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暗示的力量
18179900000025

第25章 有些病,自己可以做医生(2)

这种活力、生命力通过多种方式自我展现。使伤口愈合的能量和使我们全身其他器官发挥功能的能量是相同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处于最高峰、我们全身器官都运转良好时,我们觉得愉快、伤口愈合得更快,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强,从任何压力中恢复得都更快,我们便感到更年轻、做事更有劲头,其实,从生物学上讲,真的年轻了。

将这种生命力的各种表现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关联,你也许会问:什么东西使我们能更多地获得这种生命力?什么东西为我们注人了更多的生命原料?什么东西帮助我们能更好地运用它?什么东西在“从头到脚”地帮助我们?

答案就是:心理暗示。

创造是生命力的特点之一。创造的实质是对某个目标的企盼,即你良好的心理暗示。有创造能力的人需要更多的生命力。从事创造劳动的人(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作家、哲学家)不仅寿命更长,而且保持创新能力的时间也更长。

要想始终保持成就感和蓬勃活力,就必须不断地暗示自己,要憧憬未来而不是怀念过去。

心理暗示的力量:

展现对生活的激情,创造对更充实生活的需求,你就会接收到更多生命力。

■青春永驻的“不老泉”

在电影《加勒比海盗:惊涛怪浪》中,杰克船长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不老泉,并且用泉水挽救了中毒的旧情人安吉丽卡的性命。真正的不老泉存在与否无人知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永葆青春的“秘诀”、“力量”、“秘密”。

没有谁能够违背自然界的生老病死和人体的新陈代谢。青春永驻的“不老泉”,其实是一座心灵之泉。

美国有一篇散文《青春》,对青春的阐释十分有意境: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玫瑰色的脸颊,鲜红的嘴唇,柔软的膝盖,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与年龄无关,而是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心态有关。“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便历经沧桑,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幸的,虽然他能获得一些其他的补偿,而对一个成年人或者老人而言,还能保持一颗好奇的童心、一颗放荡的年轻的心,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人的心灵应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青春更多的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心态的修养。

有些人,在估计人在哪个年龄段才“上年纪”时,会无意识地树立一个消极的目标图像,暗示自己上了年纪。有些人知道人会“上年纪”但又怕自己“上年纪”,于是便可能不明智地做一些事情,他们不再进行各种各样朝气蓬勃的生理活动,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都会逐渐减少。因此很可能会使自身的关节失去某种灵活性,缺乏锻炼使毛细血管收缩甚至消失,而通过肌体组织提供的血液也会大幅减少,使“上年纪”成为现实。

如果你通过某种手段,说服一个年届30岁的健康的人相信他正在变老,使他相信所有身体锻炼活动都是危险的、精神活动是无用的,那么不出5年,你真能使他变成一个老头子。如果你诱导他成天坐在摇椅上,放弃对未来的一切梦想,停止对新思想的任何兴趣,视自己为没有希望的人、毫无价值可言的人,认为自己既无足轻重又毫无建树,那么我敢肯定,你能用实验的方法造出一个老人。

每个人都有多个基本需求,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对更多人生的需求,即需要高兴而企盼地展望明天和未来。你可以将它看成是期望和忙碌。

如果我们把人看成目标追寻者,就可以把生命力看成推进燃料或推进能量,驱动着我们向目标前进。存放在车库里的汽车不需要在油箱里装上汽油,同样,一个没有目标的目标追寻者也不需要更多生命力。

我相信,当我们期望享受明天时,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有重要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要做、有重要的地方要去时,就会通过欣喜而企盼地展望未来,从而树立对更多生命力的需求。

■最近,刘先生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回家颐养天年,这本来是件好事,家里人都感到挺高兴的。但是刘先生一直高兴不起来。从一个忙忙碌碌,受众人尊敬的老干部,一下闲下来,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很不适应。一天到晚,刘先生拿着一张报纸转来转去,家里面空落落的。刘先生从原来精神抖擞的一个人变得不修边幅,闷闷不乐。

在老伴和子女的开导关心下,刘先生逐渐放平了心态。有一次,以前的下属送了刘先生一只乌龟。在精心调养下,两只乌龟每天都精力十足,而他以前的那些老同事们养得乌龟往往活不了多长时间,于是纷纷像刘先生请教养龟经验。不仅如此,刘先生还经常去健身、养生、旅游、读书、写作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仿佛生命又焕发出了生机。■

许多人在退休之后都每况愈下。他们觉得自己充满朝气的、硕果累累的生活已经结束,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他们没有什么指望;他们变得焦躁、懈怠,往往还因为怀有无足轻重(即不再重要)的感觉而损失自尊心。他们形成了一幅“无用”、“无价值”、“日薄西山”、“可有可无”的心理暗示。有许多人在退休后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去世了。

害死这些人的原因并不是退休,而是退出生活。

无论年长年幼,甚至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灾难、障碍、疾病,人们都能自主决定自己对它们的反应。就衰老的症状和表现而言,人们决定了的情绪反应对于当时亲身生活经历的影响,最起码和遗传基因或药物的影响一样大。如果你接受这一观点,你就应该更有动力去掌握心理暗示概念和技巧、为容颜不老和青春永驻而努力。

心理暗示的力量:

把自己放在某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环境,即需要更充实的生活的环境中,我们便能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健康是种信念

相信奇迹、神仙、药物或安慰想法会有效的人,有些真的被治愈了,因为这是他们积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但是,那些无偏见、思想开放的人则可以通过对上述这些东西真正意义的理解来增强他自己的信仰,他们是从秩序、和谐、逻辑和科学的角度理解这一切的。要知道这无限的力量是万能的,不管是疾病与健康、贫穷与富有、失败与成功都受它控制,它遵循一定的准则,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准则,它给理解它的人无穷的动力,他们明白这不是神谕或是奇迹,这是他们自己的力量。

法国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综合了整个欧洲的心理暗示研究,常年实验,发明了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方法。在他的著作《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之柯尔效应》这本书中,他介绍了一个治愈牙痛的例子:

■“D小姐告诉我,她想拔一颗牙。整个女孩曾经患有哮喘,折磨了她八年,是我帮他恢复了健康。因为我知道她比较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我主动提出陪她去。她很高兴的接受了,然后我们就和牙医约了时间。在约定时间,我们来到了牙医诊所。

在做好了准备工作之后,我和牙医有个私密的约定,告诉她要在半个小时之后才进行拔牙。我站在她的对面,凝视着她,说:“你什么都感觉不到,你什么都感觉不到……”在暗示进行的同时,我向牙医做了一个手势,他瞬间拔下了那颗坏牙。D小姐一根头发都没动一下。我没有问她疼不疼,但是从表情可以看出,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一秒钟,就像常常发生的一样,牙穴开始流血。但是我告诉牙医,心理暗示也许可以做到,不必使用止血手段,虽然我当时不确定是否一定会成功。

然后我叫D小姐双眼盯着我,同时我对她进行心理暗示:医生说,通常情况下,流血在两分钟后回自动停止。然后我们一起等了两分钟。她吐了一口血之后,感到好像不流了。我让她张开嘴,结果我们都发现,她的牙穴里已经真的不再流血了。

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很简单。“两分钟就不流了”这种思想影响了潜意识,潜意识向动静脉发出指令,血液便停止了流动,静脉自动收缩,就像它们碰到肾上腺素之类的止血剂一样迅速。”■

潜意识能够控制静脉?这看来过于唯心主义了。作者解释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纤维肿块会自己消失的原因。潜意识接受了‘它将消失’的想法,然后大脑命令提供养分的动脉收缩,于是动脉收缩了,拒绝提供服务,停止供养肿块,而肿块因为缺乏养料而死亡,解体,被附近阻止吸收,最后消失了。”

心理暗示这种无形的力量,却能作用于我们的身体。这种神奇性,值得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发掘。

我们也许会想到,某些江湖骗子或者所谓的“大师”声称能练气功为人治病,并且吸纳了一大批的追随者,其中竟然不乏一些学者、教授,原因何在?其实,这些骗子也许懂得心理暗示的妙用,它给你提供一些虚无缥缈的想象,引发你积极的联想,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一些“疾病”也就痊愈了。一旦看到效果,他们就会把归结为“大师”们的功力,心甘情愿的拿钱笑纳。其实这完全是自己“治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