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18081600000003

第3章 八面生风王熙凤(3)

“从、冷、休”是王熙凤在贾府经历的颠颠倒倒人生历程。

吴恩裕先生在《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解释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

按照吴先生的解释,行为人在凤姐和贾琏之间变换。我认为,按照封建社会“出嫁从夫”要求,应该把贾琏作为行为人,把凤姐作为被行为人,从而把“一从二令三人木”解释为:一从,是贾琏对王熙凤当家言听计从;二令,是贾琏因鲍二家的和尤二姐等事对王熙凤冷落,甚至把王熙凤从正妻降为侍妾;三人木,是贾琏最终将王熙凤休回金陵。王熙凤最后结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出嫁的女子在什么情况下哭着回娘家且特别悲哀?当然是被休弃。在封建社会,不管娘家背景多么了得,不管女子本人如何强势,只要被休弃,就基本没了活路。

那么,现存百二十回《红楼梦》描写的王熙凤结局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表面上似乎符合,实际南辕北辙。

其一,程高本后四十回写王熙凤病重时直嚷着要回到金陵的册子里。难道除贾宝玉之外,警幻仙子啥时候还领王熙凤瞧了瞧金陵十二钗的册子?程高本真真不知所云。

其二,程高本写王熙凤是病死后被装到棺材里运回金陵,曹雪芹原来的构想是王熙凤被休后“哭向金陵”。既然王熙凤回金陵时已是死人,还能哭吗?她只能“听”他人哭,实在是天大笑话!

程高本续书拙劣地扭曲了曹雪芹对王熙凤结局的构思。

聪明累和大厦倾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子令人给他演奏《红楼梦曲》,有关王熙凤的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生,终难定!”

《聪明累》这只曲子是借用苏轼的话,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用调侃语气抒发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屡战屡败的无奈。调侃自己,与其因为聪明而受累,倒不如干脆愚蠢一点儿。曹雪芹把苏轼的意思发扬光大,认为王熙凤聪明过了头,连命都送掉了。结果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王熙凤的《聪明累》跟《好了歌》、《好了歌注》联系最紧密。《好了歌》及注写的是封建大家族覆灭的惨状,当年笙歌悠扬、笏版满床的国公府,现在陋室空堂、衰草枯杨;当年金满箱、银满箱的富豪现在成了沿街乞讨的可怜虫;……这些和《聪明累》所唱的“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完全一致。

钟鸣鼎食的百年国公府,忽喇喇似大厦倾,像王熙凤这样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一个走向灭亡。一切都倒了过来,一切都走向了反面。而导致这个大家族毁灭的,就有王熙凤的一份“功劳”,就跟她的聪明有关,正是她的聪明累及整个家族。

《聪明累》背后包含了什么意思?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这两句话已经不仅是王熙凤人生的概括,还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词,被借来讽刺任何因贪欲和权欲而跌跟斗、下场悲惨的人。

“卿卿”是古人夫妻或朋友之间的昵称,指王熙凤。用这样的称呼也反映了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复杂心理。曹雪芹喜爱自己创造的这个人物形象。

王熙凤在两方面机关算尽,也在两方面给自己掘坟墓:

一方面,王熙凤因为千方百计跟丈夫的外遇斗争,犯了“嫉妒”罪,而嫉妒在封建道德里属七出之首。王熙凤经常为贾琏寻花问柳的事吃醋,被叫做醋罐、醋缸、醋瓮,逼鲍二家上吊,逼尤二姐自杀。这几件事东窗事发,特别是尤二姐之死的来龙去脉一旦搞清,就成了贾琏跟她彻底决裂的理由。

另一方面,王熙凤千方百计地抓权,抓钱,擅长通过抓权获得钱。她用贾府众人的月钱放高利贷,协理宁国府,顺手牵羊捞三千两银子,害死一对青年未婚夫妻。这些都可能成为她最终丧失人心或获罪的理由。根据脂砚斋评语线索,曹雪芹后三十回写王熙凤获罪后,曾住在狱神庙等待处理,小红、贾芸去看她,王熙凤回首往事,痛心疾首。

我怀疑,王熙凤人狱神庙之前已被贾琏拉下马。根据脂砚斋评语透露的后三十回“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的情节,王熙凤后来做最低等仆妇的粗活儿,在穿堂门扫雪,拾到贾宝玉的玉。能够让琏二奶奶做这等粗活的,必然是其丈夫或婆婆。也就是说,当国公府宅院还属于贾府时,贾琏和邢夫人已对王熙凤下手了。凤姐先于贾府败落失去权力。她失去权力,劣迹才会进一步败露,从而在抄家时被抓进狱神庙,释放后再被贾琏休回金陵。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这两句话似乎说的是王熙凤为心思用尽,心都用碎,死了,连亲生女儿都管不了。实际上,我认为有更广泛的内涵。王熙凤其实并不单纯是谋取权力和金钱的人物,她还是个本来想有所作为的人物,她为了维持贾府的局面,想了很多办法,付出很多精力,操碎了心。但是“末世”使得王熙凤无法有所作为。

“末世”指什么?

那么,曹雪芹在“末世”这个词蕴含了什么内容?

中国古代约定俗成的说法:诸侯之泽,五世而斩。

不仅诸侯,任何权势之家的福泽,都不超过五世。

因为后人躺在前人功劳上睡大觉,坐吃山空、乃至为非作歹。

王熙凤进人贾府时多少世?其夫贾琏是第四世。

我们看看贾府从第一世到第五世的演变。

第一世,开创者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

宁荣二公带来了家族荣耀也给后世奠定享乐根基。除了敕造(皇帝下令建造)荣国府和宁国府外,他们留下几十个庄子。每个庄子除向贾府交粮食、肉类等实物外,还要交地租二千五百两至五千两银子。这就是乌进孝那样的庄子。国公府的人可以在世袭收人外,靠地租等收人维持庞大开支和高级享受。

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写黛玉进贾府,在荣禧堂看到皇上赐荣国公贾源的匾。第五十三回贾蓉从光禄寺库领回“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宁、荣二公是贾府开创者。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警幻仙子接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时在贾府上空遇到宁国公和荣国公的灵魂,他们对警幻仙子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故近之子孙虽多,竟无一人可以继业。”从宁国公和荣国公嘴里透露出贾府的末世已不可挽回。宁、荣二公拜托警幻仙子唤醒贾宝玉,靠他挽救家族,想不到贾宝玉成了更大意义上的“败家子”。第二世,守成者宁国公贾代化和荣国公贾代善。

贾代化和贾代善仍然得到皇帝恩宠。焦大所说的“太爷”指的是贾代化,他也靠战功起家。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肆业秦钟结宝玉”写到宁府老仆人焦大,曾跟着宁国公出过几次兵,从死人堆里把宁国公背了出来。焦大看到宁国公后人不成器,趁醉大骂,要到祠堂哭太爷去。贾代化和贾代善继续维持着家族局面,而且实现了贾府跟其他贵族“联网”。荣国公贾代善娶了“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小姐,即后来的贾母。贾母是这一代当家人。可能因为她的精明和强势,荣国府已多多少少出现“阴盛阳衰”征兆。

第三世,无所作为者宁国府贾敬和荣国府贾赦、贾政。

宁国公贾代化有两个儿子,一个贾敷,八九岁上死了。一个贾敬,一心想做神仙,整天在道观里跟道士胡羼,后来干脆住在道观里炼丹求长生,因为吃丹药一命呜呼。荣国公贾代善也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贾赦袭了父亲的官职,用其母亲贾母的话说,不好好做官,整天在家里跟小老婆喝酒;贾政被皇帝额外赐主事的官,升到员外郎,曾外放做学道,也无什么政绩,虽然不跟小老婆喝酒,却跟清客喝酒、附庸风雅。用冷子兴的话来说,此时贾府已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主要问题是,这些“文”字辈的贾家爷们,没有一个有用之才。“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曰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第四世和第五世,败家毁家者贾珍、贾琏、贾宝玉等。

贾府的第四世是:贾珠、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琮。第五世是贾蓉、贾兰。贾珠已死,贾兰后来出人头地,但也没能重振贾府,而是早亡。其他人都是不肖子弟。

贾珍是族长,用冷子兴的话来说,“这珍爷哪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吃喝嫖赌、五毒俱全,道德沦丧。焦大醉酒,把宁国府的丑事痛骂出来:说“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蓉对贾珍亦步亦趋,父子俩一起玩弄尤二姐和尤三姐。贾琏跟贾珍是一丘之貉,“唯知以淫乐悦己”。贾环形容委琐、内心肮脏,跟贾琼一样,是王熙凤正眼都不瞧的“小冻猫子”。贾宝玉是另一意义的不肖子弟,既有纨绔子弟习气,又有封建叛逆的特点。是个动不动就想化烟化灰,根本不想、也不会担起家族复兴任务的人。

王熙凤在荣国府管家后,荣国府曾有过一次崛起良机,那就是贾元春封妃。但是贾元春的父辈,一个一个连扯顺风帆的本事都没有,贾赦贾政没有一人会狐假虎威用“国丈”声威使得贾府的权势更上层楼;贾元春的兄弟们,一个一个连顺竿爬的本事都没有。贾珍贾琏没有一人能借“国舅”势力为贾氏家族开拓新的局面,可能正是注意到贾府这帮爷们儿不能拉大旗当虎皮创造新的辉煌,薛宝钗听到贾宝玉讥讽她像杨贵妃,就反唇相讥:“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薛宝钗很有政治头脑,一语中的。

王熙凤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末世”,她再有头脑,再有能力,也跟贾探春一样,只能感叹自己不是男人,不能出去给家族打天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大家庭“忽喇喇似大厦倾”,而且因为自己“聪明累”对大厦倾倒推了一把。

大观园里的齐天大圣

凤姐跟孙悟空都好大喜功、好戴高帽,都心高气傲、冒险好动、都聪慧好奇、善于谐谑。他们生命力极其强悍、创造力极其丰富,总想做点儿份外的、新奇的、好玩的事,都有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在世界小说名著里,能找到跟凤姐类似的女性人物。一个是萨克雷《名利场》里的利蓓加.夏泼,一个是米切尔《飘》(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

我相信,曹雪芹创造凤姐时,原本有活生生的原型在心中,这从脂砚斋评语可以看出来。凤姐身上集纳了曹雪芹生活圈子里一个或几个真实女性的特点,甚至可能还有一个或几个真实男性的特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和处理过的真实事件,他们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被曹雪芹安到凤姐身上了。所以,凤姐的故事脍炙人口、鲜活灵动,生活细节真实可信、惟妙惟肖,像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一样。

但是曹雪芹写凤姐,又不是将现实生活中某个或某几个人物简单综合照搬进小说,还要靠深刻别致的文学渊源滋养。

甚至可以说,曹雪芹是以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某些人物、事件、细节做素材,有意或多半无意中,以前辈文学家创造经典人物的精髓作“发酵粉”,放到天才作家的大烤箱里,才精心烘焙出凤姐这块香醇可口、读者百吃不厌的“曹家玲珑焰饼”。

那么,曹雪芹用的是哪种牌子“发酵粉”?“猴儿牌”。

在我看来,几百年来红学家注意到也研究过、为创造凤姐形象提供借鉴的曹操,反而不是最关键的。给凤姐这个形象以决定性影响的经典因素,是孙悟空。

可能有读者朋友要质疑:有没有搞错?孙悟空是神魔小说男性人物,凤姐是人情小说女性人物,说他们之间有渊源,这是哪儿和哪儿?

天才小说家的奥妙就在于,万物皆可为我所识;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曹雪芹的奇妙就在于,他愣是能借鉴神魔幻想小说的男性人物,创造现实主义小说的女性人物。

凤姐跟孙悟空血肉相连的渊源,从一般读者角度来看,他们都是风风火火、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我行我素的人。从小说创作角度来看,孙猴和凤姐的性格基调甚至语言特点都极其相似。

孙悟空是灵霄宝殿的齐天大圣,神魔界的踢天弄井者。

王熙凤是大观园里的齐天大圣,闺阁界的踢天弄井者。

孙悟空把神佛世界搅得昏天黑地,竖起杆“齐天大圣”旗帜;凤姐把男性世界搅得黑地昏天,竖起杆“管家凤奶奶”旗帜。

孙悟空用定海神针金箍棒打遍天上地下,打出神猴的威风;凤姐用精神金箍棒打遍宁荣二府,打出“凤辣子”的威风。

前辈评论家说凤姐是曹操的女儿、李林甫的妹妹,我看,凤姐更像是孙悟空的亲妹子!

“猴儿”和“猴儿尿”

曹雪芹写凤姐时,好像有意透露出凤姐跟孙悟空有血脉联系。

贾府太上皇、凤姐的后台老板贾母总喜欢叫凤姐“猴儿”:

第二十二回,凤姐说贾母蠲资给薛宝钗做生日的二十两银子,是“霉烂”的,说贾母“勒揹”她,说“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惹得笑声一片,贾母感叹:“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凤姐看到张道士端个盘子出来,开玩笑说:“你只顾拿出盘子,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一听,哄然大笑。贾母回头对凤姐说:“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地狱?”

第三十八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到藕香榭时,贾母回忆小时曾落水磕破头,凤姐拿贾母开涮,说,贾母头上的坑跟寿星老是一样的,寿星老儿脑门上本来也有个坑,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倒凸高出些来。贾母跟众人全都笑软,贾母说这猴儿惯得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得我撕你那油嘴!”

贾母最喜欢看的戏是《西游记》,薛宝钗生日点戏,故意点《西游记h在贾母印象中,凤姐是像孙悟空一样活泼可爱的“猴儿”,而且“猴儿”的主要特点是:爱说会说,嘴尖舌快,该下割舌地狱,连自诩会说的贾母也不及她,恨不得要撕她的油嘴。

贾母当众讲过一个笑话,实际是调侃凤姐“吃了猴尿”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