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长大不容易
1818100000069

第69章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有一次,我去一个地方作家教报告,还没进会场,只见门口有个大红拱门,上面各飞两条龙,我马上想到一个词:望子成龙。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跑过来问我:“望子成龙的会在哪儿开?”

我笑了笑,指指会场大门:“就在那儿开!”

报告会一开始,我问台下的听众:“男孩的父母请举手!”台下一半人举起手。

“女孩的父母请举手!”另一半人又举起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请举手!”

我的话音未落,全场的人都举起手,有人举了两只手!

“可见大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有多急切!”场上爆发出开心的笑。

这种场面可以说场场如此,无一例外。

中国的父母渴望孩子“成龙”、“成凤”是人之常情,就一个孩子,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呀!

可是,大家想没想过,“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龙有九个儿子,一个会呼风,一个会唤雨,一个爱负重,一个爱戏水。龙妈妈很会培养孩子,她把善于负重的龙儿赑屃派到庙里驮碑,虽然很辛苦,但赑屃很乐意;她让喜欢戏水的龙儿蚣蝮当水神,守护在河边防止水患,虽然劳累,但蚣蝮很开心;她让善于四处观望的龙儿螭吻站在房檐上保平安,虽然每天风吹日晒,可螭吻总是喜笑颜开……龙妈妈根据每个儿子不同的兴趣爱好,委派了不同的工作,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龙儿们又高兴又不负众望。

龙妈妈的方法叫: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兴趣。

有的孩子是“音乐”的孩子。音乐响起,他或专心地欣赏,或翩翩起舞,或情不自禁挥臂指挥。舟舟就是一个音乐的孩子。

舟舟是不幸的,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的孩子。他讲话含混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四五岁时连鞋带都不会系,别的小朋友都叫他“小傻子”。

作为父亲,舟舟的爸爸和其他爸爸一样望子成龙。但是不同的是,舟舟的爸爸知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儿子不一样,老天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肢体,就一定会给他一份不一样的礼物。他用父爱的目光,极力去发现那份“不一样的礼物”。

有一天,舟舟的爸爸忽然发现,儿子拿着手中的筷子,学着乐队指挥使劲挥舞,神情十分专注。

爸爸心中大喜:原来儿子对指挥有兴趣!

看到儿子指挥的样子那么逼真,那么投入,父亲给儿子买了一根真正的指挥棒!舟舟欣喜若狂,从此迷上了指挥。

终于有一天,在乐团练习厅,爱舟舟的叔叔阿姨们,让舟舟走上了指挥台。舟舟从容不迫地在大家面前表演起来,获得了第一次成功。

终于有一天,舟舟登上了真正的舞台,身穿燕尾服正式亮相,好心的观众给予他雷鸣般的掌声。这鼓掌声像惊雷,完全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巨人,他感觉到“我能行!”

终于有一天,舟舟作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重要成员赴美国演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圆满成功!

没有压力,没有功利,没有恐惧,没有杂念,舟舟有的只有热情。原来,这就是老天给舟舟的“不一样的礼物”。

有的孩子是“图画”的孩子。他的右脑开发得较早,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想象能力也比较强。他脑海中经常出现一幅又一幅图画。

上海有个15岁的中学生,叫武毅恒,他用普通铅笔画成一幅长4米,宽50厘米的《世界畅想图》,上面有古罗马斗兽场、北欧风车、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以及中国的长城等。这些景物都在作品中相映呈现。武毅恒同时把幻想画入图中:在美洲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上架起一座跨海大桥,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中穿行着机器人,天空中飞翔着航天飞机、卫星……这幅畅想图创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

现在,用图画记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种孩子一般创造力都比较强。

我自己也是属于“图画”的孩子,别人讲的事,书上看到的事,自己想的事,常常在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的图画,我基本属于形象记忆。所以,我讲话从来不拿稿,我是把我心中的图画,描述给别人。写好稿再讲,常常欠生动,影响沟通。

有的孩子是“文字”的孩子。这种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们的眼睛像摄像机,看一眼就全部“拷贝”下来。“全脑速读”培养的就是这种能力。

我有一位朋友,是位领导干部,他具有这种能力,他说他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硕士学位,每次考试,只要他看过的书,就会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答题时,就好像书放在旁边抄。有这种能力的人,很擅长当领导。

有的孩子是“数字”的孩子,这种人逻辑思维较强,想问题深透,表达问题严谨。

我大哥从小就是个喜欢数学的孩子。他做数学题,就像在做游戏。我很少看他写作业,可他后来告诉我,各种数学题他都做过,经常是在学校就做完了。他在小学、中学、大学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时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经常获奖。他是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并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计算机硕士学位,做过博士后,现在是美国一家环保部门计算机中心专家。

我大哥手很巧,他用一个枣木的椅子腿,竟刻出了一把小提琴;他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条铜线,竟给我和二哥做了两个“电话机”;他还用一个凸镜,做了一架望远镜。

我妈让他去买西瓜,他从来不挑,抱一个就回家,理由是:反正西瓜都能卖出去。但切西瓜时,他总是琢磨:怎样少切几刀,多切几瓣。

每次买西瓜,我妈都让我陪他去,我从小就会挑西瓜。

我大哥的脑瓜很灵光,饭做得又快又好;剪裁衣服,面料算计得很准确,剩下的布头都没有超过一寸宽的。

正是因为他不是书呆子,生活能力很强,所以他三十多年前去美国留学,又没钱又没熟人,英语都不会几句,可他学成了,成绩卓着。他的领导说他是“少有的天才”、“难得的专家”。

我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只说四个字“勤能补拙”。

我觉得,我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可她懂得“子子不同”的道理,她从不把她的六个孩子互相比较。她从不和我说:“你瞧你大姐多棒呀,北医高才生!你大哥多棒呀,洋博士!你二姐多棒呀,北京市优秀辅导员!你二哥多棒呀,上小学就演过电影!你小妹多棒呀,算账算得那么快!”也从不和别人说:“你看卢勤多棒呀,老上电视,得了那么多奖!”

妈妈的口头禅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什么都有出息,只要你爱干,好好干,都能干好!”

妈妈临终前,曾对小保姆说:“我给我的每个孩子送一个礼物。”

“您送我二姨什么礼物呀?”小保姆好奇地问。

妈妈说:“我送她一把锁,她会看家!”我二姐是当老师出身的,干什么都极为认真,她办的事都记得十分清楚,我们都把家里钥匙放她那里保存。

“那您送我三姨一个什么礼物呀?”小保姆又问,三姨就是我。

我妈说:“我送她一个喇叭,让她到外面吹去吧!”

知女莫如母!我从小就好说,上幼儿园时,经常在家表演,上小学时就开始“作报告”。

上中学时,我担任校团委会委员,常常给低年级同学上团课;去别的学校介绍办校报的经验;去农村插队时,我们巨丰山北京知青集体户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户。我作为户长到县、地、省的大会上作汇报,后来参加北京知青赴京汇报团,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面对千人演讲,那时我20岁出头。从那时起,我可以不用讲稿演讲了。

后来到中国少年报社工作,做了“知心姐姐”,演讲已经成为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如今,站在讲台上,我感受到的不是辛劳而是快乐。我觉得能把自己亲身的体验、学习的收获、思考的感悟与他人分享,是一件十分幸福快乐的事情。演讲靠的是激情,而激情来自于热爱。

你看,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通通六个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干着不同的工作,发挥着不同的特长,享受着各自的快乐,品味着各自的幸福。幸福是一个简朴又深刻的东西,不需要和别人比。

这就是生活,平常而平静的老百姓的生活。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既然“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那么人与人之间更是有差异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会各有不同,那为什么要把他们比来比去呢?你家孩子是“龙”是“凤”,与人家孩子没有关系。不要觉得人家孩子成绩比你家孩子好,人家孩子考上的大学比你家孩子考上的大学名气大,所以人家孩子就是“龙”,你家孩子就是“虫”。

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培养每个孩子的兴趣,帮助每个孩子确定好人生的目标,让他们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心胸开阔的人、兴趣广泛的人,敢于创新的人。

做到这些,你的孩子必是“龙”,必是“凤”,因为他做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