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33

第33章 对黑客的偏见和正见

也许是中国的语言太丰富了。在国外,一个Hacker到了中国就衍生出了“黑客、红客、侠客”等许多种说法。很显然,这其中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就像一个教练讲中国“没有黑哨、只有红哨”一样的幽默。

也许我们许多人对黑客还缺乏真正的了解,但是仅仅从媒体上来看,可以看出有三个不好的倾向。

首先是神化。在有的报道中,简直把黑客描绘得神乎其神,入白宫、进五角大楼易如反掌。清华BBS就有人说过一句玩笑话,大概意思是:“一个小孩通过某个FTP的漏洞,到美国中央情报局下属的一个小学的主机里面,拿到了人家的课程表。”看起来就好像是把中央情报局的黑名单拿到了手一样高兴。

其次是丑化。有些媒体故意把一些网上恶意行为和黑客捆绑在一起,以此达到丑化黑客的目的。有一个报道讲,老师在CHAT里辅导高考,有黑客前来捣乱。但是看过报道以后你才能够明白,其实讲的只是有人在聊天室里骂人。

最后就是美化。中美黑客大战过程中,平民百姓对“红客”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断叫好。其实,无论黑客行为的初衷如何,严肃媒体对黑客报道总是应当报以中性色彩,如果一味对黑客行为进行喝彩式报道,只能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那么,真正的黑客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副模样呢?

看一看中美黑客大战就知道,“8万中国红客攻打白宫”的场面,虽然曾经一度迫使白宫网页瘫痪,感觉颇令人振奋。然而,并没有重量级的黑客参加,因为真正的黑客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

总的来讲,无论是中美哪一方,都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攻击手法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目标系统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且攻击手段完全是傻瓜式的,攻击步骤可概括如下:利用现成的漏洞扫描工具对对方大量的IP地址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个IP主机有某种漏洞,就利用现成的漏洞破解工具,获得对方主机权限;然后修改对方主页。与此同时,中方还有一种Dos(拒绝服务攻击),实质上也就是利用了大量数据包来淹没目标,使其资源耗尽,也是在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大路货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黑客的实质并没有自己的攻击技术,只是依靠现成的工具。如果这也算黑客的话,那么有很多人可以在30分钟内掌握这种技术。如果原来有一点点计算机基础,那么很可能还会成为黑客中的高手。

有人认为,黑客精神从思想渊源上讲,与共产主义运动倒是密切相关的。

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资本主义的大革命,第三世界人民的反帝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美国的“红五月”等等,使得追求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深入人心。风暴虽然很快就过去了,可是革命的种子却撒遍了大地。一批批进步青年开始在思想、文艺领域进行革命性的实践。后来这一实践又延伸到计算机技术领域,于是黑客就诞生了。

从这种意义上说,所谓黑客,不仅是电脑高手,更代表了一种自由、解放、平等、免费、利他的精神,这也正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

近年来,以理查德·斯德尔曼为代表的黑客群体,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主张软件免费使用、源代码公开和共享。以Linux为代表的一大批自由软件应运而生,撼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础,并将对资本主义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黑客精神从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反抗霸权、匡扶正义、“天下为公”的精神。那些入侵我国网站的美国黑客,充其量只能算是蓄意破坏计算机系统的骇客(Cracker),参加网络反击战的中国黑客和红客才是名副其实的黑客(H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