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282

第282章 蕃中答退浑词二首

退浑种落尽在,而为吐蕃所鞭挞,有译者诉请于予,故以此答之。

退浑儿,退浑儿,朔风长在气何衰③?万群铁马从奴虏,强弱由人莫叹时④。

退浑儿,退浑儿,冰消青海草如丝⑤。明堂天子朝万国,神岛龙驹将与谁⑥?

①蕃中:指吐蕃统治区域。退浑:又译为吐谷浑(tǔ yǔ hún土欲魂)。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居今青海省青海湖一带。唐太宗封其首领为河源郡王。龙朔三年(663),吐蕃攻掠其地,因而其种族散落,深受吐蕃统治者的奴役。

②种落:种族部落。诉情于予:把退浑人的苦难告诉我。

③儿:儿郎。朔风:北方的寒风。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们退浑人应象迅猛的北风一样,振作起来而不衰颓。这是对退浑人的勉励。

④万群铁马:指强大的骑兵队伍。从奴虏:从奴于虏,即被吐蕃所奴役。这两句说,你们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反而遭吐蕃的奴役,强和弱在于人的努力,你们不要悲叹时运不好。

⑤青海:见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注②。

⑥明堂: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祭祀上帝、祖先,朝见诸侯的地方。神岛:指青海湖中的海心山等三岛。龙驹:指岛上所产的良马。《新唐书·吐谷浑传》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有青海者,周八九百里,中有山,须冰合,游牝马其上,明年生驹,号龙种。”又说:高宗立,拜吐谷浑王为驸马都尉;吐谷浑献名马,“帝问马种姓,使者曰:‘国之最良者。’帝曰:‘良马人所爱。’诏还其马”。这两句说,将来万国诸侯在明堂上朝见唐王时,你们神岛上出产的良马再给予谁呢?意思是一旦收复了这些地方,退浑人再不会受欺侮了。

作者在吐蕃时,一个翻译向他转达了吐蕃统治者鞭挞退浑人的情况,他便写了这两首诗来安慰退浑人。第一首是劝勉退浑人不要气馁,不要悲叹时运不济,而要振作精神,使自己强大起来。第二首是要退浑人相信总有一天青海湖一带会冰消春来,唐王朝会重新统一边疆,降服吐蕃统治者,那时退浑人就再不受欺压了。这两首诗从侧面反映了吐蕃统治者不仅欺凌汉族人民,其他少数民族也备受蹂躏,他们向往摆脱吐蕃压迫的心情,和边地汉族人民是一样的。两首诗都情意深长,饱含着一种民族间的亲切感。

宗礼欲往桂州,苦雨,因以戏赠①农人辛苦绿苗齐②,正爱梅天水满堤③。知汝使车行意速④,但令骢马著鄣泥⑤。

①宗礼:人名。戏:带一点开玩笑的意味。

②这句说,经过农民辛勤的劳动,庄稼长得碧绿整齐。

③梅天:即黄梅天,指春末夏初江淮流域梅子黄熟时期阴雨连绵的天气。

④使车:奉使外出的车。行意速:打算疾驶赶路。

⑤但:只。骢(cōng葱)马:青白杂色毛的马。著(zhuó)浊):同“着”,披上。鄣泥:也叫障泥,蔽泥,即马韀,一种用丝织物之类作成的马具,垫在马鞍下,两旁下垂,用以挡泥。

对于急于登程去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而苦于为雨所阻的友人,作者偏偏赠诗对他说:农民正喜爱这种雨天,它有利于秧苗的成长。接着他又说:知道你要急于在雨中赶路,给马披上马韀吧,以防溅上泥污。这首诗表现了对春雨的喜悦,也很自然地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