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52

第52章 为情所困,黑客三人帮自相残杀

讲到米特尼克,还不能不提到他和罗斯科之间的一段友谊,这和他投入警方罗网不无关系。

罗斯科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一名学生,也是一位有名的电话黑客。

1978年的一天,罗斯科正在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突然,里面传出了2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争吵声,其中有一个就是他非常敬佩的少年黑客凯文·米特尼克。于是,罗斯科便放大声音认真地听起来。只听一个声音在斥责米特尼克,说他盗用了电话公司的代码,通过无线电盗打长途电话。由于当时的罗斯科对电话和电脑还一窍不通,所以根本搞不清对方的真真假假,只是凭感觉,米特尼克一定是做了什么坏事情,或者是受到了冤枉。罗斯科最容易感情用事,所以他很担心自己这一位没有见过面的偶像受到冤枉,便立即把广播录音下来,询问米特尼克是否需要这一盘录音带。

也许是米特尼克从这件事情中受到了感动,觉得这个人“够朋友”,所以给罗斯科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等到罗斯科打电话给米特尼克时才发现,原来这个电话号码是属于电话公司的内部线路,是专门供维修人员测试电路时使用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兴奋,也非常佩服这个小他3岁的心中偶像。罗斯科立即开车来到米特尼克的家中,给他送去了录音带。从此,2人就建立了联系。

由于电话号码是“捡”来的,所以2个人经常通电话,有时候一打就是好几个小时。2人熟悉以后,米特尼克就干脆把怎样在电话线路上玩把戏的窍门一点一点告诉了罗斯科。

在世界头号黑客的言传身教下,罗斯科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洛杉矶地区最著名的电话黑客之一。罗斯科认为,利用电话网络系统的漏洞来盗打电话,非常具有刺激性。因为它可以在进入电话公司以后,任意地改变电话号码、切断线路,或者随便给别人增加几千美元的帐单。

罗斯科为此感到非常得意,同时他自己又非常大意。“名声在外”以后,一位《洛杉矶周报》的记者提出要采访他,他主动打电话给这位记者,并且公开了自己的真姓真名、真人真事,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

这时候,洛杉矶有一位喜欢吸毒和摇滚的电话接线员、晚上专门靠出卖肉体赚大钱的金发美女苏姗,迫不及待地希望认识这位“技术英雄”罗斯科。为此,她主动打电话给罗斯科,果然,罗斯科对苏姗也一见钟情。罗斯科是苏姗接识的第一位既不吸毒又英俊潇洒的大学生,高超的黑客技术更令苏姗着迷。而且有意思的是,2人都喜欢“泡电话”,都擅长模仿别人的声音骗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作为一名黑客,罗斯科有着暗中调查身边一切人的习惯。当他调查到苏姗是一位妓女时,不但不感到恶心,相反却感到非常有趣。每天晚上,苏姗这个连高中都没有读完的流浪少女,陪伴在罗斯科身边,看着他玩电脑游戏、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站。当罗斯科碰到困难的时候,苏姗就亲自出马到军事基地去和军官们鬼混,乘他们不注意的时候盗取电脑口令和密码,然后回来告诉罗斯科。正所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罗斯科和苏姗是一对典型的黑客。他们对金钱不感兴趣,很少把获得的秘密卖给他人,而对自己由于电子入侵得到的收获感到满足和成就感。后来,他们和一位善于搞恶作剧的15岁的长发男孩斯蒂夫·罗兹臭味相投,组成了一个“三人帮”,专门动一些绝脑筋窃取别人的电话信用卡号码。

具体方法是:首先他们把别人的信用卡挂失电话转接到他们的电话机上,接到用户的挂失电话以后,他们伪装成电话公司的职员回答:“这里是太平洋贝尔公司,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服务的吗?”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搞到了对方的信用卡号码和密码。

与现在很多很多的“二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和临时男人结婚一样,直到苏姗提出和罗斯科正式结婚的时候,苏姗才知道,对方其实早已和一位大学同学订了婚。一气之下,苏姗学着罗斯科的办法,把人家电脑公司维修人员的电话接入到自己的专线上。

1980年12月的一天,美国旧金山“美国租赁公司”的电脑受到了病毒侵害,运行速度非常慢,于是打电话给电脑公司要求维修。专线上一端的苏姗接到电话后非常高兴,欺骗对方说,现在有很多电脑出现了故障,维修人员非常繁忙,只能在电话里说明一下维修办法了,由此需要知道出现故障的电脑的电话号码、登录名、口令等等。对方当然无法怀疑。就这样,苏姗轻易地得到了所需要的资料。

“维修以后”,没想到这台电脑运行得更慢了,与电脑相连的打印机竟然工作了整整一夜,遍地都是的打印纸上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幽灵和系统杀手再次实施打击,很快我将摧毁他们在系统A上的磁盘和备份。你们的系统B已经被摧毁,请想办法补救罢!”其中夹杂着罗斯科和米特尼克的名字。

用户当然要怀疑是罗斯科和米特尼所为了,而罗斯科和米特尼则坚决否认。但是苏姗却一口咬定是他们干的。几个黑客好友之间终于发生了内讧。

苏姗开始利用黑客手段多方收集罗斯科和米特尼克的犯罪证据了,对方则同样利用黑客手段进行还击。在苏姗的检举揭发下,罗斯科遭到了单位的解雇。百般无奈之下,罗斯科不断地变换自己的电话号码,以摆脱苏姗的纠缠。米特尼克则把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接到了苏姗的电话上。任何人和苏姗的谈话,都会在收音机中进行“直播”,3个人之间的关系闹得满城风雨。

“三人帮”黑客之间的为情所困,终于加快了米特尼克和罗斯科走向深渊的步伐。

苏姗最终向检察院告发了2位大黑客,并且亲自出庭作证。作为交换条件,她请求检察院对自己免予起诉。

接到举报,检察院对罗斯和米特尼克同时进行起诉,罪名是盗窃和阴谋实施电脑诈骗。

1982年6月,罗斯科被判刑150天,缓刑30天;米特尼克在青少年法庭接受了心里诊断研究以后,被判1年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