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重生悠然生活
1823300000008

第8章

回到知青点,大家都还没睡,在院子里聊天。秋玉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先回房收拾东西。

得把大概要用的东西拿出来放柜子里,要不以后凭空拿出来用时大家该起疑了。把部分衣服和要用的琐碎东西什么的都归置到柜子里,空间里放着的课本都拿出来放到竹箱子里。

“秋玉妹子,收拾好了么?”丹凤姐敲了敲门。

“丹凤姐,进来吧,都弄好了”秋玉赶紧闭上柜门。

丹凤姐推门进来,看到没合上盖的箱子。“呀,你怎么带了这么多的书啊?恩,来,我看看,难不成我们的小秋玉是个小才女?”

秋玉苦笑着说道:“丹凤姐,你就别取笑我了。上学的时候,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学校经常停课,我都没正经上过几堂课。高中很多的知识压根就没人教,你看,好多书本就是新的呢。不过我估摸着国家会恢复高考的,就想把书都带来好好复习复习,准备等到时候考大学。”

丹凤姐一下子抓住了秋玉的手,眼睛闪闪发光地看着她,说到:“国家真能恢复高考?”也没等秋玉回答,拉着秋玉就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大声说“大家快来快来,秋玉妹子说国家有可能会恢复高考呢!”

“真的?真的能恢复高考么?”程子哥显得很激动。

“要是恢复了高考,像我们这么大的年纪能参加么?”大家急切地问询。

“那我可不敢保证,不过现在四人帮都打倒了,我想总会有恢复高考的那天的,就算明年不行,那再下一年呢?国家总不会一直不恢复吧。先把课本温习起来,做到有备无患嚒,要是国家真的恢复了高考,我们争取第一批参加嘛。”秋玉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咱们先复习起来,有备无患。你们课本还在么?”程子哥问他们。

“程子哥,除了你的那几本,这几年你看到过我们拿课本出来么?”梳子说,大家都有点黯然。

是啊,3、4年了,除了程子的几本外,还真没看到过其他的书本。

“我有啊。”为了打破这个气氛,秋玉故意得意地说,“初中到高中所有的课本,我都有哦。”

“你这小妮子,看这得意的小样,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丹凤姐打趣地说道。

秋玉知道在现在这个年代对于知青来说,能考上大学真的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了,望着他们认真的说,“课本我都有,大家可以一起用,一起学习。我希望你们都能珍惜点,你们都知道现在的书根本是有市无价。你们都是我的哥哥姐姐,能帮上你们,我也很开心的。你们认识的知青也可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我想明年应该能恢复的,但要说清楚是你们自己的猜测。还有书本不能流到外面去,丢了就再也没有了。”

“秋玉妹子,谢谢你,真的,我们都会仔细用的,不会把书本借给他们的,要是想要,到时候我们可以抄给他们。”梳子急急做着保证,其他人都跟着点头。

“恩,我相信。还有啊,别叫我秋玉妹子了,好别扭哦,叫我秋玉或是小玉就好了。”秋玉是确实听不习惯啊。

“呵呵,好,那我们以后就叫你小玉吧。”梳子对着那几个男生说,“小玉以后就是我的亲妹子了,你们可都对她好点啊,不然我饶不了你们。”

“呵呵,小梳子啊,难得啊,我害怕你吃小玉妹妹的醋呢,以前你最小,大家都宠着你。恩,难得,难得。”大方故意摇头晃脑地说。

“你们也太小看我了,哼。”梳子握着拳头举了举。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大家都笑开了,气氛一下就轻松了。

“小玉,你能教我功课么?我高中只念了一年,早忘记了都。”方阳很不好意思地开口问。

“是啊,这是个大问题,小玉,你丹凤姐也是一样,课本上的知识都记不得了,这些年都忘光了。”丹凤姐说着很是黯然。

“丹凤姐,大方哥,你们别担心嘛。咱们从初中开始,从头学起啊。你想啊,你们都说忘光了,可别的知青难道就记得了嚒,大家都是一样的。你看,咱们现在课本可都是齐全的,复习下总会记得一部分的。大家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争取共同进步呀。”秋玉安慰他们道。

程子哥满脸的坚定,“恩,小玉说的对,咱从头学起,大家都好好学,我们能有齐全的课本就已经比其他同志们幸运多了。”

“要是明年恢复不了怎么办?”王解放踌躇着说道。

“总有一天会恢复的,我相信国家。就算明年真的恢复不了又怎么样,咱就再等下一年,有备无患呗。”程子哥说道,“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开始,晚上抽出时间学习2个小时。”

“恩,我们都听程子哥的。”大家都点头同意。

“好了,我把明天的活分配下。梳子你和小玉留在家看麦子,我们早上会晒出去的,你们要看好,中午把饭送到地里。对了,小玉,你会做饭么?”程子哥冲着秋玉问道。

秋玉点了点头,“恩,程子哥,放心吧,我会的。”

见秋玉点头,程子继续说,“那好,大方明天去6屯,二狗后天结婚,帮他写喜字和对联,说好了给2斤肉,你早点起来过去,争取早点回来帮忙收麦子。解放和丹凤明天和我去翻地,玉米得赶紧种了。”

“我们来当知青国家不分给我们口粮吗?我路上有听赵大爷说过,6屯离我们这很远,来回步行可是要走4、5个小时的。”有点诧异地问,就为了2斤肉?

“小玉,你刚来,还不知道情况。”程子说,“国家根本不管我们这些知青的,大家每天下地干活,就挣一点工分,等到粮食收上来后每人分一点儿口粮,很多地方的知青连饭都吃不饱。咱们这好一点,地比较多,但也只是够吃罢了。每个人每年只能分到十几二十块钱的红利,根本不够干什么的,所以一年也就能吃上几回肉罢了。像这种帮人写大字的情况都很难得才能遇到。”大家听着都有些难受。

秋玉终于能理解以前电视里放的知青们为什么要用尽了各种手段想回城了,原来知青的生活是这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