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的艺术
18058100000017

第17章 有声有色(3)

人的正常坐姿,在其身体背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应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腿间距和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背后有依靠时,在正式社交场合,也不能随意地把头向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

步态

人们行走的姿态——步态——是千姿百态、变化万端的,比如有消磨时间的散步、无精打采的慢步、大摇大摆的阔步、闲庭自得时的信步、节奏均匀的慢跑、风驰电掣的疾奔、老态龙钟的蹒跚、犹豫不决的徘徊、偷偷摸摸的蹑行、摇摇摆摆的跛行、姿态优雅的滑行、兴高采烈的蹦跳、心焦气躁的急走、故作姿态的扭摆、夸张行进的正步、急促小奔的碎步,等等。这些移动身体的步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其中某些部分。

每个人具有独特的走路姿势,能使他的熟人一眼认出来。至少有一些特征,是因为身体的结构而有所不同,但是步法、跨步的大小和姿势,似乎是随着情绪而改变的。假如一个人心情愉快,他会走得比较快、脚步也轻快;反之,他的双肩会下垂,走起路来好像穿着铅底的鞋子一般。走路快且双臂自在摆动的人,往往有坚定的目标而准备积极地加以追求;习惯双手半插在口袋中,即使天气暖和时也不例外的人,喜欢挑战而颇具神秘感,通常他善于扮演“魔鬼的拥护者”的角色,因为他喜欢贬低别人。

一个自满甚至傲慢的人走路时,他的下巴通常会抬起,手臂夸张地摆,腿是僵直的,步伐是沉重而迟缓的,似是有意加深别人对他的印象。一个人在沮丧时,往往拖着步子将两手插入口袋中,很少抬头注意到自己往何处走。一个人在这种心情下,走到井边,说不定会朝里边望一望,借以转移目标,暂时忘记烦恼。走路时双手叉腰的人,看起来像个短跑者,往往他想在最快的时间内跑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突然爆发的精力,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

正确的步态表现出一个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一种健美的姿态,行走出一阵疾风,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手势

人的肢体语言中,手势是十分突出的。演讲、教学、谈判、辩论乃至日常交谈,都离不开手势,因此有人说手势是第二唇舌。

此外,在让座、握手、传递物件、表示默契,以及在谈话进行中,手势能借以加强我们语言的力量,丰富我们语言的色调。所以说,手势是一种独立的有效的语言。

1手势的类型

手势从动作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力量型。这类手势一般使用整个手掌,有时还包括手臂,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情况:

晃动食指:食指伸出,手掌紧握,并大幅度地晃动,这是一种具有很大威胁性的手势。振臂:五指紧握拳头并摇动手臂,向上或向前摇动,主要用来表达强烈的要求。压掌:掌心向下,并猛烈下压,这是表示抑制或压制的手势,能给人一种强制性的感觉。推掌:掌心向外,用力推出,主要用来表示拒绝之意。伸掌:双手掌心向上,向胸前或向腰部的两侧伸出手掌,主要用来表示真诚。抱掌:两手掌心朝向自己的前胸,好像是在拥抱,主要用来表示抒发得到被肯定的心情。切掌:伸直手掌像刀一样上下斩切,主要用来表示果断的决定。

(2)细腻型。这是指手指的尖或某一个手指,构成仿佛在拿一件小东西并力求要准确地操纵它的形态,主要表示要人们对某一事情做谨慎细致的考虑。

2手势的作用

说话时巧妙地运用手势,有显而易见的作用:手势语言使所说的话给人以立体感、形象感,帮助对方理解所说的内容。手势语言能强化感情,激起对方共鸣。手势语言还能传达微妙感情,同时提醒自己及时调整表达内容或表达方式。手势能增加说话的魅力,突出自己的个性。手势语言在运用时需注意如下几点:手势的运用恰到好处才会发挥其作用。手势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对象都有作用。尤其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用手势表情达意,应是无意识的,否则会给人做作的感觉。手势要协调,不能说东指西,令人无所适从。

哇哇乱叫不是说话,乱挥乱舞不是手势。不自然的手势,会招致许多人的反感,造成交际的障碍。

3手势的特点

手势有如下三个特点:

(1)能代笔描绘形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手表示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戏剧中手势更多,开门、关门、骑马、上车,都可以通过手势表现出来。

(2)能传达强烈的感情。手势可以表示强调,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愤怒时紧握拳头;懊悔时拍腿顿足;勇敢时拍胸而应;痛苦时捶胸顿足;失望时双手捂脸。有的手势令人远远地感到他的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却轻率得像个阿飞;有的手势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告诉你他非常非常之忙,正要赶着办一件紧急的事情;有的手势又告诉你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

(3)能指示方位或借代事物。问路时,人们常用手指指示方向;在人群中寻找某人时亦用手指点。另外,手势可代替数目,中国人吃酒划拳的手势就是以指代数。

4手势表达的方式

说话时,人们用手势来表达态度的方式主要有:用手遮住额头,表示害羞、困惑、为难;用手搔头,表示尴尬、为难、不好意思;双手相搓,说明陷入为难或急躁状态之中;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双手叉腰,说明对方在挑战、示威或感到自豪;双手插在口袋里,表明内心紧张,对将要发生的事没有把握;双手抱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思想准备;交谈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动作,表明其对提议不感兴趣、不耐烦或持反对态度。

心情处于焦虑不安时,一些人习惯将一只手放在桌上或沙发扶手上,不停地轻弹手指;一些人则习惯用手指搓捻纸条或烟蒂;有些年轻女性则喜欢用手绞手绢。面临某一选择而处于犹豫不决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时,一些人会不知不觉地用手搔脖子;一些人则会用手搔后脑勺。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心理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摩拳擦掌。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在表示亲密时热情握手;分别时挥手相向;熟人见面招手示意;紧握拳头表示信心和力量;摆手则是谢绝;学生举手发言是礼貌之举;胜利时则拍手欢呼等等。

5握手技巧

握手在现代社交中非常普遍,除了传统的表示友好和亲近外,还表示见面时的寒暄,告辞时的道别,以及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慰问等。握手不仅是中国人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而且在涉外交往中也普遍适用。

握手的感觉比一般礼节性要求的内容更丰富、细腻。紧紧相握、用力较重是热情诚恳,或有所期待的表示;力度均匀适中,说明情绪稳定。握手既轻且时间短,认为是冷淡不热情的表示;握手时拇指向下弯,又不把另外四指伸直,则说明不愿让对方完全握住自己的手,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用两只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并左右轻轻摇动,是热情、欢迎、感激的表现;反之,刚触到对方的手掌便立即放开,是冷淡和不愿合作的反映。

握手时手指微向内曲,掌心稍呈凹陷,是诚恳、亲切的表示。握手之时,掌心朝下显得傲慢,掌心朝上则显得谦恭,而伸出双手去捧接对方的手那更是谦恭备至了。

握手时还要讲究先后次序。握手次序要依据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长辈在先,上司在先,主人在先,女士在先。客人、男士、下级、晚辈,应该先问候对方,见对方伸出手后,立即与之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贸然伸手。如果对方人多,应该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握手还可以表示感谢、祝贺、鼓励、慰问之意。矛盾和解了,有时也多习惯以握手为礼。

说话的智慧

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把无形变为有形,把枯燥变为生动,能够大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