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1831400000011

第11章 坦诚相待,以心换心换得领导的永远放心(2)

主动与领导沟通看起来非常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许多员工因为与领导地位的差异,对领导心存介蒂,或有生疏感,甚至恐惧感。他们即使在会议上发言,也是能免则免,甚至不提出一些胸有成竹的建议,怕这怕那,长此以往,他们与领导的隔阂越来越深,领导在想什么,下一步的目标或发展方向是什么,他们一无所知。试想一下,这样的沟通现状,又怎么能让领导了解你?领导不了解你,你又怎么能够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当然,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说,另一方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非常的难了,因为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忘记了以下原则:

为沟通做充足的准备。每一次主动沟通时,都应有个明确的计划。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让沟通更加有效。我们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分补充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应对领导的问答,并能更准确地支持自己的表达。

不要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在主动与领导沟通时,千万不要刻意表现自己而贬低别人甚至领导。这种褒己贬人的做法,最为领导所不屑。当你表达不满时,要记着一条原则,那就是所说的话对事不对人。这样沟通过后,领导才会对你投以赏识的目光。

在与领导谈话前,你不妨先发封邮件预约时间,其中可以明确地写上:“希望能有时间与您单独交流。”说起来,边吃边谈是个很好的方式。这既不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又能和领导作最直接、最轻松的沟通。

此外,如果你的领导是较内向的人,他可能更喜欢通过邮件的方式与员工沟通。那么,你可以变面谈为邮件谈。当然,就算是发送邮件,也要多花些心思。比如,如果你想给看惯了普通黑白邮件的领导来点惊喜,那就制作一些颇有创意的彩色动画邮件。不过,切忌在上班时间作这种私人联络,以免招致领导的误会。而且当你要与领导谈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时,还是应该面谈。

坦诚沟通,缩短和领导的心理距离

要想工作有所成就,就要多与你的领导主动沟通,缩短你和领导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自己更懂领导,也让领导更懂你。在工作中,下属要赢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对领导保密或隐瞒,要以开放而坦率的态度与领导交往,这样领导才觉得你可以信赖,他才能以一种真心交流的态度与你相处。

人人都有自己的领导。对你的领导,你可能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也可能把他看做自己的“敌人”。但是无论如何,在工作关系上,你的领导毕竟是你的领导。即使私下交情再好,你也要明白工作就是工作。而且,对待工作上面的事情,你也要明白该沟通的要沟通,该坚持自己意见的要坚持,该遵守纪律的也要遵守。

以理服人不是说服领导的最高原则,如果没有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即使你把一项事情的道理讲得非常明白,实际上却一点儿用也没有,因为人是有强烈感情的动物,生活中情大于理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感情与道理之间,人往往侧重于感情,领导者当然也不例外。来到一个单位后,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与人坦诚相待,给人留下坦诚的印象。

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但有的下属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或错误,就会感到内疚、自卑,甚至后悔不已。这种人犯错误后,往往不去主动与领导沟通、交流,而是唯恐领导责备自己,害怕见到领导。事实上,犯错误本身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尽早与领导沟通,以期得到领导的批评、指正和帮助,同时取得领导的谅解。消极回避,不但不能取得领导的谅解,反而有可能让领导产生误解。作为下属,可以积极主动地与领导交谈,渐渐地消除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使上级下级关系相处得正常融洽。当然,这与“巴结”领导不能相提并沦,因为工作上的讨论及打招呼是不可能缺少的,这不但能消除对领导的恐惧感,而且也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圆满,工作顺利。

某校一位年轻教师,因为生领导的气,一脚将办公室的门给踢破了。更惊险的一幕是,该教师在一次教师例会中,冲到主席台上要和领导理论,最后被强行拉走。后来他说他出现这些反常的举动是因为当天喝多了酒。但是,如果没有矛盾,怎会演化成如此激烈的冲突!有些领导可能一年都难得跟某些教师交流,却偏听偏信其他人的反馈信息。“没有素质低的学生,只有素质低的教师”成了一些教师内心深处的伤痕。因为伤得太深,有的教师就会出现与领导抵触、和周围同事格格不入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领导的责任之外,某些教师也有问题。有的教师对领导也缺乏应有的坦诚,他们见到领导就躲闪,领导偶尔主动询问一些事情,他们也是不愿透露实情,最后彼此变得非常陌生。教师与领导之间缺少交流,就会出现隔阂和误解。而有的教师则时不时地找领导沟通,抓住一切机会让领导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彼此感觉非常亲切,像朋友一样无拘无束。因而这样的教师遇到困难,出现师生矛盾等情况时,领导都会欣然地提供建议、帮助解决。

虽然领导少一些挑剔多一些信任,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关心,就会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但是下属也不能被动地等待领导对你的理解、关心,而应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只要彼此坦诚相待,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就能获得更大的动力和能量,工作将会更加顺利和愉快。

互助互利,达成默契

所谓互动,就是同上司间的沟通、交流,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互助、互补、互利;所谓默契,就是在脾气个性、处理方式等方面,达成某种共识,以体谅与合作甚至心照不宣的方式共同促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起到上联高层、下达员工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种互动性的默契关系呢?

1. 要善于领会上司的意图

有些上司的工作风格比较含蓄,说话时往往不将自己的意图说得那么明显,不把话说满、点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多一点心思,仔细去领会其话语中的潜台词,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才有可能同上司达到某种默契。

2. 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上司主动征询自己的意见时,或者自己有了某种看法时,不妨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样,不仅容易在上下级之间产生交流与共鸣,形成互动互补的默契,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体现,从而争得脱颖而出的机会。

某公司准备招聘一批新员工,任务下达到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王小姐是一位十分精明的女性。为了使招聘活动更加圆满,在向老板提交了工作计划后,她对老板说:“陈总,写这个工作计划时,我时常想起自己当年来公司时的情景,那可是什么都不怕啊!特别渴望有一种成就感。所以,我希望能消除应聘者的那种给人打工的感觉,公开提出‘同企业一同成长’的目标,让来应聘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有奔头。”老板一听,十分赞同,同时对王小姐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3. 要乐于提供有用的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司是靠“下情”来把握大局、统率一班人的。所以,作为下属的中层领导要能敏感地注意到工作中和同事中的种种情形,主动地向上司提供信息,就容易使双方形成互动互助的关系,而自己在工作中也就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或提拔机会。

一位车间主任在厂长前来检查时,一个劲地抱怨“地方太窄,连转身都困难”。遗憾的是,他只是抱怨,却没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反而令厂长不悦。而车间副主任则不同,他说:“依我看,这是工具的放置问题——应当找个专门的地方来放工具才好。我注意到那边的原料库,是否能隔出一个十几平米的单间来放置工具?我算了一下,只需一千元钱就成。”副主任的话一出口,立即得到了厂长的重视。因为他不光是诉苦抱怨,而是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不久,他就被顺利地提拔为车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