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虽然赚到了钱,但却受到了母亲伊莱扎·戴维森的惩罚,被绑在柱子上狠狠地打。因为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认为儿子的行为亵渎了神灵,所以非常气愤。他的父亲却不这样看,他对儿子的赚钱本领大为欣赏,劝说伊莱扎·戴维森说:“算了,儿子今后肯定比你我都强,你难道还看不出来,现在这个国家里最重要的就是钱!钱!钱!否则的话,寸步难行!”
洛克菲勒的父母,个性截然不同: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家教严格;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险,善交际,任性而又以自我为中心。
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长处,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青出于蓝胜于蓝
洛克菲勒生活非常简朴,他从不挥霍任何金钱,而且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年幼的他曾受雇去为当地的农夫采收三天的花生,每天的工钱是0.375美元。渐渐地,他积蓄在蓝色瓷碗里的钱越来越多。
有一次,父亲回家后偶然地问他:“你的瓷碗里积攒了不少钱了吧?”儿子告诉他:“已经有了50美元了。”并用充满诡秘的神情继续说:“我正在用这笔钱生钱。我把这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农民,利息是7.5%。到了明年我就能拿到3.75美元利息!”洛克菲勒这副精明商人的口气,让父亲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同时也暗暗惊喜。
果然,几个月之后,洛克菲勒便拿着53.75美元来见父亲了。父亲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而这3.75美元,让洛克菲勒真正体会到了钱能生钱的奥秘。那时候他就发誓,要让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绝不去做它的奴隶。
洛克菲勒从小受父亲的熏陶,除了对父亲充满敬畏之外,对他所灌输给自己的处世哲学也深信不疑,尤其是关于金钱的认识和重要的商业意识。父亲威廉·洛克菲勒的道德观念不是很重,但他非常遵守商业规则。他经常借钱,但总是能够按时还清欠款,这让他有别于无赖。而且,父亲做生意非常看重合约,每次签合同时,他都会花很大的工夫来研究和制定条款。洛克菲勒后来回忆道:“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履行所签订的合约,对合约的拟订也非常认真。他曾经逐字逐句地为我讲解合约里的内容,这让我终身受用。”
在洛克菲勒一生的商业活动中,他曾被人指责为“大蟒蛇”、“八爪鱼”、“恶魔”,但他从来不拖欠债务,而且总是严格地遵守合约。虽然在道德上他显得有些不拘小节,而且很会钻法律的空子,但总体而言,他还是一个诚实的人。
在洛克菲勒看来,父亲是带他步入商场进行拼搏的启蒙老师,向他传授了进入这“生死场”里最起码但又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商场无情义,有钱最重要”。父亲曾给家庭带来厄运,但又因势利导,教会了儿子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本领,使他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断地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却又永远深思熟虑,绝不草率行事。
簿记员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1855年初,16岁的洛克菲勒高中尚未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辍学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读大学,一般家庭的孩子很早就必须独立谋生了;另一方面就是他对商业社会的向往,以至于迫不及待地想实现他的淘金梦。自幼父亲就向他灌输关于金钱和商业的思想,他知道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要在别人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抢得先机。
洛克菲勒花了40美元在克利夫兰市的福尔索姆商学院接受了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前培训,主修会计和簿记。这是他一生接受的唯一一次正规商业培训。1855年9月26日,在经过六个星期的就业奔波之后,他终于被克利夫兰市的休威特·塔特尔商行录用为簿记员。这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当时克利夫兰是连接东西部运输的中心城市,商业兴旺。中部大平原地区出产的小麦、玉米、火腿以及休伦湖畔和密西西比出产的铁矿都运到克利夫兰,而宾州所产的煤炭也经克利夫兰运到纽约。当时休威特·塔特尔商行的主要业务就是代理货运。洛克菲勒在公司主要负责审查货运单据和各种存货,核对商品买入卖出的每一个细节,注意每笔业务所应收取的佣金数目。他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并且能很好地胜任它。他敏锐的眼光使任何错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洛克菲勒除了记公司的账之外,还准备了一个自己的账本,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各项支出的情况,如:手套一双,2.5美元;教会捐款,0.1美元……他视自己的账本比公司的账本更重要。
洛克菲勒从16岁时开始记账,这种良好的习惯他一直保持着,在他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也没有改变。记账本成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传家宝。他传给了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传给了他的孙子,可谓世代相传。
他的这个账本上曾记载了一笔非常有趣的生意:他本人充当“中间商”的角色,把买来的猪肉卖给父母和弟弟,从中获利累计近160美元。小小年纪,竟然打起了家人的主意,由此可见他对金钱的迷恋!
其实,洛克菲勒从小就是个财迷,对此他自己也不否认。他曾经讲述过自己的一次经历,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巨款时的故事。他说:“我第一次看到银行期票时,正在休威特·塔特尔公司当职员。一天,我的老板收到了纽约市一家银行开出的一张4000美金的期票,他在办公过程中让我看了一眼那张票,然后将其锁在保险柜里。等他一离开办公室,我就打开保险柜,拿出那张期票,张着嘴巴、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才放回去。这对我而言,是一笔从未见过的巨款。那天,我一次次打开保险柜,热切地凝视着那张期票。”
洛克菲勒的这份学徒工作,给了他最初的商业训练,引领他进入到了充满刺激的商业世界。更幸运的是,洛克菲勒与两位老板是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他可以真切地观察他们做生意的一切脉络,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两位老板对这个孩子一点也不设防,经常谈论各种生意场上的问题。洛克菲勒是一个擅长学习的人,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他在替老板工作的同时,也在一旁冷静地观察事情的进展。他的细心观察和冷静思考使他养成了对工作的基本看法:诚实信用,注重声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问题。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会像他们一样,拥有自己的事业与前程。
当老板的感觉真不错
洛克菲勒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中得到了许多东西,特别是那些极为难得的商业方面的经验与训练。后来,除了簿记工作外,洛克菲勒还负责与铁路公司和船运公司的外交工作,成为老板不可多得的好帮手。1857年,年仅18岁的洛克菲勒已经升职为主任簿记员,薪水也由原先的每年300美元升为500美元。
然而很快,他便感到这份工作已经不能使他得到满足了,虽然后来薪水涨到了600美元,但洛克菲勒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休威特·塔特尔公司。其实,就算工资再高,他也会离开那里的,因为洛克菲勒注定不会安于做一名小职员,当他认为自己已经从工作中学到了所需要的东西时,便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去寻找更为广阔的天地。
事实上,在休威特·塔特尔公司的这三年里,洛克菲勒已经自作主张地倒卖起小麦粉和火腿来了。
“你怎么搞的,竟然自作主张地买起小麦来了。我们公司以收取佣金和办理货运来赚取利润,投机的生意我们可是从来不做的!”老板休威特有些埋怨地说。
“老板,根据新闻报导,英国即将发生饥荒,现在趁机把货运到纽约,一定可以赚大钱。另外,我还订购了80桶火腿呢!”洛克菲勒颇有些得意地说。
他不只是收购小麦、玉米,还购进肉干、食盐等,公司本来也做住宅、办公室、仓库等租赁业务,现在仓库里却堆满了洛克菲勒所囤积的小麦、玉米、火腿等。
不久,英国真的发生了饥荒,休威特·塔特尔公司把囤积的货物向欧洲出口,获得了巨额利润。这次成功一方面给了洛克菲勒很多自信,另一方面也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尊称他为洛克菲勒先生。
洛克菲勒离开休威特·塔特尔公司之后,同他的英国朋友莫里斯·克拉克合伙开办了一家农产品经纪公司,资本共4000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万美元),每人出资2000美元。
其实,当时洛克菲勒只有1000美元的积蓄,另外的1000美元是他以10%的年息向父亲贷来的。尽管有诸多困难,1858年4月,他们的公司还是开业了。公司名称为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19岁的洛克菲勒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他后来回忆道:“自己做老板的感觉实在太棒了。我当时心里得意极了,我成了一家拥有4000美元资本的公司合伙人!”
这个由29岁和19岁年轻人创办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界的热情对待。当时克利夫兰的报纸这样写道:“我们建议本报的读者垂顾这两位经验丰富、负责任、交货及时的商人开办的商号。”
公司进行得还算顺利,他们经营谷物、鱼类、石灰、奶酪等。当年年底,他们就赚了4400美元的利润。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巨款,相当于他之前在休威特·塔特尔公司年薪的三倍。第二年,利润更是达到了12000美元。这让洛克菲勒感到自己天生就是一块经商的料。
当时克拉克负责外部事务,洛克菲勒负责内部事务。克拉克有一次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富有商业才能的合伙人:“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分毫不差。如果有一分钱该由我们得而未得,他一定会把它取回来;如果有一分钱该由我们付而未付,他也一定会送去。他的生活目标也很明确,除了完成一笔笔的生意之外,没有任何玩乐方面的爱好。他视工作为生活,做起事来不知疲惫,一本正经。”
石油是他最重要的选择
起初,洛克菲勒主要经营农产品,他未参加南北战争,却在战争期间赚取丰厚利润,1862年公司利润达到17000美元。
1863年,炼油专家安德鲁斯劝说洛克菲勒投资炼油厂,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成立。它设在金斯伯里的一条小河边,离克利夫兰市中心只有2.4公里的路程。不做则已,要做就全力以赴,这是洛克菲勒的个性。此时的他已经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从贸易公司转移到了炼油厂上面。
如果说洛克菲勒最初进入石油业得益于安德鲁斯的游说的话,那么他后来对石油的热情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判断。
在洛克菲勒的精心打理下,炼油业务取得了很大成功,一年之后业务就超过了农产品生意,成为公司最赚钱的行业。
随着炼油业务的发展,洛克菲勒同合伙人克拉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从19岁与克拉克成立公司以来,洛克菲勒与克拉克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因为克拉克并没有把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合伙人放在眼里,而洛克菲勒也不会在自己羽翼未丰时便与比自己强的人作对。多年来,为了公司的业务,他兢兢业业,对趾高气扬的克拉克多方闪避。不过,随着洛克菲勒在公司里地位的上升,克拉克不得不在多方面依赖起洛克菲勒来。两人的这种微妙关系在取得了某种平衡之后,才使得公司没有因内讧而早早夭折。
但是,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洛克菲勒意识到克拉克已经成为自己取得更大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崭露头角的空间,就必须摆脱克拉克的束缚。1865年,洛克菲勒正式向克拉克摊牌。
决定合伙解散后,由经纪公司投资的这个炼油厂成为两个合伙人争夺的焦点,因为他们在经营中都认识到石油项目的巨大发展潜力。他们决定用拍卖的方式在他们之中产生炼油厂的最终归属者。
洛克菲勒对炼油厂的所有权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炼油厂的底价是500美元,但很快双方的报价就达到了7万美元,这其实已经超出了炼油厂的实际价值。
不知是洛克菲勒选择了石油,还是石油选择了他。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过程:
“最后价格开到了6万美元,又一步步喊到了7万美元。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真的能够买下这个企业,是否能筹到这么多钱。最后,当对方喊到7.2万美元时,我几乎是本能地喊出了7.25万美元的价码。这时,克拉克说:‘我放弃了,约翰,炼油厂归你了。’我提议立刻开支票给他,不过克拉克说:‘不用了,我乐意将炼油厂托付给你,在你方便的时候我们再结账也不迟。‘”
洛克菲勒虽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炼油厂,但他并没有占到便宜,他用自己在经纪公司的一半股份,换来了对炼油厂的完全控制权,像赌博一样将所有的赌注压在石油这个项目上。
克拉克退出后,公司名称改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这对于26岁的洛克菲勒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他在回忆这件事时曾说:“这是我一生所做的最大决定。”
与铁路公司的密谋
石油从开采、冶炼到使用,其间需要经过长途运输。如今,世界各国都建造了四通八达的输油管道,但是在150年前,原油却是用马车来运输的,后来,铁路又取代了马车,成为石油运输的主宰。
克利夫兰地处五大湖区域,交通发达。当时,经过克利夫兰的铁路主要有三条:纽约中央铁路、伊利铁路、宾夕法尼亚铁路。这三条铁路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当时原料产地的采油公司往往在需要的时候才想到铁路,不需要的时候就置之不理,十分反复无常,这使得铁路上经常没有生意可做。
洛克菲勒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马上派得力助手弗拉格勒前往中央铁路谈判,并定下了长期合约。合约中规定,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弗拉格勒公司每天需要使用不低于60辆车的运输量,而中央铁路则给予洛克菲勒公司一定的折扣,而且这一折扣的秘密只有双方知道,对外界严格保密。当然,仅靠洛克菲勒的炼油厂还不足以保证每天60辆车的运输量,他还联合了克利夫兰市的其它几家炼油厂,使这一运输量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与铁路公司的秘密协议,洛克菲勒成功地将运费由原先的2.42美元(当时的公定价格)降低到1.85美元。由于当时运费在炼油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洛克菲勒通过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销售价格也随之下降,销路迅速拓宽。而其它炼油公司由于得不到运费上的折扣,只能在价格对抗中节节败退。
无论是克利夫兰的炼油企业,还是中央铁路公司,都从这笔交易中受益匪浅。铁路公司获得了稳定的运量,增加了收益,而炼油企业则从降低运费中得到了直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