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18182900000077

第77章 投资的修炼:多点开花才能财流不竭

有些企业老板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投资风险太大,能够保持现状就可以了。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固步自封的思想将导致企业最终被淘汰出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或扩大生产规模,以及不断进行投资的企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投资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对象,如何在千变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到科学准确地预测,使企业的投资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这也是企业老板应当认真学习的功课。

企业投资的种类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为企业的短期现存资金找到出路,同时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作为企业老板,你应当对投资的各种分类进行一下了解。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的投资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按投资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资产投资和金融性资产投资

(1)生产性资产投资包括以下几种:与企业创建有关的初始性投资,如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关的重置性投资,如更新已老化或损坏的设备而进行的投资;与降低企业成本有关的重置性投资,如购置高效率设备替代虽能用但效率低的设备所进行的投资;与现有产品和市场有关的追加性投资,如为增加产量,扩大销售量所进行的投资;与新产品和新市场有关的扩充性投资,如为上新产品和新的生产线,开拓新市场进行的投资。以上生产性资产投资,需要企业决策者首先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对设备进行一定改造,以达到适当扩大规模的目的,这样就同时会有重置性投资和追加性投资。

(2)金融性资产投资,即证券投资,包括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金融债券及票据等的投资。

2.按投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此种分类一般情况下是以1年或者是一个营业周期作为界限。长期投资是指在1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主要是对厂房、设备以及无形资产进行的投资。另外,长期投资还包括一部分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和时间在1年以上的证券的投资,由于长期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有时称长期投资为固定资产投资。

短期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以内能够收回的投资,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短期投资亦成为流动资产投资。

3.按对未来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战略性投资和战术性投资

战略性投资是指未来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如对新产品的投资、转产投资、建立分企业等。这种投资往往要求投资数量大,回收时间长,风险程序高,因此要求能从方案的提出、分析、决策到实施都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这种投资并不是经营者一个人能够完全决定的。

战术性投资是指不影响全局和前途的投资,如更新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等的投资。这种投资一般涉及投资量不大,风险较低,见效较快,而且发生次数比较频繁。因此,一般由企业的部门经理经过研究分析后提出,经过批准可实施,不必花很多的研究、分析费用。对于此类投资,企业的经营者有权直接进行决策。

4.按投资的风险程度可分为确定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

确定性投资是指风险小,未来收益可以预测得比较准确的投资。在进行这种投资决策时,可以基本不考虑风险问题。

风险性投资是指风险较大,未来收益难以准确预测的投资。

大多数战略性投资属于风险性投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到投资的风险问题,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5.按投资发生作用的地点可分为企业内部投资和企业外部投资

企业内部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入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外部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入外部企业,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或控制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这种投资以现金、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此类投资将逐渐增多。

投资策略的修炼

1.短期投资的策略

短期投资主要是对流动资产的投资,与长期投资相比,短期投资的特点是:需要资金数量较小,不会对企业的财力及财务状况造成大的影响;回收时间短,通常可一年内通过销售收回;变现能力较强,如果企业在短期内急需资金,可以通过转让、贴现、变卖等手段将投资在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存货等方面的资金变为现金,以解燃眉之急,投资发生次数频繁,企业通常在一个月内就发生数次,但短期投资波动较大。短期投资会随着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风险较小,短期投资一般在一年内即可收回,而人们对短期预测的准确程度远远高于长期预测的准确程度。

短期投资的以上特点决定其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不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和风险因素,也不需要花很大的人力、物力对每笔投资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一般来说,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短期投资管理:

(1)由基层管理人员根据营业需要提出投资方案。

(2)由企业对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如果收益大于成本支出,可接受投资方案,进行投资;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则应拒绝该投资方案。

(3)投资方案实施后,对投资结果做出评价,为企业今后的短期投资决策积累经验。

2.长期投资的策略

长期投资主要指针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进行的。与短期投资相比,长期投资的特点是:投资所需的金额大,长期投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回收时间长,长期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都在一年以上,而且一些大项目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收回投资;变现能力弱,长期投资决策一旦实施,如果企业要改变投资方向,收回投资,那是相当困难的;发生次数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一般不多,尤其是投资额在几百万元以上的项目,不是每年都发生的;风险大,由于长期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者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投资后的收益等是很难预测准确的。

由于长期投资的以上特点,所以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需要作详尽的分析,以科学的方式论证,并按程序进行投资管理。一般情况下,长期投资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一经提出,就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投资规模较小的长期投资项目,一般由部门经理提出。

(2)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评价过程通常如下:

估计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量;

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概率分析资料,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

确定资金成本率;

运用适当的折现率计算未来收入的现值。

3.股票投资的利弊

股票投资是一种最具有挑战性的投资,其收益和风险都比较高。股票投资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投资收益高;购买力风险低;拥有经营控制权。

缺点:求偿权居后;价格不稳定;收入不稳定。

4.债券投资的利弊

优点:本金安全性高;收入稳定性强;市场流动性好。

缺点:购买力风险大;没有经营管理权。

5.证券投资组合策略

证券投资策略一般分为3种类型:保守型、冒险性和适中型。保守型策略的特点是收益不高、风险也不大,冒险型策略的特点是收益高风险大,适中型策略的特点是风险不大,收益比较高。采用证券组合的方法,能够起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效果。

(1)选择足够数量的证券投资组合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是进行有目的的组合,而是随机选择证券,随着证券数量的增加,可分散风险会逐步减少;当数量足够多时,大部分可分散风险都能分散掉。我国股票种类还不太多,同时投资于10种左右的股票,就能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了。

(2)把风险大、风险中等、风险小的证券放在一起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方法又称1/3法,是指把全部资金的1/3投资于低风险的证券。一般而言,风险大的证券对经济变化比较敏感,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风险大的证券会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当经济衰退时此类证券则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相反,风险小的证券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则不是那么敏感,一般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不致遭受损失。因此,这种1/3的投资组合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组合法,虽然不会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也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是一种常见的投资组合的方法。

(3)把投资收益呈负相关的股票放在一起进行组合。一种股票的收益上升而另一种股票的收益下降的两种股票,称为负相关股票。把收益呈负相关的股票组合在一起能有效分散风险。

严格控制投资的规模

投资规模是指通过投资所形成的项目生产经营规模。企业老板在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投资项目的规模合理与否,取决于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科学地择定投资项目的规模,应当重点把握下面几条原则:

首先,它应当与市场供求状况相适应。

生产经营规模反映了企业可以提供的市场供给能力。这种供给能否充分实现,首先要看市场对其供给的需求状况。如果市场上对企业投资项目所形成的产品需求量较大,则项目的规模便可以安排得大一些;相反,则项目的规模就不能太大,甚至项目本身就没有投资建设的必要。

一般来说,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总是由若干个企业分别满足的。企业在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对项目产品的总需求量,还须同时考虑该种产品在市场上的总体供给情况,考虑在竞争的状况下自身能够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对手的强弱等。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无论是研究市场需求,还是市场供给,都必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这是因为,通过投资形成某种生产能力即特定的市场供给能力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其形成后还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对市场供求长期趋势的预测。

其次,它应当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

规模经济是一个与生产规模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它指是白企业生产规模的差异而体现出的经济效益差异。作为一种理论,它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生产,即经营规模能够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问题。由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必然会使其原有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而规模与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规模选择不当,就可能无法实现投资效益要求,甚至可能导致负效益。

另外,它也要与筹资能力相适应。

项目规模越大,对企业筹资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或者说,如果企业的筹资能力较强,则投资项目的规模就有条件安排大一些;反之,则应安排小一些。

接下来,它还要与生产要素的持续供给条件相适应。

项目建成投产后,要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就需要在其寿命期内有稳定而充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否则,未来的生产过程将时断时续,经常出现生产能力闲置的现象,企业的经济效益便会受到损害。一定的投资项目规模即某种未来的生产能力,只有在能够为市场充分吸纳的情沉下才可能是合理的。

最后,应当恰当地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

企业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过程,就是根据项目规模选择的各项决定性、限制性因素,确定项目最佳经济规模的过程。理想的项目规模,应该是投入最少、产出最多、盈利最大、建设与生产经营条件均有充分保证的。它的确定,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测定项目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这一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投资项目的规模上限。企业要综合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竞争能力、筹建能力以及原材料、能源、通信运输和其他协作配套条件,来确定项目的最大规模。一般来说,项目的最大规模是在市场需求预测基础上,做了若干必要扣除后所得的一种可行的生产规模。

(2)测定项目必须达到的起始规模,即拟建项目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采用选定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而不致发生亏损,并能使设备负荷充分化的最小的合理生产规模。确定项目的起始规模,也就是确定项目规模的下限。该规模起码应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必须保证不发生亏损。起始规模作为一种可考虑的最小规模,应该大于或等于盈亏平衡点的规模。二是必须使按照产品正常需求所选定的工艺设备能够充分负荷。只有这样,形成的生产能力才不致发生严重闲置,必要的经济效益才有保障。

(3)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最大化生产规模的测定给出了项目规模的下限,由此,便给项目界定了一个可行规模的选择区间。最后一项工作便是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即最理想的规模了。一般情况下,起始规模不会是项目的经济规模,而最大化生产规模有可能同时是经济规模,但也不完全尽然。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项目的经济规模必定在其可行规模区间的某一点或某一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