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86

第86章 招安黑客带来的思考

2001年7月29日,德国一位名叫瓦乌·荷兰德(Wau Holland)的黑客元老英年早逝。他死于中风,年仅49岁。虽然他既不是政治家、企业家,也不是明星、豪富,但他在德国却赫赫有名。因为他是一位计算机黑客元老,而且是人们怀念的好黑客。

之所以说瓦乌·荷兰德是一位好黑客,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从来不为自己的私利而擅自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他极力主张互联网上个人要享受充分的言论自由,并且主张保护个人隐私。

瓦乌·荷兰德非常聪明,从小就喜欢发明创造。20世纪80年代,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机上以后,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名为“混乱计算机俱乐部”(简称CCC俱乐部)的组织,由他亲自担任主席。

1984年,他们发现德国电信的电视文字展示系统存在着安全漏洞,便好心地告诉了德国电信,但是对方却不以为然。于是,他们在某天晚上利用这个漏洞,通过计算机指令汉堡一家银行下载了他们俱乐部编写的收费文字材料,使那家银行花掉了13.4万马克。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第二天,他们向媒体公开了这个消息,并主动将钱还给银行。从此,瓦乌·荷兰德和他的CCC俱乐部名声大震。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们经常以实际行动告诫黑客,不要违反法律。

在去世前的2年中,瓦乌·荷兰德由于身体状况而很少露面,于是他专门在耶拿城少年中心为儿童讲授计算机知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青少年朋友。

瓦乌·荷兰德去世以后,人们在深切怀念他的同时,才遗憾地感觉到,政府部门没有对他进行招安,以发挥他更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美国政府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2001年7月13~1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黑客大会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召开,6000多名神秘的年轻男女从全球各地悄然聚集到了这里,参加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地下黑客盛会——第九次戴夫肯(DEFCON)黑客大会。

会议期间,美国五角大楼加紧了对黑客高手们的公开招安,聘请他们出来为政府工作,从事网络防御以及对付国外势力的网上渗透。消息一经传出,再次在各国以及业界中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说明,在目前世界上平均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机构、军事部门,还是各大银行、大公司,都难逃黑客的“黑手”。并且,面对2000年全年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被黑客闯进约30万次的现实,美国国防部已经感到束手无策了。美国政府决定对黑客进行招安,肯定有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当然也不排除别的因素。

对于美国政府招安黑客的行为,各路专家的主要看法是,在以前,国家、民族、阶级之间的斗争大都表现为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斗争。而现在不同了,网络的触须已经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黑客被招安了,那么很可能会成为集团之间争夺利益的工具,尤其是解决政治利益冲突的工具。这样,原本独立独行的黑客,就会变成阶级集团的帮凶,失去其本身自由思考、自由行动的特性,甚至违背人类社会公理,与人民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