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1824700000031

第31章 恶棍、骗子(4)

雷伊接手哈彭之后,引起了股东们极大的不满。鉴于雷伊以前的行径,人们担心公司未来的走势不妙。对此,雷伊赶紧发表声明,消除大家心头的疑云,抛出了一个股份收购方案。这样一来,人们也就无话可说了。雷伊就这样继续收购了哈彭公司80%的股份,并且对外宣称,他掌管的Inspectorate公司并购哈彭公司是“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的必然行为”,绝对不会对哈彭公司进行拆分变卖。这一番举动暂时给其他股东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德国证券法规定,要想如此迅速和简单地全盘掌控一家企业几乎是不可能。虽然,哈彭公司的董事会已经基本上被雷伊牵着鼻子走了,然而企业监事会中还有几个银行方面的代表,使雷伊不能为所欲为。1989年,雷伊走出了下一步棋,开始将哈彭公司的部分资产转卖给企业集团内部的其他公司,也就是从Inspectorate公司正式转手卖给了他个人名下的Omni控股公司。

他的这一做法一举两得:从集团总资产来说,通过企业重组提高了企业资产值(通过企业购并实现账面收入,从而抬高了哈彭公司的股价);与此同时,他可以借此将哈彭公司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年之后,新一届企业监事会上台。人们发现,那些遵守德国证券法并且曾经阻挠雷伊进行企业拆分重组的监事会成员都被赶下了台,继任者都是雷伊的朋友,也就是说“在有针对性的企业收购和分拆售出”(雷伊语)的道路上所有的障碍都被扫清了。

事态的发展都在暗地里进行着,就连哈彭公司的忠实股东们也是在8个月之后才明白了真相,因为地区检察官对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欺诈行为提请调查。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雷伊通过企业间的拆借,把哈彭公司2.5亿的资产拿去填补他名下其他企业的亏空,结果损失惨重。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和贷款利率的上调所带来的压力。雷伊想尽办法,却是于事无补。就在地区检察官展开调查的前夕,他名下的Omni控股公司也出现危机。

此前,雷伊操纵哈彭公司收购了英国一家名为ILG公司49%的股份,动用资金高达2亿马克,希望能帮助旗下企业解困。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因为ILG公司没过多久便宣布倒闭了。这不过是冰上一角,雷伊还暗地里通过置换交易,用哈彭公司的资金在海外低税收的国家建立多个子公司,归属自己名下,目的是掏空哈彭公司的资产,据为已有。后来,雷伊甚至逼迫哈彭公司的领导层,以公司名义为自己名下的Omni控股公司上百万马克的贷款进行担保。通常情况下,这一动议是不会被企业监事会批准的。然而,此时的监事会成员都是雷伊的同党,所以一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中,热内·吉连内里就是因为如此重大的渎职行为,在事发10年之后,仍被德国法院起诉,追缴补偿经济损失总额高达150万马克!

哈彭公司的股东遭到重创,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全部难逃其咎,最终大换班,雷伊本人逃到了巴哈马群岛。1996年,他被巴哈马警方逮捕,经过两年左右的谈判,才被引渡回瑞士。1999年,他被正式起诉,最终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艾伦·庞德——一路通行的奇迹

似乎每一次股市出现泡沫时,都会冒出各种投机大师,风光一时之后,便是危机四伏;也造就出一堆股市新贵和百万富翁,在资本市场上疯狂豪赌,经常旦夕之间便输个精光。

艾伦·庞德(AlanBond)就是这种“豪客”中的佼佼者,他是出现在欧洲大陆的一位传奇者,债台高筑,却妄图靠巨额贷款来征服资本市场。20世纪50年代初,出身矿工家庭的艾伦·庞德跟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在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做油漆工和喷涂画匠。就是如此白手起家的小子,经过事业上的不断奋斗,最终成为市值将近70亿欧元的跨国公司的掌门人,个人经历极具传奇色彩。

19岁那年,艾伦·庞德就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依靠四处拆借来的资金,从事房地产的买卖,生意做得很是红火,在帕斯当地小有名气。不过,他这种做法风险极大,也导致了他在1970年代中期事业陷入重大危机。当时,这位36岁的青年企业家在帕斯的房地产生意彻底破产,公司背负高达8000万澳元的巨额债务。他曾求助当地政府的财政援助,却遭到拒绝。好在他公司所依靠的银行给了他宽限还款的优惠条件,并且在还款日即将到期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出手相救。

这样一来,庞德也有了机会东山再起。1970年代末,他的事业飞速发展,他再次依靠各方贷款创建了庞德控股公司,专营企业兼并和资本运作。他四面出击,只要是在他看来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都试图染指,其中包括酿酒、房地产、金矿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并参股英国一家飞船制造公司,还同时涉足媒体业——所有这一切的资金都是借贷来的。这样一来,庞德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金矿开发商,同时拥有全球第四大酿酒工厂,并且凭借参股英国卫星电视公司BSB顺利地进军西欧地区的媒体市场。

除了大胆收购行业公司之外,庞德还经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焦点。1983年,他率领旗下的帆船队驾驶着“澳大利亚二号”帆船战胜了实力强大的美国人,把这项创办了132年的美洲杯帆船赛的奖杯首次捧回澳大利亚。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他成为呼声最高的澳大利亚总理候选人。高层政客租各大财团都争相支持这位一鸣惊人的大冒险家,这使得他头上的光环愈发光芒四射,就连他个人的投资行为也都引起广泛的瞩目。就在全球股市出现阶段性下挫之前的几周,庞德花费6000万美元收藏了梵·高的名画《鸢尾花》,创造了当时艺术晶拍卖的最高价。此外,他还出资1100万英镑买下了英国牛津附近的一所男爵城堡和附近的庄园,出手阔绰得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在这个功成名就的亿万富翁的光环背后却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收购企业所花费的巨额资金都是从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筹借来的。比如1988年在德国,庞德就通过跨国的欧洲联盟资本市场向德国投资者发售了两种债券。这一市场与今天的欧盟统一货币市场没有丝毫关系,它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国际资本市场,使得国际的券商可以发售外币债券来募集资金。在发售债券之时,庞德故意隐瞒了他参股企业的业务普遍下滑的事实。不仅如此,企业销售额和利润都锐减,公司债务直线上升。然而,借助集团公司全球控股的关系网,庞德轻而易举地在账务上造假,假公济私。例如,他可以从庞德控股集团下属的某家企业账户将12亿美元划拨到自己的私人账户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毫无痕迹。

1988年,艾伦·庞德的伎俩首次出现失败。他的控股集团试图恶意收购英国的Lonrho企业集团,却发现这可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在庞德买人该集团22%的股份之后,来自德国的Lonrho集团总裁托尼·罗兰德发起了绝地反击。他先是调查了庞德集团的经营状况,然后敦促各方媒体揭露庞德集团资不抵债的财务状况。消息一经传出,投资者开始竞相抛售庞德集团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其中当然不乏德国投资者,他们当初就是盲目追逐较高的盈利率而购买了庞德的债券,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的风险。

庞德还是竭尽全力来掩饰资金上的窘境。然而,经此变故之后,银行方面纷纷撤资,导致收购Lonhro计划流产。这无疑是给庞德集团的致命一击。庞德只得割肉止损,低价出售已经到手的股票。在收购Lonrho的这桩交易上,庞德赔了1.3亿美元。1988至1989年度,庞德控股集团年报亏损高达几十亿美元,不得不继续变卖旗下的电视台和在美国的酒厂股份。

即便是接连卖出控股企业,庞德集团的资金缺口还是无法弥补,到期的利息和贷款支付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推延。后来,这一形势就演变成庞德与债权人之间为争夺集团公司剩余的资本而一次次对簿公堂。狡猾的庞德使出浑身解数与债权人周旋,继续在破产边缘挣扎。

不过,庞德终于为自己的一次疏忽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在1990年曾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2.43亿澳元,用于参股Nickel公司的项目。庞德最终无力偿还这笔巨额贷款,使银行方面抓住了把柄,把他告上法庭,迫使庞德公司破产。

庞德集团的陨落留下了90—14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具体债务数目之所以无法统计清楚,是由于庞德集团参股的企业太多,内部账务混乱。在集团公司宣布破产之后,调查巨额资产去向的工作也陷入困境,因为那些上千万的公司资产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据庞德债权人和负责调查的政府官员猜测,庞德已经暗自侵吞巨额公款,并转移到自己在瑞士或者其他国家的秘密账户上了。1998年,调查工作没有丝毫进展,只好作罢。

欧洲联盟资本市场也被这个风光一时的大富豪拖人了泥潭:庞德集团的债券成了市场上第一只垃圾券,也就是说,投资者最后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分红,甚至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德国投资者只好把庞德公司及其承销商告上法庭,讨还公道。作为艺术晶爱好者的庞德最终的结局也是一声叹息。他高价拍得的梵·高名画因其资金不够,最终没能到手。其间,伦敦索斯比拍卖行曾向他提供2700万美元的贷款,使得他能够暂时拥有这幅名画。后来,庞德还是无法偿还这笔贷款,他的这次艺术品投机也宣告彻底失败。后来,索斯比拍卖行只得收回了贷款,庞德也不得不与他心爱的名画说“拜拜”了。

1992年,庞德本人也被法庭起诉,罪名是“行为不端”,被判处两年半的监禁。不过,在上诉后的终审裁定时,他还是被无罪释放了。

恩斯特·桑德斯——乐极生悲的投机者

总裁们往往独断专行,他们总是喜欢并购新的企业,加强自己的业务领域;与此同时拆分旗下子公司和重组内部机构,把那些不适合战略发展的业务部门剥离出去。

通常,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爆出此类新闻,就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当出现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竞争者的时候。战火往往都是从争夺企业领导权开始,就如同中世纪的战争一样,甚至每个人都有一个代名词。比如,盎格鲁萨克森语言中就把金融专家称为“侠盗”,还有在企业并购中的竞争者被称为“白衣骑士”(出兵占领别国领土和攫取钱财的人)。与战争有所不同的是,企业竞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来约束资本市场的各种不良行为。当然,也有很多市场参与者经常试图钻法规的空子,从中牟利。这其中不仅有经济上的博弈,许多名门望族还为了捍卫自己的虚荣心——许多企业经理人往往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恩斯特·桑德斯,出生在奥地利,拥有英国国籍,在20世纪80年代是英伦三岛上最有进取心和能力最强的企业经理人之一。1981年,他出任吉尼斯酿酒公司的总经理。当时,这家英国和爱尔兰合资的企业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啤酒厂,年销售额1亿英镑左右,企业经营每况愈下。桑德斯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将这剔、厂打造成为了年营业额几十亿英镑的享誉世界的饮料业巨头。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他果断地将那些不属于核心业务的部分剥离出去,重新盘活了啤酒生产和销售,并大量并购其他制酒企业和饮料生产商。

1996年,桑德斯看上了苏格兰一家生产威士忌和杜松子酒的Dmtillers公司。这次并购活动让桑德斯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使得吉尼斯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商之一。然而,让他烦心的是,苏格兰一家超市连锁店Argyll对他直接构成了威胁,因为Argyll也试图收购Distillers公司的股票。在这场收购战中,吉尼斯公司和Argyll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间,桑德斯在伦敦股市采用了一些非法手段占得先机,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伎俩罢了。

通过摩根·格伦费尔和亨利·安斯巴赫两家著名的银行,桑德斯结识了伦敦金融界最有实力的业界名人,其中包括英国金融巨头杰克·莱昂斯爵士和当时英国最大的家族企业Heron集团的拥有者盖拉德·容森,以及其他一些金融界人士。桑德斯的计划非常简单:他的这些战略盟友要做的就是大量收购吉尼斯公司的股票。因为,在吉尼斯公司收购Distillers公司的协议中,不仅有现金买卖,还有一部分是股权的置换。也就是说,吉尼斯公司的股价一旦被炒高,那么对于Distillers公司的股东们来说,股权置换的结果就更诱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赞成吉尼斯公司的收购计划。

然而在英国,人为炒作股价的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对此,所有参与者采取一致的缄默行为,建立攻守同盟,并且,那些收购吉尼斯股票的买家甚至拿出2500万英镑,作为老股东的奖励和补偿。这一番良苦用心终于获得了回报。就在吉尼斯公司的股价被爆炒之后,Distillers公司的股东们接受了桑德斯的收购方案,以27亿英镑的价格将公司拱手让出。桑德斯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就在他还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英国司法当局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英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起舞弊案渐渐水落石出。有证据显示,吉尼斯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参与了股价炒作,而且还暗地里收买Distillers公司的股东,高价转让公司的股票,违反了企业并购案的相关规定。最终,桑德斯及其三个同伙,其中就包括莱昂斯和容森,受到当局的指控,涉嫌12项罪名,主要是盗窃公款、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桑德斯本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后来,桑德斯的刑期被减半,并且在入狱9个月后,由于健康原因,他获准保外就医,重获自由。

桑德斯自己觉得非常冤枉,成了整个事件的替罪羊,而真正躲在幕后的则是那些出卖他的董事会同僚、吉尼斯家族、官僚政客、司法部门和金融寡头。1994年秋,桑德斯的案子得到了平反昭雪,欧洲法庭的人权委员会判定他的申诉获胜,否定了当年对他的指控。实际上,桑德斯当初是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是在盲目自信的状态下摔了一跤,幸运的是,他那坚韧不屈的意志,帮助他在人生的重大战役中始终坚持,最终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