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智慧全书
18245300000030

第30章 生意人要学会投资感情(1)

几招教你学会送礼

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起码我们应该注意下述原则:

一、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二、送礼间隔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需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三、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四、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与大老板交朋友

你的交际圈子中有几位大老板为你“呼风唤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与他们接触,并如何让他们喜欢你呢?

首先,必须掌握大老板的社会关系。大公司或知名老板是很难与一般老板会面的,但是,如果能与他们合作或与他们交上朋友,那真是很荣幸也很珍贵的,因为从他们那里你会大开眼界,学到许多平常学不到的东西。

要与大老板交往,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掌握他们的社会关系。大老板也是人,不是神,他们有各种社会关系,有各种各样的业务,也有各种各样的喜好、性格特征。特别是现代媒体,经常关注一些大老板的情况,你从中定会了解一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大老板也是如此。你可以从他的历史上认识他的过去、他的经历、他的祖辈、父辈,也可以从他的亲属、他的朋友、他的子女等等那儿认识了解他。

从业务上了解大老板也是一条好途径。他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哪些,次要的是哪些,他的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公司的经营者是谁,他多长时间会查看分公司、子公司,等等。

从兴趣爱好上了解大老板。他喜欢什么运动、什么物品、什么性格的人,他喜欢或经常参加什么聚会,他休闲、娱乐的方式有哪些,常到什么地方去,等等。

总之,要结交一个大老板又没有机会的时候,你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去了解,总会发现一些机会的。

其次,制造初次见面的氛围。当你发现了或者创造了与大老板见面的机会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制造一种特殊的会面氛围。因为,在众多的人物当中,也许你本身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说不定连话都跟大老板说不上。

在共同出席的会议或聚会上,选择位置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与大老板尽可能近的位置,以便他能发现你,并且一有机会便可搭上关系。

同时,要以穿着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与人第一次交往,别人往往是从服饰上得来第一印象。着装要表现个性、特色,给人舒服的感觉。

要针对大老板关注的事予以刺激,要尽快发现对方关心注意何事,找到适当的话题,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刺激对方对自己的兴趣,话语要力求简洁、有独创性,使对方产生震撼,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

最后,适当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赢得大老板的青睐。大老板一般都爱才、惜才,如果你一贯表现出对他意见的赞同,不敢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会反感你的。因此,适当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才干,是会受大老板喜欢的。当然,你不能表现得太过锋芒毕露,让人一见就觉得有喧宾夺主之感。

与大老板有过几次接触,并感觉到他对你态度不错,那么别出心裁送赠礼品是联系大老板情感的重要方式。这要针对大老板的具体情况,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委托他人。不一定昂贵就是好礼品,要赠送,就要送他特别喜爱的东西才是。同时在赠送方式上也要别出心裁,从包装样式、赠送仪式都要显得别具一格。

写信是交流思想、联系感情的好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脑技术的开发,很多人都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联系,很少再看见以书信方式交流了。你用书信方式向大老板请教问题,交流思想,他会感到很亲切,所以这是你结交大老板的恰当的方法。

合作中忍耐是致富之道

为人处世,常常需要忍耐。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总有好多事情自己没能力解决而无可奈何。暂时的忍辱负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做人就要培养一种大度,懂得忍耐有利于成就事业,意气用事会错失良机。楚霸王项羽是英雄,但他没有成就事业,因为他不懂得忍耐。与楚霸王相反的是后来打败他的韩信。韩信也曾经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韩信深知忍耐的道理,不必以对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非软弱不可欺。试想:假如韩信一时冲动刺死那个年轻人,情况又会怎样呢?他只能亡命天涯,命运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封侯拜将了,历史也许就会重写。忍让并不是怯懦地躲避,而是有意识地忍耐,为的是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忍耐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关键要在具体环境里,能理智地分什么重要,什么不中药;什么是原则问题,什么是非原则问题;什么必须现在解决,什么可以暂缓解决。忍耐能让人获得几回,争取更大的空间。

温州人虽然能够忍受经商中的诸多之苦,但他们敢于经商、善于经商的原因却是忍受不了贫穷之苦。从地理位置上看,温州一面临海,三面环山,且多为高山深壑,行路难不亚于蜀道之难。对此,孟浩然曾用诗这样描述:“我行穷水国,孤帆天一涯。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直至一九八九年,沿海十四个城市中,也只有温州既不通铁路,也没有机场。由于自然条件先天不足,又地处海防前哨,长期以来,国家除了从战略角度考虑,在温州修筑必要的军事设施外,经济建设投资很少很少。但温州人忍受了很多非议与磨难,不会因为外在的压力而停止自己赚钱的步伐,而是积极开拓,自强不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

还有一种忍耐不是对某人或对某事的忍耐,而是对自己心性的忍耐,即耐得住寂寞,是“十年面壁”,是“十年磨一剑”,是“十年寒窗”。欲成大事者,耐得寂寞是其基本功。耐得寂寞并不只是消极的淡泊名利,而是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进取,奋发图强。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商人来说,忍耐确实必须具备的品格。要想赚钱,就必须要有“忍”的精神。古人所说“和气生财”,就是指透过忍耐来大道和气的目的。南方人能赚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忍耐。为了能赚钱,他们能忍受种种痛苦:浪迹天涯、抛妻别子的思乡之苦,脏活累活苦活全做的身体之苦,屡遭白眼与冷嘲热讽的心理之苦等等。

有一富翁给别人的经验之谈是:赚钱就要以“忍耐”为重。即使身处逆境或贫困深渊,也要相信明天一定能成功而坚忍不拔。例如,当生意失败、公司破产,你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深知想要自杀时,你也必须忍耐,不可放弃斗志。如果工作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就要把痛苦当作经验而忍耐下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成功。

商业行为中的忍耐能带来财运。如果只是争一口气、好面子,不懂得忍耐之道,不知晓伸缩之理,那么,你会看见钞票从眼前哗哗流过而自己一无所获。老人们不是常说“人与人斗气,但是不能与钱斗气”吗?

在同行中独树一帜

在商品经济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投入到了商海之中。因此,人们在商界的交往便逐渐增多,怎样让商界的朋友赞美自己、彼此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也许有人认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所以商界根本没有朋友可言,也完全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赞美。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的确,商海风雨无常,竞争非常激烈而残酷,但这并不等于说在那里不存在友谊。应该看到,人间冷暖有情,商人毕竟也是活生生的人,只不过大家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所以彼此间一样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作为商人,如果能够得到商界其他朋友的赞美的话,那么一定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为商海弄潮的佼佼者。

1、真诚合作,消除猜疑

我国古代有则寓言,说的是有个人一次在山上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被邻居的儿子偷去了。因此,他看邻居儿子的一举一动,包括走路的姿势、面部表情,都是像偷斧的样子。过了不久,这个人上山去刨土,找到了丢失的斧头,再看邻居的儿子,动作和神情一点都不像是偷斧的样子了,显得很正常。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疑心生暗鬼。”

有了猜疑之心,别人一句平常的话,也会听出不同的含意,与己无关的批评,也要生硬地和自己拉扯在一起。本来是微小的误解,也可能发展成难以弥合的鸿沟。

心理学分析专家科罗姆说过:“经常猜疑别人的人,也就不常被人爱。”这就是说,要想获得合作,就得先信任人。

人心都是敏感的,以猜疑和算计之心与人交往,对方必然同样待之。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最忌讳的就是猜疑。商人做交易时要互不猜疑才能成交,合作时要互不猜疑才能取得成果,交往时要互不猜疑才能成为知心朋友。

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坏人的猜疑,算计别人,必然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既没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业上的合作者,最终只能落个失败的下场。

任何人的事业都是和人合作的结果,任何人的幸福都是与他人交往而获得的。不学会与人合作,就难以成功;而要合作,就不能没有根据地怀疑合作者。

尤其对于经商的人来说,由于人们都受“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思想影响和腐蚀,因而更容易猜忌和怀疑他人。所以真诚合作,消除猜疑这一原则就显得更为重要。

2、眼睛不要总是盯在利益与金钱上

商人重利,这是确信无疑的事实。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经商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赢利。一个无法获利赚钱的人是无法成功经商的,即使去做也只能失败。

但是,决不能因此而认为利益与金钱就是商人所追求的一切。

商人也是人,只不过是在商海中弄潮的特殊一群而已。这种职业的差异,并不能排除他们也有血有肉、有感情需要、有良知,有人类所共有的特征。

因此,商界朋友之间的交往,决不能局限于金钱和利益方面,尤其是在日常的交际中,更应该和别人少谈金钱和利益,多谈感情和其他方面的感受。

否则的话,如果你总是把眼睛盯在金钱和利益上,每一次谈的都是金钱和利益,那么一定会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惟利是图、感情冷漠的纯粹商人。

有了这种印象之后,别人不仅不会给你任何赞美,反而会对你提高警觉,防备被你所算计。

3、互通有无

与商界的朋友交往,一定要看清他们的主要特点,抓住要害,彼此才能建立起较为稳定和深厚的友谊。

既然大家都是经商之人,那么一定都对商业信息和动态感兴趣。因此,如果你能尽自己所知,把那些很有价值的最新信息告诉对方的话,那么对方一定会对你表示极大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