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18314400000030

第30章 赞美与批评恰到好处(3)

(2)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给他一些建议或指导,这些建议要关注于人的表现而不是评判这个人。在这里,你的目标是帮助你的同事表现得更有能力。你希望他们从实践中学到东西,以便以后干得更好。你不应强迫你的同事去做这些事情。他们应自主自己的行为,你的目标只是为他们出主意和建议,以让他们能够从中选择采纳。

如果直接的批评不妥当,那么不妨想一些婉转的办法,这样更容易达成目标。

5.批评老板要点到为止

当然,老板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因为老板毕竟也是人,不是神。至于这时你该怎么办,当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处理模式,要看老板的脾气秉性、说错话的场合、说的错话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你该采取的方法,当然,你在公司里的地位及与老板的关系也是你应该考虑的因素。

如果老板说错了话,而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都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以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处于尴尬和困窘的地位。

但是如果你决定不再“装聋作哑”了,那么就有些原则必须遵守:

在批评老板之前,先要从对方的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要那样做。有时候,对方可能是有难言的苦衷,没有办法,然而又不愿向别人透露隐情。在此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关心代替批评。这样会使对方更容易接受。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而且如果这种话是当众听到的,就会更加觉得有面子。反之,有关批评的话要私下说,这样除了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外,对本身的形象也会产生好的影响。当众赞美,私下批评,这看起来有点像搞“两面三刀”,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样做和那种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有本质上的不同。

批评他人要真诚

与人共事,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总会有别人出错时需要你提出批评指示。这时,你若批评指正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会产生负作用。

有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拿了一叠他自己的摄影作品去拜访一位摄影家,请他批评指正。摄影家把他的作品看了一遍,很热心地告诉他哪一张曝光时间长了一些,哪一张光圈小了一些,哪一张取景需要变换角度……当这位摄影家正在指正的时候,来请教的人总是找一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不是说当时天气不佳,就是说取景时找不到合适的立足之地等等,如此,啰嗦了半天。

当那个摄影爱好者走了以后,摄影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我真傻,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其实这种结果是完全能想像得到的,现在的有些青年人就不愿意虚心接受批评。

几年前,史密斯先生的侄女约瑟芬离开她在美国加州的家,到纽约去做史密斯先生的秘书,那时她才19岁,刚高中毕业,对于商业常识和生意上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然而,她待人做事,却颇为老练。有一段时间,她经常犯一些错误。有一次,史密斯先生真想批评她几句,但再一想,她年纪轻,阅历浅,不可太苛求,于是改用和颜悦色的方法对她说:“现在你做错了事,自然是难免的,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做的错事比你多得多,所以我相信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增长才干的,现在你照着这样做不是好多了吗?”先承认自己有错,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令人易接受。

人们做错了事,或做了件吃亏的事,除非他自己主动告诉你时,才会坦白地承认错误,但如果是你主动指出他的错误,那么他一定找出种种理由加以辩解。你可以在周围的朋友或家人中试试看,无论是小疏忽或大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别人指出后立即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地承认错误。所以,批评他人时,一定要讲究方法,态度要诚恳。

批评忌全盘否定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批评者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的批评,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与修养及对问题的看法都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根据人们受到批评时不同反应,将人分为迟钝型反应者、敏感型反应者、理智型反应者和强个性型反应者。反应迟钝的人即使受到批评了也满不再乎;反应敏感的人,感情脆弱,脸皮薄,爱面子,受到斥责则难以承受,他们会脸色苍白,神志恍惚,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具有理智的人在受到批评时会感到有很大的震动,能坦率的认错,从中汲取教训;具有较强个性的人,自尊心强,个性突出,“老虎屁股摸不得”,遇事好冲动,心胸狭窄,自我保护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明知有错,也死要面子,受不了当面批评,并且也不会轻易改正其缺点。

针对不同特点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对自觉性较高者,应采用启发做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于思想比较敏感的人,要采用暗喻批评法;对于性格耿直的人,采取直接批评法;对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人,应采取公开批评法;对思想麻痹的人应采取警示批评法。在进行批评时切忌一视同仁,方法单一,死搬硬套,应灵活掌握批评的方法。

正确的批评要求细密周到,恰如其分,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当面进行批评,对于个别现象就应个别进行。另外,也可以事先与之沟通,帮他提高认识,启发他进行自我对照,使他产生“矛头不集中于‘我’”的感觉,主动在“大环境”中认错。

同时,批评不可全盘否定,别人犯的什么错误就应对其错误加以批评,使其及时改正,不可一概而论。

何妨批评也风趣

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缓解受批评者的紧张情绪,启发受批评者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幽默式批评在于启发、调动被批评对象积极思考。它以幽默的方式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但是,使用幽默式批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否则,将适得其反,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何谓幽默的批评。课堂上很乱,有的学生在说笑,有的学生睡觉,有的学生眼观窗外。上课的老师突然停下了讲课,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如果坐在中间谈笑的那几个同学能像那位观看窗外景色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也就会让前面睡觉的那两位女同学睡得更香甜了。”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那几位被点到的同学的笑容里则带有羞愧之色。

幽默能使人感到亲切,使气氛变得轻松,即便是批评,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幽默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再呆板的人,只要努力都可以逐渐变得幽默起来。美国前总统里根以前也不是幽默的人,在竞选总统时,别人给他提出了意见。于是他采用了最笨的办法使自己幽默起来:每天背诵一篇幽默故事。

但是要注意,幽默的批评不是讽刺,讽刺别人会使人厌恶,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批评要紧抓事实

邓小平同志强调:“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可时下,批评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人中却开展不起来,走过场,不愿批评,不能批评、不敢批评的观象较为普遍。造成批评难、难批评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批评的语言艺术不高,把握不住批评的事实根据,也可以说不善于批评。

一般说来,无论是批评还是被批评者,对批评都有一种戒备心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苦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通常是“逆耳”、“伤耳”、“刺耳”。批评者批评别人虽然是发自内心的,确实是出于“爱护、关心、保护”的目的,但因有时捕风捉影了,无事实根据,使被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戈一击。因此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艺术,像药师把“良药”变成胶囊,外包糖衣,这样既易进口,又能利病一样。

批评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对方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更不能听信谗言,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不痛不痒的批评,点不到痛处的批评,含糊其辞的批评,莫名其妙的批评,是不会令人心服口服的。

有四个小孩放学回家,走在路上。有一个小孩发现路旁一户人家的桃树结满了红彤彤的桃子,便提议大家一起去偷摘,其中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当即劝阻他,说别人家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可另外三人执意要去摘,结果被户主发现了,撵到了这四个小孩的家里指责其家人没有对小孩严加管教。

张斌的父母一听户主的指责,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张斌说:“我们几乎天天都教育你,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听话?”可此时,张斌纵有千张口也难以磨平父母的怨气。

上例中,张斌的父母就犯下了一个错误,他们没有了解情况,见人家说自己的小孩偷桃子,未经仔细询问、调查就给孩子当头一棒,这样的批评无疑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实施批评之前,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症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具体的分析,分清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然后再进行批评。

只有了解了事实,你才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批评,提出忠告的角度怎么选择;批评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你是凭借听到的信息忠告别人,容易引起误解。这时补救的办法是与他沟通,听听他怎么说,等了解清楚事实之后再想办法消除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