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以“即时速度”为例。对高一学生来说,这是个抽象难学的概念。如果我们就照着课文宣讲:“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即时速度”。这种说文解字式的诠释显然无助于概念的建立;如果仅仅告诉学生:“速度计的读数就是即时速度。”这更没有道出有关概念的实质性含义;当然还可举实例说明,一个人站在公路旁,刚好有辆汽车从他身边疾驰而过,“好快呀!”这时他所感受的就是汽车该时刻的即时速度。但这毕竟只限于直观体验的描述,远谈不上对概念本质的提示和把握。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起这个概念,课文中有一段话:“为了更精确地了解变速运动的运动情况,就要知道它在各个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教材这样处理的意图,是要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平均速度”概念。并以它作为“生长点”,通过同化作用,来建立起“即时速度”的新概念。但由于高一学生既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更没有数学的极限思想,往往很难领会这段话的真谛。为此,我们如果运用实验手段,演示一番即时速度的实际测定,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实验可在略为倾斜的气垫导轨上进行(如图1)。例如要测定滑块通过A点时的即时速度,可把光电门G1固定在A点,把光电门G2置于另一点B。演示时通过改变G2的位置,逐次减少AB间的距离Δs,并用计数器的“10ms”档测出相应的时间Dt,最后算出各次平均速度V。
分析表列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Δs(以及Δt)的逐渐减少,各平均速度值也随之接近,当Δs=50cm以后,平均速度已趋向一个定值。这表明,在如此短的位移(时间)内,我们所用的实验仪器已经检测不出滑块速度的变化了,因此可将其视作匀速运动,它的平均速度值当然也可作为滑块通过A点时的即时速度了。讲到这里,有的学生会提出:如果换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测出的速度值不是又要改变了吗?我们将计数器的时基改为“1ms”后重做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看法的合理性。接着,就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启发学生超脱具体条件的局限,运用思维去继续“操作”实验(理想实验),从而使他们萌发出“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学生的认识一旦进入这样的境地,实际上已经触及到即时速度概念的内核了。
(3)丰富表象,软化难点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物理教学中诸多难点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材料,表象单薄甚至畸化,因而不能建立起准确、清晰的物理图景。
就以波动图线为例。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常有各类经验文章见诸于物理杂志,不少作者还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口诀”让学生照此行事。但这样是否就可将波动图线问题一举突破了呢?我不敢苟同。至少,我觉得把生动活泼的波动规律,僵化为呆板的操作指令,这种“变活为死”的做法并不可取。我们运用图线这个数学工具来描述物理规律,原本是为了增强形象,便于理解。但是,如果图线一旦与物理内容相脱离,就好似“魂不附体”同样成为抽象的东西,只不过是以数学抽象去替代物理抽象罢了。正确的做法,诚如朱正元先生说的“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还是要发挥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尽可能地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去解决它。
首先,我们采用实物直观地演示了水波、绳子波以及弹簧波等多种波动现象,让学生对于这种运动形态有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接着又运用模象直观,利用波动演示仪,模拟横波和纵波的形成。并指导学生分步观察:先看单个质点(每个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再看相邻质点(后一质点总是重复前一质点的运动),最后综观全体质点(媒质的质点并没有随波迁移,传播的只是运动的形式)。第三,还借助语言直观,通过比喻或类比,进一步丰富学生关于波动的表象。如爱因斯坦为了说明波动过程中质点并未“随波逐流”的特征,曾经比喻:“一个谣言从伦敦传到爱丁堡。但制造谣言的人并没有在两地之间来回往返”。又如美国一本物理教材中,为了说明波动的形成,则举了这样的例子:一大群戏迷聚集在剧院门口,正在等待他们崇拜的明星出来。当明星刚在门口出现,首先引起前排戏迷的扰动,这种扰动迅速地往外传递开来,从而使得最后几排的戏迷也感知到了明星的出现,尽管他们根本看不见明星的身影。如果我们把上述两种现象也称之为“波”,不妨称前者是“谣言波”,后者则是“热情波”。尽管它们都是非物理波,但类比之下,同样具有波的基本特征:既有波源,又有媒质,还有着传播机制。
通过以上多种直观手段的交替运用,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材料,使他们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幅较为清晰、准确的波动图景。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归纳出解决波动图线问题的几条关键性规律,例如,波动与振动在时空上的一致性,波在媒质中双向传播的可能性,以及波形图线的重复性等等,从而就有可能在根本上突破这个难点。
(4)启迪思路,渗透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还尝试将实验与习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利用演示实验起到言简意明,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分析如图2所示的圆球是否受到板面摩擦力作用时,我们用细线拴一周边光滑的圆盘,并按图示方式紧靠在黑板上,一松手,原来隐蔽着的转动趋势马上就充分显露出来,静摩擦力的判断也随之迎刃而解了。通过演示,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从而有助于掌握运用“设想法”去分析静摩擦力问题。
又如图3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杆,在中点和端点处,固定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和B,将杆拉至水平,放手后由静止开始绕轴O摆下,求杆摆至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多大?
学生在解此题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观念认为,在杆摆下的过程中,A、B小球只有重力做功,而杆的作用力对它们均不做功,因而两个小球各自的机械能守恒,并据此列方程求解,结果当然是错误的。
对此就给学生演示了一个简单实验:用柔软的细绳代替细杆,按题设条件系上两个小球后让其自由摆下。结果学生发现在运动过程中,细绳并不是如细杆那般平直,而是弯折如图,表明两球运动的“步调”并非一致(角速度ωA>ωB)。面对实验事实,学生自然会想:在细杆相连的情况下,两球的角速度又何以能够相等呢?通过积极思考,学生终于明白了,那是由于杆的作用力分别对A球作了负功(使它减慢些)而对B球作了正功(使它加快些)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我们当然就不能将机械能守恒定律单独运用于A球或B球了。由于演示实验提供了效果鲜明、令人信服的事实,这就使学生对“隔离法”和“整体法”的正确运用,加深了理解。
改进演示实验的方法
为了改进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所谓“三重一变”的途径,即:重视实验思想的渗透,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重视实验方法的培养,以及运用实验变式,提高演示效果。
(1)重视实验思想的渗透
物理学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伴随着实验思想的重大突破。物理实验大师那深刻的设计思想,精巧的实验方法,连同他们得出的结论一样,都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瑰丽的精华,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因此,我们面对物理课本中多种多样的实验素材,无论是经典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应该努力提取其中蕴含的实验思想,开发它们的教学功能。
例如,在介绍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时,我们引导学生着重领悟其中两个最为精彩的设计原理。一是转化原理,即:力→力矩→扭丝偏角→光标位移。通过三次转化,就使微小力的测量成为可能。另一个是放大原理,即:采用T形架增大力臂;利用反射光路增大偏角;拉开小镜与光标的间距以增大位移。通过这三次放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对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实验思想指导下,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智能价值。即便是验证性的实验,如果只是按着教材提供的现成方案,“照方抓药”地操作一番,这样看似简捷省时,效果却定然不好。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实验结论的重复性,更要突出实验思想的探索性。例如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首先应让学生体验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去确定研究对象,找出一些符合动量守恒的事例,也许不太困难,比如炸弹、原子核裂变等等皆是,重要的是要权衡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否有利于对物理量的测定。通过分析筛选,确定了“一球静止,对心正碰”的实验模型。接着,再引导学生研究如何转移测量对象,把较难测量的速度,通过“等高平抛”的方法巧妙地转化为较易测量的位移,从而形成了该实验的基本构想。
实践表明,经常有意识地在实验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索氛围,给它带上一点研究色彩,将会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实验思想的精髓,弄清实验设计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实验素养和能力。
(2)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
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静态的知识(体现在研究的结果上),另一部分是动态的知识(蕴含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开发动态知识领域,在当前尤其是个重要课题。反映在实验教学上,我们就不能仅以结果的显示为目标,而应以过程的分析为主线。对于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可以运用实验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现象放大或缩小,将周期延长或缩短,把过程分解或压缩。总而言之,要使物理现象变化的全过程,以最清晰的形态,最有利的角度,展现在学生面前。
就以碰撞现象为例。在那稍纵即逝的碰撞过程中,几乎覆盖了高中力学大多数重要的知识点,涉及了大多数重要的规律,如果在演示时,仅仅拿两个小球一碰了之,那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们采取了“小题大做,步步推进”的方法:先演示几个小球之间“快碰撞”;接着在气垫导轨上放两个滑块(其中一个固定一条倔强系数较小的轻质弹簧)演示它们之间的“慢碰撞”;最后又将滑块的碰撞过程拍成录像重放,利用慢镜头放大时间,利用特写镜头放大空间,使学生能更细微地观察碰撞的全过程。在演示中,我们还注意做到观察与思考同步,实验与思维并进,引导学生对照实验现象,抓住八个物理量(F,α,υ,I,P,W,Ek,Ep等)紧扣三条主线(力与运动、功与能、冲量与动量),进行过程分析,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有关规律。实践表明,这样形成的物理图景才是生动、清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不致于僵化。回顾近两年来物理高考的把关题,其物理过程都与“碰撞”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大多数学生对此都能顺利解答,究其原因,也得益于此。
(3)重视实验方法的培养
由于受到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现行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演示(当然还包括学生实验),一般多是象征性或是抽样性的。做定性的演示,只要求学生局限于观察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现象;做定量的实验,往往在得出少量几个数据后便尽快地概括出结论。这样做的弊端,不仅容易造成知识上的缺陷,也可能产生认识上的偏颇,学生会认为,似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那样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演示流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探索的情景,引导他们去实践和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力求做到:撇开次要因素,突出本质因素,排除干扰因素,从而使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以更为简化和纯化的形态显露出来。
例如“光电效应”实验。教材给出的演示方案是用紫外线照射原不带电的锌板,由于验电器的灵敏度所限,它的指针并不张开,只能得出零结果。一般的做法是先给锌板带上负电荷,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验电器逐渐闭合。对于所见现象,我们如果简单地利用课本中“金属在光电的照射下会发射电子”的说法来解释,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电效应现象”,似乎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其实不然。因为有的学生会心存疑虑:锌板负电荷的消失会不会是紫外线的电离作用引起的呢?也有的学生会因此而误解,以为光电效应就是特指原先多余的电子被释放的现象。凡此种种,都表明这样单层次的演示实验不但不利于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而且也有碍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而且还启发他们寻求实验方法来验证取舍。例如,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给锌板带上正电,重复上述实验,却未见验电器指针闭合,这就表明紫外线的电离作用在该实验中属于次要因素,可予不计。或者,仍给锌板带负电,但在板前放置一块普通玻璃(告诉学生它能吸收紫外线),开启紫外光灯后,指针不偏转,一旦移开玻璃,指针又复闭合,由此进一步确认,紫外线的照射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以上演示起到了撇开次要因素,简化光电效应现象的作用。这是第一层次的演示。
接着,改用白炽灯光去照射带负电的锌板,验电器指针不偏转。增加灯光强度,或用大口径凸透镜聚焦,或延长照射时间,结果仍然一样。这表明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需要具备一定的外因条件。仍用紫外线,但去照射带负电锌板的另一面(氧化层),或者去照射带负电的紫铜板,验电器指针也不偏转,这些又表明了光电效应还与物质本身的内因条件有关。有趣的是,若用紫外线去照射带负电的黄铜板,指针也会逐渐闭合,原来这是由于黄铜中含有锌的成分,因而仍具备同样的内因条件。通过以上第二层次的演示,起到了突出本质因素,纯化光电效应现象的作用。
最后,我们用紫外线去照射原不带电的锌板,按理也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但实际上却观察不到验电器指针的张开,启发学生分析原因所在(锌板周围存在反向电场,阻碍了光电子发射),并寻求相应对策(例如在锌板附近放置带正电的玻璃棒,以产生附加的正向电场),结果又呈现出预料的光电效应现象。这是第三层次的演示,它排除了干扰因素,从而强化了光电效应现象。
通过上述多层次的系列演示,同时辅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光电效应现象的本质,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科学的物理实验方法的熏陶。
(4)重视实验变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