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要敢于奋斗
1808800000018

第18章 做一把插在刀鞘中的利刃 (4)

印度、缅甸等南亚国家也有一种能离开水的鱼,叫攀鲈,它们生活在沼泽、湖泊里。由于它们能离开水在陆地上行走,所以非常有名,当地人都叫它们“会走的鱼”。这种鱼对水质很挑剔,每当水质变差时,它们就会跳上岸,离开此地,去寻找新的水源。

离开水后的攀鲈行动缓慢,有的被人捉去成了盘中餐,也有的被其他动物吃掉,还有的因为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而被晒死在途中,但大都找到了新水源,开始了新生活。

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肺鱼是去适应,而攀鲈是去改变。即便都存在风险,它们也义无反顾,在所不辞。当今世界,除了“变”不变之外,一切都在变,而且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应变能力,或者去适应,或者去改变,别无他途。

最后,说一下那道智力题的答案:101-102=1。把102变成102就OK了,您猜对了吗?

【奋斗寄语】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在快节奏的今天,“忠臣不侍二君”已经成为历史了。对于在职场奋战的上班族来说,第一要知道到哪里去,目标明确清晰,第二要乘一艘好船,与大家齐心协力划桨,才有可能到达彼岸。

一位领导说过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让一个不好的员工进了公司,等于让“贼”上了船;一名优秀的员工进入一家不好的公司,等于上了“贼船”。

因此,进入一家好企业,跟对一个好老板非常重要。这样,在全力以赴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鞍前马后地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最后老板来个“卸磨杀驴”,你就哭了。我们虽然是“鱼”,但选择大江还是小河,抑或者暂时离开“水”一段时间以思考应作出怎样的抉择,却是自己可以做主的!

如何才能钓到鱼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各种慈善事业毫不关心,甚至连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也不肯接济。所以我今天来找禅师,希望您能去我家开导开导她。”

禅师随即跟随这位居士来到他的家中。果然,居士的妻子十分小气,只给禅师倒了一杯白开水,连一点茶叶末儿也舍不得放。

禅师并不计较,但不知为什么,他用两个拳头夹着杯子喝水。

居士的妻子见状,“扑哧”一声笑了。禅师问她笑什么,她说:“师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啊?怎么总攥着拳头呢?”

“攥着拳头不好吗?我若是天天这样呢?”

“那一定是有毛病了,你这样日子一长,没准就成了畸形啦!”

“哦……”禅师像是恍然大悟,于是他伸开手,却又总是跷着五根指头,干什么也不肯合拢。

居士的妻子又被他的滑稽模样逗乐了:“师父,你的手总是这样摊开着,不还是畸形吗!”

禅师点点头,认真地说:“总是攥着拳头或总是摊开巴掌,都是畸形。这就如同我们的钱财,若是只知死死攥在手里,总也不肯松开,天长日久,人的思想就成了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花用,不知储蓄,也是畸形。钱,是流通的,只有流转起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居士妻子的脸红了。她明白了,禅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变相在说服她不能吝啬。但她被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总觉得不怎么舒服,于是就想给禅师出个难题,好找回点面子。

恰巧这时,她养的一只小猴子跑了进来。她灵机一动,将小猴子抱起来,对禅师说:“大师你看这小猴子多可爱呀,跟我们人的模样差不多。”

禅师开玩笑说:“它比人多了一身毛,若肯能舍弃,就可以做人了。”

居士妻子闻言,心里一阵窃喜,有招了:“大师,我非常喜欢这只猴子,您法力无边,请想办法把它变成人吧!”

居士一边训斥妻子荒唐,一边向禅师道歉。谁知,禅师认认真真地说:“好吧,我可以试试看。不过,能不能变成人,主要看它自己。”

“啊……不是吧,还真见招拆招啊?!”居士妻子感觉有些出乎意料。

禅师伸出手,拔了一根猴毛,小猴子痛得吱吱乱叫,从女主人怀里挣脱出来,跑得不见了踪影。

禅师见状,长长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唉,它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丝毫不舍,如何能得?”

居士妻子霎时羞红了脸,再也无话可说了。

“一毛不拔事件”发生后不久,禅师擅于理财的事儿也迅速被传播开来,许多人慕名到禅师所在的寺院去请教理财之道,希望能通过这位世外高人的点拨迅速发家致富。

一天,一个做生意总是失败的商人来到了寺院,他把自己做生意总是赔本儿的事情跟禅师讲了一遍。禅师听完商人的诉苦,默默地说:“这后面的禅院有一架压水机,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商人虽不解,也只好去了。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了回来:“禅师,压水机下面是口枯井!井漏了,根本没水!”

“那你就到山下买一桶水上来吧。”

商人诺诺着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他气喘吁吁地拎了半桶水回来。

“我不是叫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呢?”

商人红了脸,连忙解释说;“不是我怕花钱,而是山路远,实在不容易啊!有一半水都洒在路上了!”

“这样啊。可我需要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

商人于是又诺诺着去了,两个多时辰之后,他又气喘吁吁地拎了半桶水回来。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赚钱的办法了。”

“啧啧,真的?”商人听了两眼冒光。

“出家人不打诳语。”

不一会儿,禅师带着商人来到了压水机旁:“把那半桶水倒进去吧。”

“这……”商人心里很困惑,眼里满是问号。

“都倒进去!”禅师命令道。

商人只好将原来那半桶水都倒进了压水机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了几下,只听那喷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让压水机吞进去了。

商人突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他立刻又拎起刚提上来的那半桶水,全部倒了进去。压了一会儿,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

【奋斗寄语】

所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埋怨努力多、回报少,却很少静下心来想一想,万事皆有前因后果。假如你不付出自己的汗水,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在你想得到更多回报之前,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比如钓鱼,本是件很惬意的雅事,但若想钓到鱼,就必须先放些鱼饵下去。

守住一份淡泊

三国的时候,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有位名士叫彭羕。他相貌堂堂,但性情非常高傲,瞧不起沉默的大多数人,因此和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

当刘备从葭萌关进攻益州时,彭羕去谒见庞统,得到了庞统的赏识,而法正也向刘备举荐他。庞统、法正都是三国时代公认的智谋之士,他们欣赏彭羕,说明这个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之后,彭羕比较好地完成了刘备交给他的一些任务,因此刘备对他渐渐器重起来。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众人的伙食成了个大问题,刘备发现自己竟然还没有根据地。于是,刘备就在大舅子孙权身边软磨硬泡,终于让孙权受不了把荆州“借”给了他。

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对孙权说:“都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于是就自作主张地把荆州划到了自己的地盘里。面对这个无赖妹夫,孙权碍于妹妹的情面,也不好发作,就随他去了。

有了自己的大本营,刘备大赏群臣,也封了彭羕一个相当于州刺史助理的官位。彭羕突然之间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一个州刺史助理,也跟他的主子刘备一样,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

军师诸葛亮一看就感觉很不爽:我堂堂军师都得谨言慎行,唯恐被人揪住小辫子,你一个……真是小人得志!因此,他向刘备汇报说:“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提醒刘备要注意彭羕的言行,经过一番考察,刘备也认为彭羕的才德确实不能和其职位相称,于是就将他贬为江阳太守。

得知自己被贬了官,彭羕马上跑到驻扎在边地的大将马超那里发泄自己的委屈。几杯酒下肚,彭羕便毫不顾忌地大骂起刘备来:“这个老家伙是不是因为快进棺材,老得神志不清了?居然对我这样!等着瞧吧,我会给他好看的!”

一个中层干部,在被老板批评降职后,居然这样出言不逊,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死罪了。彭羕还对马超说:“小马哥,你主外,我主内,夺取天下也是易如反掌啊!”公开劝自己的同僚一块儿造反。

马超可不像彭羕那么傻,他立马向刘备打了小报告。刘备闻听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彭羕抓起来,投入监牢待审。进了铁窗之后,彭羕一下子酒醒了,但嫁出去的闺女,说出去的话,再说什么都晚了,两行铁窗泪汩汩流了下来。

刘备向诸葛亮征询意见,这个彭羕是不是真的打算造反?诸葛亮心里清楚得很,彭羕虽然“志大难安”,但充其量也就是吹吹牛皮、发发牢骚而已,真要他造反,一来没那个条件,二来他也没那个本事。

因此诸葛亮给他下了最高法院的终审判词:“羕虽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祸。”意思是说,这个彭羕不过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罢了,没什么大罪;但我们还是要把他清理出革命队伍,免得让他这一粒老鼠屎坏了一整锅汤。于是,彭羕就像后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沙俄革命者一样,被放逐出了“天府之国”。

得意的人,总夹不住自己的尾巴,时不时地把它翘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但他不知道,当领导脸上乌云密布的时候,这根“避雷针”就是一段“导火索”,没准就会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导到自己身上,谁让你老那么“风和日丽”呢!

失意的人,总有一肚子的委屈、怨气,这委屈、怨气憋着可不舒服,总想找个知音诉诉苦。这本是人情常理,但如果你找错了发泄的对象,结果可能就是——你彻底没气儿了——这就不值得了。

一个人不能有傲气,至少不能无所顾忌地表露自己的傲气。傲气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甚至还可能招致别人的妒忌,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尤其是当自己并不如原来想象的那么不可替代时,是很可能被自己的上司牺牲掉的。

一个人更不能有怨气。抱怨非但不能让你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让你暴露更多问题。在人们心目中,怨天尤人表示你心智浅薄、缺乏自信,没有独立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勇气。向自己的同事发牢骚更糟糕,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传十、十传百,说出口的话总有一天会传到你的牢骚对象的耳朵里。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失意不快口,得意不快心”。或者说得比较文艺一点: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得意而能淡然的人,必定是曾经沧海,见过世面,几经荣辱了的人。一个人刚出山门,初试牛刀便爽,那么便会有成就感,难免会沾沾自喜。如果是小人得志,则会趾高气扬。只有经过反复得意和失意之人,才能悟出淡然之味。

失意则是对人的意志和品格的严酷考验。没有经历过失意的人,心理是脆弱的,性格是软弱的。不然,人们怎么会把“少年得志”称为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呢?能从失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已不容易;能达到坦然之境,已非常人能及。

其实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过去,有什么好惊、喜、悲、叹的呢?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不能反抗,就学着享受吧。

【奋斗寄语】

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得不到,而你期待的灿烂也许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这份好的心态来源于内心的平和,来源与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只要自己能保持住一份平和,守住一份淡泊,给自己一个的境界,别人怎能轻易介入,又怎能打扰了自己的平和?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已;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已。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这就是一种合作和共赢。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惜缘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