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①。四海无闲田②,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③,粒粒皆辛苦!
①粟(sù诉):泛指谷类。秋成:一作“秋收”。
②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③餐:这里指饭食。
《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它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
“春种一粒粟”这一首,通过描写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概括地说明了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动还要饿死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锄禾日当午”这一首,主要是描写农民在烈日曝晒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对粮食的来之不易而发出的慨叹。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出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初与元稹同为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出为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继为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五年(810),因上疏救元稹事,改授为京兆府曹参军。元和十年(815)又因上疏力主捕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后历任刺史、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职。又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任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侯。晚年寓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会昌二年(842)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
在白居易的思想中,既有“达则兼济天下”,积极进取的一面,又有“穷则独善其身”,知足保和的一面。这两者贯穿在他一生的活动中。早期“兼济天下”居于主导地位,他积极从政,嫉恶如仇,很有一股朝气。元和初年,他与元稹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时事,撰成策目七十五门,对当时许多重大社会问题提出改革意见。比如他们要求废除宦官专权;要求罢宫市、除进奉、禁僧尼;要求统治者广开言路,“去谄佞,从傥直”,用贤能;要求改变富豪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要求削藩,巩固国家的统一等等。在作朝官时,他敢于谏诤,论事激切,守正不阿,直至触怒宪宗,仍然不改初衷。白居易在政治上迭遭挫折,屡屡受贬,于是“独善其身”便成了主导面。虽然“兼济天下”的宏愿并未泯灭,但已没有前期那种锐气了。他叮嘱自己,要“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想遁身世外,过那知足保和的生活。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白居易是继陈子昂、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个革新能手。他和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把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白居易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用以补察时政,而《诗经》以后,文学渐渐背离了这个原则,六朝时达到极点。他批判了六朝诗歌“嘲风雪、弄花草”的不良倾向,肯定了杜甫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正确方向。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他的《秦中吟》、《新乐府》这类讽谕诗就是这种理论实践的产物。这类诗内容充实,触及时事,语言流畅,形式活泼,采用对比、白描等手法,通过具体事实和典型形象,从多方面揭露和抨击了现实中的黑暗面,反映出广大人民生活的贫困和遭遇的悲惨,有很强的政治性和艺术性。但须指出,他的创作目的,乃是“愿得天子知”,他是用诗歌形式写谏书,以使皇帝了解下情,调整政策,巩固统治。白居易留下来的诗二千八百多首,他的“闲适诗”、“感伤诗”中有不少糟粕,但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它们叙事抒情,结合紧密,语言清丽,音韵和谐,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白居易诗歌艺术总的特色是通俗晓畅,自然流丽。通俗而不浅薄,晓畅不失流丽。这些主要是他向前辈诗人特别是向杜甫学习,和从民间文学中吸收养分,经过自己创造性的运用而形成的。
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