为什么掉到水里,年轻人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三个老者哈哈大笑:“年轻人,我们在这条河上走了几十年了,对河里的每一块石头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过河。你不熟悉,就一定会掉到水里去的。”

别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不肯虚心向人请教,结果只能处处碰壁,会像这个年轻人一样掉进水里。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值得别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年轻同志要尊重老同志,虚心请教,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和领导沟通中,要向领导虚心地请教,比如公司期望自己发展的方向,目前自己做得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等,要有诚意地问自己的直接领导,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应如何提高和改进等,从领导那里得到一些指导。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个人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长。

虚心向别人请教和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到许多处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经验、方法,是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自己位置、积极进步发展的良方。

学会“请求帮助”,别人会更喜欢你。正如一条谚语所说的:“在你困难的时候,你曾经帮助过的人不一定来帮助你,而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会来帮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在给别人一个小小的帮助后,一般地说,他愿意做出更多的帮助,因为一个人在帮助了别人之后,常常感到对方是应该得到帮助的。

人总是喜欢证明自己正确,谁也不希望自己栽的花开得不好或者开不出来,换句话说,人们不希望自己投资错了,更不希望自己白白投资(尤其是感情投资),这叫栽培引起的“期待效应”。让某个人帮助你就是让他“栽培”你,随着期待效应的显现,他就会越来越喜欢你。

此外,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工作,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要知道,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情结,他们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不仅不会小瞧你,反而会因为受到尊重增加对你的好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