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19

第19章 请不要用这样的眼光看着我

这一次中美黑客大战爆发以后,媒体报道中有很多失实报导和夸大之处,这里顺便作一些澄清。

有人认为,中国黑客工具技术比较差劲,不值得一提,而且对美国网站的破坏性也比较小。为此,中国最大的黑客组织“中国鹰派”的创始人Eagle(万涛)认为,单纯从技术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次较量的结果对于提高中国网络安全意识的普及有很大价值。这些在黑客大战之后收益不小的安全公司的“老黑客”们,还是不要说风凉话了。别忘了,他们自己当年也是靠这种“闹剧,一场小孩子玩的游戏”而“一黑成名”才有今天的好日子的。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中美黑客大战的意义,突出了信息安全在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加快民族信息长城的建设,对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提倡科教兴国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红客联盟”此次行动的定位是“网络反击战”,这一点基本上各方面没有意见。事实上,这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从HUC的网站及后来的内部讨论内容,可以完全得到证实。即使在美国,也传出了FBI希望通过惩罚PoisonB0x来阻止红客发动反击的说法。美国人的做法是否还有其他目的,不得而知,但至少证明了对于这次行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双方并没有太多的争议。

既然如此,讨论这次行动的意义就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很多人片面反对“红客联盟”的行动,是毫无道理的。这不过是两国黑客组织之间的一次“对话”。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道德和法律标准来评判这种非破坏及盗窃性的网站攻击的时候,很多人就跳出来说什么“违法行为”云云,实在是愚不可及。当然,HUC的“战报”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删除文件等手段,这方面是否有法律问题,需要认真考虑。至于这次行动带来的后果,后面还要提到,同时也会说明,很多人提出的“帮助美国人免费检查网络安全”的说法,也是幼稚可笑的。

有人说,这次黑客大战,中方主要采用的是人海战术,意思是说攻击力不强、攻击水平太差,一句话,是怀疑这次行动的参与者及效果。对此,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次黑客大战的攻击与一般高级黑客的行为方式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如果真正要攻破一个安全水平相当高的网站,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即便是DDOS攻击,如果真想拿下Yahoo!这种网站,也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首先占领其周边具备高速连接的主机(以大学校园网为主)。很明显,这一点在时间上就无法做到。

现在采取的主要是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它必然具有如下特征:

使用特定工具、连续搜索IP地址。这就相应地造成了如下状况:被攻击的网站“良莠不齐”,这是由连续搜索IP地址造成的。因为相近IP地址的主机不大可能都是重要的Internet主机,往往是一个网站中若干个主机,或者是毫不相干的几个小公司,甚至个人网站;

被攻击的主机类型单一,往往都是Windows平台的主机,这是因为攻击使用了特定的工具。而且大部分水平不够高的“红客”都是使用的流光或类似的工具,自然只能对Windows平台的主机进行攻击。只有少数具备一定水平的人,才能使用更多的手段,对包括Unix/Linux/*X的系统进行攻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途出现美国黑客嘲笑中国红客联盟只会黑Windows平台计算机的事情。

反过来讲,这种能够通过特定工具搜索到的系统安全漏洞,也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因此,就算免费帮美国网站检查了一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事情。这种做法,对于未来的信息战、情报战没有任何帮助。

至于说,多家媒体报道的、美国人居心叵测说出来的“红客行动的有组织性令人惊奇,肯定得到了政府默许”等等,同样简直是一个笑话。HUC在讨论记录中,公开地宣扬分配IP地址的策略,每一个地区的组织又继续这样细分,这种简单的组织行动根本用不着政府出面。

媒体报道,攻击白宫网站的行动,最能够体现出自发性群众运动的本意。从事后看,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国内网络的正常传输,甚至反过来影响了其他攻击美国网站的行动。虽然许许多多的中国黑客带着明确的政治热情参与这次行动,希望通过攻击白宫网站来发泄心中的怨气,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做法上难以理解。

在这一次中美黑客大战中,各种媒体的炒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又不能一味地指责媒体,因为网络本身就具备炒作的动力和条件,攻击白宫就是一个典型事件。不能想象,媒体对于攻击白宫网站这样的事件会无动于衷。

这次事件的一个最主要结果,就是“红客”一词在媒体和公众中获得了广泛的了解和关注。中国黑客以“红客”自居,既体现了对黑客一词的理解与尊重,又避免了被人误认为Cracker,实在是一大发明,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定位。如果有人要在其中注入相应的政治含义,也不能完全说是牵强附会。

总之,对于这一次中美黑客大战,各方面都应当更多地从网络、网络安全本身的角度来理解,不要过多的掺进个人、商业、政治的因素,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