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
经过一年的修改、充实和完善,我的博士论文终于要付印出版了。略略欣喜、激动之余,心中溢满感激之情。
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廖美珍教授。先生渊博的学识、宽厚的胸怀、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永不停息的科研创新精神,是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在论文的选题、开题、创作以及完稿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倾注了先生的心血和汗水。记得选题之初,先生鼓励我既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又要脚踏实地,走一条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道路。于是,我选择了“心理治疗话语研究”这块在国内少有人啃,又很难啃的“骨头”。语料收集的困难、语料转写的繁琐、资料收集的局限、构思谋篇中的困惑等等都让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后悔过,甚至放弃过。每每此时,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踏实严谨的科研精神就会鞭策我克服困难,先生耐心而细致的指导和建议就会为我拨开云雾,先生殷切的鼓励和期望就会激励我在布满荆棘的路上继续前行,直至收获这部目前仍显稚嫩,但凝聚了艰辛与奋斗、苦难与幸福的拙作。
感谢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诸多学者和教授,他们是刑福义教授、汪国胜教授、徐杰教授、吴振国教授、储泽祥教授、华先发教授、刘东虹教授、王勇教授、熊兵教授、陈佑林教授等。陈佑林教授曾是我的硕士生导师。硕士毕业多年来,陈老师一如既往地对我在学业上循循善诱,在生活中谆谆教导。尤其在博士论文开题时,陈老师给了我许多启迪和建议,使当时仍处于混沌之中的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感谢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华南地区多家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医生和病人(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只能在此略去他们的名字)。正是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我获得了心理治疗门诊会话交际的真实语料,也使本研究成为可能。期望我的研究能够为改善中国的心理治疗实践尽绵薄之力,以此作为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感谢暨南大学给我提供2009年赴美访学的机会。美国是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发源地。在那里,我了解了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成果,掌握了最新的研究动态,收集了最新的研究资料,重拾了信心,坚定了完成该研究的决心。
感谢陪我在研究道路上一路走来的朋友们。感谢刘兴兵博士,和他的多次交流给了我许多灵感与启发,同时也解决了研究中的诸多疑问。感谢好友马清太先生在语料的初步转写、数据统计等方面的无私帮助。感谢好友李颖和她的先生在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和我的女儿。他们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是我前进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