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18314400000037

第37章 说话要说服力(2)

米切尔的成功说服在于,他不只是用语言来鼓励那些意志消沉的销售人员,而是把事物都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听,用眼睛看,去分析事实的真相。

“建筑之王”希尔也曾用这一招成就了自己非凡的事业:当年,希尔在承包已经破产的圣保罗城至太平洋沿岸的铁路公司时,急迫需要得到大银行家斯蒂芬的支持。

由于将要修筑的铁路将延伸到广袤偏僻的草原上,斯蒂芬觉得,这样荒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营铁路,他一点兴趣也没有。无论希尔费劲了唇舌,也始终不肯答应提供银行的贷款。

直到有一天,希尔将斯蒂芬拉上了一辆通往西部的火车,在终点站停下时,斯蒂芬改变了想法。

原来,火车的终点站四周聚集了很多人,由于火车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各种运输车辆把小路挤得满满的。

看到这么多的人,斯蒂芬兴奋起来,他可以想象出一幅到这里大移民的情景了。这时,他就变得非常友好,而且主动提出要与希尔合作了。

我们注意到,当一种观念进入人心很长时间后,外人是很难用话语将它改变的。这时,要想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偏见,就要找到与他观念相悖的事实,自然而然地引入这个事实,并在时机成熟时阐释它,发挥它,使之真正成为你的有力证据。

年前,某集团总裁钱先生约见新技术总监方女士时,了解到她的顾虑:方女士刚从国外回来,因为自己没有背景,又是年轻女性,担心受到歧视。为了打消方女士的顾虑,总裁钱先生请了三个人作陪,一位是经理张小姐,一位是宣传部庄女士,另一位是总裁太太的侄女儿。为什么请这三个人呢?因为她们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钱先生先介绍三位陪客,然后讲了公司的制度,讲男女员工的平等地位,不会受到歧视。如果没有三位女士在场,以事实作证,方女士未必会相信钱先生,未必会去除偏见,打消顾虑。

总之,要想赢得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信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实物摆在他人面前。对于普通人来说,眼见为实最能让人信服。在说服的过程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聪明人常用这种方法。

用数字说服对方

数字可能是最简单,也可能是最深奥的。数字拥有最非凡的说服能力,不容忽视,它能给人一种真实、具体的感觉,让对方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图像,特别是使用对比性数字的时候,这个效果会比单纯地罗列数字更为明显。

在你的交流、沟通、演讲以及说服中,如果你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22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与妇女以平等的地位。

她说:“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有700多人。我听到总统说:‘这里云集了美国政府的全体成员和内阁成员。’我环视四周,在700多名政府要员中,只有12员是女性;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11人是女性;内阁人员中没有女性;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性。”

她列举的这些具有鲜明对比的数据说明了她的观点。无论你是否赞成她的观点,在这些确凿的数字面前,你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

这就是数字的力量。它意味着铁的事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劝说更有说服力。

你是否对某些新闻所列举的事实触目惊心呢?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些电视节目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很大,也许你会点头称赞,但是你真正重视起来了吗?但要告诉你这些具体的数字,你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平静了。

《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调查表明,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大约有一万多人实在听摇滚音乐中度过的,这比他们在校十二年度过的全部时间只少500个小时。有人做了一次普查,平均每一位观众一年中从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9000个表现性行为的镜头。暴力场面更多。一般高中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2.2万小时,相当于他们在课堂时间的两倍,在这2.2万小时里,可以看到1.8万次谋杀……”

这些具体化了的危害结果,比任何笼统的说辞更能激起你对这句事情的关注吧!因此,无论在哪种说服场合下,都要恰当地穿插一些数据。

下面是某一个重点高中的招生启事,我们看看它是否具有说明力。

本校是省立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务实,校园环境幽雅,是您理想的选择。今年计划招生200人,要求……

当看到这则招生简章的时候,你去注意那些什么重点、务实之类的东西吗?你当时或者随便把它丢在一边,或者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具体要求是什么,但无论你是怎么做的,都不会激发你想进该校的强烈愿望吧。

那么再看下面的这则招生简章:

本校高中毕业班今年考上重点大学458人(其中升入清华大学52人、北京大学97人),考上专科学校321人,升学率达到92%……本校有资深教师278人,其中152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本校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本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清华北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看到这则招生简章的时候,你还会无动于衷吗?你是否在想:或许,3年后,我就是这52人中的一员,即使不是那么顺利的话,我至少也会是97人中的一员吧。

显然,第二份招生简章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数字的说服力量。

附:在说服中恰当运用数字的技巧

1.将换算的数字形象化,使那些难于感知和认识的数字更加生动。

元朝至正年间,海宁一带水路不通,陆路运送军粮只能靠人力肩挑车载,而当地百姓又屡遭战乱,不宜再行征用。将军董搏霄向朝廷建议,改用士兵搬运军粮,但遭到朝廷一些大臣的反对,说国家历经战乱,兵力不足,军士疲惫,若再运送军粮,远途劳顿,势必削弱战斗力。

董搏霄说:“军人搬运粮食,可用百里一日运粮之法。其方法是:每人距离10步,36人就是1里,360人就是10里,3600人就是100里。每人每次背米4斗,米用夹布口袋装好,封上印记,由一人传递给另一人,人不停走,米不着地。每人每天走500个来回,单人行程往返为28里,负重14里,空手轻行14里,每天可以运米200石。如果每人每天供应一升米的话,那么,这3600人运一天的粮食可供100里之外两万人吃一天。况且,单人行程每天仅28里,每次负重4斗仅行10步,往返劳中有逸,长队传递,类似游戏,绝无疲师之虞。”

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简便易行,效率很高。董搏霄提出士兵运送军粮时,遭到大臣反对,他将这一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劳动效率的运送方法,换算成具体数字,而这一连串的数字,通过运筹巧排,化成生动的形象——排成百里长队的士兵,如游戏般地传递军粮的动人场面。其计算之精确,运筹之巧妙,使反对的大臣无法拒绝这一建议。董搏霄轻十步、重十步的百里一日运粮法的建议,终于被朝廷采纳。

2.巧妙利用数字的心理作用。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被誉为畅销书制作霸王的神吉先生,策划了一本以《读心术》为题的书,并约心理学家多湖辉来写。对于从未有过写书经验的多湖辉,这的确是一件难以办到的苦差事。可是神吉先生不理会这种顾虑,语气轻松地说:“怎么样?题目还不错吧?!马上动手写吧,300页稿纸左右就可以了,你一天写5页左右就行!”

奇怪的是,经他这么一说,先前还觉得很困难的多湖辉先生忽然感到肩上的负担轻多了,觉得两个月后交出底稿也并非不太现实。起初,一想起时间长达两个月,原稿长达300页,一种难以承担的重压感不免袭上心头。可经神吉先生“一天写5页”一讲,想想有时给杂志社赶稿时,一天能写十几、二十几页,所以顿时感到很轻松。实际一动手,才觉得一天5页的定额是够高了,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了,就不能再往后拖了。

这种利用数字的技巧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得相当广泛。如写字楼出租,业主常常打出“每天每平方米仅2元”的广告来吸引客人,就是运用了这种技巧。实际上,要租这些写字楼,算起年租来,价格不菲。客户并没注意到年租,在一种划算的错觉下签下了租赁协议。

具体的数字最有说服力,愈是明确的数字资料,愈能给人信任感。

以损失作诱因的说服法

人人都害怕损失。社会科学证实,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能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的是损失。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也要充分抓住对方这种心理。

一位资深的销售代表说,他常常用这一种方法促使销售成功,就是告诉客户,如果他(她)不购买产品的话,他(她)就会遇到怎样的麻烦或问题。或者,暗示客户可能丧失某种或某些利益。像很多商家开展的“限期促销活动”等,除了可以创造一种热烈的销售气氛之外,所谓的“限期”其实都在向客户传递一种“超过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优惠”的意义。而消费者也对商家有意无意传递的这种意义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或企业推出的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疯狂购物”,即使需要排队等待也乐此不疲。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假扮电力公司员工做过调查。他们告诉一组用户,通过能源节约,每天能省50美分。另一组用户则被告知,如果不节约能源,每天将损失50美分。结果节约用电的住户中,后者比前者要多出三倍。注意到了吧,这个案例中的损失与收益是一样的,但以损失作诱因的方法却增加了三倍的说服力。

当你明白这一点后,你就不再会为说服一位不愿意帮你做项目的同事苦恼了,当你在表示做这个项目是一个极好锻炼机会之后,还一定要让他知道,如果不加入的话,他会失去什么。例如:“小王,如果你不加入这个项目的话,你将错过一个和新锐技术打交道的难得机会。在这个部门里,你的价值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等到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时候,你的职位也岌岌可危,在公司没有地位,甚至会被解雇掉。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一旦失业,你的生活靠什么支持呢……”

相比,“小王,你要是加入这个项目,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业绩,收入会提高,也会有升职的希望……”如果你是听者,你会被哪一种说法打动?

美国有一位教授玛乔里·雪莱曾做过研究,发现在损失与收益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也会因惧怕损失而做出决策。这就告诉你,如果你有一个一经采用就能为部门每年节省10万元的建议,那么,在向经理推荐此做法时,最好告诉经理若不采用会损失10万元,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谈判时,也经常面临着客户的异议,因为客户一般不会主动购买,而是需要销售人员的说服。如何说服他们下定决心呢?也许任凭销售人员说尽产品的益处,客户也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必须改变策略,至少不要让自己的说服形式过于单调,而向客户提出“假如此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您将会受到……损失”的暗示,就是一种打动客户的有效方式。

一项针对消费者的有趣调查显示:他们在购买某一产品时,往往是因为担心当时不购买的话,会丧失一部分应得的利益。这些担忧,有74%的消费者是从销售人员那里得来的。

我们在日常的说服过程中,也应该巧妙利用有可能出现的损失作为诱因,抓住对方的心理,为自己的理由加大分量。

适度运用“威胁”策略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说服老手会不择手段地揣摸对方的真实意图,一旦摸清了底牌,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便是技术问题了。在谈判中,当你有十分把握的时候,不妨威胁一下对方。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便是使用威胁来达到说服目的的。

战国时期,秦国实力最强大。它仗着自己的实力,到处侵略、欺凌弱小的国家。

一次,秦王派人来到一个叫安陵的小国家,对安陵君说:“秦国愿以方圆500里的地方来换取安陵。”这明摆着是一种巧取豪夺的行径。

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也因此得罪了秦王。为了缓和一下关系,安陵君特派谋士唐雎出使秦国,向秦王做进一步解释。

秦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安陵,竟敢不答应他的要求,因此很不高兴。

当唐雎拜见秦王,行礼完毕,刚刚坐下后,秦王就阴沉着脸,对唐雎吼道:“别再解释了!我问你,你知道天子发怒的情形吗?”

唐雎一点也不害怕,他毫不示弱地答道:“大王,我还真没听说过。”

秦王用教训的口气说:“那就让我告诉你吧!天子一发怒,就会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说完,他的双眼逼视着唐雎。

唐雎心里明白,秦王是在用战争来威胁他。他一点也没有害怕,而是压住心中的怒火,平静地对秦王说:“大王,您听说过布衣之士发怒吗?”

秦王不屑一顾地说:“布衣之士发起怒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光着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摇了摇头说:“这不过是平常人发怒罢了,不是士人发怒啊!从前,专诸替吴公子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时,白虹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时,苍鹰扑击殿上。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呀!他们发怒时,上天都降下预兆。今天加上我,就该是第四个人了!布衣之士发起怒来,倒下的虽只两人,流血也不过五步,可是天下人都要穿起丧服啊!现在大概就是时候了吧!”唐雎说完,迅速地拔出藏在身上的短剑,一下子站了起来,瞄着秦王,马上要扑过去。

秦王顿时被吓得变了脸色,赶忙向唐雎道歉:“先生息怒,先生请坐!今日我算是明白了:韩国、魏国之所以灭亡了,安陵却还能存在,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先生啊!”

就这样,秦王没敢再提换地的要求,唐雎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唐雎和秦王双方为了说服对方,都使用了威胁的手段。秦王威胁要发动战争,唐雎则威胁要取秦王的性命。对秦王来说,生命是他最大的利益,秦王不会为此事而丧命,而唐雎则抱着必死之心。因此,唐雎的以死相胁迫使秦王屈服,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归根到底,威胁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威胁不是一种简单的吓唬,应包含下列含意:如果这样或不这样,就会产生那样的后果。在说服的过程中,善意的威胁是有助于成功的。运用此种方法劝说别人,使对方懂得利害关系,产生恐惧感,以增强说服的效力。威胁应该主要放在对于可怕后果的说明上,这样才能起到说服作用。

以荣誉感刺激对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希望获得别人肯定的欲望,这也是促使人类产生干劲的能源。如果能利用这种心理作用,即使是一些令人提不起精神的琐事,或麻烦的工作,也能激起一个人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