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453

第453章 哭李商隐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①。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②。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③。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④。

①虚负:空辜负。凌云万丈才:形容李商隐的才气很高,超越万丈云霄。 凌,升起,高出。襟抱:怀抱,抱负。开:开展。

②凤不来: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古代不仅把它看成是吉祥的化身,而且常用它来比喻才能特别出众的稀有人物。又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这句诗是暗喻李商隐这个有非凡才能的人死去了。

③踠(wǎn宛):腿足屈曲,行走困难。这里比喻李商隐象好马,因为未遇善待好马的主人,不得施展。旧交:老朋友。绝弦:琴弦断绝。传说春秋时有一个善于鼓琴的人叫俞伯牙,他的朋友钟子期能够从琴音里听得出所要表现的事物。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就因为痛失知音而绝弦不弹(见《吕氏春秋·本味》)。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说自己为失去知音而哀痛。

④九泉:很深的地下,指埋葬处。三光:日光、月光、星光。文星:又称“文曲星”,古代封建迷信说它是天上主管人间文事的星宿,因此常用它来代称富有文才的人。夜台:坟墓,也指阴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悲叹地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现在李商隐这样的诗人埋到地下,就是送来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

这是一首写得较好的悼诗。诗中对亡友表现了真挚的情谊和哀思,特别是对李商隐这样一个有才能,有抱负,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不受重视的诗人,寄寓着沉痛的愤慨。这首诗一气呵成,情辞并茂,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出色的。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