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1813100000007

第7章 小处随便的人离成功总差一步(2)

步长是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步长的标准是一脚踩出落地后,脚跟离未踩出的一脚的脚尖恰好等于自己的脚长,或前脚尖与后脚跟之间,男士大约80公分左右,女士大约士大约70公分左右。步位是指行走时脚落地的位置、走路时最好的步位是两只脚踩在一条直线上,而不能是两条平行线。

正确走姿要求:头要正,两眼向前平视,下颌微收。双肩平稳,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自然摆动,摆动时要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的关节略弯曲,不要过于僵硬。前后摆动的幅度应以45°为宜,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弯曲。动的幅度以膝盖正向前方,膝屈和脚踢都应轻松自然,全脚掌着地。神情自然,情绪饱满热情,精力集中,姿态协调稳健。

正确走姿的速度要求:行走的姿态应以端正的站姿为基础,两腿有节奏的向前交替迈步。行走的速度男士一般为每分钟108~110步,女士每分钟118~120步。应根据场合的不同适度调整行走速度。

★不同情境下的走姿要求

行走时遇到熟人或宾客,需要与对方打招呼时,需要保持身体直立、挺拔,头和上体适当向左或向右转动,避免由于上体无动于衷而形成对别人的不礼貌。

在与他人告别时,应该向后退二、三步,再转身离去。退步时要脚擦地面,不要高抬小腿,退步的幅度要小,两腿之间距离不要太大。转身时要先转体后转头,否则没转体先转头或者头与体同时转均是不礼貌的表现。

在行进中引导来宾时,要尽量走在宾客的左侧前方,髋部朝着前行的方向,上体稍向右转,左肩稍前,右肩稍后,侧身向着来宾,并与其保持二、三步距离,需用右手做引导手势。

★不同着装的走姿要求

着装-走姿要求分别为:

西装、着西装行走时,要注意身体挺拔,保持后背平正,走路的步幅可略大些,手臂要放松伸直自然摆动。

旗袍、着旗袍行走时不仅要身体挺拔,而且要收腹提臀,行走时步幅不宜过大,两手臂在体侧自然摆动,髋部可以随着脚步和身体重心的移动,稍向左右摆动。

裙装、穿长裙行走时一定要平稳;穿短裙时,特别是西装裙时,行走的速度可以稍快些,但步幅不宜过大。

★穿不同鞋子时的走姿

1.穿高跟鞋的走姿

商界女士在社交场合经常穿着黑色高跟鞋,行走要保持身体平衡。具体做法是:直膝立腰、收腹收臀、挺胸抬头。膝关节不要前曲,臀部不要向后撅。一定要把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挺直,行走时步幅不宜过大。

2.穿平底鞋的走姿

穿平底鞋走路比较自然、随便,不论男士还是女士,穿平底鞋行走时要脚跟先落地,前行力度要均匀,走起路显得轻松、大方。由于穿平底鞋不受拘束,往往容易过分随意,商界人士在社交场合若穿平底鞋应当注意防止给人以松懈的印象。

切勿用力过猛,搞得声响大作,因此而妨碍其他人,或惊吓了他人。

★行走的禁忌

1.不要低头,弯腰塌背,双腿弯曲,大幅度甩手或扭腰摆臀,抬脚高度不够,脚后跟蹭地;

2.切勿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边走边大声说笑或边走边吃东西、边吸烟;

3.不要双手插在衣袋里或多人同行时横排前行;

4.禁忌方向不定,忽左忽右,变化多端,给人心神不定之感;

5.禁忌忽快忽慢,突然快步奔跑,又突然止步不前,让人不可捉摸。

温馨提醒:

※按照夹着一条线的感觉来走。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为一只脚到一只半脚。如果穿高跟鞋,把脚跟稍微向上抬一点,缩小步幅。

※在上阶梯时,要在吸气时走上一阶,身体稍微前斜一点更好。两手前后自然协调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不摇晃肩膀和上半身,这样上阶梯时才会轻松。

※在下阶梯时,要在吐气时走下一阶,看着脚来走,脚尖先下。

※在穿长裙时,注意不要踩到裙摆,用一只手轻轻提起,快步走。

※当道路泥泞,怕溅起泥巴弄脏脚时,应该缩小平时的步幅,慢慢走,脚尖用力就不易溅起泥巴。

§§§第四节 不说话的“语言”

——运用准确的手势

人们交谈时说话本身的份额只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和手势占55%。

——法国心理学家休尔热

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或缺的体态动作,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形体语言。恰当的运用手势来表情达意,不仅可以衬托、强调关键性语句,还能为自身的交际形象增辉。

★常用的单手势有以下几种:

单手势-表现形式分别为:

仰手势、掌心向上,拇指张开,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手势抬高可以表示喜悦、赞美;手臂伸平可用于为别人做介绍或指示方向;手部降低则表示无可奈何;掌心向下,手指状态同仰手势,主要用于控制场上情绪。

覆手势、手掌全部展开伸直,五指并拢,表示果断坚决。

手切势、手掌全部展开伸直,五指并拢,像刀一样向下劈,表示果断坚决。

伸指势、伸出拇指表示自豪、称赞;伸出相应手指表示数量等。

手推势、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掌心向外推,表示力排众意、坚决和力量。

抚身势、用手抚自己身体某一部分,表示深思、懊恼、诚恳、谦虚等。

★几种常用的手势语

不同的手势所构成的手势语也不尽相同,尽管其千变万化,十分复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商界场合中,常见的手势语有以下几种:

1.横摆式手势语

常用于商界场合中在表示“请”、“请进”时。将五指伸直并拢,手掌自然伸直,手心向上,肘微弯曲,腕低于肘。以肘关节为轴,手从腹前抬起向右摆动至身体右前方,并与身体正面成度时停止。同时,脚站成右丁字步。头部和上身微向伸出手的一侧倾斜,另一只手下垂或背在背后,目视宾客,面带微笑。

2.斜摆式手势语

通常用于请客人就座时。将手先从身体的一侧抬起,到高于腰部后,再向下摆去,使大小臂成一斜线。

3.双臂横摆式手势语

可用于当来宾较多时,这时表示“请”可以动作大一些。将两手从腹前抬起,手心向上,同时向身体两侧摆动,摆至身体的侧前方,上身稍前倾,微笑施礼,向大家致意,然后退到一侧。

4.上前摆式手势语

如果右手拿着东西或扶着门时,这时要向宾客做向右“请”的手势时,可以用前摆式手势语。将五指并拢,手掌伸直,自身体一侧由下向上抬起,以肩关节为轴,手臂稍曲,到腰的高度在身前右方摆到距身体15厘米处时停止。

5.直臂式手势语

需要给宾客指方向时,可采用直臂式手势语。将手指并拢,掌伸直,屈肘从身前抬起,向应到的方向摆去,摆到肩的高度时停止,肘关节基本伸直。

★相同手势的不同地域含义

1.翘起大拇指

在中国和在美国一样表示称赞和夸奖;在日本表示“老爷子”;在希腊表示够了;在意大利表示“一”;在英国表示拦车想要搭车;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被视为对人的一种污辱。

2.伸出小拇指

在中国表示轻蔑;在日本则表示“情人”。

3.伸出食指

在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墨西哥均表示“一”;在法国则是请求提出问题或意见;在缅甸是拜托的意思;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在澳大利亚则是示意“请再来一杯啤酒”。

4.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再伸出其它三指

这一手势在中国或法国表示零或者没有;在美国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印尼它表示什么也干不了了,不成功。

5.伸出手臂手指向下挥动

在中国和日本表示招呼别人过来;在美国则是唤狗的动作。

6.用手指绕鼻子划圈

在美国表示某件事或某个人很好;在哥伦比亚则表示某人为同性恋者。

7.把手放在喉咙上

俄罗斯人的意思是吃的太饱了;而日本人的意思是斩首或被吵鱿鱼了。

8.把手放在嘴上

俄罗斯人的意思是别讲话;而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却是在鼓励对方继续讲。

9.敲额头

在荷兰表示人们认为你有头脑;而在德国则寓意你的思想或行为不正常。

★恰到好处运用手势

手势的运用要与表达的内容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其强化语言效果的作用,动作要与所配合的语言和情感、表情协调同步,手势的结束不能滞后于语言,更不能后补。手势的态势要形成个性,拥有自己的风格,不要盲目模仿他人。

手势的动作大小要适度,上限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限不低于自己的腹部,左右摆动的范围不要太宽。与人交谈时,尽量用带有柔和曲线的手势,以求与对方拉近心理距离,不管在何种场合,选择何种手势,动作都要自然得体。

手势要合乎大众规范,很多手势是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不得体、不到位的手势,不仅让目睹者感觉不悦,还会给自己的交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温馨提醒:

在运用手势时应该注意以下禁忌:

※滥用手势

在公共场合,商务人士没有目的的指手划脚,接连不断的使用手势或单调地重复某一种手势,双手叉腰,与人说话时指指戳戳等都是滥用手势的表现,容易引起别人的不快。

※无意手势

折压手指并发出响声,用手指敲打物体或在上面用手指乱画,抖动手腕或曲张五指等,这样的动作显得心神不宁,有损自身形象。

※不当手势

谈到自己时用拇指指自己的鼻尖或胸口,谈到他人时用手指点对方,甚至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清点人数时用手指对着人群等等都是不恰当的手势。

※失敬于人的手势

掌心向下挥动手臂,勾动食指或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招呼别人,用手指指点他人等。

※不卫生的手势

在他人面前掏耳朵、搔头皮、抠鼻孔、剜眼屎、剔牙齿、摸脚丫、抓痒痒等手势,均极不卫生。不仅是不当之举,而且也极为令人反感。

※不稳重的手势

在大庭广众之前,双手乱摸、乱动、乱举、乱放、乱扶,或是咬指尖、抬胳膊、折衣角、拢脑袋、抱大腿等手姿,均为不稳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