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010

第10章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②。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⑤。

①滕王阁: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章江门上,下临灨江。

②临:靠近。渚:水边。珮玉:古人佩带在腰间的玉饰。鸾:刻有鸾鸟形的铃铛。《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珮玉鸣鸾;即珮玉响而鸾铃鸣,表示人走车行。这两句说,灨江边上高耸的滕王阁,本是滕王欣赏歌舞的场所,滕王去后,歌舞也就停止了。

③画栋:饰有彩画的栋梁。指滕王阁的华美。南浦: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珠帘:阁上缀有珍珠的帘幕。西山: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又名南昌山。这两句说,早上南浦飞来的白云,飘拂着这华丽的楼阁;傍晚西山的风雨,吹卷着楼阁上珠饰的帘幕。

④“闲云”句: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云倒映在潭水中,天天悠然飘浮。物换:指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星移:天上的星宿不断运行,表示时光流逝。

⑤帝子:皇帝的儿子,指滕王。槛:栏杆。长江:指灨江。空自流:以江水寂寞徒自流去来衬托昔日笙歌竟日,曼舞终宵的滕王阁如今的冷落,余意不尽。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王勃前往南海省亲,路过洪州,参加了当地官吏在滕王阁上举行的一次盛大宴会,即席写了《滕王阁序》,序末附上这首诗。前者是一篇著名的骈体文,后者可以说是序的概括和缩写。诗一开始极力写出滕王阁的高峻,同时点出修建者已离开洪州,寄寓着物是人非的感慨。为了加强这种感情,颔联把滕王阁的华丽和周围的自然景色加以重采涂抹,愈显得人事的悲凉。而在“朝飞”、“暮卷”之中,就为颈联“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做了伏笔。这一联既是说人事变化之速,也是慨叹年华易逝;既指滕王李元婴,也写作者自己。结尾两句用人去阁存这一事实,抒发了诗人在《滕王阁序》中已经表述了的思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种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感慨,是封建社会中失意的知识分子所常有的喟叹。全诗写得极为凝炼、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