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暗示的力量
18179900000017

第17章 所有的快乐都是创造出来的(1)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

当我们被快乐的想法所暗示时,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加出色,在接触物体或人时能感觉到更细微的差别。当人在思考快乐想法或者在想象快乐场景时,视力会立即提高。甚至,快乐时我们的胃、肝、心以及所有内脏功能都更加良好。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思想在一段时间内享受着愉悦。

由于人是具有目标追求能力的生物,当人面向某个积极目标并为某个想要的目标奋斗时,能够自然、正常地发挥积极地心理暗示。快乐是人正常、自然运转的表现,当人作为目标追求者活在世上时,无论环境怎样,他们通常都会觉得很快乐。

只要你执著地始终抱着一个目标,有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有坚定和坚韧的精神。而正是这种愿望和精神,使你不停地向目标靠近,你会在追求过程中感到快乐。

■爱迪生价值数百万元的实验室被一把火烧得精光,而且拿不到任何保险金。有人问他:“在这个世界上你还有什么可干?”“我们明天一早就会开始重建实验室。”爱迪生说。■

爱迪生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无论面临什么灾难,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目标。正因为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目标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所以他能够度过一切的艰难险阻。

心理暗示理论的实质,就是准确而冷静地、从而最终自动地将事实与假定、事实与看法、真实情况与放大的障碍分离开。使我们的行动和反应牢固地建立在真相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看法的基础之上。比如说:你曾经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知相爱,但她后来却嫁给了别人,这是事实。但由此认为人活着没意思,只是你的主观看法,以后的事实也许证明你的主观看法彻底错了。因此,不断地暗示自己,把事实与看法分开,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因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哈佛大家心理学教授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便能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想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死后只能进入地狱。

不论何时,不论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暗示自己往好的地方想,天堂和地狱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没有名利、金钱,只要你能给自己快乐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力量:

当情绪难免低落时,运用下列心理暗示法,能使人从低落的情绪中挣脱出来,让心绪平静。

1.请想象仰躺在夏日的草原上,凝视着一望无际的蓝天。

2.你正舒畅地躺着。你是轻松、幸福的。

3.你正快乐地凝视着明亮、美丽的天空。

4.你躺在那里,独自一个人,快乐地、轻松地,你正看着躲在蓝天背后的一朵纯美小白云出神(停顿),那小白云正缓慢地朝着你移动。

5.完全放轻松,并以享受美丽的光景为乐。

6.轻松、平静地,迷恋着小白云的美丽。

7.现在你已变成小白云了。请将你自己投入其中,你完全被发散了,并已成为自由自在的小白云。而自己感到十分的平静。

8.现在你已完全解放了,而且你的心也完全平静了。

■去哪里寻找快乐

快乐对人的思维和生理机器是朴素的、自然的。快乐时,我们就会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样,积极地心理暗示也让我们思想更活跃、表现更出色、感觉更良好、身体更健康,甚至连生理感官都工作更高效。运用心理暗示寻找快乐,可以参照下列方法:

1.抛弃不良的暗示让自己变得快乐

让人苦恼的并不是发生的事本身,而是所发生的事对人消极的心理暗示。

当遇到不幸事件,身陷悲惨处境甚至面临最不利的局面时,只要不向灾难倾注我们自怨自艾、怨恨等消极地心理暗示,就算不能完全变得快乐,我们通常也能设法使自己更快乐些。

如果你不向自己的不幸增添怨恨和自怜,肯定就能比现在更快乐。

2.打断有害的暗示才能快乐

当你的行为或表现达不到期望值时,不要心存消极之念,不要小看自己。你应该用积极心理暗示取代那些不能在人生中创造价值、不想继续下去的消极心理暗示,从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例如,想想有多少次你忍不住说“我总是迟到”。现在,想想你向自己脑海灌输的是什么——“迟到”两个字!

今后,你不要进一步强化不想保留的习惯,而是对自己说:戒掉它们。那样做可不像我,下次我要……

之后,你便要迅速遵守上面说的那些话,使一种全新的安排在头脑中打下烙印。在本例中,可以这样想:时常迟到可不是我的作风。我今后每次都要提前10分钟出发,永远守时。

这样做并不能立即实现“换位”。不过,我们确实需要抓住对那些不想要的、没有好处的行为所做的反复而习惯性的“证实”,将其从脑海中剔除,以打断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暗示模式。

3.利用暗示主动得到快乐

如果你经常做到反复剔除再三出现的消极暗示,自动失败机制就会停止将它再向外界发送。你的心理暗示将会得到这种信息:如果她每次都对我们喊出“剔除”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再将这种内容发送出去就毫无意义。我们总在与心理暗示进行潜在的对话。通过每次都运用“切断模式”这种技巧,反复对积极内容进行肯定的确认,你就能成为自己反复印证新的心理暗示的“权威来源”。不要忘了,“权威来源”、反复以及强化是这种灌输过程的三个要素。这样,你就能主动地获得快乐。

心理暗示的力量:

如果快乐成了我们暗示习惯的最终结果,那么,改变某一具体习惯的技巧就会非常有用。这个练习就是利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通过一种有意而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变得快乐。

1.准备好纸、笔。

2.把影响你快乐的消极想法写在纸上

3.把纸烧掉,看着它逐渐变成灰烬。

4.把灰烬处理掉时,这些想法也从你的脑海里消失了。

■杜绝自寻烦恼的消极暗示

你是否注意到:当你由于沮丧、恐惧、生气或压抑而饱受紧张之苦时,你感到自己是多么容易受到伤害或者遭到冒犯?

由于某种有害的经历或体验,我们在上班时会感到不高兴、心情沮丧或者自信心动摇。这时有个朋友走过来,和我们说了一句玩笑话。我们十有八九会捧腹一笑,觉得很滑稽,“不高兴的事什么也不想”,并善意地回敬一两句笑话。但是,有很多的人却做不到这些。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不再受到伤害呢?

一大摞心灵伤疤,一个叠着一个,使心理暗示成为一个饱受威胁、无比脆弱的东西。遇到某种环境时,只要它认为该环境可能会用和过去造成伤害的事件同样的方式伤害它,那么,这些伤疤组合就会产生“生存模式行为”(即逃避或斗争、退缩或积极交战等)。

1.有意识的回避消极的暗示

阻止一个人闯入自然险境的同一器官,也会阻止他暴露于心理危险之下。也就是说,心理暗示可能无法准确地估计危险的相对性。比如,由于在谈话中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你在参加宴会时无法更好地交际而感到窘迫,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挣的钱比别的客人少并由此觉得低人一等,于是就害怕别人问起你的职业或投资情况。这其实并非遇到了自然危险,也就是说,你的身体没有受到威胁,然而,这种环境也可能激发与你在黑暗小巷里遇到劫匪相同的焦虑和压抑情绪。

一旦真的遇上了劫匪,你可以温顺地拿出钱包,扔给或递给劫匪,然后拼命地朝相反方向逃之夭夭,这样也许比较恰当。而在社交场合中,放弃所有能够度过愉快夜晚的机会、逃到僻静的地方,或者简单地应对一下便起身离开,这都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会导致某种你恰恰不想要的结果——主人以及其他嘉宾会由于你的表现而彻底瞧不起你。如果这种社交场合与那些在心理暗示上留下伤疤的某些场合非常相似,那么,这种场合很可能也会导致上述的生存反应。

2.过度反应是种消极暗示

■小钟,15岁,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躁动的时候。小众的父母均为邮局工人,高中文化程度。小钟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活泼开朗,但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不爱说话,并且情绪化。

有一次,小钟和妈妈一起出去,在路上碰到妈妈的一个同事。这个同事正要送他们家的孩子去补习班,两人就说起孩子们的学习。同事说:“我们家的孩子真是笨的可以。每次考试都在最后,不知道他上课时候到底能不能听得懂。唉,听不懂也装懂。”小钟妈妈也随口敷衍:“是啊,我们家的孩子都这样,成绩一直也上不去。”

小钟听完这话,立马带着怒气甩手走了,任凭妈妈后面叫也不理不睬。■

过度的自尊心会让我们做出过度的反应。今天,我们在忍受自疑、不安全感、焦虑情绪带来的压力。我们错误地理解别人的话,容易感到被冒犯或受伤害,于是,一道心灵伤疤就此形成。

这种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体验很好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在感情上受到的伤害,与其说是别人,或者说是别人说了什么、没说什么所造成的,倒不如说其根源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反应。

3.不要什么事都“对号入座”

总有一些人,喜欢在说话的时候含沙射影:“有些人真是没用,什么活都干不好……”“你瞧瞧,他可真够可笑的”。如果你习惯性地把每一点小事、每一句偶然听到的谈话甚至在媒体上读到或听到的内容个人化,那就说明你流露了一种非常敏感、非常爱面子的心理暗示。而这种心理暗示的“免疫力”是最低的。

对这类事情一笑置之吧。狂热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的人,日程表上安排了一大堆要事去做的人,根本没有时间为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和冒犯言行所困扰。多数无意中道出、不带感情色彩的话,仅仅是戏言而已,并无潜在的含义;寻找它们的潜台词(当然,是当你被它们惹恼了的时候)完全是浪费时间。

心理暗示的力量:

检测受伤的心理暗示

1.仔细想想你自己所有习惯性或重复性的行为以及人生经历。

2.你有没有一个接一个地对你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感到失望?

3.你有没有发现一群又一群同事让你讨厌?

4.你的所有客户是否都是“吝啬鬼”或者“难缠的家伙”?

诸如此类,无论你逃避还是攻击,这里面都涉及心理暗示受伤的问题。

■放弃过度的自尊

■前两天,保姆小张把自己没干透的衣服和李女士的干衣服挂在了一起。李女士担心潮湿的衣服可能会导致整个衣柜发潮、变霉,于是就告诉小张,最好把两个人的衣服分开挂。

小张听了这句话后,气鼓鼓地瞪了李女士一眼。突然,她跑到外边拿回一把剪刀,猛剪自己的衣服。剪完衣服后,一句话也没说,甩门就下楼走了,只剩下李女士自己在原地目瞪口呆,心想:我说错了什么?

李女士后来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朋友说,这种例子并不鲜见。一些外来务工者从小生活贫困,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渴望改变命运,一般都能吃苦耐劳。但自尊心又非常强,来到城市后,生活的反差很大,使他们对什么都很敏感,生怕被别人瞧不起。一旦有某件事情或某句话语刺激了他们,很可能会引发他们的过激反应:要么自虐,要么伤害他人。所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是有的人自尊心很脆弱,心理暗示非常敏感,常常被一些小事所伤害,天天无快乐可言,如何看待自尊才能使自己快乐起来呢?一个人有自尊心是应该的,但如果自尊心过强,对什么都很敏感,就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了。如果不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很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许多人被细小的针尖刺一下,或者受到我们所称的“社交中的怠慢行为”打击,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每个人在家庭、办公室或朋友圈中都认识这种人:他们脸皮特别薄、心理暗示非常敏感,以至于别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生怕在无意中说出什么话或做出什么事,冒犯了对方。

伤害我们的东西,在我们眼里看起来,都会对我们的自负或自尊构成威胁。自尊心很健康的人对某些空想中的心灵攻击也许并不注意。但就是这些虚构的攻击,却能将自尊心脆弱的人搞得心力交瘁。即便是能给自尊心脆弱者造成极大伤害的、真正的挖苦和辱骂,也不能引起自重者的注意。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怀疑自己真实能力以及自我评价不高的人,动不动就会变得妒火冲天。有些人打心眼里怀疑自己的价值,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无中生有地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倾向于夸大和高估现实威胁的潜在破坏力,因而常常不快乐。

每个人都需要某种感情上的韧性和自尊心上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真正的以及想象中的威胁。如果让我们的肉体像乌龟那样,完全被一层坚硬的茧或壳覆盖,那样也许是不明智的。那样一来,尘世间的一切快感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的身体确实有一层外壳、一层表皮,作用就是保护我们免遭细菌、小肿块和伤痕以及其他一些外伤的侵蚀。表皮很厚很硬,足以提供抵御小伤口所需的保护,但却没有厚到、硬到影响一切感觉的程度。许多人在自己的自我中没有“表皮”,而只有皮肤,敏感的内层皮肤。这些人需要更厚的皮、更坚强的心灵,以便可以无视无关紧要的伤口和对自尊心的较小的威胁。

通过更好、更恰当的心理暗示,树立正确的自尊,以便在听到善意的话语或遇见无心的行为时,不会感到威胁。坚强而豁达的人不会认为小危险是威胁,而脆弱狭隘的人则不同。同样,健康而强大的心理暗示不会认为任何清白的、随意的话是对自己的威胁。

有些人一生似乎就在等着被人冒犯,而他们几乎从不失望!

■在竞选总统前夕,林肯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个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样好。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鞋子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