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起源之谜总集
18033000000035

第35章 灵魂世界探讨(3)

可是,过了不久,田家因为地界不清,跟邻人发生了土地纠纷,双方相持不下,终至告人官里。这时候田家的地契一向由田三牛保管,而田三牛死时,并未留下只字遗言,因此地契遍寻不获,拿不出地契,不但这场官司必输无疑,尤其败讼之余,愈将后患无穷,说不定全部家产都无法保住。于是田家上下忧心忡忡,他们邀集至亲好友前来商讨对策,当时,便有田三牛的一位妹夫,灵机一动;跟田三牛的大儿子建议说:

“全CDl93县的人都在讲,鸣玉池张家那个生下来会说话的男孩子是你父亲投生。这件事是真是假,谁也弄不清楚。可是,如今你们家的田契找不到,眼看着要吃大亏,依我之见,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张家那个小孩子不是说能知前生事吗?就把他找来试试看,如果他真是你父亲投生的,而且能记前生事,那么,他就应该晓得地契何在?假使他说不上来,谣言也会不攻自破,所以我们不妨试试?”

田三牛的儿子,许久以来都在为父亲转世投胎的事,困扰万分,听姑丈这么一说,觉得试他一试也无妨,于是他答应了这个办法,随即到张家去走一遭。

田三牛的妹夫方到张家,正好遇见七八岁的张生有,独自站在门口,老远老远的便向向他招手,欢声的叫:

“你不是我妹夫吗?怎么得闲上这儿来了?”

来人大吃一惊,却不由不信,他抢前几步,执住大舅的小手,然后一五一十,将来意和田家的困厄,告诉张生有。张生有不假思索,便说:

“你问咱们家的地契呀?有有有!早先我藏在窑洞某个角落的一道石头缝里。只不过,如今隔了七八年了,就不晓得还在不在?”

妹夫将信将疑的回到田家,按照田三牛的指点,那份关系全家的田契,果然一索便得。于是,田家上下,齐来张家窑洞,妻啼儿哭,罗拜于前,当时张生有才八岁,可是他三十多岁的老婆视他为夫,二十多岁的儿子尊他如父,说什么也要把他接回去,厥尽妻职,恪遵子道。

到了田家住了些时,中年妇人伴宿髫龄丈夫,二十多岁的壮男喊八岁娃子叫爸爸,大家都很不习惯。后来张家替张生有缴了学费,要他上学去,于是他不再为田三牛,还是回到了鸣玉池,永远做张生有了。

怪异的印度再生人

真的有“前世”吗?1936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幽灵附身事件,再度引起大众确信冥灵世界的存在。

故事的主角提比夫人从小就不断对她的父母说:“我叫露茜,1925年死于马拉镇……我的家庭……”

这些恼人的话,使提比夫人的父母伤透脑筋,由于提比的父母曾经到过马拉镇,所以他们对于年幼的提比能够描述马拉镇的确实景物更是惊讶万分!

终于在提比九岁那年,父母亲抱着求证的心态,带着提比来到马拉镇。

沿途提比愈来愈兴奋,一出火车站,提比几乎是拖着父母来到“露茜”的家。

更令人惊异的是,提比从小只会讲“兴兹语”,而此刻她竟然和露茜的家人用当地话激动的聊了起来!不但能叫出露茜家人的名字,还将露茜生前的事说得异常详细,难道提比真是露茜托生?

医师和心理学家都无法了解这个原因,只能说:或许提比真是露茜的“再生人”!

类似此种情形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现,究竟“再生人”是否真的存在,仍为一个解不开的谜。

灵魂不灭与木乃伊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贪生怕死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于是历代的君王无不设法搜寻仙芝灵草,以求能够长生不死。然而人类若是生而不死,则地球马上就要面临人满之患,既然人类免不了一死,而君王又一意求永生,聪明的人类便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使其能够达到永生不灭的境界,这就是“木乃伊”。

世界上制造木乃伊的国家很多,其中以埃及最负盛名,目前于大英博物馆木乃伊陈列室中,展示着从中王国时代到新王国时代的各种木乃伊及棺椁,保存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综观世界史,能够将死尸制造成木乃伊以保留尸体,大部分是居住在干燥地区的人,这是因为气候干燥,死后腐朽的速度较慢,把水分蒸发后,易于造成木乃伊。

木乃伊既然被认为是自己灵魂的归宿,要制造它,当然必须有精密独到的手法,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不是一般民众所能做到的,只有王公、贵族以及身份、地位高的僧侣才有此种资格获得永恒的灵魂。

在距今45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保存死尸永不腐朽的方法,也就是今人所称木乃伊。这是因为埃及人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再度回到身体中居住,所以要将肉体保存起来。

制造木乃伊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当时由于迷信宗教至上,一切均由祭师来完成这门“大手术”,这些被皇亲贵族推崇为最尊贵的祭师们或许具仅些微的初步医学知识,如埃及人已知人体是由骨骼与肌肉组成;气管与血管是以心脏为中心向四肢分布等,又如知道人的血液或其他各种存在于身体内的体液中,如果聚集了不洁物质,便会造成疾病,这种基本的医学常识帮助了埃及人成就了历久不衰的木乃伊。

根据现今医学家详尽研究,目前对于埃及木乃伊制作法有了基本的认识:

①在人临终前开始准备工作,禁止奄奄一息的人吃含油脂的食物。

②待人死后,以解剖法将死者心脏与肾脏等腹部与胸部·的内脏全部取出,加以清理洗净,此外再以特殊器具从鼻孔将脑髓钩出,与内脏置于一特定之瓮中。

③用椰子酒与香料来清洗腹腔,使之不仅空无一物,更需清洁无比。

④用没药、肉桂,或者其他香料填满空虚的体腔,并且再取缝针将割开的部分缝合。

⑤将尸体浸泡在天然的碳酸钠溶液中,这种溶液具多种用途,现今医学界使用它作为分析试药的医药品。

⑥最后用香膏和其他软膏涂抹尸体,再用含有蜡质的绷带捆住全身以吸收全身的水分。

制作好的木乃伊,被装在两层的棺木中,棺木上绘有死者的模样及艳丽的色彩,以备一旦离开死者肉体的灵魂再回来时,能明确辨别那个是自己的原身,这些装有木乃伊的棺木,多为直立在墓穴墙壁上。

这种繁复的制作过程所需的财力与人力并非一般百姓能够负担,所以埃及的木乃伊自然限定于王公、贵族、僧侣之类,身居要津之士才能享受到。

新几内亚的克卡克卡族制造木乃伊是在酋长死后,以潮湿的树叶包扎全身,放置在木架上以火慢慢熏干,再揩拭死尸渐渐渗出的水分,取出所有内脏烘干……经过长时期脱水手续的处理,再将死尸置于门板上,抬到能够眺望全村的山顶上,于是全村的保护神——酋长木乃伊便能永垂不朽。

在日本有一种断食木乃伊,多为得道僧侣在自觉生命将近,便开始断食,每天喝一些桐油,把自己身体给予胶质化,脱去身体里的油脂。到了大限将近,便手绑铃儿数颗,进入预先挖好的洞穴中,由外人替他封盖,留下一小口,插入竹筒,使里面的呼吸透出竹筒外,如果人还活着,便可听到铃声,待断了气,铃声也不再有了!这与我国某些高僧“圆寂”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南美洲舶安第斯山附近有一印加小国,他们只需把死尸装入瓮中,便形成了木乃伊,只不过瓮太小,所以做出来的木乃伊脚部是曲折的。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待酋长一死去,便迅速取出酋长的内脏,而以实物填满,此外更挖去他的眼珠装上两个银币呢!

西藏地方,则是把死尸用火烤干,涂抹柿汁,最后涂上金粉,一个黄金木乃伊便形成了。印度的苦行僧举着手长达12年锻炼意志,

边睡觉都不放下。

在菲律宾的山岳地带的伊戈洛特族,也是将死人加以熏干,制成木乃伊,据说,他们深信死者的灵魂还会回来!

看过这么多的国家在制造木乃伊时,都是必须将尸体予以绝对脱水,以免尸体发生腐烂现象,并且取出死尸内脏,另行保存,这些木乃伊的共同特色是什么?简单的说,便是一具干枯而中空的残骸。

然而远在亚洲的中国内地,竟然拥有一具惊人的不腐女尸,其使用的防腐剂较埃及保存的木乃伊更进步。

天堂与地狱之谜

代表东方的宗教思想是佛教;代表西方则为基督教,这两大教派均认为死后的世界又分为极乐世界(天堂)、地狱两种境遇。

在中国的佛教思想上,地狱中有十个法庭来审判死者的罪行,这十个法庭如同十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负责人,而地狱的长官就是妇孺皆知的阎罗王。

如果人死后,必须先接受第一法庭的审判,此庭的职务是调查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如果善多于恶,则死者不必再接受其他法庭的审判,直接送到第十法庭,在此庭接受投胎,再转世为人。

如果此人生前无恶不作,那么当死者一踏入阎王殿,首先就由牛头、马面将他带入一座高塔内,塔中有一面镜子(孽镜),将会把你这一生所做的恶事,一无保留的显现出来。然后就必须接受一步步的折磨。

第二法庭又称“极寒地带”,此地的空气冰冷,冻得令人彻骨不支,初次受这种寒冷的人,是无法忍受,皮肤会因寒冷冻裂而流血。

送人第三法庭后,先将死者双眼挖出,使其永远失明,再行腰斩,将人一斩为二,然后依次从第四法庭一直送人第九法庭。这一路上的折磨,有我们常听到的上刀山、下油锅;又如使死者坐在尖锐的竹子上;在嘴内塞满烈性石灰,使整张嘴烂掉;用铁钩从嘴里把心脏钩出;以铁钉不断打人头盖骨……一直到被带人第十法庭,才算结束折磨。

在这里死者接受考试测验,如果能过则有权喝“忘魂汤”,重新轮回转世成另一个人,投入江水河,到人间再托胎转世。由此可见一个做坏事的人想要投胎,必须经历种种劫难,才能重获再生。

日本虽然也信奉佛教,但因国度不同,在地狱观念上有些微的差异,日本的佛教认为地狱在地的下面,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三种。

根本地狱有八热与八寒之分。所谓的八热地狱包括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炎热、众热、无间等地狱。

“等活地狱”是用刀在罪人身上乱斩,直到其痛苦死亡后,再用凉风朝着身体一直吹,则死去的尸体就可复活。“黑绳地狱”是用绳子把罪人身体绑好,以秤来称重,过后再用锯子将人锯死。“众合地狱”则是罪人互相残杀的场所。“叫唤、大叫唤地狱”是当罪人苦不堪言时,供他们大声叫唤、发泄的场所。

“炎热、众热地狱”是用熊熊的火焰来烧死罪人的地方。而“无间地狱”则是不停受苦难的地方,罪人在此地多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八寒地狱也分为额浮陀、呵罗浮陀、阿罗罗、阿婆婆、呕、郁波罗、波头摩、芬陀利等地狱,依照寒冷的不同程度,依次使人皮肤受冻、干裂、流血、渗透组织,一直到肉体因冻僵而层层剥落。

近边地狱即指上述八寒地狱中,每一狱均有四扇门,每一门内又有四个受刑罚的地方,即是十六游增地狱,分别是斤斧、豺狼、剑树、寒冰、黑沙、沸屎、铁钉、焦渴、饥饿、铜镬、多镬、石磨、脓血、量火、灰河、铁丸。

本版画为我们描绘了古代的苦行僧以

火烤的方式进行修练的图景。

而孤独地狱则不像上述地狱有固定处所,而是依各人的感受,孤独的处在虚空、旷野、山水之间。

以上有关地狱种种资料,在佛教经典上多有记载,因佛教是劝人为善,把地狱之苦描写得如此深刻,意在警戒世人多做善事、广结善缘,以免被打人地狱,那就万劫不复了。

佛教经典记载,在西方十万亿土的地方,一片祥和,丝毫没有罪恶,这就是极乐净土,也是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又分为①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十刃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②色界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偏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③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

在极乐净土中有一座七宝池,亦称美丽池。在七宝池底有一层金沙,从上俯瞰,真是金光闪闪,美不胜收。池旁有一层层的阶梯,攀登上去,则是一座用天下最稀奇的各种宝石镶成的宫殿,其壮观雄伟、富丽堂皇,真非人间可比拟。

池中的莲花,绽放红、白、蓝、黄……各种奇异的色彩,争奇斗艳,并散发一阵阵扑鼻清香,使人闻之心旷神怡。在池的四周,奏着悦耳的音乐,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架势。

花前、树下更有着五颜六色的鸟儿穿梭、歌唱,孔雀、鹦鹉快乐的飞翔,每天还下着“曼陀罗华雨”,雨水滋润着死者的心灵,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更可和阿弥陀佛畅谈佛经,真的是极乐世界。

佛教和基督教最大的差异,佛教的地狱统治者是阎罗王,属于鬼神;而基督教中统治地狱的是撒旦,属于恶魔类。

在西方基督教信念里,死后必须接受审判,如果沦人地狱,则必须承受炙热与严寒、撕裂与挤压、折磨人的声响、闻尝各种恶臭之物,并接受混合着罪咎、愤怒、绝望的凌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身心痛苦。

亡魂必须面对一个奇怪的吊诡:为了能够继续其旅行,就必须接受将永久停留地狱。感到苦难无尽是对地狱的一项根本体验,这种状态的无尽无边不是直线进程的时间,而是超越时间的。个人在那时刻,惟有承受难以想象的折磨才是实在的,因为时间的直线流程消失了,也就显然别无他途可走。只有全然接受这种情况,人才有地狱的体验,也才能继续其旅程。

在地狱里,到处是火山岩、裂开的深坑、突出的断崖、暗谷和发出臭味熏人的坑谷。地面上盖满荆棘,如刀剑般的钉状树上结着鬼头形的毒果,险恶的河流、火湖、臭塘、沼泽比比皆是。

阴暗而森冷的地下室,密不通风的墙、荒凉的回廊、硫磺味充塞整个空间,一些邪恶的食肉鸟、兀鹰、吸血蝙蝠、狼、毒蛇占据地狱的每一角落,从地狱传来的只有尖叫、咬牙切齿、悲泣和求饶的混杂噪音。

在这个恐怖的地方,死者很难超生,只有终年承受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痛苦,如果罪孽深重,恐怕只有夜以继日的辗转其中。

如果终年行善,死后便会来到幸福之所——天堂,在这里有肥沃的土壤、谷粒成熟的田野、美丽的绿洲或公园、浓郁的花圃或茂盛的草地。道路上铺满黄金、钻石、红宝石、翡翠或其他珍石,青春之泉、生命的溪流、清澈的湖水、蜜乳与香油的河流,灌溉着天堂的大地。

放弃和割除了物欲之后的身体象征着纯净。

孔雀、鹦鹉及其他有华丽羽毛的珍鸟、美丽的蝴蝶、温驯的动物被饲养在天堂里,庄严的宫殿以黄金和珍珠装点而成,大厅内吊着光彩耀目的水晶灯,飞舞的喷泉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射下,闪着晶莹剔透的光彩。空气中弥漫着香水以及娆香的芬芳,在这里,一片对于苦行僧来说,上帝引导着众神住在这个与世无争,绝对和平的天堂里,并接引善良的灵魂,使其能在此修身养性,并在适当时机脱胎转世。

每个民族对于进天堂的看法均不相同,佛教、基督教都在劝人弃恶从善,所以对地狱与天堂的描绘,尽其所能,使人产生敬畏、警戒之心。但一些小民族则有不同而奇异的看法:

巴比伦及埃及均有广大的沙漠,气候特别干燥,因而认定水比生命还贵重,他们深信天国里必有一种人间没有的“奇迹泉”,可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