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387

第387章 感讽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②。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③。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④。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⑤。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⑥。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⑦。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⑧。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⑨。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⑩。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①感讽:对现实有所感而作的讽喻诗。

②合浦:古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据《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合浦盛产珍珠,因官吏贪鄙,搜求无已,珍珠转移到别处去了。龙洲:即龙阳县(今湖南省汉寿县)的氾(fàn泛)洲。木奴:《襄阳记》载,三国时代吴国的丹阳太守李衡,为人贪利,曾派人到他的家乡氾洲种柑桔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家乡有“千头木奴”,可供取利。后遂称柑桔为“木奴”。

③造化力:自然界的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给:满足。使君:州刺史称使君。上四句说,合浦本来盛产珍珠,因贪官搜求无已,后来没有了;龙洲向来盛产柑桔,因官吏横征暴敛,如今连柑桔也没有了。由此就足以说明,自然界这样巨大的创造力,也满足不了贪官污吏的需要啊!

④越:春秋国名,在今浙江省境内。未织作:还没有开始纺织。吴:春秋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这里越和吴是泛指江浙一带地方。蠕蠕(rú如):刚孵出的幼蚕在微微活动的样子。

⑤县官:县里派来催逼租税的官吏。狞:狰狞,凶恶的样子。虬(qiú求):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紫须:象小龙蜿曲般的紫色胡须。

⑥方板:古代官员随身携带的记事手板或传达公事的符牒之类的东西。书:这里指文字。这两句说,县吏从怀中拿出官府的公文,上面写着催促纳税的命令。

⑦焉得:哪能。诣(yì艺):到。庐:房舍。这两句是县吏的话。

⑧拜县官:下拜,向县官求缓征丝。桑牙:桑叶刚发时的幼芽。

⑨会待:须要等待。晏:晚。春日晏:即春末。丝车:缫丝的车。方:才。掷(zhì志)掉:转动。以上三句是农妇求宽缓的话。

⑩通:陈述。具:备。黄粱:指黄粱米饭。

踏飧(sūn孙):饱食的意思。簿吏:掌管钱粮簿籍的官吏。

《感讽》共五首,这是第一首。诗以极其辛辣的讽刺笔墨,高度概括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具体形象的描绘,揭露了封建官吏贪得无厌,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的丑恶嘴脸。也是中唐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人民被搜刮一空的真实写照。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①。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②。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③。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④!皇汉十二帝,惟帝称睿哲⑤。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⑥。

①日车:神话传说,太阳乘六条龙驾的车子,在天空中运行。这里的日车就是指太阳。何:多么。躃躃(bì必):前进不停。这两句说,奇才俊杰之士,不可能永远是少年;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也总会衰老的。

②纡(yū迂):系结。绶(shòu受):系在官印上的丝带,这里借指官爵。纡双绶:指担任官职。遗(wèi谓):馈赠,赠与。星星发:象星点一样的白头发。这两句说,我期待着担任官职,但赠给我的却是花白的头发。

③都门:都城门外,这里指东都洛阳城门外。贾生:贾谊,汉文帝时的进步的政治家。都门贾生墓:据《河南府志》卷七十三记载,贾谊墓在洛阳东北之北邙山上,大坡口道西。青蝇:苍蝇,比喻谗毁别人的人。语出《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④寒食:见韩翃《寒食》注①。这里代指春天。摇扬天:指花柳摇曳飘扬的春天。愤景:悲愤的景象。上四句说,都城门外埋葬着贾生的坟墓,那些诽谤贾生的人也早已绝迹;在这春光摇曳的日子里,却总是这样悲愤肃杀的景象!

⑤十二帝:指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及吕后立的少帝。惟:助词。帝:指汉文帝。睿(ruì锐)哲:明智。这两句说,西汉十二个皇帝,文帝称得上是明智的。

⑥一夕:一夜之间,极言时间之短。竖(shù树)儿:对人的鄙称,犹“小子”。这里指谗毁贾谊的小人。文明:这里指封建时代的美好政治。沦:沦亡,失去。歇:衰歇,消失。这两句说,汉文帝一旦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清明的政治也就从此消歇。

这是《感讽》五首的第二首,是慨叹贾谊的不幸遭遇以抒写自己胸中块垒的咏史诗。汉文帝时,贾谊的政治主张有它的进步性,又因其遭谗而早逝,在古代就常常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关注,并且成为同样具有进步政治理想而又仕途失意的诗人所歌咏的题材。李贺也是这样,他本来希望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用,但结果却落得个早生白发,一事无成。因此,他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同贾谊遭谗早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愤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