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处世锦囊.1
18240800000018

第18章 进退自如的办事招数(5)

清乾隆五十七年,北直隶等地发生严重旱灾,刘墉等人曾奏请豁免钱粮,截取漕粮加以赈济。要获得皇帝恩准,也绝非易事,深知乾脾扭的刘墉,为了打动皇上,可谓费尽心机,请看看给皇上的奏折:

我皇上雨露普施,恩情既慈且厚。对臣民赏赐不断,关怀遍及偏僻乡村;对京师附近地区,施恩尤多于其他地方。如同天降甘露,京师必先沾九天甘泉;又似和煦阳光,使草木春色常驻。耕田凿井,天下竟奏盛世颂歌;恩免钱粮,恰似大禹解民之固。去年夏天庄稼开锄之始,雨水稍迟,圣心即已密切关注。庄稼还没有收割,皇上就考虑到百姓苦租吏追呼;圣肃先传,特令农官予以关照。本已秋稼入场、赛社举行,共庆丰收欢乐;共约来年春税交官,务必尽早偿还欠赋,却得恩免圣命。

况今年为吉利之岁,正期望丰收之获,余粮遭及田间,正欣喜元气之全复;庄稼满布如云,正当纳完素柬之积欠。却蒙圣上之雨露,传思命而加思;一再颁布恩谕,缓征之后又缓征。本来属于赋中正颇,一直惭愧缴纳迟缓;偏遭圣上格外施恩,深为轸念。德音传来,一时官民共拜,山呼万岁;喜气交融,两郡均沾皇天恩惠。蔽地近依三辅,位居右辅之区;旁有礼河环绕,处东海与大河交界。辖区五百里,城镇之内无不驱牛歌唱;十四州县乡里之中,无不荷锄起舞。养妻育于,当五弦舒解愁眉之余;农田收成,值十月清场之后。欢生全身,喜悦现于街街之间。

臣等祖籍东省之地,先人大都来自田间;圣思频沾,有幸入朝为官。申庭陪列,得侍圣驾衣行;中官传宣恩旨,得以先知恩意。为民长者,庆幸家乡之逢春;藏富于民,为民人安居乐业而喜悦。击辕成节,遥听民间青塍绿野之歌;鞠躬跪拜,代写老老少少之感激。

通篇的歌功颂德,又是我皇“雨露普施”,又是“天下竟奏盛世颂歌”,把乾隆皇帝捧得迷迷糊糊,这种老老少少之感激”,乾隆是万万拉不老脸拒绝的,只得准许刘墉募捐救济实氏。

摆平了皇上,刘墉把眼光又瞄准了大贪官和坤,要让他也出点“血”。

有一次,早朝退后,文武百官都各自散去,只有和坤跪在金銮殿上不走,乾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不随众大臣退朝,莫非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奏吗?”和坤赶紧答道:“启奏皇上,奴才近日听人说,刘墉私吞八旗公款,在他的山东老家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比御花园还要讲究的园子,请皇上明察。”

乾隆听后一愣,皱起眉头想:都说刘罗锅子为官清正,原来也,是个口是心非的贪官呀!他随即让和坤暗地里严加查访,说:“捉奸要捉双,拿贼要拿赃”,并嘱咐和坤一旦抓住证据火速禀报。和坤见乾隆对刘墉起了疑心,就高高兴兴地去跟他的狐群狗党密谋去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刘墉府第的后门打开了,从院子里赶出来一队骡马,背上驮着许许多多鼓鼓囊囊的大口袋。这队骡马静悄悄地出了东直门,一直往东走去。

和坤派出的暗探就躲在刘府四周,他们把马队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立即报告了和坤。

和砷得此消息如获至宝,倚仗他做九门提督的便利,立即派兵将刘墉的马队追回,拘禁看押起来。高兴之余,甚至忘了怀疑其中有诈。

第二天早朝,和坤把准备好的奏折呈递上去,乾隆一看奏折,马上变了脸色,怒问刘墉说:“和坤此折奏你驮运大批赃银,到山东老家营造园林,果有此事吗?”并斥责道:“你身为大清高官,吃着朝廷俸禄,百姓夸你是包拯再世,你可好,克扣八旗银两,营造豪华园林!”

刘墉见火候已到,便缓缓地说:“请皇上息怒,我的马队驮的是二十万两白银,但都是我多年积攒的俸禄,以及几位大臣捐的银两,是送往山东赈灾的,并不是克扣所得,且有收据在里面,如若不信,请皇上当面清点。”

说查点就查点,乾隆带着刘墉和文武百官由和坤领路,来到现场。他让人把几十个口袋全部打开,但从口袋里倒出的全是破砖烂瓦,根本没有银子。乾隆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看看和坤,和坤早巳吓得脸色熬白,汗珠子猛往下掉。而刘墉则装着十分焦急的样子,对皇上说:“启奏万岁,我那二十万两白银可是全部家当,却被换成砖头瓦块。和大人干出这种事来,还想嫁祸于我,请皇上做主,替为臣把白银追回来。”乾隆这时也觉得下不了台,于是大声喝道:“大胆和坤,你指使家丁拦截赈银,形同盗匪,理应治罪,姑念你平日还勤于政事,免予处罚,交出所截银两,另外罚款二十万两,以赈济灾民。”

和坤偷鸡不成蚀把米,见皇上震怒,不敢再说,只好照办,下朝以后,送还扣押人马,派人将四十万两银子如数送到刘府。刘墉收到这笔巨款,连同募捐得来的二十万两银子,共计六十万两,分几批运到直隶、山东两处,救济灾民无数。

37、利而诱之,有“心动”才会有“行动”

针对所求对象的某种心理,借用某种媒介或采取某种方式刺激对方的兴趣,或构成一种竞争的局面的方法就是利而诱之的方法。

如果利用某个主题引起对方的兴趣,造成竞买竞卖的局面引诱对方下定决心。

甘罗带了10辆车马和100个随从,以大夫的官衔出使赵国。赵王亲自出城20里,迎接来自强邻的使臣。当他看到甘罗只是个孩子时想,这秦国也真是胡闹,派这么个小孩子来。落座后便倌口问道:“小先生年龄还小吧?”甘罗说:“我已12岁了。”赵王一听便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秦国不是派你来玩的吧?”

甘罗听出了赵王的弦外之音,马上回答说:“秦国用人,因人而异,年龄大的派做大事,年龄小的派做小事。我年龄小,所以被派出使贵国。”

赵王见甘罗年龄不大,却言辞锋利,落落大方,不敢再说自讨没趣的话了。于是转入正题,问道:“既然你作为使臣来我国,请问有何见教?”

甘罗问赵王:“燕太子丹已到咸阳做人质的事,您听说了吗?这表明秦、燕之间精诚合作;而您赵国夹在中间,处境总不妙啊?”赵王一怔。甘罗话锋—‘转说:“秦王真心想同赵国而不是同弱小的燕国结盟。”

甘罗说:“秦、燕联盟的目的,无非是想得到河间之地罢了。您赵国如有诚意与秦修好,只要献出河间五城即可。从表面上看,赵国是吃点亏,实际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呀!您想想看,这样一来,秦、燕联盟瓦解,秦、赵结下交情,成为友好邻邦。以后,国小力弱的燕国失去秦国的后盾,又如何抵挡得住大王的兵锋呢?您赵王所得,又何止是五城而已?”

爱打小算盘的赵王与大臣一合计,觉得这笔交易很划算,于是答应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秦国达到了目的,果然把太子丹遣送回燕。赵国趁机挥师直指燕国上谷(今河北中部和西北部),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燕国30座城池。但赵国不敢独吞,又主动送给秦11城。

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获得了垂涎已久的河间之地及上谷11城,在统一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如果对方是一个没有远见的人,可以用眼前利益引诱他。

例如,战国后期,各国争雄,西边的秦国最为强大。秦王一心想吞灭其他各国,而后自己称帝。秦昭王四十五年,秦王借口邻国韩国不守信用,发兵攻打韩国。他以为韩国一定不敢应战而割地求和,所以虽然气势汹汹,兵分两路,一路攻荣阳,一路向太行山,包围了韩国的上党地区,实际上却在做着不战而得上党的美梦。

韩国当然害惜,一面派人去秦国赔礼道歉,表示愿意献出上党以求和;一面派人通知上党太守,准备献地。

新上任的上党太守冯亭,认为秦王欺人太甚,咽不下这口气,决心要治治秦王。他秘密地派人去到赵国,对赵王说:“我们韩国已经不能守住上党了,要把上党送给秦国,可我们上党的老百姓都不愿接受秦王的暴力统治,愿意做大王您的臣民。上党共有17个大县,我们愿意献给您,请您决定。”

赵王见有如此美事,喜不白禁,马上召平阳君商议。不料平阳君却反对,他认为上党已是秦王的瓮中之鳖,秦国不会轻易让给赵国。如果与秦国作对,强占上党,那会后患无穷。

赵王却不理这些,大发脾气说:“用百万雄兵苦战一年都得不到一座城池,现在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十七座城池,为什么不要呢?再说上党是韩国的,韩国想给谁就给谁,秦王管得着吗?这位被贪心迷住了眼的赵王,便不再和任何人商量了,下令要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赵胜来到上党,召集郡中大小官员,转达赵王的旨令,说:“上党郡吏百姓愿意依附我们赵国,我们国王非常高兴,特地派我来转告你们,赵王将赏给太守三万户的大城,分别赏给各县令一千户小城,全郡大小官吏一律晋升三级,老百姓每户皆有赏金。”赵胜以为这样广施恩德,定能定抚上党。

谁知上党太守冯亭听了,痛哭流涕,坚决推辞,对赵胜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犯下了三条不义的罪过了。我身为一郡之主,不能舍弃身家性命来保住上党,却把它交给别人,这是第一个不义;我们国君决定把上党送秦国,我不执行国君的命令,却献给赵国,这是第二个不义;出卖了韩国的土地,而我自己却升官受赏,这是第三个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不义之人,不能接受赵王的封赏。赵胜无可奈何,只得留下等待赵王的旨令。

冯亭留下了赵胜,自己则秘密地赶往韩国都,告诉韩王说:“赵国听说韩国守不住上党,现在已出兵来接收上党了?”韩王一听,大吃一惊,忙将这事告诉秦王。秦王闻讯,怒不可遏,心想这赵王也太自不量力,竟然不把我秦王看在眼里,敢到我虎口里来抢食。当即传令,命大将白起率兵出战,攻打赵国。赵王也不甘示弱,派著名大将军廉颇挂帅应战。两军在长平交火,一场长达三年之久的长平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在秦赵决出胜败之前,上党仍然属于韩国,即使决出了胜负,秦、赵也已经两败俱伤,韩国自然也就用不着这样怕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