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06

第6章 黑客之歌

高速公路现在已经很普遍了。在高速公路上跑动的车流中,不乏一些驾着老爷车兜风或者闲逛的人物。他们就像猎人寻找猎物一样的东张西望,只要看着不顺眼,就可能会闹个小恶作剧,把公路旁的指示牌给换了,让后面的汽车开错方向、跑到另外一条道上去,他在一旁得意地哈哈大笑。这就是黑客般的幽默。如果碰巧这辆车翻了、掉下桥了、突然着火了,那黑客就更加来劲,闲逛者开着他的老爷车前去趁火打劫,那幅得意劲!

不要以为作者在这里扯远了。在英语里,Hack的本义就是“闲逛”或者“开出租车”的意思。在后面再加个一个er,就表示“开出租车兜风的人”。这个词语搬到网上以后,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直接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只有中文只能用汉字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黑客”。从中文的意思上看,好像给人以一种略带恐怖的感觉,其实在英语中全然没有这种感觉,反而倒有一种轻松感。

可见,人们对黑客所固有的偏见,并不能怪“黑客”本身,而是和这个词语的翻译不成功有关。

水泊梁山上的好汉,其中具有一个因“黑”而著名的黑旋风李逵。直到今天还有人望文生义,一提到黑客就会联想到李逵之类的蛮横之徒,这实在是“历史遗留问题”。看一看他们的智商高低,傻乎乎的“无用”居然就被称为“智多星”,而在网络上,可以说随便哪一个都比“智多星”的智商要高得多。在网络高速公路上一路“逛”过去,看见不平之处就弄它两下,弄来的货既不装进自己的腰包,也不是完全为了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潇洒走世界。

“闲逛”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云游”,那是和诗人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常说“云游诗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一提到诗人,人人都认识唐代大诗人李白先生。当年他就是靠着两条腿闲逛的,要是在今天,它完全可能当上一名黑客在网上神游闲聊。

有人在网上很想念李白,便仿照他的名作《将进酒》写了一篇《黑客之歌》在网上转贴:

君不见

各国黑客网上来,

横冲直撞不复回。

君不见

高速公路车乱挤,

每秒十万八千里。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网卡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到了网上就胡来。

轰网炸邮且为乐,

先做网虫再黑客。

小伙子,

大学生,

快上网,

不能停。

为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电话费用别嫌贵,

但愿每次能拨通。

古来圣贤皆寂寞,

更有黑客隐其名。

……

语句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总算脱离了辞不达意,让人从中可以领略到黑客们的文学风采,一展黑客们的抱负。

据说在黑客队伍中,他们自己把自己也分成了三教九流。他们根据各人的技术水平高低来划分“流”,根据黑客道德来划分“品”。技术水平高低一望可知,道德高低的划分就比较复杂。

末品黑客追求的主要是金钱,各种黑客技术是他们手中的工具,他们的主要兴趣是从网上掘取别人的银子,放入自己的腰包;

中品黑客追求的主要是好玩,各种黑客技术是这些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们”和大人们开玩笑的游戏棋。从一些小小的混乱中,他们得到的是吃吃吃的幼稚笑声;

上品黑客追求的主要是权力,一种在虚拟世界中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飘飘然的感觉,一种技术实力的验证;

极品黑客追求的主要是一种自由的理想,也就是一种黑的精神。他们用这种不张扬的方式来诉说他们的话语,向世界宣告着他们的理想,悠然自得地哼唱着上面这首“黑客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