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49

第149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

①当春:正当春天需要雨的时候。乃:就。这两句说,春天正当需要雨的时候雨就降落,它好象知道是应该下雨的时节。

②潜:悄悄地。润物:滋润万物。这两句说,春天的绵绵细雨,在夜间悄悄地随风而降,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

③野径:田野间的道路。这两句说,四野被乌云笼罩着,黑沉沉一片,只有江中渔船的灯火显得分外明亮。

④花重:因花饱含雨水而沉重。红湿:指花带雨水而湿。这两句说,待到天亮一看,百花被雨浸湿,这春天的花朵又增加了几分沉重。

这首诗大约是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经过流离转徙的“一岁四行役”,终于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可是政治上还是没有出路,抱负不能施展。但诗人并没有消沉,时时关心着国事,所以在诗中仍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情绪。这首诗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了成都春夜降雨后绚丽多姿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欢悦心情。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抓住春夜绵绵细雨的特点,进行细节的工笔描绘。在头两句点题中,扣紧了好雨知时而降的喜悦,突出了“喜”。第二联用“潜”和“细”描写春雨在夜晚随风而降,滋润万物而又细微无声,这就把深夜的春雨生动地表现出来。接着又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对比,衬托出春夜的景象,描写也极为细致。一夜过去,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画天明雨过之后,经过细雨浸润的红花,迎着曙光分外鲜艳,使锦官城更加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