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45

第45章 什么叫冲动民族主义

有人批评中国黑客反击美国黑客,是在“爱国”这样一个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入侵并破坏对方主页(实质是犯罪)”的行为。并且说,即使你的理由最正确,也会使得我们国家原本建立良好的互联网秩序的愿望付之东流。并且警告说,这种“以恶制恶”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冲动民族主义”。

什么叫做“冲动民族主义”现在肯定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以恶制恶”,或者叫“以恶治恶”倒经常听说。从小老师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同学欺负了你,你不能以恶治恶。要告诉老师,相信老师能够妥善处理。如果你们自己动手,怨怨相报就不好了!”

老师的话肯定没错,那是用在团结友爱的同学之间,但是用在这里却不合适。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靠“义和团”式的攻击来解决,但是也不能够完全依靠国际社会舆论和联合国来解决。如果世界各国都那么听话,由联合国这位“老师”来作出公断,那么世界大同也就不远了,美国践踏国际法的霸权行径就完全可以消除了。

地球很小,但是并不像一个教室那么单纯。

有人说,黑客的原意是对计算机技术痴迷的人的一种称呼,它并不属于哪个国家,它本身也没有贴上任何的ID以昭示它的归属。所以,不能够把黑客攻击对方的网站贴上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的标签。不能够因为这个,就把“黑客”漂白成了“红客。”

讲到这里,也许我们真的应该明确一下“黑客”的含义了。

在英文中,黑客写作Hacker,和它最容易混淆的一个词语是Cracker。

在过去的一些关于黑客的文章里,提到黑客的定义都说是技术上的行家或热衷于解决问题、克服限制的人。他们说Hacker的产生源于一种共享的网络精神。数十年前,当美国国防部刚刚开始ARPAnet实验的时候,由一些程序设计专家和网络名人组成了具有共享性质的文化群体,这种文化的成员为自己创造了Hacker这个名词。

Hacker们认为,他们的活动领域包括各个方面,并不一定囿于电脑行业。因为,每一个领域都有许多迷人的问题等待解决,而且永远有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所以,为了解决问题人们就必需不断学习,专心致志地一以贯之,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Hacker将这作为Hacker的文化态度,并且据此将自己与专门闯入电脑系统搞破坏的人区分开来。他们把后者称为“Cracker”,认为这些人懒惰,只知道将别人的资讯、成果据为己有,自己没有丝毫贡献;认为这些人不负责任,对网络服务器进行恶意的攻击;并且不愿意和他们共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与Hacker们的设想背道而驰:共享的Hacker没有大行其道,反而倒是Cracker们表现得越来越凶狠。他们毫无顾忌,将自由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到处主动出击,胆子大到敢于攻击美国军方总部的服务器,最终,在公众的眼中,Cracker出尽了风头,Cracker和Hacker也就分不清了。

黑客的机会是互联网的兴盛。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平民百姓上了网,互联网的发展并不像当年的技术精英们想象的那样。在黑客的攻击下,网站学会了填补一些愚蠢的漏洞。特别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用户都与互联网始终处于联结状态,因而拥有固定的IP地址,这给心存不轨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用户对自己的安全状况的忽视,也给了黑客极大的诱惑。

与自由发挥的黑客相比,维护网站的人们大多数没有那份穷究到底的精神。很多情况下,网管的工作是做一些亡羊补牢的事情,仅仅考虑到饭碗问题,绝对不可能铸造出强壮的系统。死守传统的黑客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黑客开始学会与商业社会相融合,他们的技术展示更像是作秀,攻击服务器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技术认证”,为将来自己开办网络安全公司的时候,增添几分招揽客户的筹码。有的干脆就是直接与一些公司进行合作,2000年1月10日,美国波士顿著名的黑客团体Lopht被Stake公司招安。Stake公司成立以后,投资1000万美元主要从事计算机安全防护业务,它把Lopht8位留着长发的年轻人招致麾下。

不讲道理的cracker会越来越多,这没有什么奇怪。拥有技术的他们,是搞恶作剧的不羁少年、还是搅乱市场图谋利益的淘金者?这些实际上都不重要。

为什么?因为既然今天世界还没有实现“世界大同”,那么就只能允许每一个黑客(不管是Hacker还是Cracker)按照他们的技术意愿行事。你的技术不如他们,就得乖乖听他们的,不听也得听,“落后就要挨打”。

他们要冲动也好,要民族也好,只能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