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鹦鹉学舌者
这种人自己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是善于吸收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将别人的思想嫁接到自己的口中,在众人面前宣讲,给人造成“这个人还真行”的错觉。无形之中大家会把他当高人看,崇拜、尊敬他。鹦鹉学舌的性质说严重一点就是抄袭剽窃。在写作方面,这种人不会成为真正的作家,在演说方面不会成为真正的演说家。
5华而不实者
这种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妙语生花,时髦理论总是嘴边挂。开始和他接触,容易对他产生好感,但接触时间长了之后,这种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性会暴露无遗。
公元前622年,晋襄公手下有个大臣叫阳处父。他平时喜欢高谈阔论,好自以为是地教训他人。有一次,他奉襄公之命去卫国访问,回来的时候路过鲁国的宁城。宁城有个叫宁赢的人陪他同行。可是,刚走了几天,宁赢离开阳处父独自回家来了。宁赢的妻子很纳闷,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宁赢回答:“我虽然同阳处父相处只有几天,但我发现他这个人好像是一株树花开得好看,可就是不结果子。”宁赢叹了口气,颇为感慨地继续说:“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这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想想看,像这样华而不实的人,别人定然都会怨恨他,积怨多了,我再跟着他,不仅不能得到好处,反而会受到连累的。所以,我就赶早回来了。”果然,一年以后,阳处父因为没有真本事而被人杀了。
6常发牢骚者
牢骚是个人在受到挫折时的一种抑郁不平的精神性宣泄,也就是说些怪话、不满的话。适当地发些牢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保护性措施”。但一个人经常发牢骚就意味着他的适应社会能力的低劣,是一个无能的人,是一个只考虑个人得失的、喜欢斤斤计较的“小人”。经常发牢骚的人,不仅不会获得社会的同情,反而会使其本人的层次更低,因为人们并不喜欢将发牢骚作为社交的主要形式。
7絮絮叨叨者
这些人,脑子是天生的糊涂,说话抓不住要领,看问题看不到本质,一谈及问题,总觉得什么都有理,什么都联系得上,什么都想说个明白,于是,不管他人是不是接受,能不能接受,不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统统将想说的都说出来,一直说到他人不耐烦为止。碰到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或者转移话题、或者闭目养神、或者做自己的事,免得浪费时间。
与名人交谈,不卑不亢
与名人说话时,不要有害羞畏怯的心情,只要真正表现你内心的意思,你就能与任何名人开口说话。有些人对名人只是一味地说些奉承话及空洞话,这样是不能使对方愉快的。如果你是真诚的,那你就把深烙在内心的印象,说给他听,他会感到愉快,但你所用的措辞和说话的态度都要得体。你可以把他视为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对他提出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问题,不要把他视为什么超人。他也实实在在像任何人一样,敌不过疲倦,也承受不住伤害。他们可能比你更脆弱,而且与你一样害羞。不要认为他的人格真的就如他借以出名的职业一样。他向公众所投射的信心、睿智、仁慈、滑稽或情感等影像,实际上是杜撰的。
当你同时应付两位名流时,不要只顾你所景仰的一位,而置另一位于不理。这会使他们两位都不自在。你应该说,遇见两位,真是使人兴奋,如果你想和他们继续交谈,那么你必须保证话题是他们两位都能表达意见的。换句话说,你要确保三人交谈的方式。如果你对另一位名人并不熟悉,而且在经过介绍之后,你仍想不起有关他的任何事迹,你也不能对他有所疏忽。你必须一视同仁,表现同样的热情和友善。
不喜欢说话的名流,包括外貌滑稽突出而似乎容易亲近的喜剧演员在内,他们在舞台上已经笑到了极限,因此,在真实生活中是再也无法幽默的。
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从事创作工作的人,虽不大喜欢说话,但这些人往往对政治乃至于宗教,都有广泛的兴趣。他们在社交场合也许不活跃,不自在,但他们有启发人们思想的独见,你和他们说话,必须耐心,不要轻易动怒,也不要太热切,要温和、冷静和体贴,就像应付任何敏感的人一样。
名气一般的名人,总是生活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内心的恐惧,使他们脆弱敏感,别人稍有疏忽就会激怒他们,而且他们也容易傲慢。然而,他们绝对需要你的尊重和顺从,他们的名气愈小,他们对于亲切、尊重的需要也就愈大。
对褪了色的名人,也就是过时的名人,最好采取迂回的战术,也即是通过第三者来了解他的问题。你的开场白应当是积极的,最好不说如“这些日子以来你是如何打发的呀?”或“我们很久没有见你在公众场合露面,你去哪儿了?”或“这么久不在舞台上露面,觉不觉得无聊呢?”等类似的话。这些话等于当头泼他一盆凉水。
消极的开场白,要尽量避免,这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他表达他的真情了。这样接下去的话,都会成了废话。
在多数情形下,与名人谈孩子是不会错的。你可以问对方有几个孩子,多大了,他们现在在哪儿,以及孩子读的学校好不好,学习成绩好吗……如果你也当了爸爸或妈妈,那么,你就更具备和他们谈孩子的资格了。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的孩子已经长大,或和对方的孩子同龄,你也可以向他们表达,你对孩子染头发的感觉,或孩子喜欢搜集小动物,等等,不过话题不要扯得太远,要适可而止,更不要把所有的秘密都抖出来。
与有钱人交谈,正直坦率
有钱人比名流还要敏感。他们的富有往往是别人与他们谈话发生困难的关键,他们的财富使你对他们敬而远之——不只是心理上,实际上你的生活方式就和他们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他们和你之间的谈话材料,因为你对他们的缺乏了解,甚至完全无知,而变得很有限。或者你可能认为,你和他们之间没有谈话的余地了。你当然可以这样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能谈就不谈,反正于己也无损失。不过,假定你偏巧遇上了一位富翁,不管他是不是你的老板,你不知所措地呆站一旁,总是不好受的。
当你遇到有钱人时,你可以设法让他们说往事。过去的工作是否比现在更有趣?他人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关键是什么?谁是早年助他们成功的英雄?当年的老板是否使他们紧张?他们的百万财富是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以及他们是怎样赚到他们的第一笔百万金钱的?如果这个问题问得他们不大自在,你就准备跳到其他问题上去吧。不要盯着问,那会很不愉快的。
如果他们不愿意打开他们的记忆之门,你就问他们的工作时间,问他们如何承担那么重大的责任,问他们爱好哪些休闲活动,以及怎样布置他们的办公室——很多有钱人的办公室,布置得就像豪华的皇宫一样,很有一谈的余地。同时记住,特别是当对方是一位医生时,不要忘了他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你也可以和他谈谈他的健康问题。
大富的人如果是一位妇女时,不管她干什么工作,人们对富婆的看法,往往是有失公平,甚至流于残酷。她们的背后有很多流言,比如她的成功靠的是丛林战术,靠的是无情,她是一种残忍、掠夺成性的怪物。纵然同是女人也一样,她们对富婆都持有偏见。
在社交场合,我们不宜向各种专业人员要求提供免费的建议。即使你的问法很技巧,那也是一种冒犯,而且你问得再技巧也瞒不过专业人员。男人常喜欢在交易场合和律师谈他们的敌手之间的问题,女人则喜欢在社交场合和医生谈她们的孩子和丈夫。这其实与我们向所遭遇到的电器商人索取免费的电器并无不同。各种专业人员的职务,便是向他们的客户出售商品。我们应该在他们的营业时间才向他们提出各种建议。
你对富翁们提出有关事业上的意见,以尽量避免为宜,如果确是有提出的必要,也许可以这样表白你的意见:“这次能认识您,真令人高兴,我有一个困扰很久的小问题,我想您也许能解开我的迷惑。我发现有些公司出口的酱油,瓶盖很难打开,我奇怪何以要封得那么紧呢?”你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见,但其中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表达的方式,显示你对问题的关切,而你又未指名道姓地说出他的产品。你请他解答你的迷惑,你的立场是消费者,是外行人,而他是非常能干的大富翁,他会乐意答复你的问题,因为你是他的听众,不是向他挑战来的。
当你和银行家、鞋店老板或任何孩子的母亲谈话时,不宜过分直率。坦直是无可厚非的,但适当的含蓄更值得学习。当我们说:“你是怎么能使这么多人来来往往你这地方?”和我们说:“你这地方何以总是乱成一团?”所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你要知道,前者不会使人难堪,而后者常会引起听者的恼怒。那么,我们何不取前者呢?
说话不是竞争,不是斗嘴。商人把他的时间和金钱都投资在他的事业之中,并与其他的同行竞争,这是他们为生存所付的代价,其中有些人发达起来,有些人还在奋力维持。如果他们能遇见一位能和他们交换意见而没有敌意的人,他们会觉得幸福和快慰。如果你能发现他们可引为尊荣的地方,以及他们觉得有成就和有价值的地方,那么,你们就能缔结有建设性的友谊之果。
与陌生人交谈,自然大方
初次与陌生人交谈,由于双方素不相识,没有相互了解的基础,如果不注意讲话的基本要求,双方就很难沟通。
温和友善与彬彬有礼是与陌生人交谈的前提。只要以礼貌友善的态度进行交谈,双方就会很快地进行交流。
如果去拜访一位陌生人,你首先应当对他有所了解。不妨向你们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探听对方的一些情况。
陌生人之间的交谈应做到:
第一,说话中要适当考虑措辞。有人认为,同陌生人说话没什么诀窍,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这种认识其实不完全对。当然,说话不是写文章,不可能斟字酌句,但也绝不是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尤其在比较重要的交往中,怎样说好每句话,主观上还是要经过一番考虑的。
第二,神态应自然大方。与陌生人说话,语气要亲切,言辞要得体,态度要落落大方。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使言谈显得有声有色和增强感染力,在说话中也可加进一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或用猥琐和低声下气的表情,如企图以鄙薄自己来取悦于对方,这样做,无异是在降低自己的人格,主观上想讨好对方,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换来的是对方的轻视。只有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去交谈,才有利于双方平等地交流思想感情,并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
第三,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在说话时,首先你就要认清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和哪个人说话。
第四,向陌生人提出请求时要语气恳切。因为这是你在提出请求,对方并没有义务非得按你所说的去做。即使是请人一起吃饭,你也应该这样做才对:“请您和我共进午餐好吗?”你丝毫没有理由摆出一副施恩于人的样子。
第五,随机应变。看准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并且不失时机地介绍自己的情况,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如果陌生人能从你的话中了解你豁达的性格,双方会更亲近。
第六,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以此找出共同语言,引起共鸣,缩短双方距离。如果你对陌生人的爱好显出浓厚兴趣,通过他的爱好表明自己的爱好,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说话的智慧
我们平常穿衣服讲求“量体裁衣”。日常说话,也要根据各种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来做不同的处理,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