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03

第3章 有时候,更多是为了发泄

有人也许对黑客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还不十分了解,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2001年3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组织了一场反黑客竞赛。竞赛的本意是鼓励人们利用一种数字侦探技术,在入侵者进入网络以后如何尽量降低清理系统所需要的时间。组织者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公司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竞赛结果表明,黑客只要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能够通过互连网进入某个大学的计算机,他在那里呆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够全面地破坏系统。但是如果要发现他对系统做了些什么,研究者则需要耗费34小时以上的时间,耗资2000美元。如果请一名安全专家来到现场解决问题,则需要耗资22000美元以上。这还只是保守的估计。

安全专家说,这些黑客都是黑客社区中最大量和最普通的成员,并不是大腕级的黑客,所以这更必须引起大家的警惕。竞赛还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电脑加上安全防护措施要比事后雇佣安全专家来检查清理更节省成本。

从以上可以看出,黑客入侵一分钟,所造成的损失将会达到20000美元。

黑客为什么要和网络过不去,除了骇客的有意破坏以外,大多数只是黑客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而搞的一种恶作剧,换句话说是一种个人情绪和技术的发泄。

以五月中美黑客大战为例,中国黑客首次打出了“红客”的旗号。为什么取名“红客”?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发泄”的感情因素在内。

这次中美网络大战中方反击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红客联盟”的创始人和负责人、21岁的Lion,在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黑客、红客与黑客有什么联系的问题时指出:他们眼中的黑客是热爱网络技术的人。黑客,只有很高的网络技术、编程技巧、遵守黑客原则的人才配称为黑客。而红客不完全等同于黑客,红客精神里更多的是爱国热情:他们和当前的政治状态有关;但是他们并不就等于黑客。

黑客的攻击,在黑客发泄情绪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网络安全建设。在我国,国内的法律制度决定了网络安全水平。只有会攻击,才可能更好地防守。就好像在日本,他们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黑客攻击,现在网络安全现状已经提高了很多,比我国国内不知道好了多少。所以,国内的网站最好也要有一些黑客(当然不大可能是国内的黑客)不时地进行攻击,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泄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谈到中美黑客大战的得失时,Lion再一次强调说。我觉得这次行动,并不是技术上的较量,我们更多的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大家也可以看到,被攻破的都是一些小站,大部分都是WindowsNT、Windows2000.这个行动在技术上是没有任何炫耀和炒作价值的,但经过这次行动,我们发现,爱国热情依然在大多数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