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312

第312章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②。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④。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⑤。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形势险要,峻峭临江,为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怀古:借凭吊古迹或追怀往事来抒发感想。

②王濬(jùn俊):西晋武帝时益州刺史。楼船:大型战船。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准备伐吴,任命王濬为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率水师沿长江直下。益州:州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王气: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欺骗人民,胡说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这两句说,王濬率领的战船从益州沿江东下,金陵的东吴政权不久就覆灭了。

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知道晋将来攻,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以阻止晋水军,王濬用火炬烧毁了铁锁链,战船直抵石头城。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王濬水军到达石头城时,吴王孙皓出降,吴国灭亡。

④伤:感伤。往事:这里指东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这两句说,尽管人世不断有令人感伤的兴亡变化,而自然界的一切却是依然如旧的。

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过去作战的营垒,这里指西塞山过去曾为吴国要塞。萧萧:风声。荻(dí笛):芦苇一类植物,秋天开紫花。芦荻秋:指秋风萧瑟,一片荒凉冷落景象。这两句说,现在正是国家统一之时,过去分裂时期留下来的营垒要塞,在秋风中更显得荒凉冷落。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途经西塞山,有感于当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的局面,写了这首政治抒情诗。诗中联系中唐时期的政治状况,赞扬“四海为家”,希望国家统一。诗的前四句,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西晋水师沿江东下,势如破竹的浩大声势。后四句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讽今,从孙皓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也都相继覆亡的历史说明,地形不足恃,“王气”不足凭。结尾以旧时遗留下来的营垒荒凉残破的景象,来警告当世拥兵自重,凭险割据的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