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界趣闻(自然瞭望书坊)
18265200000002

第2章 莫斯科被焚之谜

19世纪初,欧洲大陆战火不断,各国纷争变幻莫测,各种“同盟”朝结夕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各国都想争得欧洲霸主的地位。在这所有的争霸战中,尤以法国与俄国之争最为激烈。自从“战争之神”拿破仑登上帝位以后,法国领土进入了一个空前扩大的时代,他东打西杀南突北进,在欧洲大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外交和军事活动。欧洲其他国家为了抵御法国,纷纷结为同盟。由英、俄、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先后六次组成反法同盟,前五次均告失败,只有第六次获得了胜利,这次胜利彻底击败了拿破仑,使俄国登上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其实,拿破仑最初的军事行动主要是针对英国的,在计划失败后,他开始把矛头对准俄国。在他看来,只有击败了俄国才能最终战胜英国。于是,在1821年6月24日,拿破仑对俄国不宣而战。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国由于没有防备,非常被动,俄军很快溃败,国土大片丧失。8月9日,在经过一场血战之后,法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两天之后,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天才统帅”米·伊·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带领俄军抵抗法国的入侵。8月26日,库图佐夫指挥20万大军,与法军在莫斯科西郊展开了着名的“博罗迪诺会战”,双方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实力进行反击,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城里的居民也随同军队一起撤离。

法军进入了莫斯科,可莫斯科几乎是一座空城,很多地方都在起火。9月17日晨,拿破仑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跑到克里姆林宫的窗口向外眺望,发现莫斯科城火焰蒸腾,火花爆溅,当时就被吓得面色如土。他边大叫着“多么可怕的景象”,边同身边的随从一起狼狈地逃出了莫斯科。这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多星期,当大火熄灭后,昔日风光绮丽的莫斯科变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废墟。

由于莫斯科的被烧,法军无法从莫斯科取得补给,同时由于法军挺进太深,后方援助不能及时到达,法军的粮草供给非常紧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从莫斯科撤军。

得知法军撤退的消息后,俄军在沿途不断予以狙击,迫使拿破仑不得不随时改变撤退路线,到12月,拿破仑才终于撤出了俄境,虽然逃离了俄国,但损失惨重,军力损失达47万余人。

对于拿破仑这次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不足为奇,可对于莫斯科当时那场罕见大火的起因,多少年来,却一直争论不休。

根据正史记载,那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人自己放的。当年由于敌强我弱,库图佐夫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人民也决定随俄军一起撤退,为了不给入侵者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莫斯科居民忍痛放火烧了莫斯科城。拿破仑就一直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军政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谋划与部署的。因为当法军企图救火时发现,偌大的莫斯科城内居然没有一件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工具,显然是事先有人把它们都运走了。另外,城里城外同时起火,显然也是有计划、有部署的预谋。而当时法军逮捕了一些纵火嫌疑人也交代是罗斯托普金指使他们这样干的。据说,罗斯托普金在后来也曾说过,是他命令放火烧城的。从战略的角度看,放火烧城的决定虽然代价惨重,但却十分正确。这是一次十分勇敢的“焦土政策”,它表明了俄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若真正追究放火的元凶,应该是法国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入侵,才迫使莫斯科人民不得不烧毁自己美丽的家园。

可也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莫斯科大火并非俄国人自己放的,而是进城的法军干的:“他们夜进民宅,点起蜡烛、火把、柴火照明,喝醉酒后不慎引起大火”。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就持这样的观点。更为激进的说法则是法国人蓄意纵火。前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就在他的论着中这样写道:看到莫斯科大火的俄国人证明,拿破仑是事先有计划地来焚毁和破坏莫斯科的。

在俄国当时的史料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莫斯科人民不愿自己的财产落入法国人之手,他们忍痛烧毁自己的财物,可法国强盗烧得更多!俄国人和法国人一起烧毁了莫斯科。据后来在法国军队中服役的一些人承认,上面所说的情形的确都存在。

俄罗斯的爱国诗人曾在诗中对那场大火进行了如此的描述:“在燃烧的天空下,在燃烧的地上,穿过两旁的火墙走。”走的人当然是狼狈不堪的法国侵略者,火虽然烧得痛快,烧跑了侵略者,但毕竟烧毁了莫斯科人民可爱的家园。无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纵火者,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场面在人类历史上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